2025年上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上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上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上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上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8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常见药物的用途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具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B.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C.失眠患者没有医生处方也可长期服用安眠药D.常用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铜、氢氧化铝、碳酸钙等2、相同条件下,因溶液浓度不同,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可能不同的是A.Zn与硫酸铜B.Cu与硝酸C.Mg与盐酸D.Al与氢氧化钠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都只有2个电子的X、Y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B.在所有的元素中,氟的电负性最大C.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4种D.次氯酸分子的电子式:4、甲烷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4(g)的能量大于CO2(g)和H2O(g)的能量总和B.反应CH4(g)+2O2(g)═CO2(g)+2H2O(l)△H=-800kJ•mol-1C.在反应CH4(g)+2O2(g)═CO2(g)+2H2O(g)中,放出热量400kJ,有1molO-H键生成D.若破坏1molO2(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493kJ,则破坏1molC-H键需吸收热量415kJ5、图Ⅰ的目的是精炼铜;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Ⅰ中a为纯铜B.图Ⅰ中SO42—向b极移动C.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可以是铜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有的油田开采的石油中溶有一种碳氢化合物—金刚烷。金刚烷是一种环状烃;它的结构高度对称。下图表示金刚烷,图中数字是碳原子编号。碳原子用小黑点表示,氢原子均省略,一条短线表示共用一对电子。

(1)编号1的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1—氨基金刚烷盐酸盐)是一种防治感冒的药物。推断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金刚烷是由_____个六元环构成的笼形结构,其中有_____个碳原子被三个环共有。7、I.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在图上所示的三个时刻中,______(填t1、t2或t3)时刻达到化学反应限度.

(3)恒温恒压下,向该反应体系中充入1mol惰性气体(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II.一定温度下将6mol的A及6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的转化率为60﹪,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6mol/(L•min).

求:(1)B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___mol/(L•min)

(2)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化为最简整数比)8、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Ⅰ:C3H8(g)+5O2(g)=3CO2(g)+4H2O(l)ΔH=-akJ/mol

途径Ⅱ:C3H8(g)=C3H6(g)+H2(g)ΔH=+bkJ/mol

2C3H6(g)+9O2(g)=6CO2(g)+6H2O(l)ΔH=-ckJ/mol

2H2(g)+O2(g)=2H2O(l)ΔH=-dkJ/mol(a、b;c、d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由于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____;

(3)b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的量随时间变比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5min时反应放热96kJ。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5min内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10、思维辨析:

(1)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均能反映出甲烷的空间结构。()

(2)碳碳双键的键能比碳碳单键的键能大,键长短,所以碳碳双键比碳碳单键稳定。()

(3)甲烷分子里,4个碳氢键的键长和键能均等同,说明甲烷分子不是平面结构。()

(4)正戊烷分子中的碳链是直线型的。()11、有下列四种有机物:A.B.C.苯、D.其中:

(1)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实验室常用乙醇、浓硫酸和_____________制备乙酸乙酯。

(3)属于天然气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12、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_______。物质用途A.乙酸————a.清除水垢B.碳酸氢钠b.作供氧剂C.过氧化钠c.作膨松剂D.d.营养物质13、请依据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测得0.16gCH4完全燃烧生成224mLCO2(标准状况)和0.36g液态水,并放出8.903kJ的热量。则CH4的燃烧热为________kJ×mol-1。

(2)碳酸锰热解制二氧化锰分两步进行:

i.MnCO3(s)MnO(s)+CO2(g)DH1=+akJ×mol-1

ii.2MnO(s)+O2(g)2MnO2(s)DH2=+bkJ×mol-1

请写出焙烧MnCO3制取Mn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可逆反应2NO2(g)N2O4(g)DH=-56.9kJ×mol-1的部分实验报告;据此回答问题。

甲烧杯中NO2球的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2NO2(g)N2O4(g)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NH4NO3晶体溶于水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4)25°C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7×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请依此判断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_______)A.正确B.错误15、常温下烷烃与酸、碱、强氧化剂不反应。(___)A.正确B.错误16、乙烯的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____)A.正确B.错误17、植物油在空气中久置,会产生“哈喇”味,变质原因是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A.正确B.错误18、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_____)A.正确B.错误19、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____)A.正确B.错误20、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2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3题,共21分)22、研究CO、CO2的回收利用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碳的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T1K时,将1mol二甲醚引入一个抽空的50L恒容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CH3OCH3(g)CH4(g)+H2(g)+CO(g);在不同时间测定容器内的总压,所得数据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计算:0~5.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CH3)=__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2)在T2K、1.0×104kPa下,等物质的量的CO与CH4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CO(g)+CH4(g)CH3CHO(g),反应速率v正−v逆=k正p(CO)•p(CH4)-k逆p(CH3CHO),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4.5×10-5(kPa)-1,则CO转化率为20%时,=____________。23、为了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还需要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能量;速率与限度是认识和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

Ⅰ.某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A;B、C(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能说明此时反应已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A;B、C三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b.气体A的消耗速率等于气体C的生成速率。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总压强不变。

Ⅱ.某温度下,向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2和2.0molH2,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050150250350n(NH3)/mol00.240.360.400.40

(3)0~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

(4)键能指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已知N≡N键的键能为946kJ/mol,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N-H键的键能为391kJ/mol。则生成1molNH3的过程中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__

(5)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增大容器体积c.恒容时充入Hed.加入合适催化剂24、400℃时,将一定量的SO2和14molO2压入一个盛有催化剂的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O2⇌2SO3。已知2min时,容器中剩余2molSO2和12molO2。试计算:

(1)SO2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2)2min内SO3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有机推断题(共3题,共15分)25、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进行探究。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F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E溶液与F溶液反应可以制备一种胶体,则E溶液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是CO2气体,A与B溶液能够反应,反应后所得的____________溶液再与盐酸反应,如图所示,则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与B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溶液逐滴加入E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是一种化肥。实验室可用A和B反应制取气体E,E与F、E与D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与D的反应检验输送D的管道是否泄露,写出E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CO32-、SO42-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及其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其中含碳85.7%(质量分数)。E是有香味的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

(2)①的反应机理与制取乙酸乙酯相似,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A;D、E均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不能鉴别B;D和E三种物质。

C.A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原理相同。

D.反应①中,浓硫酸用作催化剂和吸水剂27、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有机物A的名称是_______,D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有机物C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仅用溶液无法鉴别有机物A、C和DB.等质量的A和E完全燃烧,消耗的的量相同C.C和D都可以和发生反应D.工业上可以利用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制取有机物C评卷人得分六、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9分)28、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一般还含有C2H6等烃类;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1)乙烷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2H6(g)C2H4(g)+H2(g)ΔH,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C2H6(g)C2H4(g)H2(g)燃烧热ΔH/(kJ·mol−1)-1560-1411-286

①ΔH=_________kJ·mol−1。

②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任写2个即可)

Ⅱ、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在一个20L密闭恒容容器中分别投入2molCO2、5molH2,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ΔH;在不同温度下,用传感技术测出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2)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0(填“>”或“<”)。

(3)在TA温度下,反应在第4分钟达到平衡,此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H2O的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下图中画出第5分钟到第9分钟末H2O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的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

29、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

(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L·min)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A)=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v逆(A)=v正(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4)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30、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1

(1)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4NH3(g)+3O2(g)2N2(g)+6H2O(g)ΔH=______kJ·mol-1。

(2)如图所示,合成氨反应中未使用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Ea(逆)=__kJ·mol-1;使用催化剂之后,正反应的活化能为___kJ·mol-1(已知: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的活化能是两个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较大的反应的活化能)。

(3)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合成氨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表示500℃、60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为__。

(5)合成氨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选用A、B、C三种催化剂进行实验,所得结果如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实际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__(填“A”“B”或“C”),理由是________。

(6)如图是当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在200℃、400℃、600℃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总压强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a、b对应温度较高的是___(填“a”或“b”)。

②列出b点平衡常数的计算式Kp=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不要求计算结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A.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A用途错误;

B.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B用途正确;

C.安眠药是处方药;没有医生处方不可长期服用,C用途错误;

D.氢氧化铜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铜离子;引起重金属中毒,不能用作抗酸药,D用途错误;

答案为B。2、B【分析】【分析】

【详解】

A.与浓度无关;只发生Zn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Cu,故A不选;

B.与浓度有关,3Cu+8HNO3═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B选;

C.与浓度无关,只发生Mg+2HCl=MgCl2↑+H2↑;故C不选;

D.与浓度无关,只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D不选;

故选B.3、B【分析】【详解】

A项,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原子X、Y可能是IIA族元素、He和大多数过渡元素,He结构稳定不活泼,IIA族元素和大多数过渡元素具有还原性,但还原性强弱不同,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X、Y原子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A项错误;B项,在所有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F的电负性最大,B项正确;C项,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H、C、O、P、Fe,共5种,C项错误;D项,HClO的电子式为D项错误;答案选B。4、D【分析】【分析】

从图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1molCH4(g)+2molO2(g)断裂所有共价键,需要吸收2646kJ的热量;1molC(g)+4molH(g)+4molO(g)结合成1molCO2(g)+2molH2O(g);能放出3446kJ的热量。

【详解】

A.从图中看出,CH4(g)和O2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O(g)的能量总和,但CH4(g)的能量不一定大于CO2(g)和H2O(g)的能量总和;A不正确;

B.CH4(g)+2O2(g)═CO2(g)+2H2O(g)△H=-800kJ•mol-1;气态水变为液态会继续放热,B不正确;

C.在反应CH4(g)+2O2(g)═CO2(g)+2H2O(g)中,放出热量400kJ,则生成1molH2O;有2molO-H键生成,C不正确;

D.若破坏1molO2(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493kJ,则破坏1molC-H键需吸收热量kJ=415kJ;D正确;

故选D。

【点睛】

由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进行键能的计算时,需利用物质的结构式,明确各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种类和数目,解题时如果忽视了分子的结构,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5、D【分析】【分析】

【详解】

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在Cu的精炼时粗Cu作阳极,精Cu作阴极,因此图Ⅰ中a为纯铜,A正确;

B.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图Ⅰ中SO42-向正电荷较多的b极移动;B正确;

C.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钢闸门应该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而被保护,从而减缓了其腐蚀,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C正确;

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为铜,做正极,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达不到保护钢闸门的目的,故D错误;

故答案选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分析】

(1)图为有机物结构的键线式;以线代替碳碳键,交点;端点是碳原子,C、H原子不标出;根据氢、碳原子成键规律可以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一个氨基取代,形成的有机物又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盐酸盐,据此写出该物质的分子式;

(2)由图中结构可知分子中含有4个六元环;有4个碳原子为三个环共有。

【详解】

(1)由图中结构可知,金刚烷分子中含有10个C原子,三个环共有碳原子上含有1个H原子,为两个六元环共有的碳原子连2个氢原子,故含有的H原子数目为4+6×2=16,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6,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化学式为C10H17N,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1—氨基金刚烷盐酸盐)化学式为C10H18NCl;

故答案为:C10H18NCl;

(2)分子中含有4个六元环;有4个碳原子为三个环共有;

故答案为:4;4。【解析】①.C10H18NCl②.4③.47、略

【分析】【详解】

I.(1)由图象看出反应从开始到平衡,N的物质的量减小,应为反应物,物质的量变化值为8mol-2mol=6mol,M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是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为5mol-2mol=3mol,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有n(N):n(M)=6mol:3mol=2:1,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2)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由曲线的变化可知t3时刻处于平衡状态,故答案为t3;(3)恒温恒压下,向该反应体系中充入1mol惰性气体(不参加反应);体积扩大,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小。

II.3A(g)+B(g)⇌xC(g)+2D(g)

起始(mol)66

变化(mol)6×0.61.21.2X2.4

平衡(mol)2.44.81.2X2.4

(1)B的平均反应速率V(B)=1.2mol/(2L×5min)=0.12mol/(L•mim)

(2)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6mol/(L•mim)=1.2X/(2L×5min);X=3,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6+6)/(2.4+4.8+3.6+2.4)=10:11

点睛:I.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图象的分析本题;II.考查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写出三段式,是解题关键。(2)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解析】①.2NM②.t3③.变小④.0.12⑤.10:118、略

【分析】【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来判断两种途径放热之间的关系;

(2)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途径I:①C3H8(g)+5O2(g)═3CO2(g)+4H2O(l)△H=-akJ•mol-1

途径II:②C3H8(g)═C3H6(g)+H2(g)△H=+bkJ•mol-1

③2C3H6(g)+9O2(g)═6CO2(g)+6H2O(l)△H=-ckJ•mol-1

④2H2(g)+O2(g)═2H2O(l)△H=-dkJ•mol-1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反应④×据盖斯定律来判断各步反应之间的关系。

【详解】

(1)根据盖斯定律;煤作为燃料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两步完成,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值是一定的,所以两途径的焓变值一样,放出的热量一样;

(2)由于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H>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途径I:①C3H8(g)+5O2(g)═3CO2(g)+4H2O(l)△H=−akJ⋅mol−1

途径II:②C3H8(g)═C3H6(g)+H2(g)△H=+bkJ⋅mol−1

③2C3H6(g)+9O2(g)═6CO2(g)+6H2O(l)△H=−ckJ⋅mol−1

④2H2(g)+O2(g)═2H2O(l)△H=−dkJ⋅mol−1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反应④×据盖斯定律来判断各步反应之间的关系所以−a=b+×(−c−d),所以b=−a+×(c+d),2b=c+d−2a,即b=+−a=【解析】等于小于吸收加热9、略

【分析】【详解】

(1)据图可知,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X消耗了(1.0-0.4)mol=0.6mol,Y消耗了(1.0-0.8)mol=0.2mol,X、Y为反应物,Z生成了(0.7-0.1)mol=0.6mol,Z为生成物,各物质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6mol∶0.2mol∶0.6mol=3∶1∶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3Z,消耗0.6molX时放出热量96kJ,则消耗3molX时放出热量:96kJ×=480kJ,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X(g)+Y(g)3Z(g)=-480kJ/mol;

(2)5min内,Z生成了0.6mol,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06mol/(L·min)。【解析】3X(g)+Y(g)3Z(g)=-480kJ/mol0.06mol/(L·min)10、略

【分析】【详解】

(1)甲烷的电子式只表示原子间成键类型和数目;结构式能表示原子间连接方式;均不能反映出甲烷的空间结构。故(1)错误;

(2)碳碳双键的键能比碳碳单键的键能大;键长短,但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所以碳碳双键比碳碳单键稳定性弱。故(2)错误;

(3)甲烷分子里;4个碳氢键的键长和键能均等同,不能说明甲烷分子不是平面结构,还要看键角之和是否为360°。故(3)错误;

(4)碳的杂化方式是sp3,键角不是180°,正戊烷分子中的碳链是锯齿型的。故(4)错误。【解析】错错错错11、略

【分析】【分析】

甲烷结构稳定;乙烯具有碳碳双键,易被强氧化性氧化,苯具有大“π”键,结构较稳定,不与强氧化剂反应,乙酸具有羧基。

【详解】

(1)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可为不饱和烃;苯的同系物、含有醛基的物质、乙醇等;乙烯符合题意,选B。

(2)实验室常用乙醇;浓硫酸和乙酸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选D。

(3)属于天然气主要成分的是甲烷,选A。【解析】①.B②.D③.A12、略

【分析】【详解】

A.乙酸可以与水垢中的氢氧化镁;碳酸钙反应;因此可用来清除水垢,A连接a;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做膨松剂,B连接c;

C.过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均能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可以用作供氧剂,C连接b;

D.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可作为营养物质,D连接d;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13、略

【分析】【分析】

(1)根据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2)根据盖斯定律分析;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

(3)根据温度对反应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

(4)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分析。

【详解】

(1)0.16gCH4完全燃烧放出8.903kJ的热量;即0.0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2)根据盖斯定律分析,i.MnCO3(s)MnO(s)+CO2(g)DH1=+akJ×mol-1;ii.2MnO(s)+O2(g)2MnO2(s)DH2=+bkJ×mol-1,有i×2+ii得热化学方程式为:2MnCO3(s)+O2(g)2MnO2(s)+CO2(g)DH=+(2a+b)kJ×mol-1。

(3)甲烧杯中NO2球的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NH4NO3晶体溶于水为吸热过程。

(4)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其酸性越强分析,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HClO。

【点睛】

掌握燃烧热的定义和关键点,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注意稳定的氧化物的要求为液体水或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等。【解析】890.32MnCO3(s)+O2(g)2MnO2(s)+CO2(g)DH=+(2a+b)kJ×mol-1正反应吸热CH3COOH>H2CO3>HClO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B【分析】【详解】

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H+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错误。15、A【分析】【详解】

烷烃中碳碳以单键连接,碳的其它键都与H相连,结构稳定,所以常温下烷烃与酸、碱、强氧化剂不反应,故上述说法正确。16、B【分析】【详解】

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其中一根键容易断裂,因此其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于发生加成反应,但由于碳碳双键的影响,乙烯难于发生取代反应。题干说法错误。17、B【分析】略18、A【分析】【详解】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铜,所以可以用盐酸除去铜绿,故正确。19、B【分析】【详解】

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故错误。20、A【分析】【详解】

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但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因此,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故答案是:正确。21、A【分析】【详解】

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确。四、计算题(共3题,共21分)22、略

【分析】【分析】

⑴由表中数据计算,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建立三段式计算得到消耗的CH3OCH3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其平均反应速率,再建立平衡时三段式并计算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⑵根据υ正=υ逆和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4.5×10-5(kPa)-1,得到再建立三段式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

⑴由表中数据计算,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假设0~5.0min内二甲醚消耗xmol,则有解得x=0.05mol,0~5.0min内CH3OCH3的平均反应速率该温度下达到平衡常数时解得y=0.75,故答案为:

⑵υ正=υ逆,即k正p(CO)⸱p(CH4)=k逆p(CH3CHO),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4.5×10-5(kPa)-1,即得在T2K、1.0×104kPa下,等物质的量的CO与CH4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CO(g)+CH4(g)CH3CHO(g),设开始时n(CO)=n(CH4)=1mol,则CO转化率为20%时,故答案为:0.8。【解析】①.②.③.0.8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A、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在2min内三种物质改变量分别为2mol、1mol、2mol,改变的物质的量的比是2:1:2。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由于2min后三种物质都存在,且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

(2)a.A;B、C三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在单位时间内它们消耗量与产生量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b.由于A、C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气体A的消耗速率等于气体C的生成速率表示的都是化学反应正向进行,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气体的体积不变;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气体的体积不变;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等,若体系的总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d;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0~50s内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4mol,则由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会同时消耗N2的物质的量为0.12mol,则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4)N2(g)+3H2(g)2NH3(g)△H=946kJ/mol+3×436kJ/mol-6×391kJ/mol=-92kJ/mol,则生成1molNH3过程中放出的能量为92kJ×=46kJ;

(5)a.升高温度;物质的内能增加,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分子运动速率加快,a符合题意;

b.增大容器的体积,导致物质的浓度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减少,反应速率减小,b不符合题意;

c.恒容时充入He;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速率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加入合适催化剂;使反应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d。【解析】ad0.072放出46ad24、略

【分析】【分析】

先计算出氧气的浓度的变化量,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出SO2和SO3的浓度的变化量;再用三段法进行计算。

【详解】

根据c=开始时容器内有14molO2,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mol·L-1,2min时容器中剩余2molSO2和12molO2,2min时容器中剩余SO2和O2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mol·L-1,1.2mol·L-1,设SO2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写出该反应的三段式如下:

SO2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x=0.2mol·L-1+0.4mol·L-1=0.6mol·L-1;2min内SO3的反应速率v==0.2mol·L-1·min-1,答案为:0.6mol·L-1;0.2mol·L-1·min-1。

【点睛】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意计算公式为不能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代替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解析】0.6mol·L-10.2mol·L-1·min-1五、有机推断题(共3题,共15分)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可推知C为H2、D为Cl2、F为HCl,M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由转化关系可知,M的溶液电解生成氢气、氯气与B,可推知M为NaCl、B为NaOH;(1)HCl的电子式(2)若A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A为SiO2,E为Na2SiO3,与F溶液反应可以制备G为H2SiO3,E溶液的俗称是水玻璃;(3)曲线中,从0.1L~0.3L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该阶段消耗盐酸为200mL,而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消耗盐酸为100mL,小于200mL,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NaHCO3、Na2CO3;(4)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与NaOH溶液能够反应,则A为Al,E为NaAlO2,则将过量的HCl溶液逐滴加入NaAlO2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铝,而后氢氧化铝溶解,故看到的现象为:溶液中逐渐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且不断增加;然后又由多到少,最后消失;(5)若A是一种化肥,实验室可用A和NaOH反应制取气体E,则E为NH3、A为铵盐,E与氯气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与氯气的反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露,则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同时生成氮气,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6)由图可知,开始加入NaOH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则一定有H+,一定没有CO32-,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消失,则一定没有Mg2+、Fe3+,一定含有Al3+;中间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应为NH4++OH-=NH3·H2O的反应,则含有NH4+,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SO42-,发生反应H++OH-=H2O,氢离子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积,发生反应Al3++3OH-=Al(OH)3↓,铝离子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3体积,发生反应NH4++OH-=NH3·H2O,铵根消耗氢氧化钠为2体积,则n(H+)∶n(Al3+)∶n(NH4+)=1∶1∶2,由电荷守恒可知,n(H+)∶n(Al3+)∶n(NH4+)∶n(SO42-)=1∶1∶2∶3,故c(H+)∶c(Al3+)∶c(NH4+)∶c(SO42-)=1∶1∶2∶3。【解析】①.②.水玻璃③.Na2CO3④.NaHCO3⑤.溶液中逐渐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且不断地增加,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最终消失⑥.3Cl2+8NH3==N2+6NH4Cl⑦.C(H+):C(Al3+)∶C(NH4+)∶C(SO42-)=1∶1∶2∶326、略

【分析】【分析】

已知经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且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则A的摩尔质量为由于烃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经A的分子式为C2H4,为乙烯(CH2=CH2);结合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B为乙醇,E为丙烯酸乙酯。

【详解】

(1)A乙烯,所以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根据D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羧基;

(2)①根据制取乙酸乙酯的原理可以知道反应①的方程式为;根据反应特征可知该反应的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A.A;D、E均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B是乙醇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互溶不分层;D属于羧酸,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E是酯和碳酸钠溶液不互相溶解,三者现象各不相同,可以区分,B错误;

C.A能使溴水是加成反应;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还原反应,两者原理不相同,C错误;

D.反应①是酯化反应;此时浓硫酸用作催化剂和吸水剂,D正确;

故选BC。【解析】CH2=CH2碳碳双键、羧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BC27、略

【分析】【分析】

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钠和醇;羧酸钠酸化得到羧酸,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醛催化氧化得到羧酸,说明A水解时碳原子平分,因此C为乙醇,B为乙酸钠,D为乙酸,E为乙醛,则A为乙酸乙酯。

【详解】

(1)根据前面分析有机物A的名称是乙酸乙酯,D为乙酸,则D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乙酸乙酯;

(2)有机物C是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则有机物C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3)A.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溶液分层,在碳酸钠溶液上层,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因此用溶液能鉴别有机物A;C和D;故A错误;

B.等质量的A()和E()完全燃烧,假设都为ag,则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两者消耗的的量相同;故B正确;

C.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乙酸和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氢气,则C和D都可以和发生反应;故C正确;

D.工业上可以利用乙烯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制取有机物C(乙醇);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CD。【解析】(1)乙酸乙酯

(2)

(3)BCD六、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9分)28、略

【分析】【分析】

(1)利用盖斯定律计算;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确定移动方向;

(2)根据图像及题目信息判断;

(3)根据图像;确定氢气的物质的量,再利用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4)从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两个角度解释。

【详解】

(1)①根据表中数据,IC2H6(g)+O2(g)=2CO2(g)+3H2O(l)∆H=-1560kJ·mol−1,IIC2H4(g)+3O2(g)=2CO2(g)+2H2O(l)∆H=-1411kJ·mol−1,IIIH2(g)+O2(g)=H2O(l)∆H=-286kJ·mol−1,根据盖斯定律,I-II-III可得C2H6(g)C2H4(g)+H2(g),则∆H=+137kJ·mol−1;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反应为气体计量数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增大体积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或及时分离出生成物也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平衡转化率;

(2)根据图像及题目信息可知,TA温度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升高温度,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3)TA温度下,反应在第4分钟达到平衡,n(H2)=2mol,则反应3mol,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