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动物类群对应的特征及动物代表搭配不正确的是()。动物类群对应特征动物代表A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涡虫B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血吸虫C节肢动物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蜻蜓D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蛔虫A.AB.BC.CD.D2、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①酵母菌②蚯蚓③桃花④衣藻⑤眼虫⑥小白兔⑦草履虫⑧变形虫A.①③④⑤⑥B.①④⑤⑦⑧C.②③⑤⑥⑧D.①③⑤⑦⑧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10×,物镜40×D.目镜15×,物镜100×5、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成薄而透明的原因是()A.易于染色B.能让光线透过C.防止污染物镜D.便于放置在载物台上6、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的是()A.B.C.D.7、下面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8、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A.28.33米/秒B.13.60米/秒C.14.78米/秒D.14.17米/秒9、很多人爱吃用小麦制作的煎饼,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A.胚芽B.胚轴C.子叶D.胚乳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填“靠近”或“远离”)鲜花。11、一块体积为0.7米3的石块质量是1820千克,在国际单位制中,这块石块的密度是____千克/米3.它的单位读作____.12、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____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不计),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13、低纬度气温____,高纬度气温____。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____的多少不同。14、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分裂的意义在于____,而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分裂可以使生物体细胞数量____,衰老细胞____,并与新个体的繁殖有关。15、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____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

为什么?____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17、人体有八大系统,这些系统独立工作,互不相干。()18、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19、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20、取口腔上皮细胞前要先漱口,因为漱口后口腔上皮细胞易脱落。21、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要涂抹几下,以便细胞分散。22、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穿过细胞膜。23、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指幼叶变绿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种子干重。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7分)24、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0分)25、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26、如图所示一矿井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沿水平方向照亮矿井中的水平通道.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8分)27、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离峭壁隧道口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火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解答】A;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A正确;

B;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B错误;

C;蜻蜓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C正确;

D;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D正确.

故选:B.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

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

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据此解答.2、B【分析】【分析】蚯蚓、小白兔是多细胞的动物。桃花是植物的器官之一,不能说它是生物。3、C【分析】【解答】解:

A;振动的物体能够发声;但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都能听到,如没有介质,响度太小,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此选项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错误;

C;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D;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响度大小、是否有介质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和构造,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一般不同.4、A【分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0═1500(倍);

四种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50倍;所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A;目镜5×,物镜10×.

故选:A.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5、B【分析】【解答】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成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能让光线透过”.

故选:B.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6、C【分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A选项中点的经纬度是10°W,65°S;B选项中点的经纬度是10°E,70°N;C选项中点的经纬度是170°E,70°S;D选项中点的经纬度是170°W,65°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的是C选项中的点.依据题意.

故选:C.7、B【分析】【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的关系.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请理解记忆.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幅图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为:②>④>③>①,因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所以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②>④>③>①;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8、D【分析】【分析】根据公式知:如果能确定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和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之间的距离sAB;并能得到此过程所用的时间,就能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此题考查的是速度的应用,读懂图象蕴含的信息,正确提取有用信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解答】解:由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t1==0.16s;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1=v波•t1=340m/s×0.16s=54.4m;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经过的时间为t2==0.12s;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2=v波•t2=340m/s×0.12s=40.8m;

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sAB=s波1-s波2=54.4m-40.8m=13.6m;

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0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0.16s;

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在B点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

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是t=1.12s-0.16s=0.96s;

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故答案为:D9、D【分析】【分析】小麦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如图所示玉米种子的结构:

可见面粉就是小麦的胚乳加工来.

【解答】解:A;胚芽是胚的一部分;不是单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A错误;

B;胚轴是胚的结构;将来发育成根与茎相连的部位,B错误;

C;子叶是胚的一部分;是双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C错误;

D;胚乳是小麦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会聚靠近【分析】【解答】因为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因此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照景物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要把鲜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靠近鲜花。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11、2.6×103千克每立方米【分析】【解答】因此根据公式代入公式可知,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分析】考查关于密度的应用12、加速两不是【分析】【解答】解:(1)列车平稳行驶时;小球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当列车加速时;绳子给小球一个向前的力,但因为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就向后偏;

(2)通过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若忽略空气阻力不计,此时小球共受到绳子对它的拉力和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两个力的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方向不是正好相反,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分别为:加速;两;不是.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在分析惯性现象时,通常一分为二.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应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13、高低太阳光热【分析】【解答】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因此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因此气温低。

【分析】本题考查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14、个体繁殖增多得到更新【分析】【解答】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就是个体的繁殖;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使衰老细胞得到更新,随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逐步形成多细胞生物体.因此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是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意义.平时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是做好该类题的关键.15、鼠妇会先选择黑暗的环境光不能一只鼠妇没有代表性求平均值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分析】【分析】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环境中,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会选择黑暗的环境吗?

作出的假设应是鼠妇会先选择黑暗的环境;并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为减少误差应选择多个鼠妇.据此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对照实验指的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探究实验的要求来解答.

【解答】解:(1)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故对此进行了探究,可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吗?(2)通过提出的问题可以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假设也可以从反面假设,如鼠妇不喜欢有光的环境,都可以,关键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3)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实验装置:由于纸盒的一半盖的透明的玻璃板,一半盖的是不透光的纸板,这样纸盒就形成了阴暗与明亮两种环境;(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因此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计算不同环境下五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5)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一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九只,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故答案为:(2)鼠妇会先选择黑暗的环境;(3)光;(4)不能,一只鼠妇没有代表性.(5)光;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B【分析】【解答】“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这句话的重点字眼是“完整”二字;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分析】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17、B【分析】【解答】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18、B【分析】【解答】在画生物图时;一般用3H的绘图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像,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而不能涂阴影。较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故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图画法的注意事项是否了解,生物图与其它图的画法稍有差别,应予以特别注意。19、B【分析】【解答】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为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需要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而非是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故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制作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与显微镜的知识相结合,难度较大。20、B【分析】【解答】漱口的作用是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所取的细胞纯度。而不是因为漱口后口腔上皮易脱落,因此这句话是错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中漱口的原因,关注于实验的细节。21、B【分析】【解答】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要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清水中。放入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细节,信息量较大,容易出错。22、A【分析】【解答】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外面。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穿过细胞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23、B【分析】【解答】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的根不断的吸收水和无机盐,使植株叶内的水不断增多,而种子里面的有机物不断的被分解,所以使幼叶鲜重大于种子干重。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四、作图题(共1题,共7分)24、【分析】【分析】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