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卷-【模拟试卷】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考试版)_第1页
拔高卷-【模拟试卷】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考试版)_第2页
拔高卷-【模拟试卷】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考试版)_第3页
拔高卷-【模拟试卷】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考试版)_第4页
拔高卷-【模拟试卷】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考试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PAGE1*2-11页第=PAGE1*22页………………○………………外………………○………………装………………○………………订………………○………………线………………○………………○………………外………………○………………装………………○………………订………………○………………线………………○………………○………………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第=PAGE2*2-13页第=PAGE2*24页拔高卷-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八年级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语文1-3单元。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1·北京大峪中学期中改编)“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为了让同学们走近苏轼,了解苏轼,学校举办了“在故宫遇见苏东坡”观展活动。1.请阅读同学参观时拟写的新闻草稿,完成下列任务。2020年9月13日,我校师生走进故宫,参观了“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本次展览共分为“胜事传说夸友朋”“苏子作诗如见画”“我书意造本无法”“人间有味是清欢”四个单元。老师对每个单元进行了讲解。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苏东坡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皆精: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①,开创“尚意”书风,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绘画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观过程中,有同学用手在空中临写着或遒劲或秀媚的字体,有同学惟妙惟肖地模仿着西园雅集中名贤大儒们的动作和神态,有同学②地欣赏着苏轼书《醉翁亭记》的拓本……虽然观众(mó)肩接踵,络绎不绝,但大家的内心是那样沉静。(1)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遒劲(jìng)

惟妙惟肖(xiāo)

磨肩接踵B.遒劲(jìn)

惟妙惟肖(xiāo)

磨肩接踵C.遒劲(jìng)

惟妙惟肖(xiào)

摩肩接踵D.遒劲(jìn)

惟妙惟肖(xiào)

摩肩接踵(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巧妙绝伦

②屏息敛声

B.①自出心裁

②诚惶诚恐C.①巧妙绝伦

②诚惶诚恐

D.①自出心裁

②屏息敛声(3)为这则新闻稿拟标题,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B.我校师生参观“千古风流人物”特展C.“千古风流人物”特展分为四个单元

D.我校同学们观展认真投入,收获颇丰(4)在这则新闻稿的结尾,打算引用承天寺内的一副对联来表达观展感受,仓促间只找到了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下联()。(2分)上联:人于静处曾开悟

下联:A.此心安处是吾乡

B.事经思量都是错C.心若安时便得闲

D.萧然自有林下风2.参观中,,大家纷纷对自己喜爱的展品加以赏评,其中成语或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同学甲:“《春中帖》是苏轼中年时期的书法佳作。欣赏它时,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B.同学乙:“我觉得《清拓东坡像》与《东坡先生像》中所绘的苏轼神态相仿,大相径庭。”C.同学丙:“《渔村小雪图》是苏轼好友所画,它营造了如梦境一般的空灵、静寂的氛围。”D.同学丁:“苏轼收藏的雪浪石,其纹路使人联想到百泉歌唱、浪花飞舞,别有一番趣味。”3.有同学给两幅书法作品和解说词分别拍照后,分不清【甲】【乙】两幅作品哪一幅是苏轼本人的作品,依据解说词,你认为是苏东坡墨迹。解说词1:苏轼的这幅行书作品,笔丰墨满,用笔浑厚遒劲,结体长短交错,纵横抑挫,富有动感。行文充满感情色彩。解说词2:米芾这幅作品行草相间,起之以行书,继之以草书。行书迅猛而带涩势;草书笔意如游丝,又如粉蝶戏花、蜻蜓拂水。4.观展中,在文华殿内你遇到一位阿姨,问你去午门怎么走。请参照下图,为她指路。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共4分)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共5分)【甲】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乙】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句诗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2分)9.《关雎》与《无衣》都使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3分)(三)(2021·北京延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共8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有删改)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B.忘路之远近

抚而和之C.鸡犬相闻

相与步于中庭D.尝著《五柳先生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甲】渔人甚异之。翻译:渔人对桃花源的景色感到特别惊异。理解:作者从景致奇绝的溪流写起,一路兴致盎然,既写出曲径通幽之感,又展现溪水之美之长,描摹了桃花源的和谐美好。【乙】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理解:作者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老人和孩子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融洽友好。“世外桃源”也成为后世人民的精神家园。12.【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表现作者向往的理想生活。找出【乙】文作者现实生活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两篇文章对比,让你看到了怎样的陶渊明?(4分)三、名著阅读。(共5分)13.阅读了《傅雷家书》,观看了《见字如面》《信·中国》等电视节目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书在寄托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拟开展“手写家书”的活动,可小明同学却说:“有了网络和手机。还用得着用笔墨写信吗?”听了他的话,你该怎样劝说他积极参与活动。请把你劝说的话写下来,100字左右,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共7分)【材料一】冬奥会会徽美好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文化属性。小小的冬奥会会徽体现了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大众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推动了会徽的国际化发展。此外,冬奥会会徽不仅要体现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加入冰雪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区别于夏季奥运会会徽。冰雪文化不是一个雪花图形所能代表的,它是层次性和功能性的意识形态统一体,是知冰识雪的各族人民在特定的时空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些共有的文化属性,即①、国际性、奥运精神和②。【材料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为实现马鞍形双曲面屋顶设计,设计团队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挑战“现有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为践行绿色节能和智慧场馆的目标,国家速滑馆严格控制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并使用数字冰场技术。这种设计,节省了空调制冷、制冰、除湿费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还可回收并循环利用,每年能节省约180万度电。数字冰场技术则可实现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的自动调节,还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为观众提供导航服务等。超大跨度的索网计算分析和找形,曲面幕墙的几何优化和工艺设计,先进的制冰工艺……同一个场馆中集成这么多先进技术,使国家速滑馆成为当今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冰丝带”效果图【材料三】冰墩墩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最初的创意为“冰糖葫芦”,出自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之手。修改专家组建议这个吉祥物设计方案应融入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并明确了卡通动物、拟人化、科技化和立体化的修改方向。之后广美设计团队对吉祥物进行了反复探索,又确定了“被冰壳包裹的熊猫”这一新创意。但是设计团队还是感觉“冰壳熊猫”与冬奥会的联系不够紧密,于是又经过无数次探讨,产生了融进“冰丝带”元素的创意。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瞬间变成了“宇航熊猫”,有了未来感、科技感。紧接着,设计团队又围绕冰晶外壳和流动线条带来的速度感进一步创意:把代表互联网时代的5G概念加入其中,把熊猫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打造成可以赋能的能量环。瓶颈突破之后,团队朝着更精确的方向进行细节修改,例如,在熊猫的掌心画了一个心形图案,表达爱心、和平的理念;在熊猫的背后,连接两个胳膊的黑色图案,形成了一个雪板的图形。吉祥物的名字也经过了反复斟酌。曾用名“冰墩儿”,来自最初的创意“糖墩儿”(冰糖葫芦),但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最后就改成了“冰墩墩”。14.结合【材料一】中文字和图片的内容,在【材料一】的①②处依次填入恰当词语。(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15.结合材料分析,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冬奥会会徽美好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文化属性。B.冬奥会会徽不仅要体现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加入冰雪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区别于夏季奥运会会徽。C.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是对“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的挑战。D.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融入了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16.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冬梦”“冰丝带”“冰墩墩”是如何各有侧重地体现出创造力的。(2分)【链接材料】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节选自《谈创造性思维》)(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共10分)年轻的眼神蒋殊她叫王桃儿,时年90岁。从外表很难看得出她是一名老兵。“他们都死了,我怎么还活着?”一开口,心中的烽火便奔腾而来。王桃儿14岁开始,就和他们在一起,那是1939年,她瞒着父亲与奶奶,跟着抗日军政大学一位18岁的姐姐进入八路军第129师野战医院。从此走进伤痕与疼痛,朝夕与他们在一起。他们,是她护理的伤员。“好疼呀,没有麻药,没有工具,就拿树桂刮伤口,"王桃儿嘴里“呲呲”地吸着气,将挣扎呻吟与疼痛的画面赤裸裸甩进我的脑子,久久挥不去。土地都是红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还有河水,她的眼神幽暗下来,移向窗外。“夜里两点,去埋死去的人。”野战医院这些少女们,还承担着这项重任。深夜,百姓入睡,不必担心他们看到那些频繁逝去的生命。百姓眼里,扛枪的战士就是金刚,金刚,怎可轻易消亡?为了不做亡国奴,不管有多少死伤,年轻的孩子们义无反顾地走进抗日队伍,接过那些残留着前主人余温的枪。一个个山坡上,深沟里,埋藏着王桃儿长长久久的记忆,“没有一口棺材,外面整一块砖,写上名字。”一条一条生命尘埃般悄然入土,换作一块一块沉默的砖。一块砖,便是一名战士“奢侈”的墓碑。她长久地在这样的墓碑旁伫立,沉默无言。王桃儿就在殷红与疼痛中成长。面对大大小小的伤口,一双稚嫩的手终于不再颤抖。受伤的战士比她大不了几岁,每一次处理完伤口,她都要细细将一张张被血污覆盖的脸洗出青春,洗出原有的清澈。聊天过程中,王桃儿的右腿一直很厉害地抖动着。帮她盖好被子,压住腿。她轻叹:老得一身毛病,却活得好好的。好好的王桃儿以90岁高龄,历数一个个离她而去的战友,酸涩地回望那些血雨腥风的日子。有一个入伍时间不长的山西襄垣籍年轻士兵,拖着被打烂的腿来到野战医院。“我就用小树枝给他一片片往下刮那些烂肉,他疼得大声嚎叫,却不骂我一句。”王桃儿直拍腿,“好伤心呀!”这名小战士,在王桃儿替他清洗干净后露出疲惫却英俊的笑容。“你姓什么?"他轻轻问。“王。”此后,她就变成他嘴里的“老王”,天天喊。由于药品不到位,襄垣籍小战士常常昏迷不醒,一旦醒来,总是先努力给地一个浅浅的笑。“疼吧?“有空时,她就轻轻走近问一句。“不疼,”他总这样回答。王桃儿知道他咬着牙。他说不疼,她就疼了,就一遍遍在创伤中磨练自己。再后来,那些打进战士们身体里的子弹,她一下就能给拔出来。清醒的时候,小战士就给王桃儿讲他的事,讲他的战友,讲他的家,讲他受伤的故事。“老王,我们都拼命冲锋,子弹在耳边嗖嗖响。”王桃儿何尝不知,就是她这样的护理人员,子弹也几次差点打穿她的脚腕。“我们会赢的,”小战士眼里放着光,认真看着她,“好好活着。”好好活着,胜利后的日子就没有流血,没有伤员了吧。可是,说着说着,伤员就来了。一个下午,王桃儿正待接收新伤员时,却听到再一次醒来的小战士在身后喊“老王——”“你醒了!”王桃儿很开心,扭身告诉他,“等我一会儿。”院子里又来了一批新伤员。王桃儿按程序,清理,擦洗,上药……战士们伤痕累累,却变得眉清目秀,她笑了,倒了一杯水进屋。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受伤的小战士却再也喊不出一声“老王”,永远沉睡过去。那天夜里,没用别人帮忙,她成了王桃儿一个人亲手埋葬的唯一一名战士。此后多少年她都不敢想,回忆却要一遍遍蹦出来,最后的画面,就是听到喊声扭身的一瞬看到的那双眼睛,“真真的!活灵灵的呀!”“不知道他喊了几声,也不知道喊我做啥?”是疼了想换药,还是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想向她这个唯一的好友倾诉?这个问题成了始终无法印证的遗憾。那个夜里,她第一次感到钻心钻肺的疼。一转身,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双坚毅、清澈、天真的眼睛。胜利的日子很快来了。“他没有看到,”王桃儿说,“他们都没有看到。”前两年,王桃儿要求子女特意带她回到曾经的野战医院,触摸旧时的印痕,一一告诉从前的人,她好好地活在胜利的日子中。儿女们都下地干活儿去了,偌大的院子里,一只鸡也没有,只有微风吹动树叶的哗哗声。“好好活着。他,是想告诉我这个吧?"她突然这样说,“他说过,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的。”风又吹来,树叶哔啦啦点头。(选自《解放军报》,有删节)17.文章以故事叙述人对抗战老兵王桃儿的拜访及其回忆串起了战火纷飞的岁月,阅读相关文段,填写下表整理老兵王桃儿的成长经历。(每空不超过15字)(4分)经历成长①投身抗日深夜埋葬无数牺牲的战士②用树枝处理战士伤口稚嫩的手不再颤抖③提高自己医术独自埋葬小战士更加勇敢、坚毅平凡地生活在和平年代④18.文中三次出现“好好活着”这个语句,联系上下文,下列对该句含义把握欠妥的一项为(

)。(3分)A.小战士坚信抗战必胜。B.王桃儿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C.和平年代,人们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D.暗示当时野战医院条件异常简陋,导致包括小战士在内的很多战士生命垂危。19.文章标题为“年轻的眼神”,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由此体会到的小战士的主要精神品质。(3点即可)(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共7分)刚与柔①道家贵柔。《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家哲学看似逆来顺受,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反冲力。②与道家“柔中见刚”相反,儒家是“刚中见柔”。③儒家是一种刚毅的哲学。曾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哲学的刚毅,体现在对家国的担当。儒家可以以身殉道,这一点,与“明哲保身”的道家哲学截然不同。④但儒家也有温柔敦厚的一面。我们只要看孔子的举止言行,就很清楚了。《孔子家语·致思》中,讲了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孔子到楚国,有一个打渔人,献一条鱼给他,他不接受。大约他觉得,渔夫打鱼太辛苦吧。但这个打渔人说,天气暑热,又卖不出去,如果不送给你,只有扔掉这条鱼。孔子听说,便欣然接受了这条鱼,然后让弟子洒扫庭除,用这条鱼祭祀祖先。弟子不解,问孔子:“这条鱼是渔夫准备扔掉的,您却用它来祭祀,恐怕对祖先不敬吧。”孔子答道:“我听说,爱惜食物,怕食物变质而将之送给别人,是内心仁厚的人。既然如此,怎有接受了仁人的馈赠而不祭祀的呢?”孔子很郑重地用这条鱼祭祀,因为这条鱼身上寄托了渔夫“惜物”的美德。孔子是用一颗慈柔的心看待他人的,他总是在他人的言行中去寻找美德,寻找优点,而不在意他人的行为是否冒犯了自己。按照常人的想法,一条准备扔掉的鱼,却拿来送给我,这动机本来就不纯,也许一赌气,顺手也就将这条鱼给扔了。儒家的“柔”不是柔弱,而是对他人人格的一种尊重。孔子总是用最美的动机去揣测他人,这才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样的自信。⑤生活中,离不开“柔”。无论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作为一种人格风范。我们常说:“身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一个人,要有服输的气量。此时低头,正是为了他日抬头。特别是理想抱负越是远大,越是要学会低头。有时候,小的方面屈服,正是为了大的方面伸展。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对一意孤行、匹夫之勇并不赞赏,道理就在这里。“柔”体现出一种忍让,一种谦卑,一种对他人的谅解和包容,也是一种自信,对自己所拥有的人格优势的自信。特别是,“柔”在保全自己,以期未来有所作为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儒家文化恢弘的气度,是道家文化无可比拟的,儒家文化中的刚毅,是特别动人的。“独善其身”比起“兼济天下”来,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如果每个人都想“独善其身”,那么国家民族的大厦由谁来支撑?在这一点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