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共6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您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分)1.默写。(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2)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自缘身在最高层②.山重水复疑无路③.马上相逢无纸笔④.凭君传语报平安⑤.黄梅时节家家雨⑥.青草池塘处处蛙【解析】【分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缘、疑、凭”等字容易写错。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之外,就是A(寂静/安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①(jǔ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②(wūyè),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节选自《老山界》)(1)请根据拼音在相应横线上写出正确的汉字。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A处应选择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3)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咀嚼②.呜咽(2)寂静(3)①.比喻②.排比【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咀嚼(jǔjué):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呜咽(wūyè):低声哭泣。【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寂静:没有声音,很静。主要用来形容环境;安静:安稳平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A处形容周围环境的静,因此要用“寂静”。【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这个句子由“像……在……”四个句式相同的分句组成,因此是排比;每个分句又把“耳朵里不可捉摸的声音”比作别的事物,因此又是比喻。3.“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徙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驿路梨花》)中有一处书写错误,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_”。【答案】①.“徙峭”②.“陡峭”【解析】【分析】【详解】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陡”易误写“徙”或“徒”。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邓稼先当年隐姓埋名研“两弹”,今日家喻户晓扬美名。B.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C.这次商品交易会参展的商品很多,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D.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不顾高龄,逆行而上敢担当,成为家喻户晓抗疫英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此处形容邓稼先如今人人都知道,使用正确;B.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此处形容师生之乐,使用不当;C.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此处形容商品很多,眼睛看不过来,使用正确;D.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此处形容钟南山和李兰娟人人都知道,使用正确;故选B。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生活离不开自律。自律是风,伴你畅游天地;自律是帆,助你远航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自律是云,伴你畅游天地②.自律是水,带你行遍天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内容上把“自律”比作自然界的一个物,并点明其作用;形式上,用“自律是……,……你……”的格式。示例:自律是花,陪你绽放冬夏;自律是雨,帮你洗刷污垢。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 B.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9.“芝兰之室”常被人用来指贤士居所,本文除了“陋室”外还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1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到交友话题,你怎样看待这一交友方式?【答案】6.①.唐代②.刘禹锡7.B8.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9.①.南阳诸葛庐②.西蜀子云亭10.示例:这一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7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辨析。A.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C.名:动词,出名/动词,命名;D.鲜:副词,少/形容词,新鲜;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丝竹,世俗的乐曲;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乱,扰乱;案牍,官府文书;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躯体。【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意思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与自己的陋室作对比,突出了君子之居,因为人的品格高尚,陋室亦不陋的道理。因此文中除了作者的“陋室”外,还有两处贤士居所,即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启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这句话的交友理念是:要和那些有学识、有德行的人交往。我们应赞成这种交友方式,人总是不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有学识、有德行的朋友的影响下,自己会更好、更快的成长、进步,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点睛】参考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欧阳修苦读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①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②士人③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②闾里:街坊,乡邻。③士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此指读书人。11.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荻画地以:用 B.及其稍长及:赶得上C.教以书字书:写 D.或因而抄录或:有的时候12.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两处)。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13.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主要原因是是什么?【答案】11.B12.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13.欧阳修刻苦读书【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实词的辨析。B.错误,句意:到他年龄大些了。及:等到;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闾里士人家”是偏正短语,语意完整,之后断开;“而”表顺接,连接“借”和“读”两个动作,“借而读之”不可分开。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文章写欧阳修在“四岁而孤,家贫无资”的环境下,从小至大,“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的勤学故事。他虽然家里贫穷,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勤学苦读,终有所成。欧阳修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据此作答。【点睛】参考译文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欧阳修的母亲还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还没抄完,就已经能背诵这篇文章了。就这样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致力读书。他小时候写的诗、赋等文字,文笔就像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一张书桌叶圣陶①寄居乡下的时候,我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过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了他。②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等不及了,特地跑去问他。他指着靠在阴暗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我不免疑惑,二十多天工夫,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③他看出我的疑惑,就用教师般的神情开导我,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未免还有点儿潮,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是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他怕我不相信,又列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某家新造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先生,你要是有工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易出毛病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黄浊的眼睛放射出闪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诵他得意作品时的模样。④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一张新书桌立在墙边了,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砂纸,打磨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⑤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着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书桌是栗壳色的,油油的,发着光亮,一些陈旧的家具和它一比更显得黯淡失色了。老木匠问明了我,就跟徒弟把书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方。只恐徒弟不当心,让桌子跟什么东西碰撞,擦掉一点儿漆或是划上一道纹路,他连声发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直到安放停当,他才松了口气,站远一点儿,用一只手摸着长着灰色短须的下巴,悠然地欣赏他的新作品。最后,他说:“先生,你用用看,用上些时候,你自然会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传子孙的。”⑥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闪耀的光芒又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选文有删改)14.文章围绕“一张书桌”,写了哪四个方面内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5.文章第二段句首连续出现三次“过了”,是否意在强调工时长,表明老木匠工作效率低,为什么?16.文章两次(分别在第③段和第⑥段画线处)写“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闪耀的光芒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有什么作用?17.你喜欢文章里的老木匠吗?为什么?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答案】14.订书桌、问书桌、做书桌、送书桌。15.不是,是强调“我”等待的时间过长,心情急切,与下面的“我不能再等了”相照应;也为以后老木匠精益求精的态度,精湛的手工艺做铺垫。16.通过木匠的语言和神态突出他对自己所做家具的热爱,以及对自己手艺的高度自信,表达了作者对老木匠的赞美之情。17.喜欢。因为:①老木匠为人实在,讲诚信,从他解开木头后并不立即做书桌,而是等木头里面完全干了这件事可以看出来。②老木匠具有技艺精湛,做事一丝不苟、尽善尽美的品质,从“大家一致推荐他”这件事和书桌做好后,他“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砂纸,打磨书桌的边缘”这一动作可以看出来。【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根据题干提示确定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即可。结合①“寄居乡下的时候,我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过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了他”,可以概括为:订书桌;结合第②段“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等不及了,特地跑去问他。他指着靠在阴暗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可以概括出:问书桌;结合第④段“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一张新书桌立在墙边了,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砂纸,打磨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可概括为:做书桌;结合第⑤段“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着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可以概括出:送书桌。【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作用的分析。文章第二段句首“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等不及了,特地跑去问他”,连用三个“过了”表示等待时间之长,突出了“我”等待书桌的焦急心情,与“我等不及了,特地跑去问他”是相照应的。在内容上,由“我不免疑惑,二十多天工夫,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分析,当“我”看到堆放的书桌材料后产生了疑惑,引出下文,为下文老木匠对自己事业的尊敬、热爱和对自己作品的珍爱、欣赏以及对自己手艺的精湛高超所产生的自豪感作铺垫。【16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第③段中“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黄浊的眼睛放射出闪耀的光芒”和第⑥段中“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闪耀的光芒又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这两个句子基本相同。“我做的家伙”是语言描写。“黄浊的眼睛放射出闪耀的光芒”属于神态描写;也是对老木匠眼睛的描写,属于肖像描写,“黄浊的眼睛”是说明老木匠年纪很大了;“闪耀的光芒”说明老木匠看到自己的作品,心里特别满足。“黄浊”与“夸耀”形成对比,写出了老木匠对做木活的热爱和对自己作品的珍爱、欣赏,再现了对自己手艺的自信。这两处描写,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老木匠耐心细致、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赞美之情。【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观点:喜欢这位老木匠,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原因。结合第③段中“他看出我的疑惑,就用教师般的神情开导我,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未免还有点儿潮,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是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可知木匠把干木头解开成木板后并不立即用来做书桌,是因为要等木板完全干透,这样做出的书桌都会经久耐用,可见他为了客户,并不图速度快,表现了他为人实在、讲诚信的性格特点;结合第①段“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可见老木匠深受人们信任;第④段中“一张新书桌立在墙边了,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砂纸,打磨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他做工时的动作一丝不苟,连“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都用砂纸细细打磨,表现了老木匠对待自己作品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力争让自己的作品尽善尽美,因此他精湛的技术和细致的做工得到人们公认的赞美。(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一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选文有删改)18.“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19.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三种说明方法)20.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答案】18.不能去掉,因为当今资源短缺的表现不只是耕地资源不足,还有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不足,所以用“之一”能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19.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了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20.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海洋中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海洋中有大量的鱼虾;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多潜力巨大、尚未开发的海洋生物。(答出3点即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此类题一般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理解删去此词后句子的意思,最后明确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首先表明观点“不能”,“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一个,本句话是指资源短缺的其中一个表现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去掉后就成了资源短缺的表现就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与实际不符。“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问题什么方面来表达其作用。“例如南极的鳞虾”用了举例子,“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用了列数字,“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一倍以上”用了作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20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由第②段“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可知,我们可以从第②段往后找原因;由第③段“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第④段“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可知,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由第⑤段“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可知,海洋中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由第⑥段“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可知,海洋中有大量的鱼虾;由第⑥段“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可知,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多潜力巨大、尚未开发的海洋生物。(三)名著阅读(5分)21.下列作品、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施耐庵 B.《楚辞》——屈原C.《资治通鉴》——司马光 D.《朝花夕拾》——鲁迅【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三国演义》——罗贯中;故选A2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趣事。B.《资治通鉴》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历史,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得名《资治通鉴》。C.《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一个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诚实守信,舍己为人,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D.《西游记》中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先偷吃蟠桃,又喝光仙酒,还吃尽太上老君的仙丹,闯下大祸。酒醒后担心玉帝责罚,第二次反出天宫,逃回花果山。【答案】C【解析】【详解】C.“诚实守信,舍己为人”错误,《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善良、质朴、固执,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忍精神,希望能拉上属于自己的车。然而他的命运可谓三起三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后,他的愿望终于完全破灭。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蜕变成一个行尸走肉的无业游民。故选C。2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个“庞然大物”,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这是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1)选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作者被誉为“____________”。(2)文中提到的“形状很像纺锤”的物体是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海底两万里②.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2)诺第留斯号潜艇【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还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根据“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个‘庞然大物’……”可知,空一选文出自《海底两万里》,继而推知空二为“科幻小说之父”或“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小问2详解】根据(1)的内容和“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可知是诺第留斯号潜艇(鹦鹉螺号潜艇)或潜艇。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一)综合性学习(10分)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九九重阳,又称重九、上九、登高节、阳数节等。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九”;日月同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材料二】“重阳节”是个中国人心目中九九相叠的吉样节日,登高健身、饮菊花酒、佩茱萸等节俗活动自身具有追求长寿观念的民俗符号,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这些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媒体、商家的推波助澜下,它逐渐从一个游乐、登高、聚会的狂欢节转换为一种尊老、爱老的“老年节”了。【材料三】尊老爱老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倡导文化自信的当代,特别需要继承和弘扬。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上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材料四】下图为重阳节徽标《重阳节》,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一。(1)请综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概括“重阳节”是怎样演变成“老年节”的?(2)请写出材料四中重阳节徽标的构图要素。(3)重阳节徽标设计巧妙,请简要分析徽标的寓意内涵。要求:语言准确、简明通顺,不超过70字。【答案】(1)①“九九”谐音足“久久”,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②节俗活动具有追求长寿观念的民俗符号、社会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以及媒体、商家的推波助澜。③法律上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2)由“双九”图案、“菊花”、繁体字重阳节和拼音组成。(3)寓意内涵:①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数字“99”点明了日期;②菊花体现了重阳节赏菊的文化传统;③整体图案是一个圆,表达了欢庆、幸福圆满。也寄寓了对老人长寿的美好祝愿;④“重阳节”用繁体也象征着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可依据【材料一】中的“‘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材料二】中的“‘重阳节’……具有追求长寿观念的民俗符号,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在媒体、商家的推波助澜下……渐渐转换为一种尊老、爱老的‘老年节’”,【材料三】中的“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上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内容提炼作答。【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徽标的构图要素。徽标左边是“99”和“菊花”共同构成的圆形图案;右边是繁体字“重阳节”三字及拼音组成。【小问3详解】考查徽标所蕴含的意义。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画面上的内容,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图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象征意义,最后再组织语言整合作答。徽标左边是“99”和“菊花”共同构成的圆形图案;右边是繁体字“重阳节”三字及拼音组成。寓意:“菊花”代表着重阳节赏菊的文化传统;用两个数字“9”点明了节日的具体日期(农历九月初九);整体圆形图案象征团圆美好,寄寓了老人长寿的美好祝愿;“重阳节”用繁体字来书写,象征着“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二)写作(5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5.题目:有你陪伴,真好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款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答案】例文有你陪伴,真好是谁,在我晚上一次又一次踢掉被子后,帮我盖上?是妈妈;是谁,在我生病的时候,彻夜守护,熬红了双眼?是妈妈;是谁,在夜色朦胧的时候,就早早的起来做早饭?还是妈妈。成长路上,有妈妈的陪伴,真好。妈妈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小学六年,我就是在妈妈的陪伴下渡过的。记得上学的第一天,我背着小书包,妈妈用自行车驮着我,一路上,我们唱着歌,快快乐乐地踏进了小学的大门。从此后,我和妈妈朝夕相处:妈妈讲课,我高高地举起小手;妈妈朗诵,我扯着嗓门跟读;妈妈讲故事,我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其中……夕阳的余晖把我们的回家的身影越拉越长,在妈妈的陪伴下,六年的时间飞逝而过,我走进了三中的大门。离开了妈妈的陪伴,我觉得我的天空和三中的操场一样大,我自由了!没有了妈妈的陪伴,上课的我总是走神,东瞧瞧,西望望,时不时冲同学做个鬼脸;没有了妈妈的陪伴,下课的我如脱缰的野马,篮球场,食堂边,花坛旁,哪里人多我就去哪里;没有了妈妈的陪伴,作业本上的字迹如医生狂草,龙飞凤舞……终于有一天,妈妈又来到了我身边……一个月前,因午自习说话且屡教不改,被班主任老师勒令回家反省或家长陪读。妈妈不愿意让我回家,说回家反省会落下更多的功课,她宁愿下班后走十几里地夜路也要来陪读。那天晚上,妈妈来了,当她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传来了周围同学的哄笑,我的脸上也火辣辣的,不敢看妈妈一眼。妈妈拿了个凳子,若无其事地坐在了我的身边,我也拿出了作业本,写了起来。这时我偷偷地看了妈妈一眼,我分明看到了妈妈曾经青春的脸上写满了疲倦!是啊,妈妈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跑这么远的路来陪我,我真后悔,为什么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好好学习呢?我真想对妈妈说:对不起。可是我没有说出口。妈妈相信我,从现在开始,我一定努力学习,你的陪伴是对我最深情的期望,我的努力是对你最温暖的承诺!妈妈,有你陪伴,真好!【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1)审题立意。“真好”,是真的使人满意的意思,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受,暗含喜悦和感激之意。“陪伴”,随同做伴。“你”,第二人称代词,可以指人,如妈妈、老师、同学等;可以指物,如书、花、狗等,也可以指景,如公园、森林、小溪等。立意上,要揭示出“真好”的内涵,如有妈妈的陪伴真温暖、有爸爸的陪伴真安全、有小猫的陪伴真愉快、有小溪的陪伴真舒适等,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对对方的感谢,如能写出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立意会更深刻。易写成记叙文。(2)选材构思。因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和自己手中的材料,从人、物、景中选取一个具体的对象,确定“你”是指什么,然后,围绕选定的“你”,回顾“陪伴”的故事。行文时,应以时间为序写出“陪伴”的过程。“陪伴”的样子或状态是重点,应从神态、语气、动作等方面详细描绘,仔细刻画。要用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的影响。26.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关爱、教师的引导、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款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答案】范文:温暖的旅程小学到中学,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我认识了你,是你开启了我人生新的旅程。——题记风吹树叶响。在发呆的我转过头看见那墨绿的树叶,才发现夏日来了。看着花盆中栽种的花枝,那枯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食品原料采购合同规范范本2篇
- 2025年度物流园区绿色物流推广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环保型批灰技术合作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旅行社与旅游保险合作框架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不动产抵押贷款债权让与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绿城物业智能安防系统升级合同4篇
- 2025版全新注塑机购销合同(含设备安装与调试)
- 2025年食品添加剂与添加剂原料供货协议书3篇
- 2025版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协议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沟通技巧培训合同8篇
- 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课件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题附答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四年级上册脱式计算400题及答案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课程)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