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1·广东普宁高一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C)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交流频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交融的高潮,在大量北民南迁的影响下,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故选C项。2.(2021·福建龙岩高一期末)东晋初,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C)A.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B.王氏兄弟已有谋反之心C.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解析材料说明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故选C项;题干体现当时士族当权的现象,并不是政权更迭和政体混乱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王氏兄弟有谋反之心,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主旨不是皇帝是否善于用人和深得民心,排除D项。3.东晋南朝时期,南迁的侨民可享受优待,社会矛盾加重。为此,南朝统治者多次实行土断,规定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一时“财阜国丰”“豪强肃然”。据此可知,当时(D)A.门阀士族的势力已急剧衰退B.战乱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C.经济重心已开始向南方转移D.土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迁入民可享受优待,故会引发迁入民与南方原住民的矛盾,也会影响政府的税收。土断之后,“一时‘财阜国丰’‘豪强肃然’”,说明土断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打击了豪强势力,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故D项正确。4.(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B)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B.民族交融加深的产物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解析胡饼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深,故选B项;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A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政府发布的政策,排除D项。5.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利于(A)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解决当时的边疆危机C.强化国际文化交流D.加速隋朝的政权更迭解析隋朝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南北方多个省份和地区,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故选A项;大运河并不流通边疆地区,排除B项;大运河的开通并不面向海外,与国际文化交流无关,排除C项;运河的开通与政权更迭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6.唐初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世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B)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儒家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解析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是在魏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世界的权威”说明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故B项正确;此时儒学地位受到挑战,故C项错误;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7.(2021·广东肇庆高一期末)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还规定五品以上京官,要轮流到宫中值宿,以便皇帝召见,询问外间事务,了解民间疾苦以及政事得失,使下情得以上达。唐太宗的这些做法(D)A.削弱了中央集权B.体现了“开元盛世”景象C.分散了宰相职权D.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此举使国家出现了少有的政治开明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故选D项;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排除A项;“开元盛世”景象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分散了宰相职权,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8.(2021·安徽蚌埠高一期末)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C)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对外交流频繁,可用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来概括,故选C项;国家的产生与统一属于文明产生时期的现象,排除A项;题干中反映的并非政权分立,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反映的是清朝的特征,排除D项。9.(2021·广东汕头高一期末)唐代科举制分常举与制举。常举定期举行,其进士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制举即皇帝为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后来制举不再开科。这说明唐代(A)A.科举制冲击了世族门阀势力B.制举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C.官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D.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有利于加强皇帝对选官权的控制,打击贵族公卿对特权的垄断,故选A项;制举不分门第出身,按照科举成绩入朝为官,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排除B项;在唐代一部分官僚出身于科举并不能说明官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排除C项;科举制度有利于强化君权对选官权的控制,排除D项。10.唐朝某制度的完善使“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的现象得到纠正,宰相集体决策方式得到巩固。该制度是(D)A.三公九卿制B.科举制C.察举制D.三省六部制11.(2021·福建龙岩高一期末)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是大多品级较低,另外还加上皇帝指定的一些官员组成宰相会议,共同议政。这一做法客观上(B)A.影响了皇帝权威B.提高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集权D.导致了冗官现象解析唐朝三省长官和皇帝指定的一些官员组成宰相会议,共同议政,客观上使得皇帝的决策更加科学高效,故选B项;材料中的做法加强了皇权,排除A项;题干所述是唐朝的中枢机构决策问题,排除C项;冗官现象是一职多官,题干未体现,排除D项。12.(2021·云南昆明高一期末)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百姓举家逃亡以规避赋税。在此背景之下,唐朝政府实行了(D)A.土地私有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解析唐中期以后,租庸调制失去了其赖以依存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政府进行税制改革,开始实行两税法,故选D项。13.(2021·福建南平高一期末)隋唐书法艺术融汇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而创出新风格。其中以骨力遒劲(如右图)而著称的书法家是(C)A.王羲之 B.米芾 C.柳公权 D.张旭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以气势雄浑的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故选C项;王羲之擅长行书,而材料中为楷书,排除A项;米芾是宋朝的书法家,排除B项;张旭以狂放不羁的草书为主,排除D项。14.(2021·广东汕头高一期末)右图为北齐仰覆莲(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六系青瓷尊。这件出土于河北景县北齐封氏墓群的青瓷尊,器形雄伟、饱满,是中原地区青瓷的代表作。这件器物反映出当时(C)A.动荡的北方政局B.经济的南北差异C.文化的中外交融D.国家的分裂割据解析北齐的青瓷,器型体现出雄伟、饱满的中原风格,而瓷器上装饰的莲花纹样,是佛教的象征,可见青瓷体现出文化的中外交融,故选C项;北齐的瓷器不能反映动荡的北方政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上的交融,不是经济的南北差异,排除B项;仅凭瓷器不能反映国家的分裂,排除D项。15.下表是唐朝部分诗歌摘录。这些诗歌(B)摘录来源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陈子昂《座右铭》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白居易《续座右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A.充满奋发向上精神 B.具有社会教化功能C.具有兼收并蓄特征 D.蕴含经世致用理念解析陈子昂诗句的意思是当官要注重公正谨慎,立身贵在廉洁清明;白居易诗句的意思是不要羡慕富贵,也不要忧虑贫贱,应当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李商隐的诗句强调勤俭节约与奢侈浪费为家国兴亡之关键。所以三首古诗都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B项正确。16.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B)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解析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技术是北宋发明的,B项正确;A项颠倒因果,科举发展推动了文化兴盛,排除;唐朝民间印刷技术仍然落后于官方,C项错误;扬州、越州并非当时的文化中心,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面是部分北魏皇帝列表。谥号姓名道武帝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焘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孝武帝元脩材料二以下是北朝不同时期的佛像图片。(1)指出材料一内容变化,这些变化分别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北朝佛像样式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参考答案(1)变化:谥号多采用孝字;拓跋氏改姓为元氏。措施:尊儒崇礼(以孝治国、改行汉制);改汉姓。(2)趋势:佛像样式逐渐汉化。原因: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政策(或儒家思想的影响);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世俗化;受南朝文化的影响(或南北文化交融的影响)。18.某学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要素给历朝历代打分。(12分)考察一个王朝,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根据材料,选取秦朝至唐朝时期中的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其中“经济”是必选要素)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说明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示例唐朝打分:制度、科技、经济。说明:制度——唐朝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发展,如武则天设立的殿试制度;赋税上实行两税法,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科技——唐朝在科技上有大发展,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火药在唐末用于战争,改变了战争作战方式等。经济——唐朝经过唐太宗、武则天等人的励精图治,经济得到发展并达到盛唐气象;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唐朝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吸引海内外商人、学者等集聚长安等。19.(2021·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被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6分)参考答案(1)原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豪强地主操纵选拔官僚)日益暴露;(阶级关系变化)士族没落,庶族地主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世家大族选官特权;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据记载:“伪周革命之际,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乡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这样庶族阶层地位的迅速上升,成为唐朝文化不断普及的主要新兴力量。新兴的庶族地主中的很多人出身贫微,或者有过艰难的奋斗经历,他们更了解民间的疾苦和社会矛盾所在。许多政治上不得意或者主动放弃仕途的知识分子,走向社会底层授业解惑,宣传儒家讲求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规范,担负起教化百姓的重担。他们为文化向社会底层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的结成并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地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摘编自唐伟《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 二零二五版铝合金建筑模板采购协议书4篇
- 商场内品牌专卖店装修许可协议(2025年)2篇
- 2025年度苗木种植与林业产业发展合作合同4篇
- 二手房合作投资合同模板2024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合同补充协议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行社与航空公司合作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品牌跨界合作与品牌授权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贷款居间中介服务协议书6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规范文本8篇
- 【寒假预习】专题04 阅读理解 20篇 集训-2025年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下册寒假提前学(含答案)
- 2024年智能监狱安防监控工程合同3篇
- 2024年度窑炉施工协议详例细则版B版
- 幼儿园篮球课培训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00道20以内的口算题共20份
- 高三完形填空专项训练单选(部分答案)
- 护理查房高钾血症
- 项目监理策划方案汇报
- 《职业培训师的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