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上规定的位置,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或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24年9月25日我国发射的东风-31AG洲际导弹依托的是钱学森弹道。钱学森弹道的设计原理强调“高弹道、高速度、高机动性”,通过在大气层边缘进行高速机动飞行,结合弹道导弹的高速与飞航导弹的机动性,使得导弹在滑翔过程中能够在大气层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有效避开敌方雷达探测和反导系统的拦截。相比之下,普通弹道通常侧重于固定的飞行轨迹和速度,容易被敌方预警和拦截。普通导弹的弹道可分为3个阶段:主动段、自由段和再入段。主动段即导弹的主发动机工作,导䰊摆脱地球引力上升、离开大气层的阶段。导弹发动机关闭后,弹头进入自由段,只受地球引力和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的作用。弹头再入大气层后,由于弹头正面投影为中心对称形状,又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此时,导弹质心的运动轨迹仍近似于标准抛物线,只是在大气阻力作用下,再入段的运动轨迹变得更陡峭。钱学森弹道的墓本原理,就是让弹头在“临近空间”(距地面20千-100千米的高度上)进行增程滑翔,然后再进入稠密大气。这需要重新设计弹头的外形,使其具有升力体滑翔的能力,并在再入大气层时对弹头的迎角进行控制。在100千米的高度上,大气层依然非常稀薄,即便弹头设计成升力体外形,其在稀薄大气中产生的升力也不足以抵消弹头的重力,因此弹头的飞行路径依然是降高度状态,但因滑翔效应,其飞行的距离会更长。随着弹头在大气中继续飞行,高度不断降低、大气密度逐渐增加,但同时弹头的速度也逐渐降低,在进入稠密大气时,它的飞行速度会明显低于传统弹道导弹的弹头。德国人桑格提出了另一种滑翔式弹道,称为“桑格尔弹道”。“桑格尔弹道”与“钱学森弹道”的区别在于,它通过改变弹头进入“临近空间”的姿态、速度和时机,或采用更优化结构的升力体弹头外形,大大提高弹头的升阻比,从而实现“跳跃式弹道”,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用石头打水漂”。“桑格尔弹道”与“钱学森弹道”都属于简单的非线性力学控制研究,均未考虑到气动热影响和大气变化的影响。从弹道上来看,“钱学森弹道”更为简洁,但“钱学森弹道”的计算量较之“桑格尔弹道”更为复杂,主要是因为“钱学森弹道”研究的重点是高层稀薄大气的流体力学问题,再用弹道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算,过程十分复杂。而“桑格尔弹道”过程仅发生在大气低层,此时研究的重点是助推力,因为在大气低层的环境下,只要提供一个足够的力,就能形成下一个“跳跃弹道”。钱学森不仅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还在理论和方法论上有重要贡献。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这些理论在军事、农业、林业乃至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刘日武《钱学森弹道:借现代力学之力,飞出新高度》)材料二:时代楷模是我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英雄群体,其伟大人格是值得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君子人格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源泉,时代楷模则是其在我国现当代的表现与结晶。时代楷模对君子人格不仅有传承,而且在一些方面还有所超越君子追求的是理想,是事业的成功,是国家昌盛,人民幸福,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时代楷模则是聚焦目标,心系国家民族的天德君子。钱学森中学毕业,选择报考以工科见长的交通大学;大学阶段,他亲历国家屈辱和民族苦难,转向航空工程;留美期间,他从航空工程转向航空理论研究,成为空气动力学与应用力学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回国以后,他舍弃个人专业兴趣,投身“两弹一星”工程,无意于名利地位;到了晚年,他退出国防科研一线领导岗位,回归学术研究,构建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一人类全部知识的宏伟大厦。(摘编自邬静《论时代楷模的君子人格》)材料三:有人看到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认为中国是善意、和平的大国。有人说中国“国强必霸”,甚至会与西方社会走向“文明冲突”。中国的“世界观”究竟为何?解答这一命题,必须回溯传统,将其置于民族精神和文明血脉之中进行“基因测序”。与西方现代国家“以个体利益为重”不同,中国人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出自《礼记·礼运》的“大同”,代表了儒家修己安人、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和对公正、民本、和谐天下秩序的向往。“天下大同”虽源于古代、源自中国,却面向未来、面朝世界,成为植入中国人骨髓的“根性记忆”。这一“根性记忆”写在历史上。在同城外各民族交往中,中国不仅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也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景。中国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理念,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虽然历史上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但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这一“根性记忆”也在映射现实。儒家以和平、公正、文明手段解决争端的理念,融入了新中国的“世界观”。中国交往国际朋友,以合作共赢为思想起点,以和平发展为路径选择,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中国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差异,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摘编自张蔚然《为何“天下大同”决定了中国的“世界观”?》)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规弹道式导弹在自由段主要靠地球引力、离心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的作用飞行,进入再入段后,因大气阻力影响,其轨道近似于标准抛物线。
B.钱学森弹道导弹在20-100千米的高空增程滑翔,此时轨道呈现降高度状态,弹头速度也逐渐降低,因为关涉到高层稀薄大气的流体力学问题。C.桑格尔弹道属于简单的非线性力学控制研究,比钱学森弹道解算过程简洁,可采用更优化的升力体弹头,其弹道的形成类似于“用石头打水漂”。D.三种弹道导弹都再回大气层攻击目标,其中钱学森弹道使导弹在大气层内降高度机动性飞行且能进行一定的调整,不易被敌方预警和拦截。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钱学森弹道不仅体现了钱学森在技术上、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还体现了他对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研究。B.钱学森是心系国家民族的大德君子,他的高尚人格源于君子人格,是对君子人格的继承和发展,是宝贵的精神财富。C.近年来,西方社会普遍关注中国的发展,他们认为中国会“国强必霸”,甚至与西方社会走向“文明冲突”。D.“天下大同”形成了新中国的“世界观”,代表儒家对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成为植入中国人骨髓的“根性记忆”。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_“我曾经有过许多梦想,那些梦想都在遥远的地方,我独自远航,为了那些梦想。”这是钟扬为找寻种子的一段诗意自白。B.程开甲等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C.李子柒停更1200余天,走遍20多个省份,拜访了1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深入学习传统文化。D.“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70余年守卫边境、在生命禁区为边防官兵指向带路。4.有人说中国“国强必霸”,请结合材料三来驳斥这种论调。(4分)
5.2024年杨士莪荣膺科技领域“时代楷模”称号:“他一生为国‘听海’,为我国开辟了水声专业化领域,他潜心治学,完成了由我国科学家首次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任务。”请结合材料谈谈杨士莪身上有哪些时代楷模特征。(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钱塘江尽到桐庐彭程在浙西北桐庐的山水间行走,时常会与吟咏此地风光的古诗词相遇。这些刻写在江畔诗碑、餐馆墙壁等处的诗句不期然地跳进游人眼帘,为这方土地上的美丽做着生动的注脚。桐庐境内,峰峦竞秀,江河争流,山水交融。它的魅力的源泉,当首推富春江。富春江仿佛一条银色的玉带,绾接起两岸的山峦、田野和村落,迤逦连绵。“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这出自晚唐诗人韦庄笔下的诗句,清浅明丽,如同江水般带给人温润熨帖的感受。钱塘江流入桐庐、富阳境内,被称为富春江,这一段江山之美,赢来题咏无数。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并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慨叹了。诗画不分家。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它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元代,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的山水美景,于是长住下来,绘就了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之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甲】我与富春江的首次相遇,是在桐君山对岸。桐君山是桐庐的标志。相传有一老人,于此山中桐木之下采药结庐,人问其名,老人不语,手指桐木。后来人们就称其为桐君,其所居之山为桐君山,所居之屋为桐庐。这“桐庐”之名也散发着浓郁的隐逸气息。而桐君老人,也成了后世供奉的中药鼻祖。将身心融入这一片清幽山水,显然更容易萌发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的确有人以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将整个生命交付给这里的灵山秀水。那一处高阁连亘、飞檐翘角的所在,便是严子陵钓台。严子陵为东汉时代的高士,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后来刘秀即帝位,以盛礼邀严子陵入京,许以谏议大夫的高位,严子陵固辞不就,归隐富春江畔。清晨,山林间飘荡着淡蓝色的雾气,黄昏,江面上闪烁着碎银般的波光;修竹佳木在和风中窸窣作响,岩石旁侧奇花异草静静开放……数十年间,仰观俯察,静思默想,这里的每一幅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是对自由旷达的生命方式的生动诠释。这缕精神的烟云,自此间的林泉烟霞中氤氲而出,弥散在后世众多典籍文章的册页和字行之间。连那些胸中鼓荡着侠气剑胆的人,脚步一踏上桐庐的地面,心灵也不由变得柔软温润。最有代表性的无疑该是范仲淹了。这位北宋名臣,因为上疏直言,不为当权者所容,生屡遭贬谪。第二次被贬,便是出任睦州知州,当时又叫桐庐郡。虽然驻守仅半年多时间,却先后写成《出守桐庐道中十绝》《潇洒桐庐郡十绝》等许多作品,描绘了桐庐的风光物事以及桐庐人惬意恬适的日常生活。这充分表露出他从桐庐山水中发现了一种能够让人移心易志的气质,这使得范仲淹在渴望报效社稷、造福苍生的同时,又向往闲云野鹤,优游林泉。这期间,范仲淹还重建了破败坍圮的严子陵祠堂并写下著名的《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以表达无限的心仪之意。是的,置身于这样的山水现场,那些日常汲汲以求的功名利禄之类,在不知不觉中会失却分量;相反,那种似乎遥远缥缈的事物却变得具有质感。今天,在桐庐的山水原野间徜徉行止,分明会有一种与大自然亲密而深切的融入感。仿佛严子陵、范仲淹的魂魄进入了自己的内心。在生活日渐富足的今天,对超越的生活品质的追求,譬如“慢生活”的理念,愈发成为这里人们的共识。是的,脚步慢下来,心境静下来,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体会自然之美,探究存在的奥秘,感悟生命的意义。桐庐境内,有不少明清时代的古村,这里开发的一些旅游休闲项目,将农家生活、乡野情趣与时尚潮流巧妙地结合起来,别有情致。清晨醒来,从所住民宿走出来,走进田野深处,金黄色的野花恣肆地开放,三五成群的母鸡在田埂边觅食,水塘旁有水鸟梳理羽毛……在这样原始朴拙的环境中驻足,会真切地感受到生活是有根系的,心中会有一种笃实的家园感。【乙】沉浸在质朴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历史人文氛围中,不经意间会不会忽略了桐庐的另一种光彩?今天的桐庐经济发达、产业丰富,是多个领域中的翘楚。走在城区街道上,感觉分明就是一座很有规模的现代化繁华都市。占据中国快递业的大量市场份额、被称为“三通一达”的申通、中通、圆通和韵达,都是从这里起步的。这几家快递巨头,堪称是桐庐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生动隐喻。就要离开桐庐,又一次从桐君山对面的江畔经过,又看到传说中中药鼻祖栖身的地方,不由得想到:星移斗转,人世更替,而大自然始终是人类的一味大药。(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虚实相映,意蕴丰富,既描绘了现实世界里桐庐秀丽的风光形胜,又展现了艺术世界里桐庐丰盈的诗画情韵。D.作者在文中信手拈来的古诗文充分说明,桐庐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汲汲以求功名利禄之徒感悟生命真谛的首驿。C.桐庐开发了一些旅游休闲项目,依托明清时代的古村,融合了多种元素,这里的“慢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D.作者与美丽的富春江相遇又告别,虽有着“不带走一片云彩”式的淡淡感伤,却带走了深沉的哲思和心灵的归属感。7.关于文中【甲】【乙】两处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处插叙桐庐地名由来的传说,增加文章的文化色彩的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探寻与思考。B,【甲】处语言古朴雅致,与所述内容相得益彰;句式长短错落,整散结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C.【乙】处介绍桐庐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的状况,借此表明桐庐不仅有令人神往的清幽山水,也有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D.【乙】处堪称本文的点睛之笔,意在表明美好生活是创造出来的,告诫我们不能沉浸在山水中仰观俯察,静思默想。3.分析“将身心融入这一片清幽山水,显然更容易萌发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9.文章最后一段说:“星移斗转,人世更替,而大自然始终是人类的一味大药。”这句话有着怎样的深刻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民者,在上①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②。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改)材料二: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节选自贾谊《论积贮疏》,有删改)【注】①上:这里指君主。②渫(xiè):流通。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使天下人A入粟B于边C以受爵D免罪E不过F三岁G塞下H之粟必多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重量单位,汉制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与成语“一石二鸟”的“石”意思不同。B.中人,一般人、普通人,与《过秦论》“才能不及中人”的“中人”意思相同。C.而,表承接,与《种树郭橐驼传》“旦视而暮抚”中的“而”用法相同。D.苟,如果,表假设,与《赤壁赋》中“苟非吾之所有”的“苟”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晁错认为,之所以人们普遍重视金银珠宝这类不能充饥御寒的物品,是因为人主对它们有需求并喜欢使用它们。B.晁错提出要实行能使老百姓获利的法令,如直接减少贫苦百姓应当缴纳的那部分赋税,用富人的钱财来补充国库。C.贾谊认为,生产物品有时节的限制,如果人们使用时不知节制,挥霍无度,那么社会财富必定会因此而匮乏。D.贾谊指出,弃农经商和过度奢侈的风气会破坏供需平衡,却没有人制止,这必将导致国家财富逐渐变得枯竭。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2)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14.晁错和贾谊都阐述了有关粮食的政策,但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来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②。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③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④,恨血⑤千年土中碧。【注】①络纬:名叫纺织娘的小虫。②寒素:简陋的院落,也指清贫的人。③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⑤恨血:《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选取梧桐叶、秋虫等特点鲜明的意象点出“秋来”,抒发由“惊”转“苦”的感受。B.第二句的“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C..诗人担心自己用竹简辛苦写成的书受人嫉妒而遭毁坏,因为像蠹虫一样蛀蚀贤者的坏人太多。D.诗歌上半篇由景入情,下半篇则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创造出浪漫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16.文坛上素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赞誉。请结合诗歌后四句,对李贺“奇诡”这一诗风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文中常蕴含传统文化常识,如《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一句就使用了年号纪年法,“___________”一句则体现了古人姓、名及字的习惯性顺序。(2)复兴中学在足球联赛中夺冠,守门员小刚的多次精彩扑球功不可没。在表彰大会上,校长借用《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扬他。(3)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这种形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甲)”。①到了大雪节气,②河流湖泊结冰,③北方一些地区已经能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④大雪这一天未必会下雪,⑤但天气较小雪时节更为寒冷。⑥古人根据这一天的气温和降雪情况预测来年的粮食丰收情况。“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就是“()”的另外一种说法。大雪时节,我国北方基本进入农闲时期;而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农民还要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柳宗元的《江雪》,可能是许多人最早会背的与雪相关的诗之一。无尽寥阔的远山、江面,大雪漫天飘飞,万籁俱寂,只有一叶孤舟上的“蓑笠翁”在雪中垂钓,有一种空旷幽寂的美感,让我们即刻感受到什么是“诗意”。关于雪,诗人们也有许多奇思妙想。“(丙)”,这种惊喜,像不像你第一次看见雪的南方朋友?“(丁)”,这首听起来心情就比较好,是唐诗版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雪雪冬小大寒”,大雪之后,再过两个节气就是大寒。①__________,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授时通考》引《三礼义宗》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敌谓大寒。”大寒通常于公历1月20日至21日交节,此时正值农历岁末,挨着年节,不论城乡,家家都将房屋彻底打扫一番,俗称“掸尘”,也有叫“换新”“掸新”的。掸尘有袚除晦气之意,“尘”与“陈”谐音,意味着除陈布新、除旧迎新。掸尘不仅要打扫得干干净净,②__________。钟毓龙《说杭州》记载掸尘时要“扎竹枝为大帚,承之以竿”。天台一带,掸尘要使用新竹扎的竹枝、新早稻草制成的掸刷,新竹枝象征迎新,早稻草则是迎春早得吉祥之意。在二十四节气中,③__________,却也是开始。过了大寒就是立春,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替。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谚语或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小雪封地,大雪封河B乙:瑞雪兆丰年C.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丁: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9.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句式整齐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可改变原意。(4分)
21.请你根据文段,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大雪节气也设计一条书签文字。要求:突出节气特点,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示例一:春分——昼夜无长短,春意与你分一半。示例二:冬至——不管汤圆还是饺子,都是一团和气。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开始”与“结束”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充满哲思的话题。开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起点,它更是一种心态,代表着不断追求、勇于挑战的精神;结束也不仅仅是一个终点,它更是一种成长和转变,代表着经过努力后获得的提升和超越。关于“开始”与“结束”,你有着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1.A2.B3.C4.(4分)①历史上,中国追求“天下大同”,始终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历史上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②当今,中国追求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多元共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每点2分)5.(6分)①人生价值层面:有以国家和民族发展为中心的坚定信念。杨士莪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一生奉献给国家“听海”事业,贡献突出。②科技创新层面:有追求卓越的科技创新品质。杨士莪开辟了科研专业领域,取得海声领域世界领先成就。③个人品质层面:锲而不舍地追求理想。杨士莪纵一生专一事,坚持不懈终化理想为现实。(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材料的内容的能力。A.“主要靠地球引力、离心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的作用飞行”错误,原文是“只受地球引力和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的作用”;“因大气阻力影响,其轨道近似于标准抛物线”原因不全,除了大气阻力还有弹头投影形状。故选A。2.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材料的内容的能力。A.“钱学森弹道不仅体现了……还体现了……”错误,原文“钱学森不仅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还在理论和方法论上有重要贡献。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句谈的是钱学森的贡献,而不是选项中的“钱学森弹道”,并不能跟“钱学森弹道”一一对应;“还体现了……”,中“体现了”与原文“发展了”意思不一致。C.“他们”错误,选项中的“他们”指的是“西方”。原文“有人说中国‘国强必霸’,甚至会与西方社会走向‘文明冲突’”,是指“有人”,而不是西方。D.“‘天下大同’形成了新中国的‘世界观’”有误。原文是“儒家以和平、公正、文明手段解决争端的理念,融入了新中国的‘世界观’”。故选B。3.本题考查考生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分析理解的能力。C.根据材料二“时代楷模”应“把个人价值放入国家民族大业中去实现”的相关内容,“李子柒停更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事例体现“知进退”这一观点,不能体现材料二观点。故选C。4.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①历史上,“中国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理念”,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虽然历史上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但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说明中国并没有“国强必霸”用心。②当今,“中国交往国际朋友,以合作共赢为思想起点,以和平发展为路径选择,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合作共赢的思想起点,和平发展的路径选择,多元共存的价值追求,说明中国并没有“国强必霸”用心。5.本题考查考生文本迁移运用观点的能力。①人生价值层面:材料二“时代楷模们都是聚焦目标,心系国家民族的大德君子,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工作,根本无意于名利地位”,杨士莪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一生奉献给国家“听海”事业,贡献突出,他有以国家和民族发展为中心的坚定信念。②科技创新层面: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钱学森的经历与成就,结合杨士莪开辟了科研专业领域,取得海声领域世界领先成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可知时代楷模有追求卓越的科技创新品质。③个人品质层面:锲而不舍地追求理想。杨士莪“一生为国‘听海’”,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纵一生专一事,坚持不懈终化理想为现实。杨士蕔脚踏实地实干奋斗,指挥和实施了大型深海水声䋡合考察。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杨士莪与中国水声科研人员乘坐科考船开启了首次由中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迈出了中国水声界从浅海向深海跨越的第一步。
【答案】6.A7.D8.(4分)①内容上突出清幽山水的魅力,表达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之情。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关于桐庐山的传说以及名称的由来,又引出下文将整个生命交付给桐庐山水的严子陵及其钓台的内容。(每点2分)9.(6分)①自然之美能催生人类的艺术才情。吴均、黄公望都感慨于桐庐的山水美景而创作处传世的经典作品。②大自然能使人萌发对于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严子陵固辞不就,灵山秀水给了他自由旷达的生活。③大自然具有修复人类心灵、提升生命意义的作用。无论是古代的范仲淹,还是今天的我们,都需要借自然之美消解功名利禄之心,获得了心灵的安定。(每点2分,不结合文本给1分)【导语】本文以细腻笔触描绘桐庐山水之美及深厚文化底蕴。从韦庄、苏轼等诗词切入,展现其对文人雅士的吸引力,又以严子陵、范仲淹等人物事迹,体现山水对人精神的滋养。结尾还提及桐庐的现代发展,古今融合,表达了对桐庐自然与人文的赞美及对生活的思考。【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自古以来就是汲汲以求功名利禄之徒感悟生命真谛的首驿”错误。应该是表情达意的自然需要,为了增强文采、文学底蕴和说服力,丰富文本内容,比如第二段借韦庄的诗句来写富春江给人的美好感受,苏轼的诗句彰显独特的魅力,第三段引用也是为了表达慨叹之情。另外这些人也并非“汲汲以求功名利禄之徒”,“首驿”也没表现出来。C项,“这里的‘慢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错误。原文是“‘慢生活’的理念,愈发成为这里人们的共识”,并非所有人的共识。D项,“淡淡感伤”错误。根据尾段“就要离开桐庐……不由得想到:星移斗转,人世更替,而大自然始终是人类的一味大药”可知,作者最后的落脚点不是感伤,而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7.D项,“我们不能沉浸在山水中仰观俯察,静思默想”错误。这一段意在表明:倡导“慢生活”,是让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走进自然山水,发现和体会自然之美,并不是让人们像古人那样放弃功名利禄,远离人世,归隐自然山水,也不是一味地融入大自然,仰观俯察,静思默想,而不去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①内容上突出清幽山水可以让人身心放松解除疲劳,忘掉世俗烦忧,内心得以净化,进而在美好中获得悠然自在的快乐。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即第六段“我与富春江的首次相遇,是在桐君山对岸。桐君山是桐庐的标志,……其所居之山为桐君山,所居之屋为桐庐。这‘桐庐’之名也散发着浓郁的隐逸气息”,又引出下文“的确有人以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将整个生命交付给这里的灵山秀水。那一处高阁连亘、飞檐翘角的所在,便是严子陵钓台”。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①根据文章第三段,吴均和黄公望来到桐庐,见到桐庐清幽的山水都心生慨叹并创作了传世之作。②根据文章第五段和第六段,严子陵拒绝刘秀的高官厚禄,是因为他将身心融入了灵山秀水,而灵山秀水赋予了他自由旷达的生命方式。③根据第七段,范仲淹在贬谪后来到桐庐,这里的灵山秀水让他鼓荡着侠气剑胆的心灵变得柔软温润。根据第八段,今天,物质生活日渐富足,人们却往往忽视心灵与精神的涵养。而大自然是一味大药,能让今天的人们在原始朴拙的环境中驻足,发现和体会自然之美,从而感悟到生活的本质,使过于物质化的心灵得以疗救,以获得家园感。【答案】10.CEG11.C12.B
13.(8分)(1)百姓,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选择东南西北。(“所以”;“牧”;“趋利”。各一分,句意一分)(2)百姓缺吃少穿却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种事。(“不足”;“治”;“未之尝闻”。各一分,句意一分)14.(3分)①晁错主张让百姓交纳粮食以获取爵位或免除罪行,以此激励百姓积极务农。(内容答“贵粟”,目的答“备边”亦可)②贾谊强调国家要实行粮食储备制度,以此保持国家的安定和强大。(每点内容和目的各1分,给满为止,大意对即可)【解析】10.句意: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11.A.正确。重量单位/石头。句意:几石重的粮食。/用一块石头砸中两只鸟。B.正确。都是一般人、普通人。句意:一般人拿不动它。/才能比不上一般人。C.错误。用法不同,表承接/表并列。句意: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早上去看,晚上又去抚摸。D.正确。都是如果,表假设。句意: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12.B.此处对“损有余、补不足”的理解不准确。原文“损有余、补不足”中的“有余”指的是“有余”者,也就是富有的人,全句意思是从富有的人(“有余”者)那里得到财物来供给官府,并非直接减少贫苦百姓的赋税。13.(1)“所以”,用来⋯⋯;“牧”,管理;“趋利”,追逐利益。(2)“不足”,缺衣少穿;“治”,治理;“未之尝闻”,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尝闻之”,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14.①由材料一第二段“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等内容可知,晁错主张让百姓交纳粮食以获取爵位或免除罪行,以此激励百姓积极务农;②由材料二“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等内容可知,贾谊主张加强粮食储备。他认为,如果粮食充足,就能保持国家的安定和强大。【参考译文】材料一:百姓,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选择东南西北。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然而人们还是看重它,这是君主需要它的缘故。珠玉金银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国而无饥寒的威胁。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随便地离开家乡,盗贼受到了鼓励,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节里成长,收获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成事。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因而)也不会被奸邪之人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饿受冻。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作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材料二: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却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种事。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答案】15.C16.(6分)①用语新奇。如诗人用“肠直”形容愁思能把纡曲百结的肠牵直,不落俗套;②想象奇诡。不说生者对死者凭吊,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③意境诡谲迷离。尾联写鬼魂歌唱鲍照的诗,遗恨像苌弘的碧血那样难以消释,营造出凄艳诡丽的氛围。(每点2分)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语言、手法及情感的能力。C.颔联理解有误。“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意为:谁会来看我苦心写就并用青简编成的诗篇,让简书不被蠹虫蛀成粉末呢?诗人用问句表达的是“自己辛苦写成的书无人看,导致竹简被蠹虫蛀成粉末”,抒发的是无人赏识的悲伤。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风格的分析能力。“奇诡”指奇特、诡异。考生可以从用词、意象以及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①李贺被称为“诗鬼”,其对于外物的感受似乎与常人有异,比如本诗中,面对“秋来”这一正常而自然的季节更替现象,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②从诗中可以感觉到,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便借“鬼”抒怀。诗中“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都是写鬼凭吊人。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实为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③以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诡异的幻象来抒写自己怀才不遇、郁抑不申的情怀,想象大胆、奇特,构造出云谲波诡、迷离惝恍、凄清幽冷的艺术境界。【答案】17.(6分)(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安装及环保项目合同3篇
- 专业挖掘机租赁协议2024年限定版版A版
- 2025年度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与维护合同6篇
- 2024蓄电池储能系统设计、安装及调试服务合同3篇
- 2024物业管理权转让与住宅小区环境美化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技能大赛志愿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钢铁企业铁矿石期货交易及现货购销合同范本3篇
- 202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格式
- 应对复杂问题的客户服务策略
- 车间员工工作总结范文(5篇)
-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
- 英语听力考场建设方案
-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第一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 ICU常用镇静药物介绍及药学监护
- 粉末丁腈橡胶使用方法
- 大气课程设计-—袋式除尘器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教学工作总结
- 阿特拉斯拧紧机技术方案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稽查管理暂行办法
- 钢管、管件表面积计算公式(精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