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4: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1页
浙江省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4: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2页
浙江省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4: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3页
浙江省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4: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4页
浙江省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4: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元横溪中学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二轮复习专题卷4:地表形态的塑造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完成下面小题。1.冲积扇和山坡()A.冲积扇以沙砾为主,颗粒较大,棱角分明B.冲积扇沙砾由流水搬运而来,颗粒较均匀C.山坡砾石颗粒大小混杂,较为圆润 D.山坡砾石以角砾为主,透水性较好2.山坡表面沙和粉沙主要来源及原因()A.冲积平原、冬季风力强劲,地表沙粒易启动B.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地表沙粒易启动C.冲积平原、冬季草原枯萎,地表沙源丰富D.冲积扇、夏季地表干燥,地表沙源丰富图示半岛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每平9月至次年2月喜栖冷水的鲑鱼在河流上游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产卵,孵化于淡水中的幼鱼在次年春季游入海洋。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是()A.消亡边界海沟 B.生长边界海岭 C.消亡边界海盆 D.生长边界裂谷4.关于鲑鱼生长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河流径流量大,适合鮭鱼产卵 B.河流含沙量大,营养物质丰富C.纬度高,水温较低,适宜生存 D.落差大,流速较快,适宜产卵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和洋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山脉的成因是位于()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6.图示M地植被稀疏,其形成因子有()①地形②洋流③盛行西风带④海陆轮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中(a)为火山喷发示意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b)中,甲代表的岩石种类可能是()A.花岗岩 B.玄武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8.①代表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作用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群岛多雨雾。完成下面小题。9.甲地所处的板块名称及图示区域主要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是()A.美洲板块消亡 B.太平洋板块生长C.欧亚板块消亡D.小板块生长10.对阿留申群岛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四季温差大②多大风③多火山活动④多常绿阔叶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中国最美桌山——瓦屋山,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森林覆盖率96.1%,有野生植物3500余种,被子植物种类约占世界现存总科数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它是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下图为“手绘瓦屋山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有关瓦屋山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玄武岩覆盖堆积在石灰岩上方,不易侵蚀B.地壳水平张裂,断裂抬升C.玄武岩松散不够坚硬,易被侵蚀形成平顶D.植被覆盖率高,泥沙易被拦截堆积成山12.有关瓦屋山自然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D.山顶气温低,有终年积雪分布下图为贯通多佛尔海峡的英法海底隧道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信息反映出多佛尔海峡海底地质特点是()A.海峡地处背斜,海水不易下渗 B.海峡西北比东南地质构造稳定C.石灰岩岩层坚硬,不易塌陷渗漏 D.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震多发14.修建英法海底隧道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 B.科学技术C.社会经济D.生态环境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河流西岸地层接触关系及地壳运动情况描述合理的是()A.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下降 B.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上升C.不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下降 D.不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上升16.若地层年龄T1>T2>T3,则该地有可能是()A.向斜谷 B.背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材料二: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掀斜式山脉(即南北两坡极不对称的山脉)。阴山南坡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洪积扇(如图2中冲积扇形态)。土默川平原被誉为内蒙古的“米粮川”。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升高。(1)阴山山脉的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2)从地质作用角度,简述阴山南坡“叠瓦状”河流洪积扇的形成过程。土默川平原农业生产过程中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并说出减轻该生态问题可采取的生物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颗粒较小,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主要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A错误,冲积扇的沉积物颗粒从顶点向外由粗到细排列,并非均匀,B错误;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C错误。由于角砾磨圆度差,有棱角,透水性好,D正确,故选D。2.由图信息可知,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原因是冬春季节,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3.图示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及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是消亡边界,由于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海底的地形为海沟,A正确,BCD错误。4.径流量大,落差大,水流会把卵冲走,AD错误;鲑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澄清、无污染的水域中生活的极限温度为0~30℃,生长最适水温为16~18℃,B错误,C正确;故选C。5.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南美洲大陆西岸,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安第斯山脉,D正确,ABC错误。故选D。6.M地位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再加上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使该地降水稀少,使M地自然带形成植被稀疏的热带荒漠,①②正确,该地地处0°—30°之间,为信风带,不是西风带,③错误,该地热带荒漠植被的形成与海陆轮廓无关,④错误。故选A。7.根据所学,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三大类岩石重熔再生形成岩浆。甲岩石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属于沉积岩,C正确,D错误;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AB错。故选:C。8.读图(b),乙岩石由岩浆形成,为岩浆岩,乙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丙,丙为变质岩;甲岩石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为沉积岩;①箭头指向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C正确,ABD错误。9.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甲处所处的板块名称为美洲板块,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阿留申群岛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同时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活动,③符合;阿留申纬度高,地处西风带,多大风,受大风影响,树木难以生长,植被以草甸和苔藓为主,②符合,④不符合;受西风影响,阴雨天气多,四季温差小,①不符合;综上,ACD错误,B正确;故选B。11.据图可知,坚硬的玄武岩层像一顶安全帽,保护下方的岩层免受侵蚀,维持了较高的地势,形成了瓦屋山,A正确;根据图中岩层发生弯曲来看,该地的地壳应该是受水平挤压,超过岩层的承受力,形成断裂抬升,B错误;据图可知,玄武岩能保留到现在,表明玄武岩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C错误;瓦屋山的主要成因为内力作用,不是外力作用,D错误。故选A。12.瓦屋山海拔2800米,“四面壁立千仞”,表明地势起伏大,受水热条件影响,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A正确;图中显示当地岩层中石灰岩广布,受流水溶蚀作用,容易发育喀斯特地貌,B正确;根据瓦屋山的经纬度可知,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C正确;瓦屋山海拔2800米,与山麓的温差为16.8℃,夏季时,山顶上没有积雪,D不正确。根据题意,本题选D。13.读图可知,图中岩层在多弗尔海峡向下弯曲,属于向斜构造,A错误。由图可知,图中海峡东南部有多处断层构造,地质结构不稳定,西北部地层完整,地质结构较为稳定,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海峡底部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容易发生塌陷,结构不稳定,C错误。多弗尔海峡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少地震灾害,D错误。故选B。14.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都会影响海底隧道修建,但是影响修硅海底隧道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C正确。自然条件是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基础因素,A错误。科学技术因素是交通线路建设的支撑,B错误。生态环境也会影响交通的建设,但不是决定性因素,D错误。故选C。15.根据材料“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再结合图示可知,图示河流西岸地层没有缺失,因此地层之间是整合接触。依次沉积了各岩层,沉积没有中断,因此地壳持续下降。A正确。

16.若地层年龄T1>T2>T3,河流两侧地层年龄结构是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再由中部是河流流过,河流发源于谷地,因此该处是背斜谷,ABD错误,C正确。故选C。17.答案:(1)东西走向南坡相对高度大(北坡相对高度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河流搬运的砾石和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处,地势突然趋于平坦,河流流速减慢,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之后,由于山体不断抬升,先形成的老洪积扇也随之抬升,后形成的新洪积扇会部分叠加在先形成的老洪积扇之上,最终形成“叠瓦状”洪积扇。(3)次生盐碱化营造防护林带,间作(轮作、深耕),培育良种(耐旱作物)【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差异、河流堆积地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1)结合图示方向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阴山山脉呈东西走向,阴山北部为内蒙古高原,南部为土默川平原,相比而言,南坡的相对高度更大,北坡的相对高度更小。阴山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一是要表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二是要说明为什么该区域冲积扇呈现出“叠瓦状”的形态。首先,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地势开阔,流速降低,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其次,结合图示断层信息可知,阴山所在岩层断裂上升,随着山体的抬升,侵蚀基准面(区域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