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neNET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0000字(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2/3F/wKhkGWeNCe-AYehJAAHNFKQK9k0645.jpg)
![《基于OneNET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0000字(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2/3F/wKhkGWeNCe-AYehJAAHNFKQK9k06452.jpg)
![《基于OneNET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0000字(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2/3F/wKhkGWeNCe-AYehJAAHNFKQK9k06453.jpg)
![《基于OneNET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0000字(论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2/3F/wKhkGWeNCe-AYehJAAHNFKQK9k06454.jpg)
![《基于OneNET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0000字(论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2/3F/wKhkGWeNCe-AYehJAAHNFKQK9k06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19页基于OneNET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录TOC\o"1-3"\h\u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智能化农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11.2.1国家相关政策 11.2.2科技研发方面 21.2.3科技创新应用方面 21.3国内智能化农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31.3.1我国政策方面 31.3.2技术方面 31.3.3应用方面 4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第二章OneNET系统介绍及应用 52.1OneNET功能简述 52.2与OneNET云平台的交互 5第三章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计 73.1硬件组成部分介绍 73.1.1ZigBee网络 73.1.2硬件设计 93.2软件组成部分介绍 103.3整体及具体功能方法介绍 12第四章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在大棚温室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134.1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际应用 134.2实际功能效果分析 14第五章本文总结与展望 155.1本文创新与总结 155.2本文展望 15结论 17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绪论1.1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2,其中优质耕地和可以利用的耕地更少。对农药的过度依赖和滥用使耕地质量愈加下降,全国每年都会爆发自然灾害,也对我国农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农业作为保障人民生活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应当与时俱进农业的配套设施和技术。智能化作为时今热门话题和技术,将其与农业相结合来响应我国发展特色农业的口号。截至2016年末,我国全国温室占地面积334千公顷,大棚占地面积981千公顷,渔业养殖用房面积7.6千公顷[1],其中大棚和温室占比达到了99.42%。这就意味着现如今我国农业都是以温室大棚为主,若农产品检测全靠人力的,那么高昂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不是每个大棚种植户可以承担的。因此提出一种农业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以用来解决昂贵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也可避免许多人力面临的问题,还可实现24小时检测,建立每周期的农作物生长数据模型,来选取最佳模型用以搭建最佳作物生长环境和优良作物的培育。1.2国内外智能化农业发展现状及分析1.2.1国家相关政策 国外大部分国家都早已推出、实施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方法来加速进行智慧农业发展。美国率先提出“精确农业”的策略,先后推陈出新了六项与农业智能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大力建设信息、科研、教育、投资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以确保农业智能化方法有序推进,为智能化农业及其附属产业价值的提升提供优良的政策和环境。 荷兰由于农业资源贫瘠、人均耕地不足等原因,政府自二战以后开始实施一系列保护农业的政策,并于欧盟一起进行大力农业补贴,辅助农业发展设施、建立农业知识创新体系。1.2.2科技研发方面各个发达农业国家均建立适应自身的农业科技研发系统,以更好地发展本国特色农业结构,个别发达国家的科技研发状况如表1所示。表1——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的农业科研状况[2]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研发系统组成主体多样化,但组成结构基本相同都是政府和高校的结合为主体,且政府管理高校、高校进行研发,企业实行具体方法。1.2.3科技创新应用方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为了推动农业科研技术快速应用于智慧农业的发展,他们都建立起了完善的配套法规和专款专用的项目资金。现在很多国家再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推广体系。大多为发达国家,以其中个别例子来说,比如美国已经为了农业精细化、规模化、正规化发展的智能农业生产线系统,率先投入了“5S技术”和智能农机技术,帮助农业从事者改良农业,提高质量和效率;又例如日本已经采用数字技术、传感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个性化的“网上农场”农业经营模式,使消费者能够实时、独立、远程、准确地控制自己农产品的生产,获得理想的农产品。1.3国内智能化农业发展现状及分析1.3.1我国政策方面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我国农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农产品供应能力的若干意见》、全国农业开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计划(2011-2015)等政策全力支持“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的发展。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细谈发展“十二五”规划,物联网技术有望在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领取农业部和财政部的资金补贴。另外,先行重点开展物联网、传感网络、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地区的线性先行测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检查警报、农机调度等信息化的试验模式活动,完善运营机制和模式。1.3.2技术方面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RFID电子标签、远程监测系统、无线传感器检测QR码等技术日益成熟,逐步应用于智能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了智能农业建设。[3]1.3.3应用方面目前,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收集农业生产信息,农民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准确确定问题发生的位置,使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遥控。[4]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由四部分组成——手机和PC组成的监控端、OneNET云平台上的虚拟设备、STM32实现系统网关功能、ZigBee子系统;其中ZigBee子系统由协调器和终端组成,终端和协调器间使用ZigBee无线通信,也可与STM32系统网关通过串口通信;全部传感器数据最终都会通过ESP8266的WIFI模块从STM32上传至OneNet云平台。完成以上结构即搭建了抽象化的管理系统,具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结构
第二章OneNET系统介绍及应用2.1OneNET功能简述OneNET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款物联网开放平台,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的特性。其支持各种网络环境和协议,可快速接入各种传感器和硬件,为其提供了丰富的API和应用模板以支撑各类行业应用和硬件开发,有效降低了成本。满足物联网领域设备连接、协议适配、数据存储、数据安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级服务需求。OneNET已构建“云-网-边-端”整体架构的物联网能力,具备接入增强、边缘计算、增值能力、AI、数据分析、一站式开发、行业能力、生态开放8大特点。全新版本OneNET平台,向下延展终端适配接入能力,向上整合细分行业应用,可提供设备接入、设备管理等基础设备管理能力,以及位置定位LBS、远程升级OTA、数据可视化View、消息队列MQ等PaaS能力。同时随着5G网络的到来,平台也在打造5G+OneNET新能力,重点提供并优化视频能力Video、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Edge等产品能力,通过高效、稳定、多样的组合式服务,让各项应用实现轻松上云,完美赋能行业端到端应用。2.2与OneNET云平台的交互这里将WIFI模块设置为STA动作模式,将WIFI模块连接到手机热点,与OneNET云平台建立TCP连接,开启传输模式。数据通过POST发送,以JSON形式包装。现在知道JSON是官方的,通过简单的移植可以自动包装JSON数据。在Datastreams这个数据后面加上传感器的名字和数据流的名字。appi-key可以从之前说的地方取得,直接使用这个网站的Host。Content-Longth数值对应数据streams后面的尺寸。AT指令的传输可以使用直接原程序,通过串行端口中断根据协议接收数据并发送到云平台。简单地说,通过将WIFI连接到网络,分析OneNET云平台的IP和端口号,在云平台上新建设备,向各设备分配独特的序列号(WIFI和设备连接用),通过AT指令将WIFI模块连接到云平台。此时,如果在WIFI中发送新设在云平台上的设备序列号,则可以连接设备和设备进行通信。然后,定时发送从收集板接收的数据,当数据超过云平台的警报值时,云平台自动报警,通过用户绑定邮箱向用户发送警报信息,实现实时监控效果。AT测试:在电脑上安装好USB驱动模块后,USB接口插上模块之后在管理器上查看串口,串口号应选择与模块相对应的,这里默认的波特率为115200,在数据停止、检验,流控之后一定要勾选“发送新行”,再点击“打开串口”键之后发送AT。在此之后若乱码之后出现“OK”,就说明进入了AT模式,随后的ESP8266上电后就是在AT指令下运行了。ESP8266的AT指令:AT指令其实就是一些起到控制作用的特殊字符串,这样模块就可以进行指令的使用了。一些常见指令的举例:AT-测试模块是否启动,进入AT模式,AT+RST-重启,AT+GMR-查看版本信息,AT+CWMODE-设置WIFI模式,AT+CWLAP-扫描附近的AP信息,AT+CWJAP-连接AP,AT+CWQAP-与AP断开连接,AT+CWSAP-设置ESP8266softAP配置。模块连接到设备(手机热点,路由器)的方法:=1\*GB3①.发送AT+CWLAP指令扫描附近的WIFI,模块就会返回可用列表。=2\*GB3②.使用AT+CWJAP=“WIFI名字”,输入密码就可以连接了,之后返回“WIFICONNECTED”说明成功连接了,最后使用AT+CWQAP可断开当前连接。第三章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计3.1硬件组成部分介绍3.1.1ZigBee网络 本设计中的网络协调器以及无线传感网通信节点包含无线节点模块,传感及控制模块,电池板或智能主板。无线节点模块主要由射频单片机构成,MCU是TI公司的CC2530,2.4G载频棒状天线。 CC2530
是一个兼容
IEEE
802.15.4
的真正的片上系统,支持专有的
802.15.4
市场以及
ZigBee、ZigBee
PRO
和
ZigBeeRF4CE
标准。CC2530
提供了
101dB
的链路质量,优秀的接收器灵敏度和健壮的抗干扰性,四种供电模式,多种闪存尺寸,以及一套广泛的外设集包括2个
USART、12
位
ADC
和21
个通用
GPIO,以及更多。除了通过优秀的
RF
性能、选择性和业界标准增强
8051MCU
内核,支持一般的低功耗无线通信,CC2530
还可以配备
TI的一个标准兼容或专有的网络协议栈(RemoTI,
Z-Stack,
或SimpliciTI)来简化开发,使你更快的获得市场。CC2530
可以用于的应用包括远程控制、消费型电子、家庭控制、计量和智能能源、楼宇自动化、医疗以及更多领域。根据芯片内置内存的不同容量,CC2530
拥有三种不同的版本:CC2530-F32/F64/F128/F256,编号后缀分别代表了芯片具
32KB,64K
B,128KB
或
256KB
的闪存。ZigBee网络中包括三种设备类型,分别为:ZigBee
协调器、ZigBee
路由器和
ZigBee终端设备。全功能设备(FFD)包括路由器和协调器,终端设备属于精简功能设备(RFD)。FFD
之间以及FFD
与
RFD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协调器是网络的中心节点,一个网络中只有一个网络协调器。其中网络协调器主要负责网络的建立以及网络中设备的相关配置,但是当网络发生变化时,其他的
FFD
设备也能担负起路由器的作用。路由器是一种网络中的中继器,主要在负责路由信息的寻找,建立以及修复,并能够转发网络报文。网络终端设备是整个网络中的子节点,可以加入或者退出网络,也可以接受和发送网络报文,但是网络终端设备不允许转发报文。 ZigBee网络一般分为三种拓扑结构。即,星形网络、符合型网络、网状网络。星形网络是最简单的拓扑结构,只需要一个协调器节点和几个终端节点。该结构的覆盖范围有限,有不能同时处理大量数据的缺陷,但是其构造简单,成本低。进一步扩展到较低的路由器节点,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网络覆盖,但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分支的剩余节点将脱离。网络使路由器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成为可能,数据流能够通过各种路径传输,因此难以发生数据块问题,即使节点发生故障也能够保证网络的稳定,但是需要更多的网络资源。基于农业小屋环境的实际需求,不需要同时进行大量数据流的通信,本系统选择采用星形网络结构,并且由于其成本低,适合智慧农业的普及,有利于普通个人种植户的接受和采用。其原理图如下图:图2:zigBee原理图 当成功组网以后,终端节点处于休眠状态,当网络协调器发送采集命令,命令有路由节点一级一级的向下传送,广播给自身子网内的终端节点,组织的一次数据采集过程。终端节点从休眠状态醒过来,采集被控对象的数据,并把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路由节点,路由节点把接受到的信息以多跳的方式传送给协调器,由网络协调器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监测中心,监测中心负责实时接收数据,管理者可以通过监测中心了解到所有监测区域内的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数据。3.1.2硬件设计温湿度传感器采用DHT11,可满足大棚日常数据采集需要。STM32选用STM32F103ZET6,STM32芯片引脚模式可以设为上拉输入模式,即GPIO_Mode_IPU,因此不用外加上拉电阻。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可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DHT11模块与单片机通信传输数据依靠的是DATA这跟线,属于半双工通信,如果传输完数据要做延时,避免数据冲突。波特率设置为115200,停止位为1,数据位为8。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一般都是用电压的变化来表示的,而现实中我们不能直接的看到这一现象,所以就需要一个转换过程,既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这里就用STM32单片机来转换这些信息。拿温度传感器来举例,具体细节如下:配置:需要用到ADC这类相关的库文件,在初始化ADC参数后就可以开启温度控制器,随后读取采集到的数据即AD值,把其转换成对应的温度值就行了。示例代码可见附录中“温度传感器与STM32数据的读取”。将各类传感器用不同的库文件与STM32配置后,进行相应的简单检测与调试之后就可以实现硬件之间的运用与联系了。在代码与实物的结合之下就可以用个人电脑或者手机以数字信息的方式看到想要的信息如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关照强度等,这些影响大棚农作物的因素就可以直观的呈现出来,从而就可以实现硬件设计。下面就以DATA的信号处理为例:①通信开始DATA总线空闲状态处为高电平,主机(MCU)把总线拉低至少18ms等待从机(DHT11模块)响应,然后再拉高20-40us,此后再延时一段时间,使电平处于稳定状态(时序图中斜坡代表电平不稳定,可以通过延时使之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一段作为起始信号。如果没有接收到主机发送开始信号,DHT11不会主动进行温湿度采集。②通信过程如果从机模块接收到起始信号,则会发出响应信号回应主机,此时需要将主机模式设置为上拉输入模式,接收从机的发回来的响应信号。如果读取总线为低电平,说明DHT11发送响应信号;如果读取响应信号为高电平,则DHT11没有响应,请检查线路是否连接正常。DHT11发送响应信号后,再把总线拉高80us,准备发送数据。ZigBee终端和ZigBee协调器选择CC2350芯片,该芯片具有体积小型、集成加密、存储、无线收发等功能,配置有8kB的RAM256kB可编程闪存和强大的外置设备。不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连接性能,还采用了休眠、启动、中断三种运行模式,具有耗电低、成本低、开发简单、防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利用CC2350芯片的RF无线射频功能可以实现系统的自组网,可以实现网络并传输数据。网关以安装有CC2350芯片和Wi-Fi模块的STM32芯片为核心,通过ZigBee网络和Wi-Fi模块进行信息传输和网络通信。温湿度传感器使用DHT11传感器,在该传感器内部集成一个NTC温度传感器元件和一个电阻式传感器元件,在DHT11传感器和单片机之间可以用一个I/O端口进行单总线通信。光照传感器选择TSL2561传感器,其内部集成光电二极管、红外响应光电二极管及积分式A/D转换器,具有耗电低、速度高、干扰抵抗能力强、性价比高的优点。 大棚二氧化碳传感器选择CCS811传感器,基于CCS的微加热板技术延长电池持续时间,降低成本。在智能大棚里,辅光灯、遮光帘、灌溉系统和下雨天的光线不足的时候,可以打开辅光灯加强光线,光线太强的时候可以关闭遮光帘,防止光合作用变弱或烧植物的叶子。棚内水分不足时,灌制塑料棚内空气流通停滞时,打开换气扇,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抑制农作物呼吸作用,影响农作物生产量。3.2软件组成部分介绍 由于基于该系统选择的芯片是CC2530,因此可以选择附属的IAR开发环境,直接使用Z-Stack协议来开发,仅调用API接口函数即可进行ZigBee网络构筑、设备初始化、终端节点数据收集等IAR软件不需要硬件支持,可以模拟运行环境,在线进行程序调试,具有高度优先的编译功能。通过将Z-Stack加载到IAR开发环境的工程文件中,可以实现软件的制作工作,利用ST-Link将程序烧录在STM32F103ZET6芯片上。系统基于MQTT协议进行通信,该协议是在TCP/IP协议上构建的、为硬件性能低的远程设备和网络状况不好而设计的应用/子筛选模式的轻量化通信协议。MQTT协议可以提供实时可靠的消息服务,以仅限于极少数代码的带宽连接到远程设备,并且具有简单、开放、易于实现、范围宽等优点。PC方面的软件环境采用了微软VisualStudio,基于C#的优秀的界面交互,开发一个人机交互客户端。其交互界面如下图,代码见附录:图3:PC客户端手机应用将AndroidStudio作为开发平台。登录OneNET官方网站,进入开发者中心的界面,选择MQTT通用网络套件,点击添加产品,配置产品信息,添加设备和APIkey。ESP8266WIFI模块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方法:使用AT指令配置Wi-Fi模块:测试Wi-Fi模块是否返回正常,配置ESP8266为AT+Station模式;重启模块后设置连接模式为单一连接,接着连接到Wi-Fi路由器,建立TCP远程连接。至此已完成WIFI模式与服务器连接。上述IAR开发环境:版本TAREmbeddedWorkbenchfor8051;安装集成环境:IAR—EW8051—8101;安装仿真器:Smartrf4eb的驱动;安装的代码烧写工具:Setup_SmartRF_Programmer;安装协议:ZStack-CC2530-2.5.1a。具体步骤:首先启动并且运行IAREmbeddedWorkBench开发环境,若是出现了EmbeddedWorkBenchStartup的界面,就可以选择Cancel;接下来就是创建新文件并且添加到工程,创建一个新的文件,保存到工程所在目录下,并为其命名;最后就是选中刚刚创建的文件,再点击OK,这样就能将这个文件添加到工程当中了,并且可以在视窗的工程栏中看到该文件。接下来就是在工程界面进行配置就行了。3.3整体及具体功能方法介绍智慧农业大棚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ZigBee无线传感网络、PC主机和OneNET云平台组成。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由ZigBee终端和ZigBee协调器构成,通过ZigBee协调器与PC主机进行通信。[5] 图3:智慧农业系统架构该系统由短距离的无线采集模块、嵌入式网关、远程监测客户端、数据采集传感器及其控制模块。湿度、光照、温度传感器作为无线传感网络,利用模块的无线通信功能,将采集到的信号传到协调器上,协调器经串口将采集的信号传输到终端设备上,并在终端设备上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在界面上通过动态跟踪曲线显示和直观的数值显示来实时的观察当前的环境。本地终端上可以对无线传感网络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做出相应的控制,如控制继电器节点打开电磁阀进行灌溉等,从而使温湿度、光照值控制在最佳的状态。打开本地控制终端系统界面的web服务,将网关接入网络,可以通过远程浏览器界面进行访问以控制。
第四章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在大棚温室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4.1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际应用智慧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如图4)基于云服务器平台和XL.SN智,采用物联网智能网关、智能环境监测装置、智能测控装置、环境监测传感器等,实现对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大棚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无线传输、监测和控制[7]。管理者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随时查看大棚各项环境参数实时值。当相关参数超限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并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可对相关设备发出控制指令,实现对大棚的远程控制。此外,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增加视频监控选项,地图功能选型。图4:温室大棚实际效果图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由安装在大棚内的物联网设备以及部署在云端的大棚环境监测平台构成,准确监测大棚内环境信息并实现对生产的实时管理。系统根据用户需要提供pc电脑端、手机APP两种访问方式。感知层: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如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来获取大棚生产环境的各类信息。传输层:通过ZigBee技术、4G网络、5G网络等传输方式,实现现场传感信息与服务器信息的传输和交互。应用层:通过采集的数据与行业实际需要相结合,实现环境监测、智能决策、生产管理等应用。4.2实际功能效果分析第一,降低成本: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农业活动的应用,提高自动化生产和收获,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二,保证质量,优化作物生长的环境,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提高农作物的质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化肥和其它农业投入和生产速度,实现绿色农产品基地的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监测过程中全面增长。第三,大方面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应用程序,构建标准种植的多维模型三维分析环境,植物和人员操作数据,确定最适合农业环境参数曲线的增长,增长的最优曲线参数,指科学作业设置的阈值,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生产的目的。视觉屏幕,根据智能监控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及时的传输需要的温室领域参数传递给管理员,和管理员监控的执行设备,同时使上级部门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信息了解大棚温室的作物实时状态。在物联网设备控制方面,系统采用自动调整控制和远程控制设计,两者的结合可以调整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相关设备的控制。可选的融合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在平时你看到现场生产作业环境,实时动态关注生产,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手机客户端实时视图温室内作物生长环境参数,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手机客户端远程操作相关的生产设备。在未来的智慧农业和农业物联网领域的温室控制系统将会更加成熟,可靠,实现更多的价值贡献和推广,帮助农民种植生产过程管理和监督,容易扩大对接平台的智慧和监督。
第五章本文总结与展望5.1本文创新与总结本文中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创新的使用了ZigBee结合STM32的设计,现在农户使用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主要是STM32搭配Lora,还只是存在与模拟大棚种植环境为主。本文中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完全智能化,方便的数据采集、传输、保存、读取,管理人员只需要在手机App或者PC客户端就可进行操作。结构配合新颖操作简单,面对当今日益减少的耕地和不多的农业从业者情况,十分契合当今农业生产模式,用更少的人力换取更大的利润,对使用者而言也有一定的保护性。一体化的管理设计,极大的保证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云平台的使用,避免了数据的丢失和不方便查找,方便不同时期的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对比。5.2本文展望致力于信息化、互联网积极融入新型农业生产中,对于提升农业生产产值、培育优良品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的基于OneNet的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对于大棚农作物生长环境因素监控有很大的提升。有助于改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对于农作物品质的提升也有重要的影响;减轻人力成本压力。于本次毕业设计中,我对于课堂上获得的只是有了实际应用,另外也获取了许多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中STM32也只是有了比较浅显的认知,但是当我在研究中应用的时候,使我更加灵活的使用它。ZigBee终端系统和ESP8266还是我第一次接触并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它,在其中我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当我完成了这篇论文时,我获得了从所未有的满足感,也使我更加熟练的进行编程和应用。这也为我今后踏上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收获颇丰。对于物联网这个专业有了新的认知。在进行编程和硬件选取时,发现了许多不曾接触过的软件和硬件,也有的和自己印象中有所出入。现在想来必是平时不注重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完善,自身知识积累不足所导致的。通过网上和图书馆一点点的查询搜索,一点点的重拾昔日的被遗忘的知识和认识新的知识储备。这个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却也是充满乐趣的,旧的知识体系被瓦解,在平地上重新建立起新的大厦。不停的修改、完善,可以说耗费了我许多精力。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错误的千千万万个,而正确的只有一个,不能出现一点差错,否则前功尽弃。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发现了知识应用比获取更加困难,应用需要不断的试错。有的时候错误了便要重头再来,我有的只是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需要不断的前进,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从此次毕业设计中得出发现正确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起问题本身有意义的多。跟以往不同,这是我在学校的最后一份答卷,也是我进入社会的敲门砖。这是一次考验却也是学校对我最后的一次关照。人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然后去改正问题,如何突破瓶颈就是你人生努力的意义。我今后会不断地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城市中的智能化垃圾分类与处理
- 物流园区中的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
- 国庆节手表销售活动方案
- 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沟通技巧与团队合作
- 生产中的柔性管理策略及实践应用
- 学生国庆节游玩活动方案
- Unit 1 Sports and Game Lesson 3(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4年六年级品社下册《可怕的物种入侵》说课稿2 苏教版
- 2025年三人合伙投资合作开店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合资经营印刷烟包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高考日语阅读理解练习2篇-高考日语复习
- 2025年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7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 钽铌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优秀课件
-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自我评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