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章节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章节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章节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章节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章节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章节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沙画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各种造型,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沙画的光学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2.如图,正确表示了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A.B.C.D.3.下列与告示牌“池水清浅,擅入会溺”体现光学原理相同的选项是()A.日晷 B.水中倒影C.水中折笔 D.道路广角镜4.“万条垂下绿丝绦”,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有时既能看到柳树在水中的倒影,又能看到在地面的影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柳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B.从早到晚,柳树的影子不变,倒影变小C.柳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柳树在地面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5.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O一定是入射光线 B.OB一定是反射光线C.入射角一定是30° D.反射角一定是60°6.如图,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为倒立等大的虚像 B.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就远离平面镜C.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就会变小 D.演员平行于平面镜移动时,像的大小不变7.如图所示,小明给同桌变了一个小魔术:同桌看到杯子是空的,小明向杯里倒入一些清水()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C.同桌看到的“硬币”是虚像 D.魔术原理与“海市蜃楼”现象原理相同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医院的手术房、病房常用红外线灯灭菌B.红光和绿光可以混合成黄色光,所以用红光照绿色衣服时看到的衣服是黄色的C.雨后彩虹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D.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容易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二、填空题9.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传播的,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填“像”或“影子”)10.图是雨后的太原出现罕见双彩虹的情景,最早研究这类现象的物理学家是这种现象叫做光的。11.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画面,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此时光从(填“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或“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现象,鱼要准确地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位置的(填“下方”“上方”或“本身”)。12.《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说明我们的祖先就会把粗糙物体磨光作为镜子,给自己的梳妆打扮。梳妆时人距离铜镜3m,并且以0.5m/s速度远离铜镜,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像相对人移动的速度为m/s。1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的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线是,折射角的大小为;折射光的亮度与入射光的亮度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三、作图题14.如图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15.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已知折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16.建平县牤牛河湿地公园,黑鹳、白琵鹭、苍鹭、鸬鹚等鸟类栖息在河边、浅滩,它们飞舞、觅食,姿态各异,构成了一幅美丽生态画卷。若A'四、实验题1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实验次数1234∠AON20°30°40°50°∠BON20°30°40°50°(1)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是否在。(4)实验中能从多个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路,是因为光线在纸板上发生(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5)实验中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18.五代时期的《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小明利用方格纸、玻璃板、相同的棋子A和B等器材,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2)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把与棋子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了使成的像更清晰,应用手电筒对着棋子(选填“A”或“B”)照射。(3)移去棋子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按照图甲中(选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若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改变棋子A的位置,分别进行三次实验得到了三组物、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5)若将玻璃板向前倾斜(如图丙),则棋子A的像会向(选填“上”或“下”)移。(6)小华与其他同学交流评估时,小明提出用发光的字母灯来进行实验会更好,理由是。若字母灯有“F”“O”“T”三种形状,则选择“”形状的字母灯进行实验最好。参考答案1.A2.C3.C4.D5.D6.D7.A8.C9.直线;像10.牛顿;色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