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经典文言文,选自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等人所著的《世说新语·雅量》。该故事讲述了王戎七岁时,见路边李树果实累累却无人摘,断定是苦李,众人尝后证实其言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意蕴深刻,通过王戎的聪明才智和沉着冷静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佳作,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情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学情分析显示,四年级学生已初步接触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节奏和停顿有了一定感知。这篇课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四篇文言文,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注释和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课文内容。教学中,需重点指导学生读通文章,理解句意,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戎、诸、竞"等生字词,会写“戎、尝、诸、竞、唯”等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并能结合注释和上下文准确理解文意。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回答)
师: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
生:(回答)
师: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2、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和文言文有关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指名读课题,说说题目意思。)师:道,道路。组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字的意思。课文中的“道"可不是一般的道路,秦代以前,两辆马车可以顺利通行的称为“道”。课题短短七个字就已经交代清楚了故事的人物、地点、事情。
了解王戎师:王戎,何许人也?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相机点拨:对照注释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
学习“戎”字师:“戎"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防御用的铠甲和进攻用的兵器戈组合在一起就是“戎”字,是武器的总称,后来引申为与军事相关。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要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正确,读出节奏:
师:先请大家借助拼音和注释,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试着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和断句。
教师示范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识字写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读音,并组词语。
教师讲解生字的字形难点,并示范书写。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师:请大家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文意。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教师相机点拨。
《王戎不取道旁李》译文及重点字词积累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们一起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戎:róng,可组词“戎机、戎装、戎马"。
尝:cháng,意为曾经,可组词“未尝、何尝、尝试”。
诸:zhū,意为众多,可组词“诸位、诸君、诸侯"。
游:嬉戏玩耍。
子: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
竞走: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走:跑。
唯:只有。
信然:的确如此。
这篇文言文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展示了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同时也启示人们要善于观察事物,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理清人物关系,找出隐藏人物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发现课文写到了这些人物(课件圈画),有人说课文中还有两个地方隐藏着人物,你能找到吗?2.点拨学习方法预设:“答曰”前、“取之"前。点拨:文言文里经常会省略人物的名字,适当补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板书:补充。追问:省略了谁呢?学生交流。
梳理故事经过师:学习文言文,除了补充,有时候替换也能帮助我们将课文读得更丰富。课文里的三个“之”,我们能用什么内容来替换?生答。板书:替换。点拨:结合语境就句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问之"的“之”指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师:好书不厌百回读,我们一起再读课文,争取读出点古文的节奏。
突出人物形象1.对比衬托想象画面师:在《司马光》中,我们学习到:“众皆弃去,光持击瓮破之。"这句话写了其他小朋友怎么做的,主人公怎么做的,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学生回答。师:“众皆弃去,光持击瓮破之。”、“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读了这两句,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都是写了其他小朋友怎么做,主人公怎么做,这就是在对比。再读句子。师:通过刚刚的交流,请与同伴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王戎,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烘托人物形象。在指导学生学习“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这个关键句子的时候,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作为“教学支架”,这两句都是写别人怎么样,主人公怎么样,让学生产生类比联想,马上就能理解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接着引导学生想象“诸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的场景,突出王戎的与众不同。)
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王戎为何不去摘道旁的李子?
明确:王戎看到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采摘,便判断这些李子必定是苦的。他根据李树在路边且果实众多却无人摘取的现象,推理出这些李子味道不佳,因此没有去摘。
问题二:课文中的“竞走"是什么意思?
明确:课文中的“竞走”并非现代体育项目中的竞走,而是指孩子们争相地跑过去摘李子的行为。在这里,“竞"表示争相,“走”表示跑。
问题三:王戎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王戎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问题四:为什么王戎不去摘道旁的李子?他是怎么想的?
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师:王戎和诸小儿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四)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朗读课文:
师: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相机评价。
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背诵课文:
师:请大家试着背诵课文,可以先分段背诵,再连起来背诵。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背诵课文,教师相机评价。
(五)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师: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学生回家讲述故事,家长签字确认。
搜集类似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师:请大家搜集和王戎类似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在小卡片上写下要分享的历史故事的重要信息。
学生搜集并整理历史故事,准备在班级分享。
2、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聪明机智的王戎,也学会了如何结合注释和上下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多读多背文言文,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生字词:戎、诸、竞、尝、唯
文意理解:
王戎:七岁,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原因: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品质: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业长制培训
- 小班大和小的课件
- 汽车漆面抛光保养合同
- 施工人员职业道德协议
- 定期检查与报告协议
- 护理查房病情演变
- 快速房颤急救护理
- 幼儿园老师培训:家园共育
- 教育设备维修合同
- 保安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 管理会计敏感性分析
- 节目编排合同模板
- 大班综合《我的家》课件
- 《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房琪-读书分享
- 社会体育指导(健身)项目竞赛淄博市选拔赛实施方案
- 2022年防拐防骗演练总结
- 铁路工务课件教学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0-04-02 保健按摩师 人社厅发202332号
- 《三国志》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GB/T 32124-2024磷石膏的处理处置规范
- DB32∕T 3698-2019 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