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燃烧与灭火化石能源的利用考点聚焦:复习要点+知识网络,有的放矢重点专攻:知识点和关键点梳理,查漏补缺难点强化:难点内容标注与讲解,能力提升提升专练:真题感知+提升专练,全面突破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考点1燃料的燃烧1.燃烧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条件①②③充分燃烧的条件①燃烧时要有②燃料与空气要有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①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②隔绝;③使温度降到以下。灭火的原理就是。(2)灭火器及原理实验内容分析灭火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中的压强迅速增大,气体夹带着液体从装置中喷出,喷射在可燃物的表面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降温和隔绝空气(3)常见灭火器及其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器灭火原理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档案、贵重设备、等存放场所的失火水基型灭火器扑灭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的失火(4)常用的灭火方法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液化石油气起火关门阀门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熄灭蜡烛用嘴吹灭(5)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成语、俗语煽风点火、风助火威火上浇油、抱薪救火钻木取火釜底抽薪杯水车薪(6)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措施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可燃物及起火原因等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采用捂住口鼻等方式迅速离开着火区域。考点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爆炸易燃物在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使气体的体积而引起爆炸。缓慢氧化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如细胞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等。易爆物①可燃气体,如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②粉尘,如、煤粉等。2.认识消防安全标志当心易燃物当心爆炸物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放易燃物禁止燃放鞭炮3.生活中的安全知识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防止发生爆炸;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不能直接浇灭;c.燃气泄漏需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切不可检查或打开任何电器;d.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e.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井内,应严禁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1)有的反应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镁与盐酸反应等。(2)有的反应吸收热量,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考点3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1.化石能源的利用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等,它们都是,相对较为清洁的是,化石能源是能源。(1)煤和石油的比较煤石油组成元素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氮、硫、氧等元素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加工方式煤的干馏:将煤加强热分解(属于)石油的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离(属于)主要加工产品焦炭、煤焦油、煤气(由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组成的混合气体)等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等(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燃烧方程式:)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①验纯后,点燃甲烷火焰呈色,放热甲烷具有可燃性②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出现甲烷中含有元素③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甲烷中含有元素(3)沼气主要成分是。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会产生沼气,可用作燃料。(4)新能源可燃冰的开发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具有、储量巨大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5)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密度小于水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酸雨:煤燃烧时产生、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污染空气:汽车使用的汽油或柴油燃烧时产生的、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加剧温室效应:大量化石能源燃烧释放的会引起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变暖。(2)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燃料质量:如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并在很多地区用代替煤。改进使用技术:如改进生产中使用的脱硫设备;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加大尾气检测力度,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越发突出,同时,人类巨大的能源需求也使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成为人类的迫切需求。(3)氢能源优点氢气(是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氢气(如图)①所用试剂:;②反应原理:;③收集方法:。工业制取氢气工业上一般通过或以化石能源为原料制取氢气未被广泛应用的原因(4)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和生物质能。强化点燃烧条件的分析与探究实验现象及分析(1)实验甲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小木块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2)实验乙中,依据薄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的现象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实验丙中,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实验乙中能得出与实验丙相同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实验结论(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实验反思(5)实验甲、乙利用了薄铜片的性。(6)实验乙、丙的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实验意外现象分析(7)实验乙过程中,发现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火星的作用是。实验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已知五氧化二磷有毒),气球的作用是,相比图1中的乙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a处燃着的白磷过一会熄灭,原因可能是。(9)如图3所示实验,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入到乙中,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由液面降低后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由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微型实验(10)用图4装置进行燃烧条件探究,铂丝插入H2O2溶液,立即产生O2,观察到,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若安全管内液面上升太快,可缓解压强增大。数字化实验(11)图5是利用数字传感器分别测得在密闭容器中红磷、白磷燃烧时氧气浓度的变化。①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的氧气浓度范围是。②通过分析图中数据,写出你对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新认识:。真题感知1.(2024·北京·中考真题)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2.(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生活处处即化学,对下列生活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可燃物浓度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降低油的着火点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隔绝空气3.(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向粘有蜡烛的烧杯中加入水并点燃蜡烛,装置如图。蜡烛燃烧至水面处时熄灭,其主要原因是A.蜡烛与氧气隔绝 B.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C.蜡烛没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二氧化碳4.(2024·上海·中考真题)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4+2O2C.CH4+2O25.(2024·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可燃物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可燃物灭火D.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是隔绝氧气灭火6.(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
③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④跳楼
⑤打湿床单,披在身上
⑥携带贵重物品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7.(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标识在浓硫酸试剂瓶上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如图B.若发生CO轻度中毒,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D.闻气体的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8.(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为进一步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小明同学将铜丝网放置在蜡烛火焰中上部,发现铜丝网下方蜡烛正常燃烧,上方没有火焰,如图所示。请分析铜丝网上方没有火焰的原因是A.铜丝网隔绝氧气或空气B.铜丝网上方没有石蜡蒸气等可燃物C.铜丝网散热,其上方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灭火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9.(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工业上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一种切割工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调节乙炔和氧气的比例可以改变乙炔的着火点B.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C.氧气用量相对不足时,容易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D.相同条件下,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温度高10.(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B.实验②:电解水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H2和O2,说明水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C.实验③:白磷燃烧但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D.实验④:反应前后称量的总质量不同,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1.(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a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b处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B.实验推知燃烧只需要氧气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T≤80℃D.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12.(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2022年12月,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之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条走廊生产的电能替代了大量化石燃料,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长江水中悬浮的杂质后得到的澄清液体是纯净物B.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可能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D.白鹤滩水电站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3.(2024·北京·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若a、b均为白磷,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若a、b均为红磷,判断该实验能否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并说明理由:14.(2024·西藏·中考真题)阅读科普材料,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现代社会依赖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化石燃料不仅终将会被耗尽,也会引发如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新一代能源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我们对新能源的期待中,燃料电池登场了。许多人都学习过电解水这一科学实验,即对水通电以获得气态的氢气H2和氧气(O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H2(节选自《科学世界》)(1)写出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燃料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3)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15.(2024·贵州·中考真题)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科学利用和控制燃烧为人类服务,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蜡烛燃烧用燃着的火柴将图1中相同大小的两支蜡烛点燃。①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②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③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2)氢气燃烧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的发动机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2。①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燃烧室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应进行的操作是。16.(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相对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一种以甲烷为燃料、含铜氧化物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原理如下:(1)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有利于捕集CO2,防止其大量排入空气,造成。(2)CuO进入燃料反应器与甲烷发生反应8CuO+CH4高温4Cu2O+CO2+2H2O,生成的Cu2O再进入空气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填化学方程式),实现载氧体的循环再生。(3)已知: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①随着温度的升高,排出的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选填“增大”或“减小”)。②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填选项)。A.800~900℃
B.900~1000℃
C.1000~1030℃17.(2024·宁夏·中考真题)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查阅资料】物质白磷木材煤着火点/℃(通常状况下)40250~330700~750【设计与实验】(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小木块燃烧,小石块不燃烧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步骤2: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空气步骤3:小木块燃烧,小煤块不燃烧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问题与交流】(2)甲同学对步骤2的实验结论提出疑问:空气中的哪种成分支持可燃物的燃烧?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课堂上老师演示的实验(如图1、图2所示),观察到的现象,证明是空气中的氧气支持可燃物的燃烧。(3)实验室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选择合适的药品为热水中的白磷提供氧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还能用于制取气体。【拓展与延伸】(4)同学们通过实验步骤2还获得了一种灭火的方法。你还能用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其原理是。18.(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条件可以调控化学反应。“启航”小组以“调控化学反应”为主题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火有道】(1)观察生活:小组同学观察到天然气、木炭能燃烧,而水和石头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探究:为继续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图1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磷燃烧时产生污染空气的五氧化二磷白烟。【现象与结论】(2)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②小红根据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评价与反思】(3)①实验中小组同学认为图1装置存在不足,于是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为。②小明对小红的结论提出质疑,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对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得到图4所示图像。结合图像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应准确地表述为。【调控有术】化学反应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分别取足量且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了下列实验。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二氧化锰粉末的质量/g温度/℃10秒共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①3%010几乎无②5%020几乎无③5%0.52014④10%0.52080(4)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序号是;对比实验③和实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上述实验无法探究出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写一条即可)。【应用有方】(5)通过探究,小组同学认识到,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①用天然气做饭,发现炉火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时需要(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②炒菜时如果油锅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写一条即可)。提升专练1.(2024·云南昆明·一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D.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2.(2024·甘肃定西·一模)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C.节日庆典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3.(2024·安徽亳州·一模)如图为模拟可燃粉尘爆炸装置,先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然后用气囊向装置中快速鼓入大量空气,使面粉充满罐体,可观察到爆炸现象(人与该装置保持安全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着的蜡烛引燃爆炸,提示这类场所应使用防爆灯具B.燃着的蜡烛引燃爆炸,说明面粉厂要严禁烟火C.实验时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说明这类场所要保持密闭D.鼓气后发生爆炸,说明这类场所要注意减少可燃物粉尘的浓度4.(2025·云南昆明·一模)如图为我国通过光伏发电得到的氢气与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最终产生甲醇的过程,其研发过程被称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煤、石油、天然气是混合物,甲醇是纯净物D.该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5.(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生活、工作场所常见到一些警示图标,下列图标放置地点错误的是A.运输硫酸槽罐车B.面粉加工厂C.存放酒精的试剂柜D.加油站6.(2023·湖南怀化·一模)生活中经常用浇水来灭火,浇水的主要目的是A.让水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熄灭 B.降低着火点C.冲走可燃物 D.降低燃烧区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7.(2024·云南德宏·一模)某化学小组研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两个案验方案,下列关于方案设计说法不合理的是A.两个方案中热水的作用都一样B.方案Ⅱ比方案Ⅰ的设计更环保C.方案Ⅱ,通过Y形管中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D.方案Ⅰ,通过铜片上白磷和水中白磷的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烧物质燃烧需要氧气8.(2024·江苏苏州·二模)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可燃性 B.是一种黏稠状液体C.是可再生能源 D.含有碳元素9.(2024·云南昭通·二模)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关闭弹簧夹,实验中观察到a处红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b处白磷熄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H形管的容积为50mL,白磷为足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处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对比b、c两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最终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约为10mL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氧气10.(2024·安徽亳州·一模)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2)煤燃烧时排放的SO2等污染物会形成。(3)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工业生产中,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一种利用NaOH溶液来吸收CO2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X的化学式是。②一定条件下,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一种常见的液体物质,则该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挥发性的液体,有毒性,能损伤视神经。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制造生长促进剂,还可以用来生产甲醛。下列有关甲醇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作为燃料
B.用于配制饮用酒C.制甲醛
D.制造生长促进剂11.(2024·江苏无锡·一模)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热值高的清洁能源,是未来主要能源。制氢、储氢和用氢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制氢:可利用太阳能和化石燃料来制备氢气,方法如图所示。储氢:氢气储存方式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低温液化储氢、高压压缩储氢、碳基材料储氢等。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比液化储氢和高压储氢安全,并且有很高的储存容量。如图为一些储氢材料(以储氢后的化学式表示)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已知:质量储氢密度=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体积储氢密度=储氢后单位体积的储氢材料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用氢:目前,作为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领域;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氢气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能”具有的优点是。(填一点即可)(2)用作碳基储氢材料的“碳纳米管”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低温、高压储氢的原理。(4)结合图示,下列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LaNi5H6 B.LiAlH4 C.Mg2FeH6 D.Al(BH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煤炭物流运输新能源车辆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殖场承包运营管理协议3篇
- 龙湖地产龙湖一期土石方工程二零二五年度质量保证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对公司养老产业借款合同(养老产业发展支持版)2篇
- 2024药店药品追溯系统建设及运营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内墙涂料施工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
- 2025年退休人员创业扶持劳动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肉牛良种引进与推广合同
- 中小微企业2024合作创新发展合同稿版B版
- 2025年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买卖合同标的约定2篇
- 物业民法典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详解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万方数据资源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交通运输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政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