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课时作业24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4·淮南模拟)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显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约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据此可知,朱子学(C)A.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B.具有朴实唯物主义思想C.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D.与西方科学具有一样性解析:无论是日本学者的观点,还是李约瑟的观点,都指出了朱子学中蕴含着自然科学理念,故C项正确。2.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A)A.信任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C.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D.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解析: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材料中“理有善恶”,因此要扬善抑恶,故A项正确;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非难以调和,故B项错误;材料中“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未涉及纲常理论,故C项错误;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初步完成”说法错误,故D项解除。3.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随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剧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C)A.反映了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的地位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解析:材料中反映了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发展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理学的影响,B项因果倒置,故解除;材料中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说明白其责任感,文学创作注意“义理”说明文学创作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不是市民阶层,故D项错误。4.1368年,明太祖发布诏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表明当时(A)A.主流价值观渗入政府政策B.农夫差役负担沉重C.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D.政府注意扶贫济困解析: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渐渐成为社会的官方哲学,这样肯定会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不是单指农夫,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表明假如寡妇能够恪守从一而终,可以免除差役,这不能反映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故C项错误;题干主要表明政府对寡妇从一而终的精神激励,不是扶贫济困,故D项错误。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见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解析:依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主见“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良知”,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到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D项错误。6.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D)A.提倡节俭思想 B.批判君主专制C.主见依法治国 D.强调民本思想解析: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导致天下治乱的根源,与提倡节俭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朱熹认为统治者要节用爱民,与批判君主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他们的主见都与依法治国无关,故C项错误;朱熹“爱民必先于节用”和黄宗羲“万民之忧乐”,都强调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7.(2024·泸州模拟)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探讨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B)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显明的时代价值观念C.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D.明末清初距李贽所处时代最近,其评价更具可信性解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统一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可知不同的时代对李贽的评价是不同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显明的时代价值观念,故B项正确;还原历史人物要依据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史料来进行,而不是依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故C项错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信性的程度要依据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人物的原来面目,而不是所处时代的远近,故D项错误。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化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B)A.主见建立权力制衡机制B.注意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认为学校应培育好用人才解析:权力制衡与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学校是“权衡利弊的场所”(监察机构)的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得出注意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故B项正确;“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学校既是……还是……”强调的是学校作为监察的作用,故D项错误。9.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见的是(D)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主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质发展改变有规律可循解析:材料反映的思想是唯物思想,符合王夫之的思想主见。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的是李贽,故A项错误;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是黄宗羲,故B项错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概括顾炎武的思想主见,故C项错误;材料中“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说明物质发展改变有规律可循,故D项正确。10.(2024·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辩,秦汉和唐朝是两个高潮,主要是围绕王朝行政体制的优劣主题进行争辩。明末清初,这一争辩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问题的探讨,寓以了新的意涵。“新的意涵”之核心是(B)A.提倡经世致用B.反对君主专制C.挑战宋明理学D.弘扬唯物思想解析:经世致用并没有涉及郡县与分封之争,故A项错误;依据史实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个主要思想就是反对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封建制度并不涉及对宋明理学的挑战,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唯物思想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1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调。究其缘由,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C)A.抗清斗争高涨B.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解析:抗清斗争与民主思想的形成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是早期民主思想所批判的对象,故B项错误;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民主思想产生创建了条件,故C项正确;西方民主思想在鸦片斗争之后才渐渐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12.章太炎曾说:“船山(王夫之)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其缘由是王夫之的学说(D)A.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B.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改变C.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D.为民主革命思想供应启示解析:王夫之不属于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其与近代先进人士的关系,未体现社会经济结构改变,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照旧属于儒家思想的自我革新,故C项错误;材料“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说明王夫之对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意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王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探讨》材料三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不忍伤也。约之使人人遵守法律。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如课农桑须诚心恳切,欲开民衣食之源,使民兴起。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摘编自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1)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主动影响。(6分)(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见。(6分)(3)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大儒高攀龙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8分)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影响:弘扬传统美德,规范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合力增加。(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思想主见:知行合一;致良知。(3)建议:以法律约束官员,层层监督;明确官员职责,逐级考核。当代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家国情怀。14.(2024·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摘编自《周易大传》材料二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值学问。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材料三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斗争失利,中国人民遭受了严峻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紧急存亡的严峻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情探讨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起先酝酿了。——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化及其发展规律》(1)依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6分)(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淮安市观音寺中学2025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新平县一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北京市朝阳陈经纶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河北省隆华存瑞中学高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 四川省南充市高2025届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晋江市四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矽钢硅钢冲压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碳纤维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鼠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项目建议书
-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课件)
- 2024智慧水电厂评价项目表
- 超星尔雅学习通《工程伦理》章节测试答案
- 人工智能通识 课件 04 驾驭AIGC提示词工程(Prompt)
- DB3301-T 65.11-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1部分:医院
- T-CPQS C010-2024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及类似用途产品
- 选煤厂安全规程-编辑说明
- 物联网系统安装与调试活页式教程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GB/T 3428-2024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
-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与护理
- 一例透析高血压患者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