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人新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鲁人新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鲁人新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鲁人新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鲁人新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人新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7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不正确说法是()A.该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B.该标准可以规范各企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C.该标准没有污染物排放绝对量的设置D.该标准的实施具有强制性2、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了保证其顺利实施,山东省沿线工程的一些县区,环保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保证地下水的储量。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宣传教育手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我们应该()

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②加大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提高粮食总产量③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④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增加进口⑤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③⑤4、人类环境的主体是()A.大气B.生物C.城市D.人类5、有关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就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B.若以人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C.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D.环境就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6、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全球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如图示意中蒙俄经济走廊范围及走廊范围内三国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比。甲、乙、丙、丁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林地、草地、耕地、裸地B.林地、裸地、草地、耕地C.草地、林地、裸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裸地7、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同期粮食需求却持续增长。回答下题。为扭转这种趋势,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有()

①保持和增加耕地数量,改善耕地质量②提高农产品价格③控制人口增长④大量开垦荒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8、“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泊广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A.红树林B.大熊猫C.湿地D.古村落9、“绿色消费;环保选购”的行为准则有()

①认购有“环保标志”的产品②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③选绿颜色包装④购买绿色食品⑤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⑥拒乘出租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⑤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2题,共4分)10、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11、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12、(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近些年,一些域市不惜花大钱把天然的大树、古树、名树从农村、山区移載到域里(如图)。天然的大树、古树、名树往往保存了珍贵的物种资源,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承载了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传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成年大树可塑性较差,移植往往会連树体老化,有的成了“光杆树”和“残疾树”,长期“挂吊瓶”“支拐棍”,有的假活2~3年后死亡。简述“天然大树、古树,名树移植”对原生地自然及人文环境造成的危害,并针对该现象提出合理建议。1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珠穆朗玛峰是许多探险家的朝圣之地,近年来游客的剧增,随着而来的是垃圾成山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12亿吨垃圾留在了世界最高峰,其中包括生活垃圾、登山设备、人类排泄物等,很多环保人士担忧未来的珠穆朗玛峰会美景不再,沦为“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

为了避免珠穆朗玛峰沦为“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请你提出可行的措施。1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型风电场拥有数以百计的风力涡轮机,风机叶片的旋转高度范围一般在40~120米。若飞行中的鸟类与巨大的旋转叶片相遇,将有很高的撞击与死亡风险。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风电场会给鸟类带来巨大威胁。下图为鸟类高空飞行路径及其与风力涡轮机碰撞示意图。

简述为减轻风电场对迁徙鸟类的威胁可采取的措施。15、[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

(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____。

(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____×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____。

(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____。16、【环境保护】2018年:美国一家农业机械公司发明了超高温火焰除草机(下图)。其工作原理是:耕作前,在拖拉机后部,连接大型的丙烷(C3H8)喷射架,可喷射温度超过2000摄氏度的火焰,不仅能瞬间烧死地下10厘米范围的杂草及其种子,还能烤焦地表的各种有害细菌、真菌和害虫虫卵。每亩地除草仅需5分钟,高效环保,正得以迅速推广。

与喷洒各种除草剂的传统除草方法相比,简述超高温火焰除草产生的积极环境效益。17、【选修6∶环境保护】2013年发生在湖南、江西、广西的镉大米(镉超标大米)事件至今让人"谈镉色变",然而粮食除了镉污染以外,还存在铅、砷等其它重金属污染。

指出重金属入侵粮食的直接途径(载体),并提出防止粮食重金属污染的措施。18、(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2001-2015年主要流域水质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劣V类水质断面主要集中在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指出我国2001-2015年水质变化特点,并分析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较差的共同原因。19、(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种太阳”被认为是光伏发电的形象比喻。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加快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利用荒山建设光伏电站,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并开发建设“林光互补”等项目。2017年,该市荒山光伏发电已并网装机容量达79.3兆瓦,预计到2018年底,该市荒山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90兆瓦。

试分析该地区荒山光伏发电的生态环境效益。20、全球环境基金(GEF)是以改善全球环境为目标的国际金融组织;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赠款,帮助其开展有益于全球环境的活动。读某年全球环境基金融资项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环境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资金的原因是:_________。

(2)全球环境基金最关心的两个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气候变化,目前是指_________,为此,许多科学家和各国政要多次举行会议,研究对策。可见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加强__________。

(4)控制臭氧损耗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ISO14000系列标准以市场消费行为;市场对企业(机构)环境形象认可为动力;是一个自愿性标准,不带有任何强制性,D不正确,符合题意;ISO14000系列标准突破了环境管理政府行为的单一模式,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该标准可以规范各企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该标准没有污染物排放绝对量的设置,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1、全员参与。2、广泛的适用性。3、灵活性。4、兼容性。5、全过程预防"预防为主"是贯穿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6、持续改进原则2、A【分析】【详解】

环境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保证地下水的储量。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依法强制关停,①②对。材料中没有经济处罚,没有经济手段,③错。材料不能体现宣传教育活动,没有环境教育手段,④错。A对,B、C、D错。3、D【分析】【分析】

【详解】

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即是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业科研力度,科技兴农,提高粮食单产,①③⑤正确;应加大后备土地资源的保护,而不是开发,②错。增加粮食进口会加大我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不利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④错。故选D。

【点睛】4、D【分析】【分析】

【详解】

环境主要包括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主体是人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即可。5、D【分析】【分析】

【详解】

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所有事物;并非只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A错,D正确;人类环境是指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与人相关的生物要素和生非生物要素,B错;环境的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含义也不相同,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是生物界的环境,但不能说环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也就是说环境的内涵远大于生物界的环境,C错。故选D。

【点睛】6、B【分析】【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蒙俄经济走廊范围内俄罗斯土地利用类型占比较大的为林地,因此甲为林地,蒙古国畜牧业相对发达,草地面积占比较多,因此丙为草地,除草地外,蒙古还有大面积的裸地,因此乙为裸地,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的草地;裸地、耕地、林地差异小,图中高原山地较多,未利用土地较多,同时我国种植业较为发达,则丁为耕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

土地利用分类的地域单元,反映土地的经济特点,表现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土地利用方式。它不同于土地类型,后者是一个地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反映土地的自然状态特点的差异性。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定不是单纯为了认识利用现状的地域差异,更主要的是为了评定土地的生产力。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7、C【分析】【分析】

【详解】

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减缓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耕地,以及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严重,粮食产量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不断增长,需求不断增加,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应采取措施增加粮食总产量,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从而控制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量,①③正确,提高农产品价格不是长久之计,大量开垦荒地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②④错误,C项正确。故选C。

【点睛】8、C【分析】【详解】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泊广布。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河的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源头地区的河流、湖泊,是湿地,C对。青藏高原上没有红树林、大熊猫、古村落,村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A、B、D错。所以选C。9、C【分析】【分析】

【详解】

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的消费方式,“绿色”不等同于“绿颜色”,“绿色消费”不等同于“不消费”,③⑥不正确,认购有“环保标志”的产品;购买绿色食品有益健康;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可减少环境污染,①②④⑤正确。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

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二、填空题(共2题,共4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纵观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如全球变暖等。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方面也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点睛】【解析】国际公约国际合作寻求国际合作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纵观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如全球变暖等。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方面也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点睛】【解析】国际公约国际合作寻求国际合作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分析】

试题考查森林的保护。

【详解】

对原生地自然环境的危害可结合森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丧失和材料“天然的大树、古树、名树往往保存了珍贵的物种资源”来分析;对人文环境的危害可结合材料“承载了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传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来回答;建议可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法律法规完善、育苗基地建设等方面来分析。【解析】危害:造成原生地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威胁森林生态平衡,甚至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撕裂原生地的历史、文化传承、乡土情感。建议:加强宣传,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绿化理念;完善法律法规,实行严格审批政策,严禁移植天然大树、古树、名树;积极发展城市育苗基地,培育适合城市造林绿化的珍贵、优质苗木,以大苗栽植替代大树移植。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详解】

可以从环保意识;登山人数、技术力量、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和人工清理的角度去分析。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登山客的环保意识;提升登峰的门槛,控制攀登珠峰的人数;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高海拔地区的垃圾分解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垃圾回收的奖惩制度;完善基础设施,例如在登山途中设置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政府部分和志愿者组织人力定期清理。14、略

【分析】【详解】

要减轻风电场对迁移鸟类的威胁就要使风电场和鸟类远离,可以采取加强监测研究,预防伤害;另外从改变鸟类行为和风电场规划建设方面采取措施,如新建风电场尽量避开鸟类迁徙通道和觅食场所;采取措施使鸟类远离风电场,避免伤害;根据鸟类的迁徙季节,特殊天气条件等,适时关停涡轮机等。【解析】新建风电场尽量避开鸟类迁徙通道;加强鸟类监测,开展风场对迁徙鸟类的威胁性研究,降低对迁徙鸟类的危害;根据鸟类的迁徙季节,特殊天气条件等,适时关停涡轮机;使用干扰设备驱吓鸟类,使其远离风电场;采取喷洒除虫药、清理草丛等措施,减少鸟类在涡轮机周边出没的频率。15、略

【分析】【详解】

整体分析:本题以全球变暖对珊瑚白化的影响为素材,考查珊瑚白化的原因、各圈层碳交换的过程、碳含量的变化和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措施等,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珊瑚礁白化的原因,根据材料所述可知,海水酸度、盐度、温度和透光度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再分析全球变暖对海水温度和酸度的影响即可作答。(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和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过程,大气圈到植物主要是光合作用,由植物到大气圈主要是呼吸作用,而大气圈与土壤和海洋之间为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主要是用图25中进入大气圈的碳数量减去从大气圈出去的碳数量。读图可知,大气圈二氧化碳数量增加的人类活动为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4)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措施,主要结合前面所述珊瑚白化的原因分析,如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等。【点睛】生态保护的措施一般从包括三个主体层面,国家、企业和社会,再从宣传、行政、法律、工程、生物等方面去论述具体的措施。同时,有些环境问题由于材料论述了具体的问题所在,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地理答题模板,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将所有的方面答全。【解析】(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3)4.9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加强国际合作。16、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超高温火焰除草产生的积极环境效益;结合文字信息不难解答。

【详解】

超高温火焰除草产生的积极环境效益要结合材料信息判断。“超过2000摄氏度的火焰,不仅能瞬间烧死地下10厘米范围的杂草及其种子,还能烤焦地表的各种有害细菌、真菌和害虫虫卵”说明能烧焦地表杂草、害虫及虫卵,除草兼杀虫,效果更彻底、持续时间更长;丙烷(C3H8)燃烧后,清洁无污染,减少了除草剂对土壤的污染和土壤板结,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减少对河湖和地下水的污染。【解析】丙烷燃烧后,清洁无污染,减少了除草剂对土壤的污染和土壤板结;减少对河湖和地下水的污染;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能烧焦地表杂草、害虫及虫卵,除草兼杀虫,效果更彻底、持续时间更长;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17、略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土壤污染的有关知识。

【详解】

途径∶土壤;通过污染土壤将重金属进入粮食,影响人体健康。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加强监管,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提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生活污染物排放,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回处理;禁止直接焚烧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垃圾等,保护生态环境。

【点睛】【解析】途径∶土壤。措施∶加强监测;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使用有机农药、化肥;减少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实施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禁止直接焚烧废弃物等。1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材料分析水质差的原因。

【详解】

变化特点:通过图片;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劣Ⅴ类水质占比明显减少,I一Ⅲ类水质占比增加,所以水质总体来说越来越好。

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较差的共同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包括:河流流量小,自净能力弱;季风气候区,水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污染严重;人为原因:流域内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生产生活排放污水较多。

【点睛】

在环境保护相关题目中,原因类题目较常见,一般在分析原因时,都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解析】变化特点:水质总体变好;劣Ⅴ类水质占比明显减少,I一Ⅲ类水质占比增加。

共同原因:河流流量小,自净能力弱;水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污染严重;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排放污水较多。19、略

【分析】【详解】

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光伏发电的电池板有遮阳作用,减少阳光直接照射地表土壤,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对土壤有保墒效果,有利于植被恢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