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4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战国百家争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B.所谓“诸子百家”是泛指,表示学派众多C.各学派著书立说、激烈辩论,形成中国古代的思想活跃局面D.儒家学派备受统治者的推崇2、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金宋和议B.辽宋和议C.夏宋和议D.金灭辽3、2004年10月24日“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时,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角色是()A.程咬金B.徐茂功C.魏征D.秦叔宝4、“(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A.汉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周初分封5、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A.创立殿试制度B.重用有才之人C.打击大族势力D.促进社会发展6、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的“新形势”主要是指()A.统一与发展的需要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农民起义不断发生D.北方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7、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派郑和下西洋。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明朝在地方废除行省机构后设立的是“三司”不包括A.都指挥使司B.布政使司C.转运使司D.按察使司9、以下史实中,印证了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的是()A.设立西域都护府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D.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事务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青率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______。(判断对错)11、按要求填出相对应的人物:①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灭亡南宋:______;②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力保忠节,誓不降元:______12、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______,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______。13、填空:

(1)会不会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石器。

(3)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______石器。

(4)传说______部落和______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5)黄帝的妻子______发明养蚕缫丝。

(6)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14、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王羲之。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15、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创制______。16、秦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______,是闻名世界的______工程。17、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列强是______。18、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在中央设置______,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明初,汤若望出掌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20、商朝又称为殷商,是因为商朝开国国君盘庚定都在殷。()21、581年,北周外戚杨广夺取政权,建立隋朝,杨广就是隋文帝。______(判断对错)2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大减弱。______(判断对错)23、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24、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雅克萨之战,说明我国在明清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已面临抵御外敌入侵的新问题。()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3题,共12分)25、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6分)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小马同学自编了一个《梦回秦朝》历史剧,有一段这样的描述:“秦朝皇帝之下,设有丞相掌管军事,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以上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27、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1)隋朝统一以后,为了加强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隋炀帝征发数百万民工在已有的河道基础上开凿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改正:【】(2)隋朝时修建的卢沟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设计者是工匠李春。改正:【】(3)朱元璋废除了沿用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分权六部,又设立军机处侦查官民言行。改正:【】(4)1271年成吉思汗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改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儒家学派受到重视是在西汉汉武帝开始.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不正确”,注意准确识记法家的思想.【解析】【答案】D2、A【分析】1127年;南宋建立.南宋经常受到部分少数民族政权金的骚扰,由于南宋求和派的妥协,宋金最终达成协议,双方议和,宋向金称臣,并送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解,南北对峙.所以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

故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宋和金的对峙.

理解和把握宋金和议的内容.【解析】A3、C【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虚心纳谏的相关史实。由材料“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次,是最著名的谏臣。由此可以看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4、D【分析】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材料“(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反映的正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D。

【解析】D5、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她的统治被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以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在位时的统治措施促进社会发展。所以答案选D。6、A【分析】由教材得知隋炀帝开运河;适应的新形势是,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南北联系和经济交流。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南北经济已趋于平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大都在山东;河南而并非在南方,民族融合的高潮也并非出现在隋唐时期。据此判断,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隋炀帝开运河的相关史实。

要准确掌握隋炀帝开运河的历史形势下准确作答。【解析】A7、C【分析】①唐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为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故①正确.

②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派遣的.故②不正确.

③唐太宗善于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誉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故③正确.

④唐太宗在征战中意识到农民起义的可怕力量;他亲眼看见了强大的隋王朝被迅速的摧垮,所以即位后他贵为最高统治者从中汲取了教训,深刻认识到君舟民水的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对百姓存有敬畏之心,也正是这一点,他非常注意处理与百姓的关系.故④正确.

故选C.

本题以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皇帝的地位的更替.

本题以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C8、C【分析】本题考查明朝设立的三司。明朝的三司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的设立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都指挥使司是军事总机构,承宣布政使司是民政总机构,提刑按察使司是司法总机构。故选C。【解析】C9、B【分析】印证了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的是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进入9世纪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7世纪前期,吐蕃(今西藏)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仰慕中原文化,几次向唐求婚。唐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故选:B。

本题以印证了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为依托;考查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以及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事例。【解析】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等曾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不是卫青.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吴国与台湾.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孙权派卫温等曾到达夷洲(台湾).【解析】×11、略

【分析】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元世祖就是忽必烈。于1279年灭亡南宋完成统一。南宋灭亡后,文天祥继续抗元,写下《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诗作,后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他至死不屈;誓死效忠朝廷的情操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故答案为:

①忽必烈(或元世祖);②文天祥。

本题考查忽必烈和文天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忽必烈和文天祥,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忽必烈(或元世祖);文天祥12、略

【分析】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在经济方面,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也为汉武帝的统治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故答案为:

盐铁官;盐铁官营;专卖。

本题以汉武帝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控制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解析】盐铁官;盐铁官营、专卖13、略

【分析】(1)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山顶洞人仍有打制石器.

(3)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生活于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4)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于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5)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

(6)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故答案为:

(1)制造工具.

(2)打制.

(3)磨制.

(4)黄帝;炎帝.

(5)嫘祖.

(6)禹.

(1)本题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为依托;考查的是人类起源的知识.

(2)本题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依托;考查的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知识.

(3)本题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为依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

(4)本题以涿鹿之战和华夏族的形成为依托;考查的是人文始祖的知识.

(5)本题以发明养蚕缫丝为依托;考查的是人文始祖的知识.

(6)本题以夏朝的建立为依托;考查的是禹建立夏朝的知识.

本题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涿鹿之战和华夏族的形成、发明养蚕缫丝和夏朝的建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人类起源、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人文始祖和夏朝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制造工具;打制;磨制;黄帝;炎帝;嫘祖;禹14、略

【分析】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欧阳询.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故答案为:×;改正:将“王羲之”改为“欧阳询”.

本题以唐朝书法名家辈出为依托;考查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改正:将“王羲之”改为“欧阳询”15、略

【分析】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故答案为:曲辕犁.

本题主要考查曲辕犁.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唐朝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解析】曲辕犁16、略

【分析】依据所学;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

故答案为:

李冰;都江堰;防洪灌溉.

本题考查都江堰.

本题以都江堰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李冰;都江堰;防洪灌溉17、略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答案为:

俄国.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相关知识.

学生还要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1858年的《瑷珲条约》、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其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瑷珲条约》,达到60多万平方千米.【解析】俄国18、市舶司宣政院【分析】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故答案为:

市舶司;宣政院。

本题考查了市舶司;宣政院。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市舶司和宣政院的职责。【解析】市舶司宣政院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历史知识的储备,不难做出正确答案。清初,汤若望出掌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0、×【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1、×【分析】依据所学;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物是杨坚,不是杨广。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隋朝建立。隋朝建立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本题以隋朝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2、√【分析】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王权衰落,诸侯已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中国历史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局面。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东周的分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东周的分期,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牛耕的出现。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解析】【答案】√2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雅克萨之战,说明我国在明清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已面临抵御外敌入侵的新问题。【解析】【答案】对四、改错题(共3题,共12分)25、略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三国史实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赤壁之战之后才正式形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