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2、18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

①封建地主阶级②农奴③自由农民④工业资产阶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3、2011年3月20日,由利比亚内乱演变成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战争,引起全世界人民对利比亚局势的关注。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当今世界()A.正义战胜了邪恶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C.呈现多极化趋势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因有()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②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③日本的经济掠夺④美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发生B.七月事件的发生C.《四月提纲》的提出D.十月革命的胜利6、【题文】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D.《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A.指南针和印刷术B.火药和指南针C.造纸术和火药D.印刷术和造纸术8、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要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A.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B.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欲望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中国绘画迥异于西方绘画,而中国文人画更是独树一帜,风格与风俗画、宫廷画明显不同。中国文人画的显著特点是()A.物象逼真B.凸显个性C.注重写意D.技法纯熟10、二战后初期美国依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试图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标。美国在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得益于()A.布雷顿国际金融体系B.国际贸易体系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杜鲁门主义11、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进入会场。这说明()A.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妇女无表决权B.会议内容与女人无关C.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D.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12、为了维护民主;雅典人每年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此项活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如图),如果某人得票超过6000,就将会被放逐。下面对陶片放逐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运作程序体现出民主精神,是保护民主政治的武器B.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C.难免会出现个人操纵的痕迹D.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贵族,维护了公民的利益13、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这反映马丁·路德()

A.反对上帝的权威B.反对教皇的权威C.主张服从教士的权威D.主张服从国王的权威14、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的一些官员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厂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其中有()A.江南制造总局B.继昌隆缫丝厂C.轮船招商局D.发昌机器厂评卷人得分三、双选题(共4题,共8分)15、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16、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17、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18、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评卷人得分四、单项填空(共2题,共6分)19、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20、“《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说法与题干“置殿阁大学士”不符;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说法正确;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与题干中“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不符;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与题干中“治理无闻,何关政本”不符。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解析】【答案】B2、B【分析】【分析】虽然俄国资本主义早已产生;但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发展困难,故①②③正确,④不是主要阶级。正确选项为B项。

【点评】解答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注意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3、B【分析】A.材料未体现;排除;

B.多国干涉利比亚内乱体现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正确;

C.材料未体现;排除;

D.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利比亚局势演变收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

本题以利比亚局势为考入点,考查学生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解析】B4、D【分析】试题分析:1934年属于日本侵华时期,在此之后该公司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的压制,日本和美国的经济侵略。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属于内部原因。故本题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解析】【答案】D5、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教材可知,结束俄国十月革命前两个政权并存特殊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七月流血事件使布尔什维克党转入地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故选B。A项最终导致的是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项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但是当时提出的是用和平的手段进行的;D项是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之前已经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解析】【答案】B6、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其实明清小说的确是对宋明理学的超越,例如,红楼梦的反映封建制度的破落,和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但是,“《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的确不能反映“明清小说的是对宋明理学的超越”,仍然还带有浓厚的忠君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解析】【答案】C7、D【分析】【分析】分析题干;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使用对文化传播和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对社会改革;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印刷术和造纸术,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把选项和题干密切联系起来思考。8、A【分析】从材料中朱熹对“存灭理;灭人欲”的解释,饮食和山珍海味的关系,夫妻和三妻四妾的关系辩证地论证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而李贽则对“存灭理,灭人欲”思想的大肆批判,反映了李贽对朱熹思想中的辩证性的否定,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宋明理学,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解析】A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B|C【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注重意境和情感的抒发,凸显个性,故BC正确;

AD均不符合题意;故AD错误.

故选B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从中国古代绘画是我国漫长文化发展过程中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和记录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古代绘画一般指我国封建社会以前各个社会的绘画;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漫长的数千年文明进程遗留给我们的绘画遗迹.

中国古代绘画演变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如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就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绘画成为商品.【解析】【答案】BC10、A|B【分析】美国在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得益于二战后所建立的以美元的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即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故AB两项符合题意;CD两项是美苏冷战的表现.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的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即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理解.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解析】【答案】AB11、CD【分析】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中;明确规定妇女;奴隶、外邦人等不在公民范围内,无政治权利,无权参加公民大会,故CD正确;

AB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D。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进入会场”。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解析】CD12、ABCD【分析】根据所学;克利斯提尼改革中“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放逐对民主产生威胁的人,目的是维护民主制度,因此A项说法正确;

根据“陶片放逐法”内容;对于获得票数最多的人实行放逐,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故B正确;

根据所学可知;在使用“陶片放逐法”过程中,有少数政客利用公民情绪进行鼓动宣传,诱导公民不理性的进行投票,导致民主弊端现象,故C正确;

“陶片放逐法”规定每个公民都可以有权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进一步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公民的利益,故D正确。

故选:ABCD。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主要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根据“陶片放逐法”措施的目的和影响进行辨析。

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个公民都可以有权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陶片放逐法“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病,这个弊病就是依此法作出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鼓励波动不定。因此,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断未必都能深思熟虑,用贝壳或陶片投票作出的判决也就未必准确。雅典民主政治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贝壳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贝壳放逐法“的弊病更加严重地显露出来,越来越失去了维护民主秩序的作用,相反,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解析】ABCD13、B|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关认识。根据材料“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即体现”肯定王权,服从王权“,D项正确。进一步可知:A项本身错误,改革后的基督教,仍然信奉上帝,排除A。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即能够体现反对罗马教皇的权威,B项正确。C项与宗教改革相悖,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D。【解析】【答案】BD14、AC【分析】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故A正确;

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