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图是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是()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2、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B.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0%C.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D.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3、假设图所示为某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另一极的结构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GgXE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6条染色单体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2种或4种配子D.图示未绘出的一极一定存在G、g两种基因4、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人群中的患病概率为1%,患者由于缺少分解半乳糖的某种酶,患儿不能分解乳汁中的半乳糖。下表是某一女性患者的家系调查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叔叔母亲舅舅正常患者正常正常患者正常正常患者

A.新生儿患者不能进行母乳喂养B.统计该遗传病的患病概率需要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C.该女性的叔叔与一个半乳糖代谢正常的人结婚,生出半乳糖血症的女儿概率为1/44D.如果控制合成半乳糖血症相关酶的基因正常,则一定不会患半乳糖血症5、假定每对相对性状都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对隐性为完全显性,且产生的子代数量都足够多,下列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的有()

①番茄茎的粗细:粗茎×粗茎→子代都为粗茎。

②兔子毛的长短:长毛×短毛→子代全为长毛。

③豌豆豆荚形状:饱满×饱满→子代既有饱满;也有不饱满。

④羊毛颜色:白毛×黑毛→子代白毛:黑毛=1:1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6、下列各项中,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是()A.硝化细菌和酵母菌B.放线菌和大肠杆菌C.叶绿体和线粒体D.烟草花叶病毒和艾滋病病毒7、培育杂交水稻通常需要每年重新育种来维持高产性状。目前,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破坏了某种二倍体杂交水稻的减数分裂能力,使其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卵细胞,再启动原来只在受精卵中表达的BBMI基因,促进卵胞直接发育为新个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传统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BBMI基因的转录过程发生在杂交水稻的体细胞中C.经此基因编辑后由卵细胞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D.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新个体与原二倍体杂交水稻基因型相同8、某地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生活在一起的某种植物被海洋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的植株不能相互传粉。该现象属于()A.适者生存B.自然选择C.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9、以下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与叶黄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最大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需记录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C.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随机抽样调查且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D.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用卡诺氏液将细胞固定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下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若Ⅲ8是女孩,则基因型只有2种D.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11、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阴影表示患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I-2与Ⅱ-6基因型一定相同C.该遗传病在男、女群体中发病率不同D.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12、下列关于孟德尔、萨顿、摩尔根所用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遗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B.萨顿运用推理法得出的结论可靠性不强,还须做进一步实验验证C.摩尔根使用的研究方法为假说—演绎法D.摩尔根首先假设果蝇白眼基因的位置,然后运用测交的方法进行了验证13、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为伴X遗传,灰身与黑身、长翅与截翅各由一对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及其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未知。纯合红眼黑身长翅雌果蝇与白眼灰身截翅雄果蝇杂交,F1相互杂交,F2中体色与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截翅:黑身长翅:黑身截翅=9∶3∶3∶1。F2表现型中不可能出现A.黑身全为雄性B.截翅全为雄性C.长翅全为雌性D.截翅全为白眼14、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仅A能控制花瓣中白色物质转化成有色物质,仅雌性植株中存在不育的无花植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将宽叶粉红花雌株与宽叶白花雄株进行杂交实验,F1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雌株宽叶粉红花148窄叶粉红花49宽叶无花152窄叶无花50雄株宽叶红花151宽叶白花149窄叶红花51窄叶白花48

A.控制花色的基因(a)符合基因分离定律B.控制花色的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C.F1中窄叶无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XaXaD.若取F1中宽叶雌株与宽叶白花雄株相互授粉,则F2可育植株中纯种宽叶红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4/2715、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型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16、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17、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组别亲本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A×纯合正常雄果蝇40正常(♀):38褐眼(♀):42正常(♂)实验二B×纯合正常雄果蝇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实验三实验二的子代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A.果蝇A发生了显性突变且突变有纯合致死效应B.果蝇B发生了隐性突变且突变有纯合致死效应C.果蝇B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D.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子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出现褐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2﹕1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DNA的复制概念: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的过程。19、适应的含义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_________,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0、实验结果解释: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F2的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______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_____等位基因控制的。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和__________相联系。21、同源染色体一般是指_____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_____方,一条来自_____方的染色体。联会是指____的现象;四分体是指联会后的_____含有_____。22、萨顿的假说:_____和_____行为存在这明显的_____。23、诱变育种的原理是_____。这种方法可以用物理因素(如_____等)或化学因素(如____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_____。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_____,在_____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4、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25、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A.正确B.错误2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该物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A.正确B.错误27、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1题,共9分)28、节瓜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类型,其性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为研究节瓜性别的遗传方式;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节瓜性别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两性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实验一中F1雌株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F2出现接近1:3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两株基因型不同的两性植株杂交,子代雄株最多占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4分)29、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家庭中有成员患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如系谱图所示。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其中一种是红绿色盲。问: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__遗传;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__遗传;

(2)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________,Ⅲ9________;

(3)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30、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为____________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

(2)图2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能特异性识别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____。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一种氮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___________。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

(3)(本小题请用图3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___________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__________;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___________过程。

(4)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基___________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有一条染色体多出一段,从而出现隆起的环状结构,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详解】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如果A2正常,则A1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如果A1正常,则A2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故选A。2、B【分析】【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详解】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甲地区T2时间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乙地区T2时刻,RR约为0.1,rr约为0.7,Rr约是0.2;因此R的基因频率是(0.1+0.2÷2)×100%=20%,B正确;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点睛】

本题旨在考查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并结合柱形图进行推理、判断。3、A【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染色体中的着丝点还未分裂;应该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该动物的基因型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详解】

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该生物为雄性个体,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A正确;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3种配子(发生的是基因突变)或4种配子(发生的是交叉互换),C错误;D、若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图示未绘出的一极只存在G、g两种基因中的一种,D错误。故选A。4、D【分析】【分析】

外祖父;母均正常;舅舅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病。祖母是患者,父亲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该病发病率为1%,则a频率为0.1,A频率为0.9,AA=0.81,Aa=0.18,所以正常人群中Aa的频率为2/11。

【详解】

A;患儿不能分解乳汁中的半乳糖;因此新生儿患者不能进行母乳喂养,A正确;

B;统计该遗传病的患病概率即发病率需要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B正确;

C;该女孩的叔权基因型是Aa;与一个半乳糖代谢正常的人(2/11Aa、9/11AA)结婚,所以生出半乳糖血症(aa)的女儿的概率为2/11×1/4×1/2=1/44,C正确;

D;如果控制合成半乳糖血症相关酶的基因正常;也有可能不能正常表达,还是有可能出现缺少分解半乳糖的某种酶,则有可能患半乳糖血症,D错误。

故选D。5、C【分析】【分析】

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3:1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详解】

①番茄茎的粗细:粗茎×粗茎→子代都为粗茎;当粗茎个体为显性纯合子或者隐性纯合子都可以,无法判断出显性还是隐性;

②兔子毛的长短:长毛兔×短毛兔→子代全为长毛兔;说明长毛为显性;短毛为隐性;

③豆荚饱满豌豆×豆荚饱满豌豆→子代豌豆豆荚既有饱满;也有不饱满,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可判断饱满为显性;不饱满为隐性;

④羊毛颜色:白毛×黑毛→子代白毛:黑毛=1:1;只能确定亲本中有一方是杂合子,但无法判断白毛和黑毛的显隐性。

综上所述;②③能能判断显;隐性,C符合题意。

故选C。6、D【分析】【分析】

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详解】

A;硝化细菌和酵母菌由细胞结构构成;DNA作为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

B;放线菌和大肠杆菌由细胞结构构成;DNA作为遗传物质,B不符合题意;

C;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结构;DNA作为遗传物质,C不符合题意;

D;烟草花叶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无细胞结构;RNA作为遗传物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7、B【分析】【分析】

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5)实例∶水稻的育种。

【详解】

A;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BBMI基因原来只在受精卵中表达;经此基因编辑后可促进卵胞直接发育为新个体,B错误;

C;由于卵细胞是由二倍体杂交水稻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发育成新个体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不会出现联会现象,C正确;

D;由于卵细胞是由二倍体杂交水稻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两者的基因相同,两种新个体的形成都是有丝分裂,基因型不变,D正确;

故选B。

【点睛】8、C【分析】【分析】

1;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判断某些生物是否是同一物种的依据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3;常见的隔离类型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4;物种形成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突变和重组产生可遗传变异;经过漫长年代的地理隔离积累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植物生活区域被分开,该植物种群被分隔为两个种群,说明两个种群之间产生了地理隔离;而“千百万年之后,人为地使这两个种群相遇,它们不能相互传粉,说明它们之间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故选C。9、A【分析】【分析】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

3;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

【详解】

A、纸层析结果显示胡萝卜素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最大;一个条带在滤纸条的最上端,一个条带在最下端,A错误;

B;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需记录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以便确认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B正确;

C;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随机抽样调查,且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以保证调查数据更准确,C正确;

D;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用于实验材料的固定,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B:D【分析】【分析】

1;分析乙病:4号个体为患乙病女性;而其父母都不患乙病,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分析甲病:由于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甲病为伴X遗传病。由于1号和2号个体都患甲病,而6号个体正常,所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因此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

设控制遗传病甲、乙的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据此答题。

【详解】

A;由于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甲病为伴X遗传病。由于1号和2号个体都患甲病,而6号个体正常,所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因此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A正确;

B;4号个体为患乙病女性;而其父母都不患乙病,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由于9号患乙病,所以3号基因型为BbXaY;4号患两种病而9号不患甲病,所以4号基因型为bbXAXa。因此,Ⅲ-8是一女孩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BbXAXa、BbXaXa、bbXAXa和bbXaXa;C错误;

D、由于6号正常,而1号和2号都是乙病携带者,所以6号基因型为1/3BBXaY或2/3BbXaY;又7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BBXaXa。因此;Ⅲ-10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1+2/3×1/2=2/3,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谱的能力、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能力、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11、B: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5号和6号患病而9号正常;所以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病,则父亲患病女儿必患病,所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该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

【详解】

A;根据分析;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

B;Ⅰ-2与Ⅱ-6基因型都是Aa;所以一定相同,B正确;

C;由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性别无关,该遗传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当,C错误;

D、由于9号正常,所以5号和6号的基因型都是Aa,则8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又7号正常,基因型为aa,因此,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31+2/31/2=2/3;D正确。

故选BD。12、B:C:D【分析】【分析】

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第三定律。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详解】

A;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B正确;

C;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摩尔根首先假设果蝇白眼基因的位置;然后运用测交的方法进行验证,使用的方法为假说一演绎法,D正确。

故选BCD。13、A:C【分析】【分析】

假设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用W、w表示,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和截翅的基因用B、b表示;已知F2中灰身:黑身=3:1,长翅:截翅=3:1,可知灰身;长翅为显性性状,控制体色与翅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若控制黑身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体色,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aXa、XAY,子二代可以出现XAXa、XaXa、XAY、XaY;即可出现黑身雌性,A符合题意;

B、若控制截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翅型,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BXB、XbY,子二代可以出现XBXB、XBXb、XBY、XbY;即截翅全为雄性,B不符合题意;

C、若控制长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翅型,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BXB、XbY,子二代可以出现XBXB、XBXb、XBY、XbY;即长翅有雌性也有雄性,C符合题意;

D、若控制截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考虑翅型和眼色,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BWXBW、XbwY,子二代可以出现XBWXBW、XBWXbw、XBWY、XbwY;即截翅全为白眼,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4、A:C:D【分析】【分析】

由于粉红花和白花杂交,所得子代花色在雌雄中表现不一致,故控制花色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性粉红花(XAXa),雄性白花(XaY);亲本宽叶植株杂交,子代有窄叶出现,且子代无雌雄差异,故控制宽叶与窄叶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宽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

【详解】

A;控制花色的基因(A、a)符合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

B;控制花色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由分析中亲本的基因型可知,F1中窄叶无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XaXa;C正确;

D、若取F1中宽叶雌株(B_XAXa)与宽叶白花雄株(B_XaY)相互授粉,则F2中有1/4不可育,纯种宽叶红花植株(BBXAY)植株的比例为1/4×(2/3×2/3×1/4+1/3)=1/9;故可育植株中纯种宽叶红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9/(1-1/4)=4/27,D正确。

故选ACD。15、B:C:D【分析】【分析】

1;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详解】

A;若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缺失导致;则可能是带有敏感型基因的片段缺失,原有的隐性基因(抗性基因)得以表达的结果,A正确;

B;突变体为1对同源染色体的片段都缺失导致的;经诱变再恢复原状的可能性极小,B错误;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再经诱变具有恢复的可能,但概率较低,C错误;

D;敏感型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该基因发生突变;也可能使控制的肽链提前终止或者延长,不一定是不能编码蛋白质,D错误。

故选BCD。16、A:D【分析】【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并发生了基因突变,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

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

C;A与a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

D、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b);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有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

故选AD。17、B:D【分析】【分析】

1;分析题表:实验一果蝇A与纯合正常雄果蝇;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

2;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后代正常:褐眼=1: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综合实验二和三,可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

A、假设与果蝇A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若果蝇A发生了显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A的基因型为XAX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表现型为正常眼雌:褐眼雌:正常眼雄:褐眼雄=1:1:1:1,若突变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则雄蝇全为褐眼(XaY);A正确;

B;若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果蝇B的基因型为A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则子代雌、雄果蝇中正常眼∶褐眼=1∶1,与实验二信息相符,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果蝇A、B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C正确;

D、实验一果蝇A基因型为bbXAXa,实验二B的基因型为BbXaXa、纯合正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中F1褐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与BbXaY杂交,因XAY致死,所以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1-1/2bb×(1/3XaXa+1/3XaY)=2/3;即出现褐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2﹕1,D正确。

故选BD。

【点睛】

解题的切入点为题文中的关键词“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和表格中显示的各杂交组合中“亲本的表现型、F1的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由此判断果蝇A和果蝇B的基因突变类型、突变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自设基因符号,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略

【解析】①.亲代DNA②.子代DNA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功能生存和繁殖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红眼3:1分离一对性别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性状和大小父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每对同源染色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因染色体平行关系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因突变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亚硝酸硫酸二乙酯基因突变突变率较短时间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4、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25、A【分析】略26、A【分析】略27、B【分析】【详解】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错误。五、实验题(共1题,共9分)28、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实验二的F2的性状分离比是雌株:两性植株:雄株=3:10:3,是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节瓜性别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b,雌株、雄株为A_bb或aaB_。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F2出现3:10:3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节瓜性别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b,因此两性植株的基因型有2×2+1=5种;假设雌株的基因型为A_bb,则实验一中,用于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3,说明子一代两性植株只含一对等位基因,且该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子一代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雌株和两性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因此子一代雌株的基因型是AAbb;肯定是纯合子。

(3)根据以上假设可知,雄株的基因型为aaB_,亲本都是两性植株,且基因型不同,要想后代雄株最多,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后代雄株(aaBb)最多占1/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二的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并确定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的基因型种类。【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实验二中F2出现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