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试题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试题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试题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试题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 B.玻璃破碎 C.纸张燃烧 D.金属锈蚀2.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提倡使用节能灯 D.推广私家车出行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A.导管连接 B.胶塞塞紧C.气体验满 D.气体收集4.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 B.黄金C.金刚石 D.干冰5.为证明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下列实验必须要做的有()A.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6.元宵佳节,很多地方有放孔明灯(如图)祈福许愿的习俗,但孔明灯属于明火,极易引发火灾!孔明灯的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到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其原因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灯芯燃烧时灯罩不接触空气C.风吹灯罩降低了灯罩的着火点 D.热量散失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7.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只含碳、氢元素 B.消耗氧气32g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8.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马、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乌头碱分子由四种元素组成B.乌头碱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4:47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甲是一种氧化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14731.60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6.703.2A.反应后待测甲的质量为8.7gB.丁可能是单质,丙一定是化合物C.组成物质丙的元素种类一定比物质乙多D.反应过程中丙剩余15.8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3.35g10.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C.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D.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11.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D.吸入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l/5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B.氢气燃烧生成水——用作清洁燃料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冶炼金属D.石墨具有导电性——做电极1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B.二氧化碳分子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14.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锌+硫酸铜→铜+硫酸锌 B.锌+稀盐酸→氯化锌+氢气C.蜡烛+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D.铁+氧气→1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乙属于氧化物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D.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816.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色素、悬浮的杂质等C.如果将无色透明的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则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D.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细菌、病毒等而起到杀菌作用17.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R=2Na2CO3+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B.R的化学式为CO2C.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18.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空气和氮气:带火星的木条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二氧化锰粉末和炭粉:观察颜色D.银片和铜片:加入稀硫酸19.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BC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电解水一段时间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A.A B.B C.C D.D20.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2g B.3.3g C.4.4g D.5g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35分)2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2.将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成乙醇汽油,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将4.8g的甲烷和16.0g氧气充分反应后(反应物无剩余),生成4.4gCO2、xgM和10.8gH2O,则x的值为;M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3.我国宣布将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此,一方面可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减少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的使用比重,增大等其他能源的使用;其中氢燃料电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类似于氢气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用如图实验验证CO2的性质。(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2)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3)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26.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了木炭具有性。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总计20分)27.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2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29.正值寒冷的冬季,“暖宝宝”成为很多人的取暖神器,同学们在实验室打开一片暖宝宝,对其中黑色粉末的有效成分及发热原理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是:铁粉、蛭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1)探究I:黑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进行实验】研究小组先用磁铁对黑色粉末进行分离,将分离出的样品标记为样品1,剩余固体标记为样品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1:用棉花球蘸取样品1,置于酒精灯上点燃黑色粉末中有铁粉2:取少量样品2于试管中,通入氧气点燃,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黑色粉末中有碳粉(2)【表达与交流】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3)经讨论,小组成员认为还可以利用(实验方法)检验其中铁粉的存在,其依据为:。(4)探究Ⅱ: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提出猜想】“暖宝宝”反应原理与铁的生锈本质一致

【进行实验】研究小组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倒入三颈烧瓶中,密封装置,按图甲(夹持仪器已略去)采用传感器收集相关数据,并观察曲线变化(如图乙A、B、C)。

解释与结论】从收集到的图象看,暖宝宝发热是因为颗粒微小的铁粉与和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这一反应与铁生锈原理一致。(5)【反思与交流】实验完后,小组成员产生了质疑,铁生锈是一个极其缓慢的氧化过程,而“暖宝宝”却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放热,试结合成分分析原因:。四、计算题(共5分)30.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1)制取O2的质量是(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A.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C.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金属锈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答】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节能灯,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D.推广私家车出行,不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分析。3.【答案】A【解析】【解答】A.导管连接时,用水润湿导管,再连接胶管,故正确;

B.胶塞塞紧时,试管不能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C.气体验满时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故错误;

D.气体收集时,集气瓶中应该充满水,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仪器连接的时候玻璃管胶管以及胶塞的连接需要在管口沾水,起到润滑的作用然后转动慢慢插入。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

C、根据气体验满时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

D、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4.【答案】A【解析】【解答】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5.【答案】D【解析】【解答】②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③中铁钉只与蒸馏水接触,不生锈;④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②④说明铁生锈需要水,③④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故必须要做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6.【答案】D【解析】【解答】A.纸张是可燃物,可以燃烧,故错误;

B.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错误;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D.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燃烧条件,结合题意分析。7.【答案】A【解析】【解答】A、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以及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推断R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44g+36g-16g=64g,不符合题意;

C、根据A的推理,不符合题意;

D、根据各物质的质量比推出R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进行计算。8.【答案】D【解析】【解答】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而不是元素的质量比,故B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会生成含氮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乌头碱分子由34个碳原子、4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93个原子,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C、根据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D、根据乌头碱分子的微观构成分析9.【答案】B【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14+7+31.6+0=待测+26.7+0+3.2,所以反应后待测甲的质量=22.7g,故错误;B.丙反应后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甲、乙、丁反应后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丁可能是单质,丙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C.组成物质丙的元素种类不一定比物质乙多,可能与物质乙一样多,故错误;D.反应过程中丙剩余15.8g时,说明反应进行到一半时,容器中乙的质量=7g+26.7g−7g2=16.85g,故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B【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符合题意;C、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8):(16×11)=228:18:176,可见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式可知,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由化学式可知芒果苷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飞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C、只需要比较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即能确定三种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等;

D、一个芒果苷分子由19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11.【答案】C【解析】【解答】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尽量将氧气完全消耗,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漏气,实验测定不准确,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焰熄灭后,等到冷却到室温时,再打开弹簧夹,故错误,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吸入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C【解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保护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用作清洁燃料,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故错误,符合题意;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做电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13.【答案】D【解析】【解答】A.原子核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不是质量分数,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相符,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D、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14.【答案】D【解析】【解答】A.反应物是一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是一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是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氧气,生成物是两种物质,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15.【答案】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甲是F2,乙是H2O,丙是HF,丁是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是水,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20×4):(16×2)=5:2,而不是5:8,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16.【答案】C【解析】【解答】A.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但是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错误;

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色素、悬浮的杂质等错误,因为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故错误;

C.如果将无色透明的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则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故正确;

D.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但是不能吸附细菌、病毒等而起到杀菌作用,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分析。

B、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C、根据无色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杂质分析。

D、根据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分析。17.【答案】D【解析】【解答】A、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12+16×3=106,A不符合题意;B、方程式2Na2O2+2R=2Na2CO3+O2中,生成物中钠、碳、氧的原子个数分别是4、2、8,反应物中钠、碳、氧的原子个数分别是4、0、4,故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故B不符合题意;C、Na2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不符合题意;D、Na2O2是纯净物,不含有氧气分子,D符号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D、根据含有某分子的只能是某物质或含有某物质的混合物分析18.【答案】B【解析】【解答】A.空气和氮气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燃烧,不能鉴别,故错误;

B.取样加入肥皂水,生成泡沫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加入肥皂水能鉴别,故正确;

C.二氧化锰粉末和炭粉都是黑色粉末,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故错误;

D.银片和铜片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鉴别,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9.【答案】C【解析】【解答】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图像应该是呈一条水平直线,故不合理;

B.电解水一段时间,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是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图中表示的是生成气体的体积,故不合理;

C.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开始固体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少,当氧化铜反应完全之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图像正确,故合理;

D.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粉末状大理石比块状大理石反应快,但是两者质量相等,且酸过量,故最终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应该是相等的,故不合理;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20.【答案】D【解析】【解答】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发生改变,钙元素的质量=10g×60%=6g,

故碳酸钙的质量=6g÷(40100×100%)=15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5g-10g=5g。

故答案为:D。

21.【答案】氧气(或O2);【解析】【解答】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所形成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分析】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分析。

根据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分析。22.【答案】C2【解析】【解答】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4.8g的甲烷和16.0g氧气充分反应后(反应物无剩余),生成4.4gCO2、xgM和10.8gH23.【答案】天然气;风能(合理即可);2【解析】【解答】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为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可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比重,增大风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的使用;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分析】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有利于环保及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24.【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4P+5O2点燃__2P2O【解析】【解答】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该反应是红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25.【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没有排除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照试验【解析】【解答】(1)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2)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短蜡烛先熄灭,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填: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纸花变红可能是二氧化碳导致的,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导致的,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没有排除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比试验。【分析】(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3)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结论,进行分析。26.【答案】黑色固体变为红色;C+2CuO高温【解析】【解答】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发生反应是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__2Cu+CO27.【答案】(1)长颈漏斗;密度大于空气,且与空气中的物质不反应;便于排净装置内的空气(2)火柴快燃尽;铁丝挨集气瓶内壁太近,或高温物质溅到集气瓶内壁上【解析】【解答】(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用该装置收集气体,适合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与空气中的物质不反应;

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便于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铁丝挨集气瓶内壁太近,或高温物质溅到集气瓶内壁上。

【分析】(1)根据用该装置收集气体,适合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分析。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28.【答案】(1)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1(3)难;不活泼【解析】【解答】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1)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故答案为: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耗尽;(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由于红磷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