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本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本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本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本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归纳从汉至元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认识其特点。(重点)2.掌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加强的演进历程,分析其特点。(重点)3.概述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理解其演变趋势。(难点)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1)背景:汉朝初期,郡县、

并存,封国有时还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

”。(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封国推恩令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推恩令”≠废除封国“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封国,只是通过对封国领地的分割来削弱地方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唐朝:唐中期,在地方设置

,享有较大自主权,安史之乱之后形成

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宋朝(1)措施节度使藩镇割据军事北宋初年,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

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

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

掌控兵权通判中央(2)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朝(1)措施:在地方设

,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

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它是中国古代

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中书省宣慰司地方行政制度轻巧识记轻巧识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唐朝(1)措施: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决策、审议和执行,

下设六部。(2)特点: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3)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

,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相权尚书省相权4.宋朝:

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

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5.元朝:在中央设

,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中书门下枢密使中书省易错提醒图解历史易错提醒唐代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不同。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而元代设置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图解历史(1)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察举制: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流行,朝廷官职主要由世家大族担任。3.科举制(1)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

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

,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孝廉分科考试进士科(2)作用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

。②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文化素质图解历史图解历史(2)选官制的演变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探究点1汉唐地方政治制度史料图一汉代初期形势图图二唐代后期形势图答案思考史料中图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两幅图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什么问题?答案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存在问题:汉唐时期都造成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的弊端。探究点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史料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朱子语类》思考史料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答案答案措施:在军事上,收回主要将领的兵权,充实中央禁军;在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在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看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实力。探究点3元代行省制度史料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答案思考(1)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答案

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2)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答案

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最终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史论总结主题二君主专制的演进探究点1汉代中外朝制度史料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书·刘辅传》思考史料体现了汉代中央官制的哪些变化?实质是什么?答案变化: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实质:加强皇权。答案探究点2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史料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思考三省六部制是怎样运作的?有何特点?答案(1)中书省草拟政令,上承皇帝,再交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奉行”,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执行。(2)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答案探究点3宋朝中枢机构史料“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权。”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任命知州军、通判等官员”。——《宋史·职官志》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中央官职设置的特点。答案宋朝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枢密院掌管军事。答案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史论总结主题三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史料一汉代“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史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思考(1)从史料一可以看出汉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你认为这种选官制度会带来哪些问题?答案主要标准:品德和才能。问题:缺乏明确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容易被权势家族控制,致使官员的办事效率低下,官场腐败,统治基础狭窄,不利于政局稳定。答案(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具有怎样的历史作用。答案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成为唐王朝繁荣和强盛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及积极影响(1)变化趋势①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②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③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④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史论总结(2)积极影响①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树立起了中央权威,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制度化的选官制度,提高了官员队伍素质,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推恩令” B.郡国并行制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实行察举制答案√12345解析“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强调既继承周朝的分封制度又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度,即推行郡国并行制,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故选B项。解析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答案√12345解析设置多个宰相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并不是完善中央集权,也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君主专制时代是不存在扩大民主权利的。解析解析抓住题干“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无关项;B、D两项具有一定片面性。3.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A.削弱主要将领和丞相的权力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答案解析√12345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A.秦朝 B.汉朝C.唐朝 D.元朝答案12345解析元朝行省制的确立,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解析√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12345(1)材料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哪一基本矛盾?这一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