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北京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_第1页
2019-2020年北京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_第2页
2019-2020年北京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_第3页
2019-2020年北京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_第4页
2019-2020年北京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第15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考纲要求1.经济:①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兴起:a.自然经济的逐

渐解体;b.洋务运动;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②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的变化;③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④大众传媒的发展2.思想:①师夷长技:林则徐、魏源;②体用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

早期维新思想本讲考点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误区警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但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原因a.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先后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b.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表现a.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b.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①商品经济

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

经济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法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口号:“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4)代表人物:奕、③曾国藩

、④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

洞。图解历史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5)活动a.创办近代工业b.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c.兴办近代教育:创办⑥京师同文馆

等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

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6)结局:⑦甲午中日战争

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

失败。类型目的企业军事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民用以“求富”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⑤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

湖北织布局(7)影响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⑧资本主义

的发展。b.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

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巧思妙记洋务运动拓展延伸

1.如何理解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

化思想,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表明统治阶级承认了“中学”的不足。(2)经济上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

用工矿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②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为

基础的,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理藩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建立了中国

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

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2.洋务企业的特点(1)目的上,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应对外患,维护封建统治。(2)内容上,只片面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结局上,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

运动的失败。思维启迪下面为轮船招商局在1873—1884年发展阶段部分商董(入股人)社会背景表姓名唐廷枢徐润朱其莼朱缙刘绍宗陈树棠范世尧职衔商总上海商董上海商董天津商董汉口商董香港商董汕头商董背景买办买办官员官员买办买办—根据上表信息,说明轮船招商局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对近代经济有何影响?提示:轮船招商局具有官商合办的性质。迈出了运输业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图解历史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阶段时间原因代表企业影响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列强入侵瓦解着自然经济;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上海⑨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巧思妙记利用图示法理解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误区警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是由资本主义萌芽正常发展

来的,而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这种现象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

境有关。4.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变迁(1)近代社会生活原因a.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b.内因:⑩政治运动

的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表现a.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b.食: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出现,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c.住: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豪宅。(2)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交通a.铁路: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建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建

唐胥

铁路。b.轮船:鸦片战争后,列强建立轮船公司;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轮船

招商局。通讯a.电报: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福建

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b.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大众传媒a.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b.1872年创刊的《

申报

》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思维启迪

上海竹枝词有“申江好,男女不妨嫌。榻上横陈同倚枕,车

中共载不垂帘。一任从观瞻”;成都竹枝词有“汽车更比包车好,男女

相逢坐一堆”;北京竹枝词有“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以上竹枝词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提示: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传统思想,传播了男女平等观

念、民主科学思想。术语必背(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洋务企业的兴办,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它对外国资本主义

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诱导作用。◆史料呈现

史料1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

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①大

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

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②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

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史料2

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

者。——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史指导(1)史料1属于近代地方史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诗中所反映的经济现

象。①说明上海开埠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外贸易兴盛。

从②中可以看出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2)史料2主要体现了晚清自然经济趋向瓦解,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诞生,并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史料应用(1)史料1体现了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的经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促使我国传统的

瓦解,为中国近代

经济的发

展创造了条件。提示自然经济资本主义(2)依据史料1、2,分析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提示自然经济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

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主题2全面评价洋务运动◆史料呈现

史料1

①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

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

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史料2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

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

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③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

车。——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读史指导(1)史料1属于近代文献史料。该史料主要讲述了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

的。①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议和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客

观条件。②表明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机器生产,以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来侵略。(2)史料2属于现代评论史料。解读的关键是把握史料的重心,即史料的

后半部分。该史料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尤其强调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

性。③说明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史料应用(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缓和,为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创造了条

件。通过史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学习西方技术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

府统治

。提示挽救清政府统治(2)根据史料1、2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带来了哪些影

响。提示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

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促进了近代资

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一个趋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曲折发展。(2)两个特征: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地位;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耕”与“织”分离;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

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典例1

(2017北京海淀一模)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

山遍野,愈种愈多。……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种茶山地),置耕织为

缓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C.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C解题关键获取并理解材料中“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这一信

息。答案

C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始于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

料中并未说明当时中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由于种植茶叶有利可图,所以农民竞相种茶,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

产结构,故C项正确;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在这一时期只是开始瓦解还未

达到基本瓦解的程度,故D项错误。2.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

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

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

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

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

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

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典例2

(2017北京丰台一模)1873年,李鸿章将轮船招商局改为官督商

办,委任经营茶叶和房地产业获利丰厚的商人徐润为会办,开始进行新

一轮招股。拟定首期招股100万两白银,徐润入股24万两,又广招亲友入

股,后来社会上入股者踊跃,100万两很快招齐。这表明 (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洋务运动由此失败C.实业救国浪潮的涌动D.民族资本家经营得法D解题关键依据“委任……商人徐润为会办”强调民族资本家参与企

业经营。答案

D轮船招商局是清政府创办的民用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

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结局,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浪潮出

现在甲午战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轮船招商局改为官督商办

后,民族资本家参与企业经营,通过招股很快募集到资金,可见民族资本

家经营得法,故D项正确。1.(2016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期中)1892年1月18日《申报》有这样一篇报道:“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

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

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这段材料可用于

()①证明清朝末年我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②佐证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经济的冲击③说明中国人不支持“提倡国货运动”④说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D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故排除①;根据材料可得出国人爱慕西货,

但不能得出国人不支持“提倡国货运动”,故排除③,选D项。D2.(2017北京朝阳期中)有人说:中、美、俄的历史车轮在1861年有着不

同程度的启动,不管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开始、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还

是中国

()A.兴起太平天国运动B.《申报》的正式发行C.修建唐胥铁路D.创建安庆内军械所答案

D本题考查1861年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可知,D项发生在1

861年;A项发生在1851年;B项发生在1872年;C项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

初。D3.(2017北京大学特优测试历史模拟)“非重要成分引起的阻力小于决

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

受冲击而造成的猛烈、痛苦的动乱。”近代前期的西学东渐中,“非重要的成分”主要指

()A.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B.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C.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D.提高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答案

A

近代前期的西学东渐中,洋务派为代表的“中体西用”思

想,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相对

温和,故A项正确;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借鉴西方法律,在中国设立宪法,实

际上意味着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这是“猛烈的”,故B项错误;倡民

主、谈科学、写白话文是从政治、科学、语言文字等角度对传统生活

方式进行了猛烈的、痛苦的改造,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素质,这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颠覆,故D项错误。A4.(2016北京东城期末)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

花场,土法洋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可伤。”该竹枝

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A.19世纪二三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八九十年代D.20世纪初期答案

B材料中“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洋机迭改良”表明当时民

族资本主义已产生,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故选B项。B1.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清朝君臣闭关自

守,愚昧无知;鸦片战争中,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4)作用a.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②思想解放

有重要的启迪作用。b.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考点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误区警示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

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③内忧外患

的形势。b.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2)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3)活动: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4)影响:迈出了中国④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3.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⑤资本主义

的产生,出现了一

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3)主张a.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⑥商战

。b.政治:主张革新,实行⑦君主立宪

制度。c.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⑧自然科学

知识。(4)局限: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辨析比较地主阶级三个派别对西学的态度及目的思维启迪某学者说:“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

类。”这是对哪一社会思潮的评价?其与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有何关

系?提示:思潮:中体西用。“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与发展了“师夷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两项主张本质上相同、内容上相似,都体现了地主阶

级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术语必背(1)鸦片战争惊醒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他们抛弃陈腐观念,放眼世界寻

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传

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主题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史料呈现

史料1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

有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

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

可称之曰“夷狄”乎?……①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魏源《海国图志》史料2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

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②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

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读史指导(1)史料1属于近代文献史料。依据史料可知魏源主张改变原来的“夷

狄观”,对西方文明之国不能再称之为夷狄。其意图是学习西方的长

处,抵抗西方侵略,即要“师夷长技以制夷”。①体现了魏源呼吁中国人要开阔眼界。(2)史料2是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的主张。②体现了张之洞主张中学为立

国之本,西学为应对现实变化的权宜手段,以此来维护封建制度和固守

传统文化。◆史料应用(1)鸦片战争后,魏源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惊醒,他开眼看世界,抛弃了传统

的观念以及华夷观念,提出了

的思

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抵御外国的侵略。提示天朝上国师夷长技以制夷(2)依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所属派别之间的联系。提示张之洞的洋务思想是对魏源“师夷长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继承: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都主张从西方引进先进军事技

术;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

环境,但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发展:魏源等人的主张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而没能付诸实践;而

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

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是维

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史观看,洋务派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军队、教育和外交现

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从整体史观看,洋务运动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

念对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

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

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

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

“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典例

(2017北京海淀3月)近代有人写道:“中国之人震于格致(自然科

学)之难,共推为泰西(欧美)绝学,而政事之书,则以吾中国所固有,无待于外求者。不知中国之患,患在政事之不立,而泰西所以治平者不专在格

致也。”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中国政治制度非常完善B.学习西方科技困难重重C.指出“中体西用”的局限性D.揭露了西方制度的缺陷C解题关键理解材料中“不知中国之患,患在政事之不立”的含义是解

题关键。答案

C材料的大意是,中国人震惊于西方自然科学之难,称之为欧美

绝学,需要学习,但中国所固有的政治制度无须向西方学习,没有看到中

国真正的弊端在于政治制度本身,而欧美的强大也不仅仅在于科技的强大。这种论述实际上指出了“中体西用”的局限性,故选C项。A、B

两项片面解读题干材料信息,D项与材料不符。1.(2014北京文综)《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

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

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答案

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海国图志》是晚清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所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主

要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其本质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以抵

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由此分析,A、C、D三项错误。题干

信息“参议院”“众议院”“总统”等,反映的是西方政治体制,说明

《海国图志》对西方政治体制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B2.(2017北京丰台期末)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说,“只要断绝了对西方

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的正确认识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的愚昧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D.部分爱国官员的开明思想答案

B题干中“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

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反映的是林则徐认为只要与西方断绝商业贸易,

西方国家经济就会受阻,这说明了鸦片战争前中国文人认识的短浅,思

想的闭塞。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清朝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故B

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急需

打开中国大门,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

不符,排除。B3.(2016北京文综)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

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

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答案

B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论语》《大学》

等被译为拉丁文,多部儒家经典被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表明中国

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故B项正确。“在西方引起轰动”不能表明

其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题干所述传教士对中国文化西传的

贡献,不能表明中西文化交流仅限于传教士之间,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

没有涉及儒家思想对西方政治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B4.(2017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清政府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1876—1879年任职)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

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他的认识

()A.代表了清朝大臣的普遍看法

B.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相一致C.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D.超越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D答案

D郭嵩焘个人的主张不足以代表清朝大臣的普遍看法,故A

项错误;据材料中“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

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可知,郭嵩焘主张西方的“本”在于政治制度,

“末”在于技术,因此他已认识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而洋务

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双方不一致,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

程,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1876—1879年”可知,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

主要认同“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郭嵩焘此时对西方的学习已深入到

政治领域,故D项正确。请认真完成作业第15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中国英国社会形态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军事力量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政策闭关自守殖民扩张中英贸易正当贸易,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