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16/wKhkGWeLK0WASYgfAAHp7xPbOwA639.jpg)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16/wKhkGWeLK0WASYgfAAHp7xPbOwA6392.jpg)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16/wKhkGWeLK0WASYgfAAHp7xPbOwA6393.jpg)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16/wKhkGWeLK0WASYgfAAHp7xPbOwA6394.jpg)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16/wKhkGWeLK0WASYgfAAHp7xPbOwA6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B.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C.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D.大脑受到损伤后就会危及生命2、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A.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B.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C.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D.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3、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同一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其不饱和溶液D.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则30g该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可得80g溶液5、如图反射弧能完成的发射是()
A.烫手缩回B.望梅止渴C.谈虎色变D.触景生情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这个物体在6s钟内的速度是()A.2.5m/sB.5m/sC.40m/sD.60m/s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淮安市某盐化厂生产的碳酸钠粗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
(2)t1℃时碳酸钠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除去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
8、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
(2)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
(3)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
(4)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
9、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在净水时加入明矾,目的是____.
(2)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见的方法是____.
(3)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
(5)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10、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11、质量为0.3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____N.另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3N的水,该物块在水中将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或“悬浮”,g取10N/kg)。12、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N的铁块用轻质细线系着浸没在水中,静止时铁块排开水的重力为6N,则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N,细线对铁块的拉力是____N。13、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100硝酸钾13.331.663.9110169246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不要求计算);
②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
③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g;
④从NaCl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5、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6、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7、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8、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9、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4分)20、如下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对物体B的压力F。21、图中足球重4.25N,试画出这个足球受到的力的图示(不考虑空气阻力)。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28分)22、将图中的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虚线框内完成),要求: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路能改变电磁铁磁性强弱;闭合开关S,小磁针受力静止时,其N;S极如图所示:
23、小磁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24、画出图中电源的“+”极。
25、请在图中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法及磁感线的方向。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8分)26、配制500g20%的硫酸需要98%的硫酸多少mL?(98%的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解答】:A;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部分有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A正确;
B;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部分有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B错误;
C;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C错误;
D;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是人的“高级司令部”,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有“生命中枢”之称.D错误;
故选:A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分布、水的运输途径方面来切入。
【解答】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途径是:土壤中的水→根毛细胞→根的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根毛区导管→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综上所述:A;B、D选项均错误;C选项是正确。
故答案为:C3、C【分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探究的粗细不同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那么该实验变量是铁丝的粗;细,其它的因素都必须相同.所以A.完全一样的铁丝,没有自变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该选项错误;B.自变量为氧气的浓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该选项故错误;C.只有一个自变量并且是铁丝的粗细,其它因素均相同,该选项正确;D.除了铁丝粗细不同,还有不同浓度的氧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该选项故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方法,解答此类型题时一定要找准自变量,然后其他影响实验的条件都要保证相同。4、C【分析】【解答】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C;同一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其不饱和溶液,正确;
D;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则30g该物质投入到50g水中,最多溶解25g,可得75g溶液,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已有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5、A【分析】【解答】:A;烫手缩回;是生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BC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触景生情;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图中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因此如图反射弧能完成的发射是非条件反射即烫手缩回.
故选:A.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3)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4)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入神经、⑤效应器,6、A【分析】【分析】已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解答】解:在4s内通过10m的路程,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2.5m/s;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在如何时刻的速度都相同,所以这个物体在6s钟内的速度也是2.5m/s,故A正确.
故选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氯化钠不变降温结晶【分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在t1℃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2)t1℃时碳酸钠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填:不变;
(3)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明显;故碳酸钠中含有氯化钠,除去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降温结晶.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据图可以知道碳酸钠和氯化钠在t1℃时的溶解度大小,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判断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据此解答.8、氯化钠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11:10降温结晶【分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故答案为:氯化钠;
(2)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故答案为: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110g:100g=11:10;故答案为:11:10;
(4)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110g:100g=11:10;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9、吸附不溶物,加速不溶物的沉降煮沸引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是否复燃洗菜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等【分析】【解答】
(1)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所以,加絮凝剂(明矾)的目的是吸附不溶物,加速不溶物的沉降;
(2)在生活中可以采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使水软化;
(3)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了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是否复燃;
(5)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例子很多;例如:洗菜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故答为:
(1)吸附不溶物;加速不溶物的沉降;
(2)煮沸;
(3)引流;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是否复燃;
(5)洗菜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分析】(1)根据明矾溶于水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回答;
(2)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分析回答;
(3)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4)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支持燃烧;
(5)根据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例子回答.10、水分【分析】【解答】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水由导管运输.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叶片的上半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所以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分.答案为水分。
【分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将叶脉切断,植物的光合作用缺少水分这一原料就不能进行。11、3|下沉【分析】【分析】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求出木块的重力即可得出浮力的大小;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比较自身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根据浮沉条件可判断物体是浮,还是沉.本题的实质是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考查,知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小于重力,可根据力的大小关系做出判断.【解答】解:(1)木块的重力:G=mg=0.3kg×10N/kg=3N;
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浮=G=3N;(2)物块的重力:G′=m′g=0.5kg×10N/kg=5N;
因为物块的重力5N大于其排开的水重3N;也就是重力大于浮力;
所以该物块在水中将下沉.
故答案为:3;下沉.12、6|4【分析】【分析】(1)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2)铁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据此求绳子的拉力.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合成的灵活运用,知道“铁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是本题的关键.【解答】解:(1)物体完全浸没,所受浮力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6N;(2)∵G=F浮+F拉,∴绳子的拉力:F拉=G-F浮=10N-6N=4N.
故答案为:6;4.13、KNO3||加入硝酸钾等|68|蒸发结晶【分析】【分析】①根据40℃时KNO3、NaCl的溶解度,结合溶质进行分析解答.②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③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据此判断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溶解的质量.④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溶解度的含义、结晶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解:①40℃时KNO3、NaCl的溶解度分别是63.9g、36.6g,则在40℃时,KNO3的溶解度较大;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3.9g63.9g+100g×100%.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③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8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8g+50g=68g.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①KNO3;②加入硝酸钾等(合理即可);③68;④蒸发结晶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5、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6、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7、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8、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9、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2题,共4分)20、如图:
【分析】【分析】画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受力物是B,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下,由于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物体B受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10N,在图中要描述清这些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领域中的安全高效嵌入式软件开发探讨
- 2025年草编制工艺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纳米激光治疗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磷霉素钙甲氧苄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耐腐蚀衬里闸阀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浅式煲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现代医疗中的中医家庭保健策略
- 2025年中国可溶性高纤冲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乳康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钢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历年真题可打印
- 《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五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