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版九年级物理寒假复习 第13讲《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_第1页
2025年北师版九年级物理寒假复习 第13讲《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_第2页
2025年北师版九年级物理寒假复习 第13讲《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_第3页
2025年北师版九年级物理寒假复习 第13讲《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_第4页
2025年北师版九年级物理寒假复习 第13讲《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3讲《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原卷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电池、LED灯和一段粗细均匀的干木棍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向干木棍上逐渐滴一些自来水,在这一过程中()A.湿木棍中的自由电子向左定向移动B.滴自来水的过程中,木棍电阻变大C.LED灯的亮度逐渐变亮D.LED灯的电阻逐渐变大2.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C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对比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的是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

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 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3.如图所示,AB、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及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有()A.RAB>RBC,IAB<IBC B.RAB<RBC,IAB=IBCC.RAB>RBC,IAB=IBC D.RAB=RBC,IAB<IBC4.某同学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取了两根横截面积不同、长度和材料均相同的铅笔芯a、b,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灯泡的亮度反映铅笔芯电阻的大小B.可以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C.可以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D.可以用电压表代替小灯泡反映笔芯电阻的大小5.在做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这个实验探究的是()A.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C.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D.导体电阻与导体温度的关系6.某同学在研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木板上装有两根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B和锰铜合金丝CD。实验中,第一次将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迅速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第二次将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迅速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说明锰铜合金丝电阻较大B.若,说明合金丝材料影响电阻大小C.此装置无法探究导体长度对合金丝电阻大小是否有影响D.利用电流表示数反映合金丝电阻大小用的是控制变量法7.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A为猛铜线,B、C、D为镍铬合金线,S表示横截面积,A、B、C的长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择C、D可以探究电阻大小和长度是否有关B.选择A、B可以探究电阻大小和材料是否有关C.选择A、D可以探究电阻大小和长度是否有关D.选择A、C可以探究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是否有关8.用实验研究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时,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材料编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材料编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镍铬合金①10.5锰铜⑤10.5②11⑥11③1.50.5⑦1.50.5④1.51⑧1.51你认为下面对导体选择最合理的一组是A.③④⑤⑥

B.②③⑥⑦

C.①⑤⑥⑦

D.⑤⑥⑦⑧二、填空题9.小亮用电池、灯泡和铅笔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调节铅笔芯右端夹子的位置,使小灯泡L刚好不发光;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对铅笔芯加热,可观察到小灯泡L逐渐变亮,说明此时铅笔芯的电阻变,这个实验说明了电阻与有关。10.下面是我们曾做过两个实验:(1)在图1中接通开关后,灯泡不发光。加热废灯泡灯芯的玻璃柱到红炽状态,小灯泡变,(填“亮”或“不亮”)这是因为。(2)在图2中接通开关后灯泡发光,加热电阻丝,灯泡变,说明电阻的大小跟有关。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暗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有关。12.小晨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丝电阻的大小与某个预想因素是否有关,用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表示金属丝电阻的大小,电路中电流越小,说明金属丝电阻越大。闭合开关,用酒精灯给金属丝加热。在金属丝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观察到小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请你根据小晨的实验现象,写出她所探究的问题:。13.如图所示是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木板上有两条长度与横截面积均相等的金属丝,AB是镍铬合金丝,CD是锰铜丝。实验中先将导体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I1;然后断开开关将导体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I2;对比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发现I1不等于I2。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有关。14.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表中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G七个字母代表。若要利用图所示的电路比较锰铜、镍铬合金和钛这三种材料的导电性能,可选用的导体代号是,选择的理由是。导体代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材料A1.00.2锰铜B1.00.4锰铜C1.00.6锰铜D1.00.4镍铬合金E1.00.6镍铬合金F1.00.2钛G1.00.6钛三、实验题15.小明为了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将它们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方条,分别接在如图1电路a、b间。(1)该实验探究目的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2)实验设计中,小明想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一种电波感应器(如图2所示),能向物体发射电波,并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力,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弱,则导电能力越强。若向萝卜、土豆、番薯发射相同强度的电波,反射回来的电波结果如表(+号越多电波越强),则萝卜、土豆、番薯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感应器接受导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萝卜++++土豆+++++++番薯++16.在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丝。a、b、c长度相同,a、b、d横截面积相同,b、c、d材料相同。他分别将四根金属丝接入电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序号金属丝电流表示数/A1a0.72b0.33c0.64d0.6(1)该实验中,导体的电阻大小用电流表的示数来反映。这是采用了转换测量物理量的研究方法。以下选项中,同样采用了此种方法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借助水压学习电压B.借助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C.借助电动机提升重物的高度反映电流做功多少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导体电阻一定(2)根据1、2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有关。(3)根据3、4两组数据,该同学认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无关。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四、综合题17.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超导材料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水银时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8℃)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1913年昂内斯在诺贝尔领奖演说中指出:低温下金属电阻的消失“不是逐渐的,而是突然的”,水银在4.2K进入了一种新状态,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可以称为超导态。后来他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水银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超导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具有超导电性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材料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内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只是相对的,其实仍然远低于冰点0℃,对常温而言仍是极低的温度。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由于其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等;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1)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在低温下会失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这一现象时的温度称为温度;(2)如图中(选填“甲”、“乙”)能表示“迈斯纳效应”;(3)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可以应用于(请列举1例)。

第13讲《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解析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电池、LED灯和一段粗细均匀的干木棍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向干木棍上逐渐滴一些自来水,在这一过程中()A.湿木棍中的自由电子向左定向移动B.滴自来水的过程中,木棍电阻变大C.LED灯的亮度逐渐变亮D.LED灯的电阻逐渐变大【答案】C【解析】A.湿木棍中的电流方向是从右向左的,所以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B.影响电阻的大小因素有: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因此滴自来水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木棍电阻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滴自来水的过程中,木棍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LED灯的亮度逐渐变亮,故C符合题意;D.LED灯是发光二极管,属于半导体材料,因此LED灯发热后电阻会变小,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C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对比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的是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

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 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答案】D【解析】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AB和DE长度相同,材料不同.故A错误.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材料不同.故B错误.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材料不同.故C错误.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DE和DF长度不同,材料和横截面积又相同.所以D正确.故选D.点睛: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本题要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就要求选择的电阻线,长度必须不同,但其他因素必须相同.3.如图所示,AB、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及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有()A.RAB>RBC,IAB<IBC B.RAB<RBC,IAB=IBCC.RAB>RBC,IAB=IBC D.RAB=RBC,IAB<IBC【答案】C【解析】对于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段导体,由于AB段的横截面积小,BC段的横截面积大,故AB段的电阻大于BC段的电阻;且此两段电阻串联,据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的关系可知,这两段导体中的电流是相等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某同学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取了两根横截面积不同、长度和材料均相同的铅笔芯a、b,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灯泡的亮度反映铅笔芯电阻的大小B.可以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C.可以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D.可以用电压表代替小灯泡反映笔芯电阻的大小【答案】D【解析】A.由于笔芯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故可以用灯泡的亮度反映铅笔芯电阻的大小,故A选项正确,但是A选项不符合题意;B.当两个铅笔芯并联的时候,改变了横截面积,故可以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故B选项正确,但是B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夹子滑动水,其长度发生改变,电阻发生改变,故可以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故C选项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D.电压表电阻太大,接入电路后断路了,故无法反映笔芯电阻的大小,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5.在做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这个实验探究的是()A.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C.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D.导体电阻与导体温度的关系【答案】C【解析】由导体的决定因素可知,电阻的大小与四个因素有关,因此要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决定因素的关系,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由题意可知,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分成两段,由此可以确定这两段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是相同的,根据图示的两根电阻丝,可以知道电阻丝的长度不同,因此实验探究的是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某同学在研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木板上装有两根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B和锰铜合金丝CD。实验中,第一次将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迅速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第二次将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迅速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说明锰铜合金丝电阻较大B.若,说明合金丝材料影响电阻大小C.此装置无法探究导体长度对合金丝电阻大小是否有影响D.利用电流表示数反映合金丝电阻大小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答案】B【解析】若,根据可知,电阻关系为说明镍铬合金丝的电阻比较大,故A错误;B.若,则说明镍铬合金丝与锰铜合金丝的电阻不同,材料不同,两根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相同的,故导致电阻的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材料,说明合金丝材料影响电阻大小,故B正确;C.将两个夹子夹在同一根电阻丝上,将一个夹子固定A端,移动另外一个夹子,改变了长度,控制了材料、温度、横截面积相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故C错误;D.利用电流表示数来反映合金丝电阻大小用的是转换法,故D错误。故选B。7.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A为猛铜线,B、C、D为镍铬合金线,S表示横截面积,A、B、C的长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择C、D可以探究电阻大小和长度是否有关B.选择A、B可以探究电阻大小和材料是否有关C.选择A、D可以探究电阻大小和长度是否有关D.选择A、C可以探究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答案】B【解析】A.C、D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长度不同,有两个变量,无法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故A错误;B.A、B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故B正确;C.A、D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有两个变量,无法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故C错误;D.A、C材料不同,横截面积不同,长度相同,有两个变量,无法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8.用实验研究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时,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材料编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材料编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镍铬合金①10.5锰铜⑤10.5②11⑥11③1.50.5⑦1.50.5④1.51⑧1.51你认为下面对导体选择最合理的一组是A.③④⑤⑥

B.②③⑥⑦

C.①⑤⑥⑦

D.⑤⑥⑦⑧【答案】C【分析】当一个物理量受到两个或更多个物理量影响时,在物理中经常选择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具体操作方法: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只改变探究因素.因此本题中根据控制变量法和影响电阻因素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解析】如果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导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可以选择的导体有:①⑤或②⑥或③⑦或④⑧;如果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导体的长度不同,所以可以选择的导体有:①③或②④或⑤⑦或⑥⑧;如果探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不变,导体的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可以选择的导体有:①②或③④或⑤⑥或⑦⑧;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只有C选项中的导体可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故选C.二、填空题9.小亮用电池、灯泡和铅笔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调节铅笔芯右端夹子的位置,使小灯泡L刚好不发光;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对铅笔芯加热,可观察到小灯泡L逐渐变亮,说明此时铅笔芯的电阻变,这个实验说明了电阻与有关。【答案】小温度【解析】[1][2]调节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刚好使小灯泡不发光,然后把点燃的酒精灯放在铅笔芯的下方,观察到现象是小灯泡逐渐变亮,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铅笔芯的电阻变小,说明电阻与温度有关。10.下面是我们曾做过两个实验:(1)在图1中接通开关后,灯泡不发光。加热废灯泡灯芯的玻璃柱到红炽状态,小灯泡变,(填“亮”或“不亮”)这是因为。(2)在图2中接通开关后灯泡发光,加热电阻丝,灯泡变,说明电阻的大小跟有关。【答案】亮导体、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暗温度【解析】(1)[1][2]在图1中,把玻璃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玻璃柱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玻璃常温下是绝缘体,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会变为导体,导体、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故小灯泡变亮。(2)[3][4]通过如图2所示的实验可以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变暗,电源电压不变,由可得,电阻丝的电阻变大,说明电阻的大小跟温度有关。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暗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有关。【答案】导体长度【解析】[1]因为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能够导电。[2]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改变了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改变了电流,所以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制成了滑动变阻器。12.小晨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丝电阻的大小与某个预想因素是否有关,用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表示金属丝电阻的大小,电路中电流越小,说明金属丝电阻越大。闭合开关,用酒精灯给金属丝加热。在金属丝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观察到小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请你根据小晨的实验现象,写出她所探究的问题:。【答案】探究金属丝电阻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解析】由题意知,实验的结果是:在金属丝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观察到小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也就是温度越高,电流会变小,电路中电流越小,说明金属丝电阻越大,故她探究的问题是探究金属丝电阻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13.如图所示是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木板上有两条长度与横截面积均相等的金属丝,AB是镍铬合金丝,CD是锰铜丝。实验中先将导体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I1;然后断开开关将导体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I2;对比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发现I1不等于I2。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有关。【答案】材料【解析】由图中可知,两段导体两端电压均为电源电压,而两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不同,说明两段导体中的电流大小不同,故两段导体的电阻不同,而两段导体的长度与横截面积均相同而材料不同,故由该实验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14.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表中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G七个字母代表。若要利用图所示的电路比较锰铜、镍铬合金和钛这三种材料的导电性能,可选用的导体代号是,选择的理由是。导体代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材料A1.00.2锰铜B1.00.4锰铜C1.00.6锰铜D1.00.4镍铬合金E1.00.6镍铬合金F1.00.2钛G1.00.6钛【答案】C、E、G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解析】[1][2]为了比较锰铜、镍铬合金和钛这三种材料的导电性能,根据控制变量法,则需使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故应选导体C、E、G。三、实验题15.小明为了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将它们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方条,分别接在如图1电路a、b间。(1)该实验探究目的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2)实验设计中,小明想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一种电波感应器(如图2所示),能向物体发射电波,并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力,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弱,则导电能力越强。若向萝卜、土豆、番薯发射相同强度的电波,反射回来的电波结果如表(+号越多电波越强),则萝卜、土豆、番薯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感应器接受导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萝卜++++土豆+++++++番薯++【答案】材料灯的亮度蕃薯【解析】(1)[1]该实验设计中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故思路类似课本中“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2)[2]小明通过观察比较灯的亮度来判断导电能力大小,这里运用了转换法。(3)[3]因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弱,导电能力越强,由表中数据知,蕃薯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弱,蕃薯导电能力最强,土豆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强,土豆导电能力最弱,所以故萝卜、土豆、蕃薯的导电能力强弱关系为:蕃薯>萝卜>土豆。16.在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丝。a、b、c长度相同,a、b、d横截面积相同,b、c、d材料相同。他分别将四根金属丝接入电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序号金属丝电流表示数/A1a0.72b0.33c0.64d0.6(1)该实验中,导体的电阻大小用电流表的示数来反映。这是采用了转换测量物理量的研究方法。以下选项中,同样采用了此种方法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借助水压学习电压B.借助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C.借助电动机提升重物的高度反映电流做功多少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导体电阻一定(2)根据1、2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有关。(3)根据3、4两组数据,该同学认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无关。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答案】C材料错误见解析【解析】(1)[1]A.借助水压学习电压,产生了类比的方法,将电流类比水流,电压类比水压,故A不符合题意;B.借助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是借助物体模型来学习,将像光线一样,故B不符合题意;C.电流做功无法看见,故可以借助电动机提升重物的高度反映电流做功多少,运用了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导体电阻一定,采取了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a、b、c长度相同,a、b、d横截面积相同,b、c、d材料相同,而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