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20721英文名称:HumanGeography学分:2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0学时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授课对象: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修读学期:第6学期一、课程描述和目标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空间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一横一纵”,即在纵向上研究特定地方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横向上研究不同地方之间的关系。适应当前全球化和人地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人文地理学的学习、研究对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而适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人文地理学也已成为理论创新的热点领域。本课程主要以人地关系理论以及人类文化、经济、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对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等学科前沿的教学,提升学生对人文地理学内涵、价值及前沿理论成果的认识水平和学习兴趣,并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相关重大现实问题,提升其应用人文地理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在专业知识方面,学生能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地关系理论、区位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掌握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科学的发展概况,突出人地关系;掌握人类经济、政治、文化、人口、旅游、宗教、聚落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课程目标2在专业能力方面,掌握人文地理学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认识人地关系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及生态伦理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观察和解决有关人文地理事象的能力。课程目标3在综合能力方面,能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和人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能将之有效地贯彻到自身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增进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对地方的情感,提升他们自觉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也增进他们对地方的认同和依恋,自觉关心和参与地方的规划建设。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本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如表2-1所示。表2-1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H、M、L)学科素养指标点3-1:理解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扎实掌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定律,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掌握模型建构、归纳与演绎、分类、演化等科学思维方式。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H(高支撑)指标点3-4: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科学学科与社会实践和中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M(中支撑)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课后自主学习不占学时。表3-1理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课程目标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第一章绪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学科特征和体系、研究方法。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熟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和体系。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第二章人地关系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了解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熟悉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新课题。掌握人地关系理论及其发展、人地矛盾的内涵、原因和对策。2集中讲授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3第三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农业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工业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农业、工业经济活动,以及第三、四、五产业。熟悉地理环境对农业、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影响。掌握农业、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我国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案例。4集中讲授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24第四章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人种和民族的地理空间差异。了解世界人口及其分布,人口素质与地理环境,人口年龄、性别,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熟悉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影响人口分布和人口素质的因素,人口移动的后果。掌握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与对策,如何评价计划生育,人口移动的规律和原因。4集中讲授、观看视频、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2、35第五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聚落与城市化。了解城市化的类型和发展阶段,村落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熟悉城市的概念、城市化原理和机制。掌握城市和村落各自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4集中讲授、观看视频、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2、36第六章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人文事项的空间表征,时间现象,文化与环境间的关系。了解人—文化系统——环境共同构成的地域文化系统。熟悉文化扩散、文化景观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4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7第七章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旅游的概念,组成要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与构成,世界遗产与旅游环境。掌握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4集中讲授、观看视频、课堂讨论课程目标1、2、38第八章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熟悉当代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领土与政治活动,科技进步与政治,当今世界地缘经济格局。掌握民族、民族主义与政治、宗教与政治、国际冲突与地理环境、地缘政治的概念和主要流派,中国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背景。4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9第九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了解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熟悉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掌握人类的环境观,人类与环境协调。2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10第十章区域发展与协调:区域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了解区域共同体,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熟悉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属性,区域的时空完备性。掌握区域发展与演变,区域协调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2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合计32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课后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符合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教学目的。其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同时辅以学习通平台的各项功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课后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依托学习通学习和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总评成绩由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主题报告和期末闭卷考试等四个方面组成,采用百分制计分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总评成绩=课堂表现(100分制)×5%+平时作业(100分制)×15%+主题报告(100分制)×20%+期末考试成绩(100分制)×60%。表5-1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考核依据建议分值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课程目标平时成绩40%课堂表现5%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课堂讨论参与情况、教学上互动和学习反馈、线上讨论参与情况等等。修课学生基础分80分,若发生迟到、无故旷课、学习态度差(课堂玩手机、多言好睡等)现象一次,则扣1-5分,扣完为止;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或有效提问者,酌情加分2-5分,上限20分。学期末该分值×10%核定分值计入总评成绩。课程目标1平时作业15%平时作业(包括在线作业、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等形式)批改以百分制登记,教师批阅给分,不交作业记为零分,最后作业成绩按平均分值计算。学期末平均分值×15%核定分值计入总评成绩。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主题报告20%根据主题报告完成的质量情况打分,成绩以百分制登记,最后报告成绩按平均分值计算。学期末该分值×20%核定分值计入总评成绩。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期末考试成绩60%修课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教师批阅试卷,成绩以百分制登记,学期末以该分值×60%核定分值计入总评成绩。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表5-2课堂表现评分标准考核类型分值比重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说明课堂表现5%平时表现出勤、听课情况、学习态度、回答问题、提问情况等课堂研讨拓展学习课堂专题研讨参与、课外拓展学习情况线上学习参与情况可从理论知识学习、习题解答、作业递交、问题反馈、完成结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分表5-3平时作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作业形式评分细则在线作业学习通上面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答对才给分。课后习题作业1.字迹工整,态度认真,正确率90%以上;2.正确率在60%-90%之间;3.正确率低于60%的,字迹工整且体现清晰解题思想的;4.其他情况。参考以上细则,教师对作业酌情记分(升档间隔分3分)或确定等级A(90分),B(80分),C(70分),D(60分及以下),每个等级可用上标“+”升档3分,即A+(93分),B+(83分),A++(96分),A+++(99分)。课程论文1.从选题(20分)、问题陈述(20分)、内容与信息(20分)、创新新或提出新见解(20分)、表达与结构(20分)共5个方面进行评分,单项不超过20分,满分100分(等级A++);2.只要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论述完整,逻辑性强,且论题的信息与数据正确,没有不确定性、猜测性内容,记80分(等级B)以上,参考以上细则,教师对作业酌情记分(或等级)。其他可能形式:比如读书报告、课堂报告或小组讨论探究性问题教师给出报告或讨论主题,学生自由分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准备课堂报告。基本要求:每个报告时间为5-8分钟,讨论5分钟;视小组学习态度、PPT完成质量(清楚、美观、科学、创新,趣味性),完成效率等进行记分,小组报告人记分酌情增加。表5-4主题报告考核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0-59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报告内容熟练、重点突出;逻辑清楚;充实、准确。报告过程语言清晰流畅、有感染力;互动程度;时间控制在5-10分钟。ppt制作简洁、清晰;制作精致。视报告实际情况和上课表现可适当加减分数。报告内容较为熟练、重点突出;逻辑清楚;充实、准确。报告过程语言较为清晰流畅、有感染力;互动程度;时间控制在5-10分钟。ppt制作较为简洁、清晰;制作精致。视报告实际情况和上课表现可适当加减分数。报告内容较为熟练、重点突出;逻辑基本清楚;基本充实、准确。报告过程语言较为清晰流畅、较为有感染力;互动程度;时间控制在5-10分钟。ppt制作较为简洁、基本清晰;制作精致。视报告实际情况和上课表现可适当加减分数。报告内容不太熟练、重点不突出;逻辑基本清楚;基本充实、准确。报告过程语言较为清晰流畅、较为有感染力;互动程度;时间控制在5-10分钟。ppt制作较为粗糙。视报告实际情况和上课表现可适当加减分数。报告内容不太出;逻辑不清楚;内容准确。报告过程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