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技术习题库_第1页
生物分离技术习题库_第2页
生物分离技术习题库_第3页
生物分离技术习题库_第4页
生物分离技术习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

2.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

子聚集的过程。

3.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

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为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5.CM-SephadexC-50:援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

吸水五克。

6.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

坦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7.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

颗粒留下,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8,萃取过程: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

9.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哧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

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10.反渗析: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移动,此种渗透

称之为反渗透。

1

11.离心沉降:利用悬浮液或乳浊液中密度不同的组分在离心力场中迅速沉降分层,

实现固液分离

12.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

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13.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姿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

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

到分离的目的Q

15.助滤剂:助滤剂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细粉或纤维,它能使某些难以过滤的物料

变得容易过滤

16.沉降:是指当悬浮液静置时,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这

一过程成为沉降

17.色谱技术: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色谱柱的一般结构含有固定相(多孔介

质)和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不同(由于亲和力差异),经过多次分配(吸

附-解吸-吸附-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Q

2

18.有机溶剂沉淀: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

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19.等电点沉淀:调节体系pH值,使两性电解质的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操作称为等

2

目点沉淀。

20.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

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21.化学渗透破壁法:某些化学试剂,如有机溶剂、变性剂、表面活性剂、抗生素、

金属螯合剂等,可以改变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胞内物质有选择地渗透出来。

22.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是状态超过气液共存时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下物质特

有的点一临界点后的流体。

23.临界胶团浓度:将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有机溶剂相中能形成反胶团的最小浓度称

为临界胶团浓度,它与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关.

24.反渗透:在只有溶剂能通过的渗透膜的两侧,形成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差,就可以

使溶剂发生倒流,使溶液达到浓缩的效果,这种操作成为反渗透。

29.膜的浓差极化:是指但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因而使膜面浓度增大,并

高于主体中浓度。

30.超滤:凡是能截留相对分子量在500以上的高分子膜分离过程称为超滤,它主要

是用于从溶剂或小分子溶质中将大分子筛分出来。(纳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

离300~1000小分子量的膜分离过程,孑准分布在平均2nm)

31生物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与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生物工程产物(发酵液、

培养液)及其生物化学产品中提取、分离、纯化有用物质的技术过程。

32.离心分离技术:是基于固体颗粒和周围液体密度存在差异,在离心场中使不同密

度的固体颗粒加速沉降的分离过程.

35.盐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

36.有机聚合物沉析:利用生物分子与某些有机聚合物形成沉淀而析出的分离技术称

为有机聚合物沉析。

39.功能基团:离子交换树脂中与教体以共价键联结的不能移动的活性基团,又称功

能基团

40.平衡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中与功能基团以离子键联结的可移动的平衡离子,亦称

活性离子。

42,转型;即按照使用要求人为地赋予树脂平衡离子的过程。

43.洗脱:利用适当的溶剂।将树脂吸附的物质释放出来,重新转入溶液的过程。

44,树脂的再生:就是让使用过的树脂重新获得使用性能的处理过程,树脂的再生反

应是交换吸附的逆反应。

4

51.凝胶过滤:层析是以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颗粒作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

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52.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带电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离

4

的一种层析技术。

53.高效液相色谱:是指选用颗粒极细的高效耐压新型固定相,借助高压泵来输送流

动相,并配有实时在线检测器,实现色谱分离过程全部自动化的液相色谱法。

54.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专一亲和吸附作用而进行的层析方法,是

近年来发展的纯化酶和其他高分子的一种特殊的层析技术。

57.过滤介质:是指能使固-液混合料液得以分离的某一介面,通常指滤布或膜过滤

中所用的膜。

58.等电点:是两性物质在其质点的净电荷为零时介质的pH值,溶质净电荷为零,分

子间排斥电位降低,吸引力增大,能相互聚集起来,沉淀析出,此时溶质的溶解度最低6

59.有机酸沉析:含氮有机酸(如苦味酸和鞅酸等)能够与有机分子的碱性功能团形

成复合物而沉淀析出°

60.选择变性沉析:是利用蛋白质、酶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敏

感性不同,而有选择地使之变性沉析,以达到目的物与杂蛋白分离的技术,称为选择变性

沉杭

二,选择

1.HPLC是®硼色谱的蹒(C)。C.高效液相色谱

2.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C)。C.亲和层析

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B)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4.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C)0;匕活力最高

6,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醒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B)

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

7.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C)C.凝胶过滤色谱

45.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B)B超声破碎法

8.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B)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9,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可采用(C)方法。C,凝胶层析

11.氨基酸的结晶纯化是根据氨基酸的(A)性质。A.溶解度和等电点、

12.离子交换剂不适用于提取(.蛋白质)物质6

13.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64,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清

蛋白质分子向(A)A:正极移动

14.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主要原因是(B)B:蛋白质分子有多个竣基和氨基

15.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i璐!1(D)D:硫酸按

6

16.凝胶色谱分离断熊是(B)。氏各物质分子大〃环同

18,下列哪一嵋励性阳离强换棚崩活性彷奂基团(A)A磺酸基团(-S03

H)

23.在蛋白质初步提取的过程中,不能使用的方法(C)eC有机溶剂萃取

25.离子交换法是应用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A)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

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A、静电作用

27.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A)破碎。A、珠磨法

28.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C)6C、萃瞄J

29.阻离子非删(C).C、可交换的为阳离子

31.凝胶色谱分离的施是(B)。B、告娠分子大“不同

32.洗脱体积是(C),C.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藏相体积

34.吸附色谱分离的依据是(A)。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37.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A)eA,蔚口层析

38.纯化醒时,醯纯度的主要指标是:(D)D,醒的比活力

39.盐析法^化酶类是根据(B)进行纯化。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44.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不包括(D)。真空介质

45.府」物雕瑙凝神(A)。A、明研

49.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浓度测定的方法(D)。D核磁颇

50.供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资源不包括(D)D.矿物质

51,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C)C离心

52.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另附固液分离手段(B过滤)

53.另聃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A)A.高压匀浆

54.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不适用于(D)D.青霉

55.关于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C.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57.在葡聚糖与聚乙二醇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目标蛋白质存在于(A)A.上相

59.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如何降低溶质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的目的(C)C.升温

61.盐析操作中,硫酸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B)B碱性条件

8

62.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D)D.丙酮

63.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B)B介电常数小

65,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则等电点pH会(A)A,升高

66.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阴离子,则等电点pH会(B)B降低

68.那一种膜孑咯最小(C)C.反渗透

69.超滤技术常被用作(C)C小分子物质的纯化

70.微孔膜过滤不能用来(D)D.分离离子与小分子

74.酚型离子交换树脂则应在(B)的溶液中才能进行反应BpH>9

75.竣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必须在(C)的溶液中才有交换能力C.pH>7

76,离子交换树脂适用(B)进行溶胀B乙醇

77.下列关于离子交换层析洗脱说法错误的是(D)D.若被交换的物质用酸、碱

洗不下来,应使用更强的酸、碱

78.阳树脂在软化中易受Fe3+污染,可通过(C)清除铁化合物。CJ的制剂

的高浓度盐酸

9

81.分子筛层析指的是(C)C.凝胶过滤

82.常用的紫外线波长有两种(B)B254nm和365nm

88.通过改变pH值从而使与离子交换剂结合的各个组分被洗脱下来,可使用(A)

A.阳离子交换剂一般是pH值从低到高洗脱

94.气相色谱的载气不能用(C)C.氧气

98.珠磨机破碎细胞,适用于(D青霉

99.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C)C惰性助滤剂

100.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C)C.超滤

101.最常用的干财;蜻(D)D、以上都是

104.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B)的原理进行分离的B相似相溶

105.纳米过滤的滤膜孑噂(D)D<Inm

107.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64,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

清蛋白质打l^](A)A:正极移动

108.单宁沉析法制备菠萝蛋白醒实验中,加入1%的单宁于鲜菠萝汁中产生沉淀,属

于(D)沉析原理。D有腾沉析

115.下列W®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D)D.层析

124,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C)C.离子交换

125.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B)B加黄血盐

126.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C)C先增大,后减

130.下列细胞破碎的方法中,哪个方法属于非机械破碎法(A)A.化学法

131.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滤布材料(C)C滤纸

132.超滤膜截留的颗粒直径为(B)B0.001~0.02Rm

136.洗脱体积是(C)。C、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体积

137.分子筛题蚓臧树g(C)进彳遒化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

138.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C)C,凝胶过滤色

140.微滤膜所截留的颗粒直径为(A)A0.02-10pm

141.下列哪一项不是附离子殛树脂(D)D羟型

142,适宇淘船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B)eB.氧化铝

144.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D)0

D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

的成分。

14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适用于提取(B)B、极性小的成分

148.分离纯化早期,由于提取液中成分复杂,目的物浓度稀,因而易采用分离量大

分辨率低的方法

149.蛋白质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往往是多步骤的,其前期处理手段多采用下列哪类的

方法。(B)B负蜗

151,将四环素粗品溶于pH2的水中,用氨水调pH4.5-4.6,28-30℃保温,即有

12

四环素沉淀结晶析出。此沉淀方法称为B)B、等电点法

152.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C),C.亲和层析

154.反渗透膜的孑混小于(C)C<2nm

12

157.活性炭在下列明附溶剂中吸附能力最强(A)A、水

160,在超滤过程中,主要的推动力是(C)C、压力

162.在选用凝胶层析柱时,为了提高分辨率,宜选用的层析柱是(A)A、粗

且长的163.如果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细胞,蛋白表达部位为周质,下面哪种细胞破碎的

法最佳(C)C.渗透压休克法

164.盐柝去与醐溶孤麻潮效,其优点1(B)B,辘作用小

165.在萃取液用量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种萃取方式的理论收率最高三级逆流萃取

三,判断题

1.胱酷Jd种可出解的傩。(x)

2.通迹[I入某些助剂麒麟进懒姐鞠方法之1(V)

3.珠磨法中适当地增加研磨剂的装量可提高细胞破碎率。(x)

4.高级海能被细胞壁中的类脂吸收,使胞壁膜溶胀,导致细胞破碎。(x)

5,雌翻与瞅辘胆溶。(x)

13

10.海湘为气体则称为气相色谱。(V)

13.在生物制剂制备中,常用的缓冲系统有磷酸盐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盐酸盐缓

冲液;醋酸盐缰中液等。(X)

14.要增加目的物的溶解度,往往要在目的物等电点附近进行提取。(x)

15.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生化成分时,T殳在较高温度下进行.(x)

16,常压干燥浓缩的缺点是设备投资及操作维护费用高,生产能力不太大。(x)

17.生物物质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是减压干燥。(V)

18.冷冻干燥适用于高度热敏的生物物质.(V)

19,溶剂的极性从小到大为西醇>乙醇>水>乙酸。(V)

20,蛋白质变性,一级、二级、三级结构I瞰破坏。(x)

14

21.蛋白质类的生物大分子在盐析过程中,最好在高温下进行,因为温度高会增加其

(x)

25.离子交换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的固态学分子化创队(V)

26.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降低,主要是因为电荷被中和及水膜被去除所弓I起的。(x)

14

28.当某一蛋白质分子的酸性氨基酸残基数目等于其碱性氨基酸残基数目时,此蛋白

质的等电点为7.0。(V)

31,板框压滤机可过滤所有菌体。(x)

32.高压匀浆法可破碎高度分枝的微生物。(x)

33.超声波破碎法的有效能量利用率极低,操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热,因此操作需在冰

Z国有外部冷却的容器中进行。(J)

35.有机溶剂被细胞壁吸收后,会使细胞壁膨胀或溶解,导致破裂,把细胞内产物释

海咏相林:(V)

36.蛋白质为两性电霰,改变pH可g荷电颜,pH>pl蛋白质带正电x)

37.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眦pH取荷辘氏pH>pl蛋白质带负电。)

38.蛋白鼠两性顿质,峻pH可图触龈,pH<pl蛋白质带负电(x)

39.蛋白励两性幡质,改变pH匝盹性质邛H,pl局白质带正电。(V)

40.离心是基于固体颗粒和周围液体密度存在差异而实现分离的。(V)

41.不同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相互混合可形成两相或多相系统,如葡聚糖与聚乙二醇

(PEG)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溶液先呈浑浊状态,待静置平衡后,逐渐分成互不相溶

的两相,上相富含匹G,下相富含葡聚糖。(V)

15

42.不同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相互混合可形成两相或多相系统,如葡聚糖与聚乙二醵

(PEG)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溶液先呈浑浊状态,待静置平衡后,逐渐分成互不相溶

的两相,下相富含PEG,上相富含襦糖。(x)

43.超临界流体温度不变条件下,溶解度随密度(或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压力

不变时,温度增加情况下,溶解度有可能增加或下降。(V)

44.盐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V)

45.硫酸懒雌环境中可以应用。(x)

46.在低盐浓度时,盐离子能增加生物分子表面电荷,使生物分子水合作用增强,具

有促进溶解的作用。(V)

47.向含有生化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性的有机溶剂,能使生化物质沉淀析

Ho(V)

48.而®晰乍用小于乙醇。(x)

49.有机溶剂与水混合要在低温下进行。(V)

50.削I溶剂沉析分辨物比盐析高。(V)

51.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则等电点pH降低。(x)

16

52.等电点沉淀在实际操作中应避免溶液pH上升至5以上。(V)

53/蜘潮1加强小s(x)

61.阴树脂易受瓠粒污染,可用有机溶剂浸泡或淋洗6(x)

64,层析分离是一种化学的分离方法。(x)

70.凝胶柱层析可进行生物大分子分子量的测定。(V)

79,渗透压冲击是各种细胞破碎法中最为温和的一种,适用于易于破碎的细胞,如动

物细胞和革兰氏阳性菌。(x)

85.当气体的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之后,物质的聚集状态就介于

气态和液态之间,成为超临界流体。(V)

86.盐析反应完全需要一定时间,硫酸技全部加完后,应放置30min也t才可进

能•液分离。(V)

91.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相"似相溶原则”。

(V)

92.凝聚与絮凝作用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沉淀的状态不同。(x)

93.冻结-融化法冻结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疏水键结构,增加其亲水性和通透性来破

(V)

17

95.丙酮,介电常数较低,沉析作用大于乙醇,所以在沉析时选用丙酮较好。(x)

97.盐析作用也能减少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提取液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可以

促使生化物质转入有机相从而提高萃取率。(V)

98.珠磨法中适当地增加研磨剂的装量可提高细胞破碎率。(x)

99.要增加目的物的溶解度,往往要在目的物等电点附近进行提取.(x)

102,凝胶层析会使得大分子物质后流出,小分子物质先流出。(x)

103.透析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可用于工业化生产(x)

106.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降低,主要是因为电荷被中和及水膜被去除所引起的a(x)

109,离心操作时,对称放置的离心管要达到体积相同才能进行离心藤作。(x)

111.甲醇沉淀作用与乙醇相当,但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比乙醵、丙酮都小,所以应

酎泛(x)

15.盐析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当处理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质或酶时,盐析操作要在低

温下(如0&4。。进行。(V)

116.蛋白质类的生物大分子在盐析过程中,最好在高温下进行,因为温度高会增加

其溶解度。(X)

18

118.沉淀法、吸附法、萃取法、超滤法都是进行初步纯化。(V)

119,渗透压冲击是各种细脆破碎法中最为温和的一种,适用于易于破碎的细胞,如

动物细嘛口革兰氏阴性菌。(V)

121,化学萃取即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之

i环姓彳愠远(X)

122.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如Ca2+、Mg2+、Zn2+等),则等电点pH升

Mo(V)

123.采用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先将蛋白质混合物上

柱然后进行洗脱,小分子的蛋白质由于所受排阻力较小首先被洗脱出来.(x)

124.棚旨使用后不可再回收。(x)

125.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纯化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分开,二

是将不同蛋白质分开.(v)

四、填空

1.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离心)和(过滤)等。

2.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等电点沉淀),(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

3.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酸型),(弱酸型)和(中等强度);

19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磺酸基团),(竣基),(磷酸基)。

4.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式有:(饱和溶液冷却),(部分溶剂蒸发),(化学反应结晶法)

和(蹒法)。

6.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惰性助滤剂)。

7.离子磅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pH梯度)和(离子强度(盐)梯度)。

8.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碱型),(号藏型)和(中等强度);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季氨基)、(伯、仲、叔氨)、G弱疆团都具备)。

11.常用的化学细胞破碎方法有(渗透冲击),(酶消化法),(憎溶法),(脂溶法)和

(碱处理法)。

12.DEAESepharose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二乙基氨基乙基)。

13.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有(离子化合价),(离子水化半径),(溶液浓度),(离

子强度),(溶液的pH值),(有机溶剂),(树脂物理结构)和(辅助力),

14.CMSepharose是(阳)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竣甲基)

15.工业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管式),(套筒式),(碟片式),等型式。

16.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孑宏)不同可分为(微滤膜),蟠

潮点),(螭膜)和(醺遨莫)。

20

17.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板式),(管式),(螺旋卷式)和(中空纤维式)。

18.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吸附剂的性质),(吸附质的性质),温度),C容液pH

值),(盐浓度)和(吸附物浓度和吸附剂用量)6

19.影响盐析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质浓度),(pH值)和(温度)。

20.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自然起晶法),刺激起晶法)和(晶种

噩法)。

24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粘度(扩散系数))与液体有相似的(密度)6

25.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有(共聚(加聚))和(均聚(缩聚))两大类;

28.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分配色谱)和(亲和色谱)。

29.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板框压滤机)和(真空转鼓过滤机)。

21

30.常用离心设备可分为(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两大类;

32.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物理)、(化

学)、(极性)和(交换)吸附;

33.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21

34.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呈稳定的分散状态,其原因是由于(分子表面电荷)

和(水修);

35.盐析用盐的选择需考虑(盐析作用强)、(溶解度大)、(生物学情性)和(来源丰富、

经济)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36.影响有机溶剂沉淀的因素有(温度温(pH)、(样品浓度)、(中性盐浓度)和(金

属e

37.结晶包括三个过程(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生长)。

38.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饱和溶液冷却)、(部分筋嬲)、(解析)和(化学反

睦晶)6

41.液-液萃取从机理上分析可分为(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两类;

46根据膜结构的不同,常用的膜可分为(对称性膜)、(非对称膜)和(复合膜)三类;

五.简答

22

2.试述凝胶色谱的原理?

答;将混合原料加在柱上并用流动相洗脱,则无法进入孔隙内部的大分子直接被洗脱

下来,小分子因为可以进入孔隙内部而受到很大的阻滞,最晚被洗脱下来,而中等大小的

分子,虽然可以进入孔隙内部但并不深入,受到的阻滞作用不强,因而在两者之间被洗脱

下来。

22

3.在色谱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平衡?

答:1、流速平衡:流速是柱层析操作当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流速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分

离的效果,流速过快,混合物得不到完全的分离,流速过慢,整体分离的时间要延长,因

此在分离前首先要确定留宿。

2、液体环境:为了保持被分离物质运动的均一性,以及好的吸附和解析效果,因此要

保持孔隙内部和外部液体环境的一致,所以进行液体环境的平衡。

5•简述软水和无盐水的制备方法?

答:①软水的制备:利用钠型磺酸树脂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等碱金属后即可制

得软水。

②无盐水的制备:将原水通过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羟型强碱或弱碱性阴离子

交换树脂的组合,经过离子交换反应,将水中所有的阴、阳离子除去,从而制得纯度很高

的无盐纯水。

6.在离子交换色谱操作中,怎样选择离子交换树脂?

答;L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正电荷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负电荷选择阴离子

交换树脂.

2、对离子交换树脂强弱的选择:较强的酸性或碱性,选择选用弱酸性成弱碱性树脂。

3、对离子交换树脂离子型的选择:根据分离的目的,弱酸或弱碱性树脂不使用H或

23

OH型。

7.简述盐析的原理及产生的现象?

答:当中性盐加入蛋白质分散体系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盐溶"现象T氐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增大

(2)“盐析"现象一高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随之下降,原因如下:

(a)无机离子与蛋白质表面电荷中和,形成离子对,部分中和了蛋白质的电性,使蛋

白质分子之间的排斥力减弱,从而能够相互靠拢;

(b)中性盐的亲水性大,使蛋白质脱去水化膜,疏水区暴露)由于疏水区的相互作用

导致沉淀;

8.简述吸附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

24

答:利用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吸附力(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定向力以

及氢键)的差异而实现分离

11.简述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方法?

答:(1)热饱和溶液冷却(等溶剂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体系;同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要适中;

24

(2)部分溶剂蒸发法(等温结晶法)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大的体系,或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体系;

(3)真空蒸发冷却法

使溶剂在真空下迅速蒸发,并结合绝热冷却,是结合冷却和部分溶剂蒸发两种方法的

一种结晶方法。

(4)僧员竭晶

加入反应剂产生新物质,当该新物质的溶解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即有晶体析出;

12.怎样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及转型?

答:物理处理:水洗、过筛,去杂,以获得粒度均匀的树脂颗粒;

化学处理:转型(氢型或钠型)

阳离子树脂酸一碱一酸阴离子树脂碱一酸一碱最后以去离子水或缓冲液平衡

13何谓等电点沉析法?

答:蛋白质再等电点下的溶解度最低,根据这一性质,再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溶

剂,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和双电层,降低分子间斥力,加强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相

互作用,使得蛋白质分子得以聚集成团沉淀下来。

25

14.何谓超临界流体萃取,并简述其分离原理?

答: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的类似气体的扩散系数,以及类似液体的

智度(溶解能力强)的特点,利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进行的萃取单元操作。其特点是安

全、无毒、产品分离简单,但设备投资较大。

16.简述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

答:凝胶排阻色谱的分离介质(填料)具有均匀的网格结构,其分离原理是具有不同

分子量的溶质分子,在流经柱床是,由于大分子难以进入凝胶内部,而从凝胶颗粒之间流

出,保留时间短;而小分子溶质可以进入凝胶内部,由于凝胶多孔结构的阻滞作用,流经

体积变大,保留时间延长。这样,分子量不同的溶质分子得以分离。

17.膜分离过程中,有那些原因会造成膜污染,如何处理?

答:(1)膜污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附着层被滤饼、有机物凝胶、无机物水垢胶体

物质或微生物等吸附于表面;另一种是料液中溶质结晶或沉淀造成堵塞。(3分)

(2)膜污染是可颇臧嵋的,措施包括料液预处理、膜性质的改善、操作条件改

镂试(2分)

(3)膜污染所引起的通量衰减往往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清洗的处理方式消除,包括

物理方法冲洗和化学药品溶液清洗等。(2分)

18.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及SC-C02萃取的优点?

26

答原理: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与其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溶解度越大。在

临界点附近,微小的压力增加或温度下降,则溶剂的密度大幅度增加,对溶质的溶解度将

大幅度增加,有利于溶质的萃取。而在临界点附近,微小的压力下降或温度上升,则溶剂

的密度大幅度减少,对溶质的溶解度将大幅减少,有利于溶质的分离和溶剂的回收6

优点:无毒无腐蚀性,不可燃烧,价格低廉,传质好萃取快,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较

低适合于热敏生物制品,可获萃取物或萃余物

20.何谓亲和吸附,有何特点?

答:亲和吸附是吸附单元操作的一种,它是利用亲和吸附剂与目标物之间的特殊的化

学作用实现的高效分离手段.亲和吸附剂的组成包括;惰性载体、手臂链、特异性亲和配

亲和吸附的特点是高效、简便、适用范围广、分离速度快、条件温和,但载体制备难

度大,通用性差,成本较高。

21简述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

答:1、产品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分离方法的多样性

2、绝大多数生物分离方法来源于化学分离

3、生物分离一般比化工分离难度大(1)成分复杂(2)悬液中的目标产物浓度低(3)

生物活性,条件相对温和(4)生物产品要求高质量(5)获得高纯度的干燥产品(6)卫

27

22.试t:融凝聚和絮凝两过程的异同?

答:凝聚和絮凝一在电介质作用下,破坏溶质胶体颗粒表面的双电层,破坏胶体系

统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凝聚:简单电解质降低胶体向的排斥力。从而范德华引力起主导作用,聚合成较大的

胶粒,粒子的密度越大,越易分离.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

天的絮凝团的过程

24.简述有机溶剂沉析的原理?

答:1、概念: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强亲水的有机溶剂,解氐溶质的溶解度,

使其沉淀析出.

2、原理;

(1)降低了溶质的介电常数,使溶质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从而出现聚集现象,导致

沉淀。

(2)由于有机溶剂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降低了亲水溶质表面水化层的

厚度,降低了亲水性,导致脱水凝聚。

25.膜分离技术的类型和定义?

28

答: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依据滤膜

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故而可以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1)微滤: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为推动力,使不溶性物质得以分离的操

作,孔径分布范围在0,025~14pm之间;

(2)超滤:分离介质同上,但孔径更小,为0.001-0.02pm,分离推动力仍为压力

差,适合于分离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

(3)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范

围在0.0001-0.001pm之间;(由于分离的溶剂分子往往很小,不能忽略渗透压的作用,

故而成为反渗透);

(4)纳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300~1000小分子量的膜分离过程,

孔径分布在平均2nm;

(5)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

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

28.盐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1、亲水性大于蛋白质破坏水化层2、带电离子中和蛋白质表面电荷

影响因素:(1)盐离子浓度(2)生物分子种类(3)生物分子浓度(4)pH值(五)

温度

29

29.影响有机溶剂沉析的因素?(1)温度(2)生物样品的浓度(3)pH(4)离子

弓踱(5)缠离子

30.等电点沉析注意事项?(1)等电点的改变(2)目的物的稳定性(3)盐溶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