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188 疫情与高中九大文化学科的考点融合 含详解_第1页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188 疫情与高中九大文化学科的考点融合 含详解_第2页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188 疫情与高中九大文化学科的考点融合 含详解_第3页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188 疫情与高中九大文化学科的考点融合 含详解_第4页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188 疫情与高中九大文化学科的考点融合 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目录

1.疫情与高中地理................................................2

2.疫情与高中语文.................................................12

3.疫情与高中数学.................................................29

4.疫情与高中英语.................................................34

5.疫情与高中政治.................................................46

6.疫情与高中历史.................................................77

7.疫情与高中物理.................................................98

8.疫情与高中化学.................................................99

9.疫情与高中生物...............................................115

疫情与高中地理

一、单选题

近几年来GIS在农业规划和管理,农业疫情防治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该图中每一方格代表lkn?(该区面

积共100km?),三张图分别标示养鸡场空间分布信息、山地和平地空间分布和公路的空间分布信息。该

区鸡瘟疫情防治预案中规定:(1)疫情发生后,以发生地为中心半径4km范围内划为疫区,疫区内所有

鸡均需扑杀,如疫情发生地和其它养殖区受地形阻隔,则范围缩小为2km;(2)疫区通往周边地区的所

有路口均需设卡,控制出入人员,严禁家禽外流。据此完成问题。

▲1000养魂场》歆岸

□山毡

—公谿

X-二

1.若a地发生鸡瘟疫情,则预计需要扑杀的鸡的数量是

A.27800只B.29450只C.64050只D.77250只

2.a地发生鸡瘟疫情后,图中路口设卡组合正确的是

A.①2③®⑦®

B.①2)③④⑦⑧

C⑦⑧

D.③④⑤⑥

1.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面的地形是平原,形成半径是4km,所以以a为中心的4km为半径的范围均

要捕杀,南面是山地阻隔,形成半径是2km,南面不要捕杀,因此,1650+5600+16600+5600=29450

2.D根据交通图可知,主要将①②®④W设卡,疫情鸡就不可能流出。

世卫组织于2015年5月9日宣布利比里亚国埃博拉疫情结束。下图为专家于2014年9月间描绘的埃博

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来源其中甲为重灾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0

3.埃博拉疫情与下列动物关联性最大的是

A.鸵鸟B.狮子C.狒狒D.秃鹫

4.高温干燥的天气,最易使埃博拉病毒向周边扩散。西非地区下列月份中埃博拉病毒传播风险最高的是

A.1月B.3月C.7月D.11月

3.C读图,图示区域属于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动物狒狒,C对。鸵鸟分布在沙漠气候区,A

错。狮子分布在草原气候区,B错。秃鹫分布在草原气候区,D错。

4.B西非地区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特征是在每年的3、4月份,雨季到来之前有一个热季,

气温高,降水少,高温干燥。所以B对。1月、11月气温较低,7月降水多,A、C、D错。

考点: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主要动物类型。

5.2014年2月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迅速曼延。世界卫生组织要想及时准确了解各地疫情

的最新状况,做出应对措施,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B想要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变化,需要对疫情分布、疫情发展等一系列信息做综合地处理,需要

地理信息系统。

6.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高

达90%。科学家描绘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下图颜色较深部分),地理信息系统(GIS)

可以起到的辅助作用不可能有()

A.对埃博拉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实时跟踪

B.将疫情监控和救治信息集成到图上,使疫情的实时监控和动态防控成为可能

C.可根据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分布情况制作感染危险程度等级图

D.系统可自动生成各国疫情发展统计图表

【答案】A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G1S),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查询、模拟、预测、评价系统,不能

对埃博拉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实时跟踪,A错;GIS系统可以将获取的疫情监控和救治信息集成到图上,

使疫情的实时监控和动态防控成为可能,B正确;在获取了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分布情况的数据后,可根

据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分布情况制作感染危险程度等级图,C正确;根据数据系统可自动生成各国疫情发

展统计图表,D正确。选A正确。

下左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月均降水量图,下右图为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

中颜色较深部分).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0

(

-二

m

)

7.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B.②C.③D.①

8.有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对于甲地区米说,

病毒向内陆地区传播风险最大的月份是':)

A.1月B.3月C.11月D.7月

7.D读右图,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非洲扎伊尔盆地区,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分布面积最

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对照左图,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是④,D对,

8.C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主要是借助风力。对于甲地区来说,7月份是夏季,受西

南季风影响,风吹向内陆地区,病毒向内陆地区传播风险最大,C对。1月份是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

不会传向内陆,A错。3月、11月风力弱,影响小,B、D错。

9.过去几年,禽流感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务。为了防治禽流感,各地开始大规模捕杀家禽。下图是电影

《我不是鸡》MV的图。读图,电影《我K是鸡》MV可以说是向人类发出的呐喊。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进

一步蔓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遂一步加大对家禽的屠宰力度,将禽流感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

B.实施人口跨区域迁移,远离禽流感病源,减少传染几率

C.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期隔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D.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运用国际力量,有效抑制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

【答案】D

【解析】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蔓延,需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运用国际力量,有效抑制禽流感的

发生与传播,D项正确。进一步加大对家禽的屠宰力度,会导致物种灭绝,违背公平性原则,A项错误。

实施人口跨区域迁移,会导致流感的进一步扩大,B项错误。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期隔离,会给人

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C项错误。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非洲受埃博拉疫情冲击最大的产业部门是()

A.和植业B.石油加工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11.近年来,我国与非洲经贸联系不断加强,许多工业企业纷纷转移到非洲.具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劳动力②资金③科技④原料

A.®(2)B.(2X3)

c.®®D.®@

10.c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为了安全的考虑,前往非洲旅游的人口数量下降,故非洲受埃博拉疫情

冲击最大的产业部门是旅游业,A项正确c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加工业等工业部门影响较小,均

可排除。

n.D非洲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原材料资源充足,故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许多工业企业纷纷转移到

非洲,D项正确。

今年广东省遭遇2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它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当气温接近

30C。、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蚊虫最活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C.丙D.T

13.图中戊地的登革热疫情较广东省严重,其原因是

A.相对湿度大B.沿海洋流的影响

C.医疗卫生落后D.人口流动频繁

12.B根据材料,登革热发病条件是气温高,湿度大。读图,甲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是沙漠气候,A错。

乙位于南亚,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容易发生,B对。丙、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低,C、D错。

13.C图中戊地位于非洲西海岸,应是热带草原气候区。该地的登革热疫情较广东省严重,主要是医疗

卫生落后,C对。相对湿度、洋流、人口流动状况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禽■流感发生时,距疫情发生地3km内家禽要全部扑杀,3〜5km强制免疫,10km内活禽市场必须

关闭c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例物捕杀区—一公路•村落

14.该分布图的比例尺是()

A.1:100000B.1:200000C.1:300000D.1:60000C

15.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必须强制免疫的是()

A.①⑤B.③⑤C,③©D.①②

14.C比例尺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中补杀区的半径约为1cm,结合动料“3km内的家禽要全面扑

杀”可知,实际距离为3km,可算出,比例尺为1:300000,C正确。

15.B由材料“3——5km强制免疫”可知,③、⑤处于这个范围以内,E正确。

我国某地9家养鸭场出现禽流感疫情。按照《动物防疫法》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的

要求,在以疫点为圆心、半径3千米的疫区范围内的10万只家禽需全部进行扑杀。而在疫区边缘向外延

伸5千米内的受威胁区域需实行强制免疫、防疫消毒、加强监测等措施。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

图,叵答下面两题。

图例如扑杀区一公路•村落

16.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判断正确的是()

A.必须强制免疫的是①③⑤村落B.必须强制免疫的是③⑤村落

C.①村在②村的西北方向D.④村在⑤村的东北方向

16.B在疫区中心向外延伸至5千米范围内的受威胁区域应实行强制免疫、防疫消毒和加强监测等措

施。图中圆的半径表示3千米,数码代表的村落必须强制免疫的是③⑤村落,①村落在5千米范围外,A

错,B对。图示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①村在②村的西南方向,C错。④村在⑤村的东南方

向,D错。

二、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健康地图(HealthMap),由谷歌创建,在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CDC)、国家医药图书馆、加拿大健康研究

所等的支持下,向全球跟踪地图上添加实时的消息警告、官方的医疗信息和其他的数据。

(1)“健康地图”中的交通数据属于________数据;图中的数据采取________技术存储。

(2)在“健康地图”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将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地图。

(3)2011年5月1日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后,现在欧洲多个国家出现疫情。某人利

用健康地图了解病例的分布状况,属于GIS工作过程中的环节。

【笞案】(1)专题;分层(2)扫描法(3)操作与分析

【解析】图中的数据采取分层技术存储,再根据需要,采用叠加技术,将一个个专题数据进行处理。用

扫描法将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地图,属于信息采集、输入。查寻、分析信息,属于GIS工作过程中的操

作与分析环节。

(1)“健康地图”中的交通数据属于专题数据,图中的数据采取分层技术存储,再用叠加技术处理。

(2)在“健康地图”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扫描法将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地图。

(3)2011年5月1日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后,现在欧洲多个国家出现疫情。某人利

用健康地图了解病例的分布状况,是查寻、分析信息,属于GIS工作过程中的操作与分析环节。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2014年2月开始,西非爆发了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塞内加尔卫生部对疫情反应得当,及时

对病患进行隔离治疗,提高边境检查站监控水平,并向公众宣传防控埃博拉疫情的知识。世界卫生组织

干10月17曰在曰内瓦发布声明.塞内加尔的埃博拉疫情结束。

要想及时准确了解各地疫情的最新状况,准确做出应对措施,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O

【答案】GIS/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理数据的处理、分析,因此,要想及时准确的了解各地疫情的

最新状况,准确做出应对措施,需要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各地疫情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19.读非洲刚果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TE2O*E

今年,图示区域埃博拉疫情爆发,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埃博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试从地理

学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疫情滋生蔓延的原因。

【答案】地处热带,气候较湿热,蚊蝇孳生,易疾病传播;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教育落后,防范意

识差;人口出生率高且人口密集,易交叉感染。

【解析】当地湿热气候有利于病毒生存存繁殖,蚊蝇孳生有利于疾病的传播;再加上当地人口稠密,经

济落后,医疗卫生件差,不能及时救助等这些都是当地埃博拉疫情爆发的原因。

20.(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飓风"托马斯"U月5日肆虐海地沿海地区,带来倾盆大雨,引发洪灾和泥石流,导致至少6人

死亡c洪灾在海地西部一些小城镇切断通行道路。洪灾引发对霍乱疫情蔓延的隐忧。截至3日,霍乱死亡

病例升至442例,确认感染6700余人。海地总统勒内•加西亚•普雷瓦尔说,海地遭受飓风与霍乱双重打

击,将保持警戒。

材料2:霍乱是一种急性腹泻疾病,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

用被病人粪便污染过的水。

(1)分析“托马斯”引发海地洪灾和泥石流的自然原因。(6分)

(2)试分析洪灾为何会引发对霍乱疫情蔓延的隐忧。(5分)

【答案】(1)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水量增长迅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弱;地质

构造破碎,土质疏松;飓风带来暴雨,降水强度大,冲蚀能力强等。

(2)洪灾阻碍交通,医疗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达,加重灾区疫情;洪灾加剧水质恶化,难以保证清洁用水

供应;洪灾使难民居无定所,扩大了霍乱病菌的传染范围。

【解析】(1)自然原因应从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去分析,从孕灾环境分析,该地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汇

水速度快,水量增长迅速;植被覆盖率低,水十保持能力弱;地质构造破碎,十质疏松;从致灾因子分析,

飓风带来暴雨,降水强度大,冲蚀能力强等。

(2)从时间分析,洪灾阻碍交通,医疗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达,霍乱疫情蔓延时间长,加重灾区疫情;从

灾害环境分析,洪灾加剧水质恶化,难以保证清洁用水供应,易于引发霍乱;从传染分析,洪灾使难民居

无定所,扩大了霍乱病菌的传染范围。

21.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继禽流感病毒后发现的又一种新型传染病,目前尚无完全确认的特效

药可以治疗。2009年4月,这一病毒的感染病例首先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现。该病毒非常活跃,在人群间

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青壮年是易感染人群。各国甲型流感疫情统计(截止时间

2009年5月20日15:30)

国家和地区确认死亡人数疑似隔例

墨百哥3734例74人3954例

美215469例6人

加拿大520例1人

日本232例尚无

西班牙100例尚无23例

英国82例尚无3例

巴拿马59例尚无41例

法国16例尚无18例

德国12例尚无

哥伦比亚「0例尚无ISO例

哥斯达黎加9例1人128例

中国内地4例.香港3例,台湾1例尚无

读材料一,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归纳分析当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答案】美国、墨西哥感染人群最多,因为两国是该病毒的源发地,同时人员往来多。日本、西班牙等

发达国家感染人群较多,它们与该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多,人员流动大。中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因曾经

与SARS和禽流感斗争而防范意识强。非洲国家因洲际人口流动小而感染少,

【解析】由材料一可知美国、墨西哥感染人群最多,因为两国是该病毒的源发地,同时人员往来多。原

因: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感染人群较多,它们与该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多,人员流动大。中国及东

南亚部分国家因曾经与SARS和禽流感斗争而防范意识强。非洲国家因洲际人口流动小而感染少。

22.读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

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如目前我国已应用GIS对各地区得时段“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

病例、疑似病例等指标分类汇总,在地图上进行“地点”、“状况”的位直标定,每日发布各地疫情通

找,供有关部门查询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⑴根据我国部分省区“非典型肺炎”累计临床诊断病例通报表中的数据(截止2003年5月22日10

时)在我国部分省区图的图例空框中,设计区分各病例数值段的图例符号,并在图上山西、湖南两省范

围内画出相应的图例符号。

⑵下列课题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多项选择)

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B、近1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C、关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D、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环线内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通报及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方案设

⑶试设计一项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o

【答案】⑴根据人数设计区分各病例数值段的图例符号,再在对应省区标出图例

(2)BCD

⑶设计项目:如“关中平原某年冬小麦长势的监测分析”、“中等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模式及与交通、

环境关系的分析”、“油轮在某海域发生大量漏油事故时,预测其污染范围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我

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读图和画图能力,先根据图中所给的数值范围设

计不同的图例,再把它画到山西、湖南两省的范围内,注意要画满两省所属的地区,但不能到省外去。

(2)要求注意“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而

A中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不是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因此,不能应用GIS进行研究,排除A,

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内环线内主要道路

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通报及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都属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RCD正确.

(3)本题为应用性试题,所涉及项目只要有空间分布特征即可。如“关中平原某年冬小麦长势的监测分

析”、“中等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模式及与交通、环境关系的分析”、“油轮在某海域发生大量漏油事故时,

预测其污染范围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

疫情与高中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1月12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瘟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确诊,江苏省酒阳县一公司下辖的两个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截至目前,上述两场合计存栏生猪

68969头、发病2452头、死亡1369头。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赶赴当地。当地己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

杀、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的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上述措施均已落实。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材料二1921年东非国豪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辽宁。

非洲猪瘟病毒存活环境及时间

所在病猪未经熟制的带骨肉、

4℃25-37℃6000冷冻肉中餐厨垃圾中

环境20℃粪便中香肠、烟熏肉制品中

存活数4150天可存活20分钟数周3-6个月数今长时间

时间以上数周

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血液等感染猪只,具体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删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非洲猪瘟防控20问》)

材料三:

农业农村部12月17日接到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报告,经评估险收合格,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2起非

洲猪瘟疫情的疫区解除封锁。太原市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当地采取了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

等疫情处置措施。疫区内应扑杀生猪扑杀完成后,经6周连续监测排查,两起疫情的疫区内未发现新的

病例后监测阳性。12月14日至16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两起疫情的疫区进行现场评估验

收,盗收结果符合关于疫区解除封锁的有关规定,上述非洲猪瘟疫情已被扑灭。当地政府于12月17日

10时正式对症区解除封锁。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继续加强疫情监测排

查,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防止非洲猪痘疫情再次发生。

(黄河新闻网讯)

材料四:

在国人餐桌占有重要地位、在CPI占有高权重的“二师兄”,因为这场猪瘟症情正经历看前所未有

的“变数”。而吃不吃猪肉,也成为很多人面临的一道选择题。

有人选择不再吃猪肉,但有人依然照吃不误。

非洲猪瘟只感染猪和野猪,对人类没有致病性,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影响食品安全,而且非洲

猪瘟病毒在高温下无法存活。

日常家庭的烹饪加工,只要是合理烹调,完全加热,对于身体是不会存在危害因素的。

由于多地猪肉消费低迷,猪肉价格总体下跌。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最近5周,猪虎价格持续下降,环比降幅在0.8%i.1.3%之间。最新一周数据

显示,11月23日71月29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19.0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28元大幅下降

6.1%o

目前,已有7个省的24个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其中,河南和江苏省的疫区全部解除封锁。但中国

有2600万小散养殖户,养殖方式落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低,非洲猪瘟症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农

业农时部也给人们打了“预防针”:短期内彻底灭除非洲猪瘟难度极大,必须在继续打好攻坚战的同

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谢艺观李金磊《民生调查局:非洲猪瘟下,吃猪肉的人少了吗?》)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猪瘟病毒怕热不怕冷,温度越高存活的时间越短,在60c高温条件下就会被杀灭。

B.非洲猪瘟病毒在冷冻肉中存活时间最长,其次是在未经熟制的带骨肉、烟熏肉制品中。

C.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猪只直接接触、物品间接接触和媒介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D,只要做好生猪调运、调运车辆及人员的消毒,杜绝餐厨垃圾喂猪,就能完全控制非洲猪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猪瘟于2018年8月传入我国,几个月以来,荽延到全国部分省市,影响的范围比较广。

B,非洲猪瘟只感染猪和野猪,对人类没有致病性,人们知晓后对吃不吃猪肉都不再心存疑虑。

C,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疫情控制后还要连续监控一段时间。

D,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消极影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3.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概括作答。

【答案】1.C2.B

3.(1)养殖户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并及时隔离病猪甚至隔离病猪所在养殖场内的生猪。(2)养殖户不能

用餐厨垃圾、被污染的饲料等喂猪。(3)政府及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方案,采取封锁、扑

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4)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公布信息,普及相关科普知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

选项,到材料二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项,“在60C高温条件下就会被

杀灭”错误,从材料二图一的表格来看,应该是在60℃高温条件下20分钟才能被杀灭,选项忽略“20

分钟”这一条件。B项,“冷冻肉中存活时间最长,其次是在未经熟制的带骨肉、烟熏肉制品中”错误,

从材料二图一表格来看,应该是“在餐厨垃圾中存活时间最长,其次是冷冻肉中”。D项,“只要……

就能完全控制非洲猪瘟”错误,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非洲猪瘟的传播有多

种,做好“生猪调运、调运车辆及人员的消毒,杜绝餐厨垃圾喂猪”并非一定就能控制非洲猪瘟。故选

Co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

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因

此人们对吃不吃猪肉都不再心存疑虑”错误,从材料四中公布的数据来看,“由于多地猪肉消费低迷,

猪肉价格总体下跌……最近5周,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环比降幅在0.8%至1.3%之间。最新一周数据

显示,11月23日-11月29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19.0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28元大幅下降

6.1%”,人们仍然是心存疑虑的。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

要明诵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概括作答”,然后

到材料中圈出生猪患病的原因以及传染的途径,由此概括出应对的措施;还可以圈出一些地区获得成效

的做法以及在非洲猪瘟方面还存在的不足,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材科一,发生猪瘟后,“农业

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赶赴当地。当地己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消毒等处置措

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的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这说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相应

的措施;从材料二猪瘟存活的环境时间以及传播途径来看,一旦发生猪瘟,养殖户要及时报告疫情,隔

离患病的猪,同时不能用被污染的饲料来喂猪;从材料四人们对猪瘟的反应来看,虽然“非洲猪瘟只感

染猪却野猪,对人类没有致病性,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影响食品安全,而且非洲猪瘟病毒在高温下

无法存活”“日常家庭的烹饪加工,只要是合理烹调,完全加热,对于身体是不会存在危害因素的”,

但是“有人选择不再吃猪肉,但有人依然照吃不误”“由于多地猪肉消费低迷,猪肉价格总体下跌”,

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普及相关的知识,让人们了解猪瘟这种疾病。考生围绕这些方面作答即可。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

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

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

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

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

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

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2014年以来,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震惊了全球。罹患此病,会出现发烧、呕吐、疼痛、

出血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最后会因失血过多、多发性器官衰竭死去。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

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其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埃

博拉出血热在最初流行时,几乎造成90%以上的患者死亡。

传染病的传染性常常用“基本传染数”来描述,基本传染数越高,传染性越强。2003年SARS的基本传染

数大约为2~4,麻疹为15~20,天花为3~5,埃博拉出血热为1.3~2.7。

非洲人好食丛林中的野味,打猎得来的果蝠和猴子,容易寄生埃博拉病毒,从而增加感染机会。埃博拉病

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比如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体液等。而当地民众不知道病

毒是如何传播的,因此仍然举行传统的土葬仪式。拥抱尸体,向死者祝福,然后入殓,使病毒有了一个更

快捷的传播途径。因西非公共医疗系统的缺失,医院医疗条件差,多数情况下,诊治病人不在医院,而是

在家里。这也是埃博拉出血热大规模流行的原因。

2014年,世界很多医疗机构都投入到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工作中。然而无论医生们多么努力,埃博拉出血

热依旧在蔓延。"埃博拉出血热完全不存在,是政府为了获得国际援助而编造的谎言",这样的谣言使深

信谣言的人们继续食用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野味";“埃博拉病毒是由外国人传进非洲的”,这样的谣言

使竭力防止疫情扩散的“无国界医生”无法进入疫区工作;"医生因恐惧不顾病人的死活”"医院会主动

杀死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等谣言更使病人四处逃离,进一步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随着讲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虽然造成惊人的病死率,会使人急性发病且无药可医,但并不

是不可防控的。

【材料二】SARS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它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

外,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研究证明,人为喜欢吃的果子狸是SARS的一个重要传染源。非典刚暴发时没有

什么防控措施,导致大面积扩散开来。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政府开始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发现、报

告和公布疫情。针对疫情,中国进入了全民防控阶段。

为了及早发现疫情,政府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疫情监测网络,一旦发现疫情,会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直接

上报卫生部。同时在车站、机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采取检疫措施,使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筛查发热

人员,一旦发现疑似携带者,及早隔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在防治非典疫情中逐步建立。

SARS危机后,政府还斥资加强CDC(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硬件建设,同时重视应急人才的培训。

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非典爆发之初,谣言四起,人们在恐

惧心理下纷纷抢购口罩、板蓝根……面对民众的恐慌,河南计生委印制了18万份宣传手册,利用县站、乡

所、村室、学校、流动服务车等阵地,把正确的预防知识普及开来,为抗击非典斗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

舆论环境。而香港抗击非典最实用也是最管用的经验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咳嗽时掩上嘴,

不用不干净的手指摸鼻子和揉眼睛。

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中国就控制住了疫情。

4.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和SARS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可致90%的患者死亡。

B.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基本传染数高,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

C.疫情暴发时,若不接触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人就不会染上埃博拉出血热和非典。

D.埃博拉病毒主要是接触传播,SARS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都要重视防控。

5.悦读材料一,概括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肆虐的原因。(4分)

6.悦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国政府抗击非典的经验中,提取可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方法。(6分)

【答案】

4.D(3分)

5.①食用寄生了埃博拉病毒的果蝠等野生动物。

②传统的丧葬仪式,使人们与感染了疫病的死者直接接触。

③在家治病,增加接触传播的概率。

④无知和恐惧心理,使人们抵触科学的防控措施。(4分。四个要点,一点1分。)

6.①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

②加强医疗硬件设施的建设,重视医疗应急人才的培养。

③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尤其是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知识的宣传。(6分。三个要点,每点2分。)

【解析】4"项,“可致90%的患者死亡”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几乎造成90%以上的患者死亡”。B项,

根据原文“基本传染数越高,传染性越强’,埃博拉出血热的基本传染数为I.3~2.7,与SARS、麻疹、

天花相比是最低的,因此,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性并不是最强,选项中"埃博拉病毒的基本传染数高,是

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错误。C项,根据原文,埃博拉出血热有多种传播途径,因此,“若不接触携

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人就不会染上埃博拉出血热”说法绝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肆虐的原因集中在原文的三、四两段。第三段主要说了三点原因,第一句说明病毒

肆虐是因为人们食用寄生了埃博拉病毒的果蝠等野生动物;二、三、四句说明病毒肆虐是因为传统的丧葬

仪式,使人们与感染了疫病的死者直接接触;第五句说明病毒肆虐是因为人们在家治病,增加接触传播的

概率,第四段说明病毒肆虐的原因是无知和恐惧心理,使人们抵触科学的防控措施。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材料二主要讲述我国抗击非典的成功方法,与材料一相对比,概括材料二中的我国抗击非典的经验即

可。第二段可以分为两层,分别介绍了我国抗击非典的两个经验: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

加强医疗硬件设施的建设,重视医疗应急人才的培养。第三段主要介绍了我国抗击非典的一个经验,即加

强公众舆论宣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埃博拉病毒为何难“破”

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引起全球关注。但其实,人类早在1976年就发现了埃博拉病毒。近40年过

去了,科学家为何仍未研发出针对这一致命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疫苗?破解埃嚼拉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要从埃博拉病毒说起。这种病毒很难对付,对实险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相关实脸必须在

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实脸室中才能进行,而具备这样条件的实脸室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有限。

其次,埃博拉虽然是一种致命病毒,但客观地看这种病毒其实很少见,它的传播范围基本上就集中

在西非地区,很多人以前甚至没听过这个病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所言,“由

于史上埃博拉病例出现不多,此前医学界并未像研发艾滋病疫苗一样存在迫切压力。”

而且埃博拉疫情的暴发时间不规律,不像某些病毒性传染病有特定的季节性,因此也就无法预知和

防范c这就导致研究人员测试新疗法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此次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暴发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埃博位疫情,极至目前报告的确

诊和疑似病例总计1000多例,这与常见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相比,规模要小得多。而此前许多年,

埃博拉在西非地区基本匕只是零星感染。

比外,缺乏经济效益也是针对埃博拉的特效药物或疫苗迟迟无法研制出来的原因之一。埃博拉药物

或疫苗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其销量却很有限,肯定没有私人企业愿意投资。英国雷丁大学病毒学家

本•诺伊曼就说,“做埃博拉这种研发,对于任何一家医药公司来说,从经济角度看都是不可行的,因

为企业要考虑到经济利益”。

目前,主要是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政府在资助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而发达国家政府资助相关研究

并非因为这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往往是出于防范生化袭击的考虑,其成果也粮难扩散到企业。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研发一直进展很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就曾表示,至少一年内不会出现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有效疗法和疫苗。直到这次西非

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相关的研发才开始加速前进。盘点全球,目前正在研发的少数几种埃博拉药物

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但尚无一种完成严格的临床试验。据媒体报道,美国陆军资助研发的一种埃

博拉药物已经在猴子身上显示出理想效果。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传染病专家弗雷德•海登谨慎评价说:

“这种药物应该能行,因为动物模型(显示有效),但是,除非在人体中进行临床试脸,否则谁也不知

道。”

至于疫苗,美国政府资助研发的一种疫苗虽然已经在灵长类动物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但人体注射后

效果如何、安全剂量是多少尚不可知。加拿大一家公司与美国政府签署了1.4亿美元的合同研发埃博拉

疫苗c但早前,他们在健康人身上进行接种试脸时,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叫停,理由是还需提供更

多疫苗安全信息。

眼下,医务人员面对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能做的就是:减轻高热、呕吐、腹泻等各种症状,保证患者

不脱水。埃博拉病毒虽然致死率高,但如果感觉不适时及时寻求医疗救治,有些患者仍有机会康发。

那么这些尚未经过大规模人体临床试脸的药物或疫苗,在当前西非疫情大暴发之际能先行使用吗?

对此科学家分歧严重。

病毒发现者之一、现供职于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彼得•皮奥特认为,鉴于这次西非疫情史

无前例,应该认真考虑是否采用试脸性药物或疫苗。但也有很多专家表示,使用任何尚未经过大规模人

体临床测试证实安全性的疗法或疫苗,都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而且很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世卫组织发言人哈特尔也说,目前阶段,世卫暂无计划要推动在西非疫X投放任何试验性药物或协

助开展任何临床试验。

(节选自《科技日报》2014年8月5日)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埃博拉病毒难“破”原因的一项是()

A.埃博拉病毒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但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提供这样条件的实验室明显不足。

B.埃博拉病毒传播范围基本上就集中在西非地区,很多人以前甚至没听过这个病名,更不用说研究了。

C.埃博拉不是季节性暴发病毒,研究者无法准确预知和防范,导致测试新疗法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D.正在研发的埃博拉药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且只有有限的几种,还尚无一种完成严格的临床试

验。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常见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相比,虽然西非三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总计已经1000多例,但规

模仍然显得小得多。

B.这次西非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使得相关有效疗法和疫苗研发开始加速,这使得一年内攻克这一难题

成为可能。

C.由美国陆军资助研发的埃博拉药物虽然在猴子身上实验效果理想,但在人体之中临床试验效果如何仍

有待验证。

D.虽然彼得•皮奥特提议应考虑是否采用试验性药物或疫苗,但很多专家认为,盲目使用,不仅不符合

伦理道德还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经济利益考虑,任何一家私人医药公司要研发需要巨额资金而销量有限的埃博拉药物或疫苗都是不

可行的。

B.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资助埃博拉病毒讲究的初衷并非是要治愈这种传染病,往往是出于防范生化袭击

的考虑。

C.研究发现,虽然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但患者只要被及时救治,就一定有机会康复,重显生机和活

力。

D.虽然西北埃博拉疫情严重,但世卫组织仍没有将在此疫区投放任何试验性药物或协助开展任何临床试

验列入计划。

【答案】7,D8.B9.C

【解析】7.D项,误将结果当成原因。选项说的是埃博拉病毒难“破”导致的结果而非原因。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B项,未然变已然。文章中是“至少一年内不会出现”,选项中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成为可能”。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C项,表述绝对化。原文是“有些患者仍有机会康复”。

二、选择题

10.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埃博拉在西非多国昼虐之际,这种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现居英国的彼得・皮奥特博士说,如今发生在西非

国家的埃博拉疫情,与30多年前刚果(金)暴发的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如出一辙。为防止埃博拉病毒曼延,

他呼吁英国政府加紧测试试验性疫苗,尽快让这些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且获得实质性成效,这样,才能

积极应对疫情,而不致于措手不及。

A.肆虐B.如出一辙C.曼延D.措手不及

【答案】C

【解析】c曼延:连续不断,应改用“蔓延"。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A肆虐:起破坏作用。B如

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D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

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

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

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下面是有关H7N9(禽流感)的调食数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时间疫情分布情况疫情确诊及死亡人数接触史

上海15例,江苏12例浙江11

4月10日感染38人,死亡10人32人接触禽类鸟类

上海24例,江苏16例浙江15

确诊60例患者,死亡

4月15日例,安徽2例,河南2例,北京48人接触禽类鸟类

13人

1例

A.疫情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呈向北方蔓延的趋势。

R,感染与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但死亡概率有下降。

C.感染原因复杂,但大多和与禽类接触有关。

D.大众要尽量不接触禽类,科学安全食用禽类产品。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有关H7M9(禽流感)的调查数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的

图文转换能力,设题的对象是表格。考生应关注表格调查的每个项目和具体的数字。C项,”感染原因复

杂”错误,感染原因“复杂”在表中无依据,从表格中来看,主要调查了时间、禽流感的疫情分布、疫

情确诊及死亡人物、接触史,从接触史来看,大多数人都接触过禽鸟类鸟类,并不能看出感染原因的复

杂性C

1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我国H7N9疫情与往年相比来得较早,李克强明确要求要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必须高度重视,绝

不能掉以轻心。

B.94岁的杨振宁两年前放弃美国身份,加入中国国籍的消息最近被曝光后,互联网上充塞有各种猜测和

评论,但他对此基本不屑一顾。

C.今日,佛山均安警方抓获一名“胆大包天”的嫌疑人,明知屋主在家,仍然登堂入室进行偷窃,结果

被屋主堵在天台。

D.金正男被人用“VX毒素”杀死,在国际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据说,这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剂,唯

一的用途就是作为化学武器使用。

【答案】C

【解析】掉以轻心,形容不经意,轻视。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不屑一

顾,不值得一看,表示轻视看不起。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

步。也作“升堂入室”。此处不和语境。轩然大波,轩然: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

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

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