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身体的防卫(讲义)(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C/20/wKhkGWeKA8qAFyGsAAHwJY78WAM071.jpg)
![3.3身体的防卫(讲义)(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C/20/wKhkGWeKA8qAFyGsAAHwJY78WAM0712.jpg)
![3.3身体的防卫(讲义)(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C/20/wKhkGWeKA8qAFyGsAAHwJY78WAM0713.jpg)
![3.3身体的防卫(讲义)(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C/20/wKhkGWeKA8qAFyGsAAHwJY78WAM0714.jpg)
![3.3身体的防卫(讲义)(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C/20/wKhkGWeKA8qAFyGsAAHwJY78WAM07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知识点分析】
一.对微生物的抵抗
1.人体的免疫:人体有多种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这些构造和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2.人体的三道防线:
3.非特异性免疫:
(1)特点: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具有非专一性。
(2)类型:皮肤、吞噬细胞、呼吸道纤毛、溶菌酶、胃液等。
(3)人体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特异性免疫:
(1)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
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专一性,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
疫)。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抗体)和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点
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病原体所在细胞外细胞内
免疫物质抗体淋巴因子
作用对象体液中的抗原细胞内的抗原或移植器官
共同点都是特异性免疫,都有免疫记忆功能
第1页共18页.
4.抗原和抗体
(1)抗原:是指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来自体外的细菌、病毒、移植器官、
花粉等以及来自体内的癌细胞等。
(2)抗体:是指抗原入侵机体后,刺激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的
特殊蛋白质,通常称作免疫球蛋白。抗体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
用,将抗原消除。
三.特殊的防病措施
1.自然免疫:通过感染,在机体里产生抗体,对病原体能产生抵抗作用,是一种自然的抵
御能力。如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2.人工免疫
(1)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发现了一种通过给人体接种疫
苗,使人体获得免疫能力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
(2)疫苗的种类:
a.减毒的活疫苗,接种后能使人体感染(在不生病的情况下)而产生免疫力;
b.灭活的死疫苗,其安全性比减毒的活疫苗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如减毒的活疫苗,需多
次强化注射。
(3)按照抗体的获得方式,人工免疫可分为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四.人体免疫功能
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抗感染功能、免疫监视功能、自我稳定功能。
【例题分析】
第2页共18页.
【例1】如图I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
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叫做B淋巴细胞
【答案】C
【解析】A.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抗
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
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
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消灭病毒,然后病毒开始减少,
抗体也随之减少,第二次抗体的增殖要比第一次大的多,不符合题意。
B.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不符合题意。
C.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因此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特
异性免疫,不是非特异性免疫,符合题意。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不符合题意。
2.如图是2020年4月10日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拍摄的新型冠状病毒灭
活疫苗样品。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减毒灭活处理可用来生产疫苗
B.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C.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答案】C
【解析】A.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减毒灭活处理可用来生产疫苗,A正确。
第3页共18页.
B.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计
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故B正确。
C.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
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故C错误。
D.病毒侵入人体后,就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故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D正确。
3.当人体受病原体侵袭时,会通过各种免疫方式保护自身,如图所描述人体免疫方式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B.人工免疫
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
【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图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消灭病原体的过程,血液中含有的吞
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如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A.御敌于国门之外B.定点清除C.扫地出门D.城市巷战
【答案】D
【解析】A.图示御敌于国门之外,表示了皮肤的阻挡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图示定点清除,表示了吞噬细胞在抗体的协助下在消灭病菌,抗体是病原体进入人体
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是后天获得的,是特异性免疫,属
第4页共18页.
于人体第三道防线,B错误。
C.图示扫地出门,表示了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图示城市巷战,表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
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5.(2021·温州二模)截至2021年4月6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539.2万
剂次,这项工作还将继续进行,以控制此传染病的流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疫苗相当于抗原B.接种一次即可终身具有免疫能力
C.预防接种是特异性免疫D.预防接种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
【答案】B
【解析】AD.灭活的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预防接种后体内可产
生相应抗体来对抗病毒,正确。
B.并不是所有的疫苗都具有终身免疫能力,有的疫苗需要多次复种才可以,如新冠疫
苗,错误。
C.人体的免疫科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
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
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预防接种是特异性免疫,正确。
6.对下列生物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只有外来的物质才能成为抗原,人体自身的物质不会成为抗原
B.为预防毒蛇咬伤,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相应蛇毒血清进行预防
C.吸毒不会损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
紊乱的反应
【答案】D
【解析】A.原不都是外来异物,机体自身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故A错误。
B.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注射了此血清后体内一段时间内会还有抗蝮蛇蛇毒的抗体,但抗
体不会长期存在于人体内,所以不能用来预防。预防的话要注射疫苗,疫苗一般是灭活病
第5页共18页.
毒,相当于抗原而不是抗体,故B错误。
C.吸毒会损害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故C错误。
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
乱的反应,故D正确。
7.(2022·金华中考)四月份,金华人民齐心协力,又一次有效地防控了新冠肺炎疫情的
蔓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B.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的遗传病
C.入侵人体内的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D.接种新冠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D
【解析】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能繁殖等生物特征,新冠病毒属于生物,故
A错误。
B.“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故B错误。
C.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此新冠病毒属于病原
体,故C错误。
D.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给健康人接种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正确。
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B.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长,提高人口素质
C.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答案】C
【解析】A.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第一
和第二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
的,主要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A正确。
B.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B正确。
C.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
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C错误。
D.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就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以后再有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该抗体就会与此病毒结合,使其失去致病力,人体就不会患病了,D
第6页共18页.
正确。
9.2021年新冠肺炎病毒仍肆虐,我们要做好防疫工作。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
方法之一、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肺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新冠肺炎疫苗对接种人来说是传染源
C.接种疫苗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A.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
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错误。
B.新冠肺炎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
胞产生抵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新冠肺炎的免疫力,错误。
C.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从传染
病预防措施来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D.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因
此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
10.(2021·杭州二模)浙江省已全面启动18周岁以上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的工作。某
种新冠疫苗是用灭活的新冠病毒制成。接种中使用的按压棉签需统一放置在指定回收容器
内,不得带离现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新冠疫苗后可引起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B.灭活的新冠病毒属于抗体
C.棉签统一回收是为了防止污染环境
D.接种新冠疫苗后就不需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答案】C
【解析】AB.注射的新冠疫苗属于抗原,当新冠疫苗被注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使人体
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
C.接种中使用的按压棉签需统一放置在指定回收容器内,不得带离现场是为了防止污染
环境,正确。
D.接种新冠疫苗后就还需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这些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
径,错误。
第7页共18页.
11.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B.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
C.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D.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
【答案】C
【解析】A.花粉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A正确。
B.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
质,B正确。
C.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
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C错误。
D.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
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D正确。
12.根据免疫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被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己腿部的皮肤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都会刺激淋巴细
胞产生的相应的抗体,因此都属于抗原;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
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都是自己的成分,一般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因此都不属于抗
原。因此,属于抗原的是: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
苗。
13.2020年5月22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陈薇院士新冠疫苗的I期临床试
验结果,引起巨大反响!这款Ad5腺病毒载体COVID-19疫苗(Ad5-nCoV),安全性、
耐受性良好,并能在人体内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108个志愿者全部有显著
的细胞免疫反应。所以我们对这款疫苗的未来,充满期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健康的人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第8页共18页.
B.注射疫苗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病毒是传染源
D.新冠病毒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B
【解析】A.给健康的人注射疫苗目的是使体内产生抗体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
易感人群,故A错误。
B.注射疫苗获得免疫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故B正确。
C.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是病原体,故C错误。
D.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D错误。
14.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此免疫属于同种类是()
A.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
B.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C.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体的病原体
D.一些人闻到某种花香会产生过敏
【答案】C
【解析】AB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一些人闻到某
种花香会产生过敏都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ABD不正确。
C.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体的病原体与唾液中的溶菌酶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
确。
15.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白血病患者重建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从免疫的角
度分析,移植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B
【解析】(1)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的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也可以分化
成各种其他细胞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
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
第9页共18页.
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
道防线.
(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
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移植到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
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造血干细胞的成活.因此移植的造血干细
胞相当于抗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从免疫
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抗原,特异性免疫.
二、填空题
16.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曾被称为黑死病,为我国
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
材料2: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指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肺炎。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鼠疫杆菌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病原体,两者在结构上的
差别是_____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两者都属于_______________,侵入人体后,人
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会产生相应的物质,针对性地对其发起攻击,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2)为了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______________。
①针对疑似病人进行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②建立方舱医院,实现集中隔离治疗确诊的“2019冠状病毒病”轻症患者;
③个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注意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答案】鼠疫杆菌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019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抗原特异性①②
【解析】(1)鼠疫杆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个体,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新冠肺炎病
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从免疫学角度看,鼠疫杆菌和
新冠肺炎病毒都属于抗原,抗原侵入人体后,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会产生相应的物质,针
对性的对其发起攻击,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实现的。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针对疑似病人
第10页共18页.
进行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②建立方舱医院,实现集中隔离治疗确
诊的“2019冠状病毒病”轻症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③个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注意个
人防护和手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7.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学校采取了多项有力应对措施,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防控疫情,学校落实“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
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专家建议去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据此判断新冠肺炎属于
______传染病(选填“呼吸道”或“消化道”)
(2)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病毒是______,从免疫学来看,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新冠病
毒是______。
【答案】控制传染源呼吸道病原体抗原
【解析】(1)学校落实“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属于控制传染
源。专家建议去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据此判断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病毒能使人患病,属于病原体;从免疫学来看,能引起人体产
生抗体的新冠病毒是抗原。
18.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陈薇团队研发
的单针新冠疫苗成功上市,能有效地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
(1)新型冠状病毒的性状是由DNA分子上的______控制的。
(2)新冠肺炎从传播途径看属于______(选填“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
(3)通过注射单针新冠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选填“特异
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基因呼吸道特异性
【解析】(1)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新型冠状病毒的性状是由DNA分子上的基因控制
的。
(2)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3)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通过注射
疫苗获得的免疫只是对相应的病原体其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
第11页共18页.
19.始于19年未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该
类疾病最有力的武器。人类对付乙肝病毒就是采用类似的方法:图甲所示是对鼠A、B进
行的病毒疫苗实验;图乙反映的是人先后两次注射乙肝疫苗后,血液中相应抗体量的情
况。
(1)写出进行疫苗后,人体能较长时间产生对该病毒的免疫力的原因。______
(2)根据乙图信息,结合免疫类型,解释为何现有的新冠疫苗大多要先后两次注射,而不
是只注射一次。______
【答案】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促
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有的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
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
清除,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因为从图中可知当人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产生抗
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
长。
【解析】(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
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有的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
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
以清除,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2)因为从图中可知当人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
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第12页共18页.
20.(2022·绍兴一模)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2月26日,香港第五波疫情共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
126324例,死亡病例404例,病死率0.32%。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李家超3月6日表
示,中央9个援建项目一共可提供约5万多个床位,将大大增加香港的隔离能力。隔设施
增加,再配合有效的大规模检测,香港将有能力管控疫情走势。
材料二:自2021年初开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各地各学校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预
防疫情传播:
①对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上报;
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③利用大课间和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
④每天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⑤开窗通风。
材料三:预防新冠肺炎流行最有效的方式是注射疫苗。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
免费为全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好消息。
(1)阅读材料一可知,香港第五波疫情2个月出现10多万病人,说明传染病除传染性外
还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内的大肠杆菌相比较,结构上的特点是
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各学校采取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___________,新冠肺炎患者属于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___________物质,接种后,可以
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对该传染病的免疫功能。
【答案】流行性无细胞结构②④⑤传染源抗原
【解析】(1)阅读材料一可知,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病毒
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是单细胞个体,
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
核区。所以,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内的大肠杆菌相比较,结构上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对所有进入
校园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上报属于控制传染源。③利用大课间和体
育课进行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②要求师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佩戴口罩;④每天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⑤开窗通风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传染源是能够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所以,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属于传染源。
(3)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
第13页共18页.
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
注射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
21.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15年春季,手足口病卷土重来,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
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患者的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
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
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
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________,幼儿园里的其他儿
童属于________。学校会劝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染病的防措施上属于
________。发生该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宿舍等进行消毒,这是预防传染病流
行措施中的________。
(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________;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________。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
________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狂犬病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引发此类传染病的病原体
是________。
【答案】传染源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抗原抗体特异性
病毒
【解析】(1)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此题中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
传染源。学校针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就属于控制传染源。发生该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
有教室、宿舍等进行消毒,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2)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疫苗是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造
的,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3)抗生素是由真菌分泌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无效。手足口病的病原体
为肠道病毒,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
22.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
(1)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第14页共18页.
A.营寄生生活B.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是一种单细胞生物D.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2)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先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
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________免疫。
(3)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
毒,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应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________g水中。
(4)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冠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________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5)在抗疫第一线,卫生部门使用了负压救护车。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
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还能将车内
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时可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下列例子中,同样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____________
A.充完气的轮胎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正在工作的吸尘器D.烧煮食物的高压锅
【答案】C非特异性995CC
【解析】(1)A、病毒都是依靠寄主生存的,故A正确。
B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和核算组成,故B正确,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故D正确。
故选C。
(2)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没有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中含有过氧乙酸的质量5g,所以需要的水的质量为:
1000g-5g=995g。
(4)A、消毒液是有毒的,合适即可,不是越浓越好,故A错误。
B、吸烟、喝酒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任何作用,不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故B错误。
C、新冠肺炎是通过气体、飞沫传播的,经常通风和保持卫生清洁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做
法正确,故C正确;。
D、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天天吃药,故D错误。
故选C。
第15页共18页.
(5)A、刚充完气的轮胎,压强比外界压强大,故A不符合题意。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内的压强要大于外界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作的吸尘器,是内部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故C符合题意。
D、烧煮食物的高压锅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23.(2021·浙江嘉兴三模)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
后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经科学检测,导致此次传染病的病原体为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如图所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来临,让人们
更加的关注医疗卫生,也更加的关注人体免疫。人体的免疫系统对防御疾病、维护健康具
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黏膜能够阻挡病原体,而且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还
具有杀菌作用。人体体液中的____和吞噬细胞能够杀死和吞噬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2)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____可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
免疫物质叫做抗体。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类。加强个人
防护、实行计划免疫的措施属于____。
(4)近年来,疫苗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下列对疫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B.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C.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
D.疫苗是一种用于人体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的拿手好戏弹钢琴作文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商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税收管理业务指导》课件
- 专题04:人称选用(练习)
- 食品工厂卫生作业内容
- 蔬菜基地租赁承包合同范本
- 物业招标合同书
- 建筑消防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JD37-009-2024 山东省存量更新片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GB/Z 44765.3-2024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和电网侧管理系统间的接口第3部分:架构
- 《春酒》琦君完整版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解析
- 春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