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师新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西师新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西师新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西师新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西师新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西师新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据报道,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可能存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导致温室效应,它的结构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是:B.和互为同位素C.分子中存在极性键D.分子呈直线形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钴晶体,再逐滴加入浓盐酸至晶体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水至溶液呈紫色为止。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q)(粉红色)+4Cl-(aq)(aq)(蓝色)+6H2O(l)∆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为蓝色B.将试管放入热水水中,溶液变成粉红色,则:∆H<0C.当溶液中v正[()]=v逆()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x的性质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制备气体x

溶液a

溶液a

A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KMnO4酸性溶液。

紫色褪去。

C2H4被氧化。

B

碳酸钠与醋酸溶液作用。

Na2Si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

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作用。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O2能将I-氧化为I2

D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

Br2的四氯化碳溶液。

橙红色褪去。

C2H4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A.AB.BC.CD.D4、某小组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②;③中溶液均足量,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Ⅰ向盛有Na2S溶液的①中持续通入CO2至过量②中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的pH降低;

③中产生白色浑浊,该浑浊遇酸冒气泡Ⅱ向盛有NaHCO3溶液的①中持续通入H2S气体至过量现象同实验Ⅰ

资料:CaS遇水完全水解。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③中白色浑浊是CaCO3B.②中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H2S+Cu2+==CuS↓+2H+C.实验Ⅰ①中发生的反应是:CO2+H2O+S2−==CO32−+H2SD.由实验Ⅰ和Ⅱ不能比较H2CO3和H2S酸性的强弱5、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测量所制得气体的体积;下面有关这两套量气装置的使用说明有错误的是。

A.使用A装置量气前,其右管中应充满相应的液体B.量气前,B装置中广口瓶通常应盛满相应的液体C.A装置收集完气体后,在读数前应使盛液管内液面与集气管内液面相平D.A装置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而B装置直接测量的是所排出液体的体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水丰富而独特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1)对于水分子中的共价键,依据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式判断,属于_________键;依据O与H的电负性判断,属于_________共价键。

(2)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_,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3)下列事实可用“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解释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常压下;4℃时水的密度最大。

b.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沸点高160℃

c.水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强。

(4)水是优良的溶剂,常温常压下极易溶于水,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写出两条)。

(5)酸溶于水可形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由于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不同,会对微粒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如中H-N-H的键角大于中H-O-H的键角,据此判断和的键角大小:________(填“>”或“<”)。7、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M和N;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_______(填“>”、“<”或“=”)0。

(2)3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请在图2中画出30min~40min的正逆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以及标出40min~50min内对应的曲线_____。

(3)0~8min内,_______;50min后,M的转化率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20min~30min内,反应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8、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1mol/L的四种溶液:①HCl;②CH3COOH;③NaOH;④Na2CO3。

(1)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序号填写)。

(2)等体积混合②和③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___。

(3)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pH=3,则CH3COOH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④的水溶液呈碱性的主要原因:___。

(5)取10mL溶液①,加水稀释到10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约为___。9、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简易流程如下:

有关物质的熔、沸点如表:。苯酚氯乙酸苯氧乙酸熔点/℃436299沸点/℃181.918928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室I中反应的最佳温度是104℃,为较好地控制温度在102℃~106℃之间,加热时可选用___(选填字母)。

A.火炉直接加热B.水浴加热C.油浴加热。

(2)分离室I采取的操作名称是___。

(3)反应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分离室II的操作为:①用NaHCO3溶液洗涤后分液;②有机层用水洗涤后分液;洗涤时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0、如图所示的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称量NaCl的实际质量是___。

(2)图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

(3)图C反应的表达式为__。

(4)图D实验目的是__。11、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______(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

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_________。

(2)如果要验证乙同学判断的正确性;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可用试剂,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请将选用的试剂代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表。

实验可供选用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四氯化碳D.硫氰化钾溶液E.硝酸银溶液F.碘化钾淀粉溶液。实验方案。

所选用试剂(填代号)

实验现象。

方案一。

方案二。

(3)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则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共9题,共18分)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硫代硫酸钠Na2S2O3产生兴趣。该小组通过实验对Na2S2O3的某些性质进行了探究。完成下列填空:

(1)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①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实验②取少量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上述实验说明Na2S2O3具有______性。

(2)乙同学取少量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据此也认为氯水将Na2S2O3氧化。评价他的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

(3)丙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Na2S2O3的一种制取原理:S+Na2SO3Na2S2O3.为探究外界条件对Na2SO3转化率的影响,他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每次反应时间为60min):。序号硫粉质量Na2SO3质量水质量反应温度Na2SO3转化率实验③18g63g42g80℃80.7%实验④18g63g57g80℃94.6%实验⑤36g63g42g80℃80.8%

(i)实验③、④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对亚硫酸钠转化率的影响;

(ii)实验③、⑤中Na2SO3转化率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

(iii)实验⑥想要探究温度升高对亚硫酸钠转化率是否有影响,请设计一组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序号硫粉质量Na2SO3质量水质量反应温度Na2SO3转化率实验③18g63g42g80℃80.7%实验④18g63g57g80℃94.6%实验⑤36g63g42g80℃80.8%实验⑥__________

(4)丁同学将少量Na2S2O3溶液滴至AgNO3溶液中,发现立即生成了白色Ag2S2O3沉淀,但沉淀很快变为棕黄色,最终变为黑色。过滤后,滤液中只含AgNO3、NaNO3与H2SO4.已知Ag、Ag2O、Ag2S均为黑色且难溶于水,推测该实验中黑色沉淀可能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13、一种可以同时制备和的实验流程如图:

其中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的制备。

①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的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写出装置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④向发生器中滴加90%的浓硫酸后,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滴入反应装置内,滴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装置Ⅳ中反应结束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___________(填“”或“”,下同),打开___________。

(2)“除杂”时,加入溶液除去的是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准确称取所得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晶体,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将所得混合液配成待测溶液。移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的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14、CuCl用于石油工业脱硫与脱色,是一种不溶于水和乙醇的白色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可被迅速氧化。实验室是用CuSO4-NaCl混合液与Na2SO3溶液反应制取CuCl。相关装置及数据如图。

回答以下问题:

(1)制备过程中Na2SO3过量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u(SO3)2]3-,为提高产率,CuSO4-NaCl混合液应装在仪器1中,仪器1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2的构造中有连通管,该构造的作用是_______。

(2)乙图是体系pH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丙图是产率随pH变化关系图。实验过程中常用Na2SO3-Na2CO3混合溶液代替Na2SO3溶液,其中Na2CO3的作用是及时除去生成的H+并维持pH在_______左右以保证较高产率。

(4)反应完成后经抽滤、洗涤、干燥获得产品。抽滤所采用装置如丁图所示,其中抽气泵的作用是使吸滤瓶与安全瓶中的压强减小。跟常规过滤相比,抽滤的优点是得到的滤饼更干燥,且_______;洗涤时,用“去氧水”做洗涤剂,使用“去氧水”的理由是_______。

(5)工业上常用CuCl作为O2、CO的吸收剂。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含量。已知: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也能吸收氧气。

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_→D,用D装置测N2含量,读数时应注意_______。15、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盐;某同学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2NO2+Na2O2=2NaNO3

③3NaNO2+3HC1=3NaC1+HNO3+2NO↑+H2O

④酸性条件下,NO和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1)该同学用以上仪器制备NaNO2,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E。(填序号,可重复)。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3)D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NaNO2含量:

①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mL的M溶液(M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试管编号abcdeNaNO2含量/(mg·L-1)020406080

②称量0.10g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5mL待测液,加入1mLM溶液,再加蒸馏水至10mL并振荡,与标准比色阶比较:配制上述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填名称)。

③比色的结果是:待测液的颜色与d组标准色阶相同,则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16、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氧气时,试管口的棉花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______(填序号):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A,E装置来制取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冒出时,进行收集,集完氧气取出集气瓶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色,甲;乙、丙三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的影响;

丙: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氧气;过氧化氢(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_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

(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方案中是否含有过氧化氢,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g过氧化钠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可得出结论。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18、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1)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为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需从图中选择必要的装置,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用接口字母表示__________,描述能验证气体产物的实验现象______。

(3)停止反应,待装置冷却后,取出反应过的铁粉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经检验上述滤液中不含这不能说明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所得产物中不含价的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

(4)为了得到白色的沉淀,并尽可能使沉淀长时间保持白色,有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电源中的b为正极;a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

(5)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胶状物并放出无色气体,写出高铁酸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用溶液滴定可以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步骤如下:

a.称取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定至终点。

重复三次滴定实验所消耗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滴定序号消耗溶液体积123

计算上述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19、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组装好仪器;向三颈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15mL液溴。

步骤2____。

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室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已知:①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

③乙醚是重要有机溶剂;医用麻醉剂;易挥发储存于阴凉;通风处;易燃远离火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2的操作是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__________。冰水浴的目的__________。

(3)该实验从安全角度考虑除了控制反应温度外;还需要注意:

①_________②_______。

(4)制备MgBr2装置中橡胶塞和用乳胶管连接的玻璃管口都要用锡箔纸包住的目的是_________。

(5)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可用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B洗涤晶体可选用0℃的苯。

C加热至160℃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苯D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

(6)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EDTA(简写为Y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Y4-═MgY2-

①先称取0.7500g无水MgBr2产品,溶解后,等体积分装在3只锥形瓶中,用0.0500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三次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为26.50mL,则测得无水MgBr2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②滴定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产品纯度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0、某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和比较SO2和C12的漂白性;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二套。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向第一套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SO2;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_______(填“恢复”或“不恢复”)红色;

(2)向第二套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C12;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也褪色,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_______(填“恢复”或“不恢复”)红色;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以说明SO2和C12的漂白原理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C12通入品红溶液中,生成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填“HC1”或“HClO”)。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3题,共27分)21、(1)若t=25℃时,Kw=___________,若t=100℃时,Kw=1.0×10-12,则100℃时0.05mol•L-1Ba(OH)2溶液的pH=___________。

(2)已知25℃时,0.1L0.1mol•L-1的Na2A溶液的pH=1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___________。

(3)pH相等的Na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CH3COONa溶液的pH___________NaOH溶液的pH(填“>”“=”或“<”)。

(4)室温下,pH=2的H2SO4溶液、pH=12的NaOH溶液、pH=12的Na2CO3溶液,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___________。

(5)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NH4HSO4、②NH4HCO3、③NH4Cl三种溶液,pH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数字标号填空,下同);相同温度下,NH浓度相等的上述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6)含有Cr2O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酸性废水中含5.0×10-3mol•L-1的Cr2O可先向废水中加入绿矾(FeSO4·7H2O);搅拌后撒入生石灰处理。

①写出加入绿矾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c(Fe3+)=4.0×10-13mol•L-1,则残留的Cr3+的浓度_______________mol•L-1(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3)。22、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仪器名称:的名称是_________。

(2)写出中和反应制备氮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的作用是_____,是否可以把和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4)写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请用化学方法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类比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反应,认为钠和二氧化碳也可以发生反应,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进行了下列实验:

(1)若用下图装置制备CO2,则发生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将制得的CO2净化、干燥后由a口缓缓通入下图装置,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玻璃直管中的钠燃烧,火焰为黄色。待冷却后,管壁附有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

①能说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净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若未排尽空气就开始加热,则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主要为_________。

(3)若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_________。

A.水B.泡沫灭火剂C.干沙土D.二氧化碳。

(4)该小组同学对管壁的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讨论并提出假设:

Ⅰ.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Ⅱ.白色物质可能是Na2CO3;Ⅲ.白色物质还可能是_________。

(5)为确定该白色物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①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___成立(填序号)。

②由实验得出: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每生成1mol氧化产物,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

(6)在实验(2)中还可能产生另一种尾气,该气体为________;处理该尾气的方法为_____。评卷人得分五、工业流程题(共4题,共32分)24、铟(In)是一种稀散金属,常与其他金属矿石伴生,回收氧化锌烟尘(主要成分是ZnO,还含少量PbO、FeS、等)中的金属铟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室温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金属离子开始沉淀pH(离子浓度为时)1.363完全沉淀pH2.784.3

回答下列问题:

(1)In为49号元素,常以+3价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基态I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中性浸出”的过程为:先加入稀硫酸和适量氧化剂氧化酸浸氧化锌烟尘;反应结束前半个小时加入CaO调整pH=5.0~5.2。

①与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氧化酸浸过程中,中的硫元素被氧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氧化剂用量对中性浸出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最佳氧化剂用量为_______。

④“中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3)萃取时,发生反应代表有机萃取剂。

①反萃取时,宜选用的试剂X为_______。

②实验室进行萃取和反萃取时,均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4)“置换”后的滤液可返回_______(填“滤液1”或“滤液2”)中利用。

(5)“置换”时锌粉的利用率为99.5%,若想获得6.9kg海绵铟,需要使用锌粉_______kg(保留两位小数)。25、某同学在实验室以α-呋喃甲醛()为原料制备α-呋喃甲醇()和α-呋喃甲酸();过程如下:

相关物质性质如下表:。物质α-呋喃甲醛α-呋喃甲醇α-呋喃甲酸乙醚常温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无色透明液体白色针状固体无色透明液体熔、沸点/℃-36.5

161.7-31

171131

230-232-116.3

34.6相对分子量969811274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苯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水溶性:36g/L(20℃)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用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如图,盛放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操作I是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操作II是_____________,操作II前需要向乙醚混合液中加入无水MgSO4,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层中加入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操作III包括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本实验呋喃甲酸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进一步提纯α-呋喃甲酸,若重结晶时加入过多的蒸馏水,则会导致α-呋喃甲酸的产率___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不影响”)。26、硝酸铝广泛应用在显像管生产;稀土的提炼等,工业上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①硝酸铝白色透明结晶。易溶于水和乙醇;极微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乙酸乙酯。

②熔点73℃;在135℃时分解。

③硝酸和铝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布如图1。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硝酸铝;请回答:

(1)从工业生产角度考虑稀硝酸的最佳浓度范围为________mol·L-1。反应2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反应1中加入的NaOH溶液;除油污和氧化膜,所以要足量。

B没有真空,也可在水浴条件下蒸发,防止Al(NO3)3的分解。

CAl(NO3)3·9H2O干燥时;可放在如图2的干燥器中,隔板下放上浓硫酸吸水,由于吸附力较大,要用力垂直拉开玻璃盖。

D制取后的Al(NO3)3必须密封保存。

(3)Al(NO3)3·9H2O也可以和SOCl2反应,除了生成Al(NO3)3,其它产物都是酸性气体,有关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由铝制备Al(NO3)3的装置如图3:

①通入水蒸气的作用是提高温度和________。

②e中很难除尽尾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Al(NO3)3·9H2O晶体吸附HNO3,合适的洗涤剂是________。

③有人认为C的冷凝管是多余的,他提供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27、碘酸钾可用作食用盐的加碘剂,为无色或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加热至560℃开始分解,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水溶液呈中性,溶解度在0℃时为4.74g,100℃时为32.3g。下图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碘酸钾的工业流程:

(1)步骤①需控制温度在70℃左右,不能太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不能太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步骤⑤用冰水冷却至0℃,过滤出碘酸钾晶体,再用适量冰水洗涤2~3次。用冰水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4)产品纯度测定:取产品9.0g,加适量水溶解并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该溶液并用稀硫酸酸化,加入过量的KI溶液,使碘酸钾反应完全,最后加入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25.00mL该滴定液时恰好达到滴定终点。已知

①实验中可用_______作指示剂。

②产品的纯度为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求得的纯度比实际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8、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的化合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治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课题。其催化氧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

(1)已知:I.SO2(g)+V2O5(s)SO3(g)+V2O4(s)△H1=+24kJ•mol-1

Ⅱ.2V2O4(s)+O2(g)2V2O5(s)△H2=-244kJ•mol-1

①SO2(g)+O2(g)SO3(g)△H3=___kJ•mol-1。

②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高出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则反应Ⅱ的正反应活化能为__(用字母E1~E6表示)kJ•mol-1。

③总反应速率一般由慢反应决定,从图1中分析决定V2O5催化氧化SO2的反应速率的是反应__(填“I”或“Ⅱ”)。

(2)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测得SO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所示:

①第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v(SO3)=____mol•L-1•min-1,O2的转化率为_____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精确到0.01)。29、近年来;全球丙烯需求快速增长,研究丙烷制丙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反应有:

Ⅰ.C3H8在无氧条件下直接脱氢:C3H8(g)C3H6(g)+H2(g)∆H1=+124kJ·mol−1

Ⅱ.逆水煤气变换:CO2(g)+H2(g)CO(g)+H2O(g)∆H2

Ⅲ.CO2氧化C3H8脱氢制取丙烯:C3H8(g)+CO2(g)C3H6(g)+CO(g)+H2O(g)∆H3

已知:CO和H2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285.8kJ·mol−1;

H2O(g)=H2O(l)∆H=−44kJ·mol−1

请回答:

(1)反应Ⅱ的∆H2=___________kJ·mol−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大。

B.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丙烷平衡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

C.反应Ⅱ能自发,则∆S<0

D.恒温恒压下通入水蒸气有利于提高丙烷转化率。

(3)在不同压强下(0.1MPa、0.01MPa),反应Ⅰ中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556℃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4)反应Ⅰ须在高温下进行,但温度过高时易发生副反应,导致丙烯选择性降低,且高温将加剧催化剂表面积炭,导致催化剂迅速失活。工业上常用CO2氧化C3H8脱氢制取丙烯。请说明原因:________。

(5)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制取丙烯可采用铬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碳,维持催化剂活性,原因是_____。

30、2019年10月27日;国际清洁能源会议(ICCE2019)在北京开幕,碳化学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议程。甲醇;甲醛(HCHO)等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能源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1)甲醇脱氢法可制备甲醛(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态);反应生成1molHCHO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1。

已知:

则反应_______

(2)氧化剂可处理甲醛污染,结合图2分析春季(水温约为15℃)应急处理被甲醛污染的水源应选择的试剂_______(填化学式)。

(3)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可用于工业上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H=akJ∙mol-1。

①按投料比将H2与CO充入V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a=_______(填“>”或“<”)0;压强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_。

②在温度为T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CO发生上述反应,起始时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图3中的M点对应的转化率,则在该温度下,对应的N点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工业上利用CH4(混有CO和H2)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取H2:CH4(g)+H2O(g)⇌CO(g)+3H2(g)∆H=+203kJ∙mol-1.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表达式为为速率常数,在某温度下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CO浓度()H2浓度()逆反应速率()0.1c18.0c2c116.0c20.156.75

由上述数据可得该温度下,c2=_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常数K=_______

(5)科研人员设计了甲烷燃料电池并用于电解。如图所示,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与ZrO2的固体,可在高温下传导O2-。

①C极的Pt为_______极(选填“阳”或“阴”)。

②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③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标况下气体总体积为112mL,则电解后所得溶液在25℃时pH=_______(假设电解前后NaCl溶液的体积均为500mL)。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详解】

A.的电子式是A错误;

B.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则和互为同位素;B正确;

C.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则分子中存在极性键;C正确;

D.为CO2;其分子呈直线形,D正确;

故选A。2、A【分析】【详解】

A.稀硫酸与溶液中的粒子均不反应;平衡不移动,A项错误;

B.温度升高,平衡逆移,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得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B项正确;

C.正反应减少的速率等于逆反应减少的速率;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项正确。

D.水溶液中计算平衡常数,水的浓度以1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D项正确;

故选A。3、D【分析】A、乙醇易挥发,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A错误;B、醋酸易挥发,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醋酸,干扰实验的判断,选项B错误;C、氧气可以直接排放,不必进行尾气处理,选项C错误;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C2H4与Br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D。4、C【分析】【详解】

由操作和现象可知,①CO2过量发生2CO2+2H2O+S2-═2HCO3-+H2S,②中发生H2S+Cu2+═CuS↓+2H+,③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浑浊是CaCO3。

A.由上述分析可知,③中白色浑浊是CaCO3;故A正确;

B.②中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H2S+Cu2+═CuS↓+2H+;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的pH降低,故B正确;

C.实验Ⅰ①中CO2过量发生的反应是2CO2+2H2O+S2−═2HCO3−+H2S;故C错误;

D.由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实验Ⅰ和Ⅱ不能比较H2CO3和H2S酸性的强弱;故D正确。

故选C。5、A【分析】【详解】

A.A在量气前应通过提升右则管的高度的方法使左管充满液体而右侧没有液体;以使收集气体时将液体压入到右侧,故A错误;

B.B装置中广口瓶通常应盛满相应的液体;气体将液体排除测定液体的体积即为气体的体积,故B正确;

C.A装置收集完气体后;在读数前应使盛液管内的液面与集气管内的液面相平,使两侧气压相同,故C正确;

D.A装置是直接根据刻度测量气体的体积;而B装置直接测量的是所排出液体的体积,故D正确。

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详解】

(1)对于水分子中的共价键,依据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式判断,属于键;O与H的电负性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于O,则该共价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2)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3)a.水中存在氢键;导致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常压下,4℃时水的密度最大,a正确;

b.水分子间由于存在氢键,使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强,因而沸点比同主族的H2S高,b正确;

c.水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强的原因是其中的共价键的键能更大;与氢键无关,c错误;

故选ab;

(4)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为NH3和H2O极性接近;依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大大增强溶解能力;

(5)的电子式为有1对孤电子对,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水中键角被压缩程度更大,故和的键角大小:>【解析】(1)极性。

(2)4sp3

(3)ab

(4)NH3和H2O极性接近;依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大大增强溶解能力。

(5)>7、略

【分析】【详解】

(1)依据图1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可得到0-20min,M、N浓度减少量为1.5mol/L,P浓度增加量为3mol/L,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图1可知,40min时平衡发生了移动,而P、M、N的浓度没有改变,且改变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是温度,30min时P、M、N浓度均减小则改变的条件为扩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由图2可知40min时速率增大,则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而生成物P的浓度在减小,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可判断该反应的

(2)由(1)分析可知,3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扩大容器的体积;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在图2中画出30min~40min的正逆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以及标出40min~50min内对应的曲线为

(3)8min时,M、N、P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设

则解得x=2,故8min时,0~8min内;

50min后;M;N、P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M的转化率为33.3%;

(4)由图1可知,20min~30min内,为平衡状态,M、N的平衡浓度为1.5mol/L,P的平衡浓度为3mol/L,则反应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解析】(1)<

(2)扩大容器的体积升高温度

(3)33.3%

(4)48、略

【分析】【详解】

(1)水电离程度比较:碳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盐酸是强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溶液,溶液中水的电离都受到了抑制作用,其中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二者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醋酸溶液为弱酸,发生微弱的电离产生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但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远小于盐酸,故水的电离程度比盐酸和氢氧化钠都强,综合而言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②>①=③。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2)等体积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混合后溶液恰好为醋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发生微弱的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Na+)>c(CH3COO-)>c(OH-)>c(H+)。故答案为:c(Na+)>c(CH3COO-)>c(OH-)>c(H+)。

(3)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pH=3,可得溶液中c(H+)=10-3mol/L,由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可得其电离平衡常数为:故答案为:10-5。

(4)碳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其水解方程式为:CO+H2OHCO+OH-,HCO+H2OH2CO3+OH-,故答案为:CO+H2OHCO+OH-,HCO+H2OH2CO3+OH-。

(5)取10mLHC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0mL,此时溶液中由HCl电离出的由此可知,此时溶液中的c(H+)=10-3mol/L,可得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故答案为:10−11mol/L。【解析】④>②>①=③c(Na+)>c(CH3COO-)>c(OH-)>c(H+)10-5CO+H2OHCO+OH-,HCO+H2OH2CO3+OH-10−11mol/L9、略

【分析】【分析】

用苯氧乙酸和丙烯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得菠萝酯,苯氧乙酸用苯酚和氯乙酸反应制得,考虑到它们溶沸点的差异,最好选择温度让苯酚,氯乙酸,苯氧乙酸都成为液体,反应室I中反应的最佳温度是104℃,水浴加热温度太低,苯氧乙酸沸点99摄氏度,水浴温度会使它凝固,不利于分离,火炉直接加热,会使苯酚,氯乙酸,苯氧乙酸全都生成气体,不利于反应,故选择油浴。生成的菠萝酯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

【详解】

(1)火炉直接加热温度比较高;会让苯酚和氯乙酸变成蒸汽,不利于它们之间的反应,还会使苯氧,故温度不能太高,水浴加热温度较低,不能让氯乙酸和苯酚熔化,故温度也不能太低,可以使所有物质都成液体,为较好地控制温度在102℃~106℃之间,加热时可选用油浴加热;

答案为:C;

(2)分离室I是将反应不充分的原料再重复使用;为了增加原料的利用率,要把苯酚和氯乙酸加入反应室1,操作名称为蒸馏;

答案为:蒸馏;

(3)反应室1为苯酚和氯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制得苯氧乙酸,+HCl;

答案为:+HCl;

(4)分离室II发生的反应是苯氧乙酸和丙烯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取菠萝酯,由于酯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可以析出,随后分液即可,如用NaOH会使酯发生水解,故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aOH+HOCH2CH=CH2

答案为+NaOH+HOCH2CH=CH2。【解析】C蒸馏+HCl+NaOH+HOCH2CH=CH210、略

【分析】【分析】

(1)托盘天平的平衡原理:称量物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2)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3)图C表示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氧化铜;

(4)图D表示加压气体体积缩小;

【详解】

(1)称量物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15=NaCl质量+3,NaCl的实际质量是15g-3g=12g;

(2)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3)图C的表达式为:铜+氧气氧化铜;

(4)图D表示加压气体体积缩小,实验目的是验证分子之间的存在间隙;【解析】12g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铜+氧气氧化铜验证分子之间的存在间隙11、略

【分析】【分析】

溴单质氧化性较强,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三价铁在水溶液中是黄色的;要验证乙同学的判断正确,可检验黄色溶液中不含Br2或黄色溶液中含Fe3+,根据Br2和Fe3+的性质进行检验,Br2可溶于CCl4,Fe3+可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Br2能将Fe2+氧化成Fe3+,说明还原性:Fe2+>Br-;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先强后弱”规律判断。

【详解】

(1)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若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为Br2;若是发生化学反应,二价铁离子被溴单质氧化为三价铁在水溶液中是黄色的;因此答案是:Br2;Fe3+;

(2)要验证乙同学的判断正确,可检验黄色溶液中不含Br2或黄色溶液中含Fe3+,根据Br2和Fe3+的性质进行检验,Br2可溶于CCl4,Fe3+可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方案一可选用CCl4(C),向黄色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分层,若下层呈无色,表明黄色溶液中不含Br2,则乙同学的判断正确;方案二可选用KSCN溶液(D),向黄色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黄色溶液中含Fe3+;则乙同学的判断正确。

(3)根据上述推测说明发生反应Br2+2Fe2+=2Fe3++2Br-,由此说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大于溴离子,Cl2具有氧化性,先氧化的离子是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因此答案是:Fe2+;2Fe2++Cl2=2Fe3++2Cl-。【解析】Br2;Fe3+答案如下: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C

有机层无色。

第二种方法。

D

溶液变红。

Fe2+2Fe2++Cl22Fe3++2Cl-三、实验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详解】

(1)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则说明氯气发生反应;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沉淀为硫酸钡沉淀,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Na2S2O3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BaSO4;还原;

(2)乙同学取少量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据此也认为氯水将Na2S2O3氧化,氯气溶于水能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故溶液中存在氯离子,不能证明是与Na2S2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该推理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因为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Cl-;

(3)(i)对比实验③;④;可知水的量不同,则两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亚硫酸钠浓度对亚硫酸钠转化率的影响;

(ii)实验③、⑤的变量是硫粉的质量,硫粉是固体,其量的变化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Na2SO3转化率基本不变;

(iii)实验⑥想要探究温度升高对亚硫酸钠转化率是否有影响,故除温度外,硫粉的质量,亚硫酸钠浓度均不变,故硫粉质量可为:18g或36g;Na2SO3质量为:63g;水的质量为:42g或57g;温度为100℃;

故答案为:亚硫酸钠浓度;硫为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18g或36g;63g;42g或57g或其他合理数据;100℃;

(4)丁同学将少量Na2S2O3溶液滴至AgNO3溶液中,发现立即生成了白色Ag2S2O3沉淀,但沉淀很快变为棕黄色,最终变为黑色,已知过滤后,滤液中只含AgNO3、NaNO3与H2SO4.已知Ag、Ag2O、Ag2S均为黑色且难溶于水;溶液中含S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元素化合价下降;如果生成Ag,则电子得失无法守恒,故黑色沉淀只能为Ag2S;

故答案为:Ag2S;溶液中含S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元素化合价下降;如果生成Ag,则电子得失无法守恒,故黑色沉淀只能为Ag2S。【解析】BaSO4还原不正确,因为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Cl-亚硫酸钠浓度硫为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18g或36g63g42g或57g或其他合理数据100℃Ag2S溶液中含S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元素化合价下降;如果生成Ag,则电子得失无法守恒,故只能为Ag2S13、略

【分析】【分析】

NaClO3、Na2SO3、H2SO4在ClO2发生器中反应生成ClO2、HClO4、NaHSO4,反应液冷却,NaHSO4结晶析出,过滤后的滤液加入BaCl2除杂质,蒸馏得到HClO4;ClO2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反应生成NaClO2;氧气和水。

【详解】

(1)①根据图示;仪器X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

②是强碱弱酸盐,发生水解反应溶液呈碱性;

③装置Ⅳ中ClO2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反应生成NaClO2、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向发生器中滴加90%的浓硫酸后,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浓硫酸稀释时放热,加快反应速率,促进逸出;装置Ⅳ中反应结束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打开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

(2)“除杂”时,加入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除去的是

(3)根据得关系式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待测液中含的物质的量是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本题以制备和测定的纯度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能力,明确实验原理和各仪器的作用是解题关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关系式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计算。【解析】(球形)干燥管利用浓硫酸稀释时放热,加快反应速率,促进逸出1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仪器的结构和用途;甲图中仪器1的名称是三颈烧瓶;仪器2的构造中有连通管,该构造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故答案:三颈烧瓶;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2)乙图是体系pH随时间变化关系图,随反应的进行,pH降低,酸性增强,Cu2+将SO32-氧化,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2Cu2++SO32-+2Cl-+H2O=2CuCl↓+2H++SO42-,故答案:2Cu2++SO+2Cl-+H2O=2CuCl↓+SO+2H+。

(3)丙图是产率随pH变化关系图,pH=3.5时CuCl产率最高,实验过程中往往用CuSO4-Na2CO3混合溶液代替Na2SO3溶液,其中Na2CO3的作用是及时除去系统中反应生成的H+;并维持pH在3.5左右以保证较高产率。故答案:3.5。

(4)抽滤所采用装置如丁图所示;其中抽气泵的作用是使吸滤瓶与安全瓶中的压强减小,跟常规过滤相比,采用抽滤的优点是可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写一条);

洗涤时;用“去氧水”作洗涤剂洗涤产品,作用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同时防止CuCl被氧化。故答案:过滤速度更快;防止产品氧化。

(5)氢氧化钾会吸收二氧化碳,盐酸挥发出的HCl会影响氧气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故C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B中盛放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氧气,A中盛放CuCl的盐酸溶液吸收CO,D测定氮气的体积,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C→B→A→D;用D装置测N2含量,读数时应注意温度降到常温,上下调节量气管至左右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故答案:C→B→A;温度降至常温(或上下调节量气管至左右液体相平;或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点相平)。【解析】三颈(烧)瓶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2Cu2++SO+2Cl-+H2O=2CuC↓+SO+2H+3.5过滤速度更快防止产品氧化C→B→A温度降至常温(或上下调节量气管至左右液体相平;或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点相平)15、略

【分析】【分析】

(1)该同学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去NO2,NO2溶于水生成NO,NO与Na2O2直接反应可生成NaNO2;多余的气体用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由此连接装置;

(2)根据装置确定a的名称;

(3)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含有少量NO的NO2,NO2溶于水生成NO和HNO3,稀硝酸再与Cu反应生成NO,即能除去NO2,又能充分利用NO2转化为NO;提高了N原子的利用率;

(4)NO有毒;要进行尾气吸收;

(5)配制溶液时需要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待测液的颜色与d组标准色阶相同,可知NaNO2为60mg/L,先计算出10ml溶液中所含的NaNO2的质量,再计算出500ml溶液中含有NaNO2的质量;进行质量分数的计算。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发生装置,用于制取NO2,NO2在D装置中与水生成NO,NO在C装置中与Na2O2直接反应可生成NaNO2;多余的气体用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因此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C→B→E;

(2)a为硬质玻璃管;

(3)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含有少量NO的NO2,NO2溶于水生成NO和HNO3,稀硝酸再与Cu反应生成NO,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既能即能除去NO2,又能充分利用NO2转化为NO;提高了N原子的利用率;

(4)NO有毒;要进行尾气吸收,防止污染环境;

(5)配制溶液时需要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因此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待测液的颜色与d组标准色阶相同,可知NaNO2为60mg/L,10ml该溶液中所含NaNO2的质量为10×10-3L×60mg/L=0.6mg,所以样品中NaNO2的质量为×0.6mg=60mg,因此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100%=60%。

【点睛】

在解答物质制备型的实验题时,要掌握思维流程:【解析】D→B→C→B硬质玻璃管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吸收NO,防止污染环境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60%16、略

【分析】【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进行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选择验满的方法;

(4)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分析。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固体小颗粒随气流进行导管,容易发生导管堵塞,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中:CaCO3+2HCl=CaCl2+H2O+CO2↑;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②密度和③溶解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装置收集;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助燃性,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4)若用A,E装置来制取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冒出时,进行收集,集完氧气取出集气瓶后,应进行的操作是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为的是防止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热的试管炸裂。【解析】集气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小颗粒随气流进行导管CaCO3+2HCl=CaCl2+H2O+CO2↑②③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17、略

【分析】【分析】

(1)甲认为过高温度使红色褪去;只要将溶液冷却,观察溶液是否变红;乙认为NaOH溶液浓度过高导致褪色,只要加水稀释,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当甲同学和乙同学的推测都不正确时,即:冷却后及加水稀释后均不变红,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影响测定结果。

【详解】

(1)甲认为过高温度使红色褪去;只要将溶液冷却,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即可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乙认为NaOH溶液浓度过高导致褪色,只要加水稀释,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可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当甲同学和乙同学的推测都不正确时,即:冷却后及加水稀释后均不变红,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故答案为: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冷却后及加水稀释后均不变红。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选用装置Ⅰ,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影响测定结果;为了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用装置Ⅱ测量气体体积;故答案为:Ⅱ;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减小实验误差。【解析】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冷却后及加水稀释后均不变红Ⅱ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减小实验误差18、略

【分析】【分析】

(1)在高温下;铁粉和水蒸气反应,产物有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2)生成的气体产物为氢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之前要干燥,据此检验即可;

(3)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简单方法是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4)要较长时间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关键是怎样降低反应体系中氧气的量,利用生成的氢气赶净装置中的氧气,氢气应在下面的电极产生,据此答题;

(5)高铁酸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胶状物氢氧化铁胶体并放出无色气体

(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计算。

【详解】

(1)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2)为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需从图2选择必要的装置,由于水蒸气是会干扰产物的验证,实验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或描述能验证气体产物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故答案为:或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3)停止反应,待装置冷却后,取出反应过的铁粉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经检验上述滤液中不含由于在溶液中可以氧化Fe而生成所以这不能说明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所得产物中不含价的铁.原因是:

故答案为:

(4)为了得到白色的沉淀,并尽可能使沉淀长时间保持白色,利用驱除体系中的氧气,B电极附近生成则b是电源负极;

A.电源中的a为正极,b为负极;选项A错误;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能够产生氢氧根,选项B正确;

C.A端必须用铁作电极;B端不一定,选项C错误;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5)高铁酸钠FeO是一种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胶状物并放出无色气体,写出高铁酸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O胶体

故答案为:胶体

(6)设的质量分数为x,失去的电子是:得到的电子是第三次滴定的体积数值舍弃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计算得故答案为:【解析】fgbch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BD胶体19、略

【分析】【分析】

B中通入干燥的N2,产生气泡,使Br2挥发进入三颈烧瓶,Mg、Br2和乙醚在三颈烧瓶中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避免反应过剧烈,同时减少反应物Br2、乙醚挥发,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进行,同时用冷凝管将挥发的Br2、乙醚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在冷凝管上端加一个盛放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Br2挥发污染空气,同时也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使MgBr2水解;据此解答。

【详解】

(1)步骤2应为: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挥发至三颈瓶中,故答案为: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挥发至三颈瓶中;

(2)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碱石灰可防止挥发的Br2进入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同时也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使MgBr2水解,冰水浴可减少溴挥发,可降低反应的剧烈程度,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吸收多余溴蒸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使MgBr2水解;控制反应温度,防止Mg和Br2反应放热过于剧烈;使实验难以控制,同时减小溴的挥发;

(3)本实验用到的溴和乙醚均有毒且易挥发;实验时为防止挥发对人造成伤害,可以在通风橱中进行,乙醚易燃,注意避免使用明火,故答案为:防止乙醚和溴的泄漏,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乙醚易燃,避免使用明火;

(4)溴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塞和乳胶而使橡胶塞;乳胶管腐蚀,包了锡箔纸是为了防止溴腐蚀橡胶塞、乳胶管,故答案为:防止溴腐蚀橡胶塞、乳胶管;

(5)A.95%的乙醇有水;使溴化镁水解,不能用95%的乙醇代替苯,A错误;

B.选用0℃的苯洗涤晶体可以减少晶体的损失;B正确;

C.加热到160℃的主要目的是使三乙醚合溴化镁分解产生溴化镁;C错误;

D.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得到纯净的溴化镁;D正确;

综上所述;BD正确,故答案为:BD;

(6)①共消耗EDTA的物质的量=0.0500mol·L-1×26.5×10-3L×3=3.975×10-3mol,根据镁原子守恒有:MgBr2~EDTA,则n(MgBr2)=n(EDTA)=3.975×10-3mol,m(MgBr2)=3.975×10-3mol×184g/mol=0.7314g,所以,MgBr2的纯度==97.52%;故答案为:97.52%(或0.9752);

②滴定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标准液被稀释,滴定时所需体积偏大了,导致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解析】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挥发至三颈瓶中球形冷凝管吸收多余溴蒸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使MgBr2水解控制反应温度,防止Mg和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