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85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B.受强台风“天兔”影响,我市今明两天航班取消、列车停运、学校停课。C.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文学界一大盛事,是中华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的鲜明标志。D.为了避免校运动会中发生安全事故,我校政教处及各班主任都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2、选出下列划线的词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蝼蚁(lóu)荫蔽(yìn)骸骨(hái)捯气(dáo)B.瘠薄(jí)庖代(páo)攫取(jué)咀嚼(jǔjué)C.倒坍(tān)阴霾(mái)胚子(pēi)慰藉(wèijiè)D.腌臜(āzā)蓬蒿(gāo)打鼾(hōu)孱弱(chán)3、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B.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C.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定在凌晨..火箭,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③喷射的火焰。

④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5、从下面四组选项中选出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⑴⑵有时想写信,⑶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⑷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A.因此有时然而也B.所以即使不过终于C.以致即使但是竟D.所以虽然却竟6、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狡黠/诘问警惕/玲珑剔透B.沉淀/绽放顿挫/相形见绌C.提防/河堤污秽/龙吟凤哕D.蓬蒿/竹篙稽首/遍稽群籍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不可明状毛骨悚然因地制宜B.苦心孤义吹毛求疵忍俊不禁戛然而止C.获益匪浅巧妙绝伦莫衷一是进退维谷D.怏怏不乐好高骛远克尽职守油光可鉴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C.调查表明,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D.为了防止酒驾这类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根据语境;把下列标序号的句子填在横线上,组成一段意义连贯的话.(只填序号)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____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横平竖直,当然是为了雕刻制版的刀工方便刻制了.

①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

②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了.

③宋体为什么有这些特点?

④木板上都有纹路;制版一般都是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

⑤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版大多用木板,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雕刻制版.10、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zhì______、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wǎn______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______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读一篇篇散文,就像和一个个高尚的人在谈话。11、一;听录音;完成1-5题.(请注意:1-2题读一遍,3-5题读两遍)

1.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____

A.wūgòuB.jiānmò

C.zhuìzhuìbùānD.zhānqīngpàzhòng

2.听下面一句话,话中“粗糙”的意思是____

小明;你的作文表达太粗糙了,还需要再修改修改.

A.不平整;不光滑B.粗暴、暴躁C.语言缺少提炼。

3.听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

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漳州已有刻版业印制年画,到了明朝,漳州木版年画逐渐兴盛,清末民国初年年画生产达到鼎盛.漳州木版年画题材广泛,主要有:门神;福神、童子以及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等.漳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

请问:

(1)漳州木版年画在哪个时期逐渐兴盛?

(2)漳州木版年画除了门神;福神、童子外;还有什么题材?

4.听下面一则《伊索寓言》;写出它的寓意.

一只孔雀;一边展示着它美丽的尾巴,一边嘲笑着一只鹤.

它挑剔地说:“你看;我的衣服多美,金碧辉煌,多么气派.再看你,灰暗的羽毛,无光的翅膀,连一点颜色都没有.”

鹤答道:“是的;朋友.可是我能展翅飞向天空,伴着群星歌唱.而你呢,只能像只公鸡一样,在粪堆上和母鸡们一起刨食.”

5.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回答问题.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成了人们最喜欢的交流方式.一些家长为了了解孩子的动态,私下翻阅子女的短信,引发了家庭矛盾,引起社会争议,甚至有人呼吁对短信加以立法.请你也加入这场争议,发表你的观点.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依次填写汉字。

晚秋的chéng____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wǎn____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suì____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bì____的颜色。

(叶以群《渡漳河》)

13、给加点字注音。

贮蓄____剔透____竦峙____倔强____

迸____溅玷____污险象迭____生枯涸____。14、“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下列不是浅层地温能优点的一项是____

A.浅层地温能能量巨大。

B.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C.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

D.不需要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2)对下列各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____

A.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作比较)

B.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举例子)

C.浅层地温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下定义)

D.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列数字)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评卷人得分三、诗歌鉴赏(共5题,共10分)15、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①愿为____鞍马()②____辞爷娘去()③对镜____花黄()④____我旧时裳()16、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湖上吟。

[宋]章甫。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应。

好景满前难着语,夜归茅屋望疏灯。(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写诗人游湖之初;听到笛音与菱歌,寻声望去,吹笛的人,载着歌者的小船,其实就在前面不远处。

B.颔联写湖面上风起了;湖水吹皱,天空飘着薄云,不可能下雨。

C.颈联写游人之稀少;湖面之空阔。

D.尾联“难着语”是说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以对偶的问句发端;连发两问,写出了游湖的情趣。

B.颔联描摹景物十分工整;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C.末句“望疏灯”言尽意不尽;韵味无穷。

D.全诗记游湖的印象,前六句写湖上见闻与情趣,末两句抒发感慨。18、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①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②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③疏帘邀月影,嘈嘈④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注释:①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②蝶衣:蝴蝶的翅膀。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③落落:稀疏的样子。④嘈嘈:杂乱的声音。

(1)请赏析颈联“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的妙处,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结合诗句,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5分)20、综合性学习。

(1)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今年还在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在填埋;堆肥以及焚烧等三种垃圾处理方式中,主要采用填埋处理。

材料二: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英国每个家庭都有三个垃圾箱: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眼镜家具等42种垃圾则由专门机构定期回收。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并不是全国统一的,每个地方政府都有一些不尽相同的垃圾丢弃规定,但都很细软,一本《垃圾分类细则》往往长达20多页。如果不严格地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

(2)班级准备开展垃圾分类的主题班会;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宣传标语的下句。

上句:践行垃圾分类下句:______

(3)你参加的学校宣传小组去社区进行环保宣传;看到小区有一老爷爷遛狗时允许狗随意大小便,事后也不处理,你会如何劝说呢?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加强。②仅新浦朝阳东路;海宁大道、科苑路、苍梧路、学院路就出现过多起乱倒现象,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难度。③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市城管局工程渣土管理处多策并举,先后采取上门做工作,巡回检查,突击整治等方法。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2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狼____(jí)交____(yù)____笑(shàn)____喋不休(dié)B、____跚(pán)____诚(qián)瘫____(fàn)安____守己(fèn)C、忸____(ní)____口(ài)____条(xiāo)死乞白____(lài)D、暴____(zào)糟____(tà)____笑(nìng)生吞活____(bāo)22、文学常识填空。

(1)《一厘米》是当代女作家______的作品。主人公是______;作为一位普通的母亲,她为孩子的______做出艰辛的努力。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厘米》的情节是围绕______而展开的,而其中的关键就是“______”,但这一点关系着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4题,共20分)23、【题文】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小题1】请将题目“____最美”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小题2】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商人请人们帮忙把陷在泥泞中的货车拖出来;并约定按每人出力的大小支付酬劳。两个滑头混在人群中,喊着响亮的号子,做出夸张的表情,但并不真正用力。事后,两个滑头只分到很少一点钱。他们去质问商人,商人说:“我没有注意你们的号子;表情,我只注意你们留下的脚印。”众人朝商人手指的方向望去,两个滑头的脚印都非常浅,而那些真正卖力气的人,脚印都深深地印在土地上。

要求:

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24、枫叶飘零,我读懂了生命的静美;鹰击长空,我读懂了舞台的宽广;父亲脚上的干沟,我读懂了生活的不易;南斯拉夫老妇礼葬烈士的义举,我读懂了生命的尊严、和平的珍贵请以“我读懂了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2、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要求:工整;规范;美观。25、按要求作文。

大型综艺节目《朗读者》首期的主题是“遇见”;主持人董卿是这样阐释这个选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单名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不只眼前;还有诗和远方。对于正在求学的同学们来说,除了学习,你们还期待着什么?是动听的音乐,还是精彩的电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酣畅淋漓的运动?抑或是其它某种你无法割舍的兴趣爱好?

请以“生活不只有学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600字以上,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A语序不当,先“征求”意见,然后再“接受”意见。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A2、D【分析】ABC.正确;

D.有误;“蓬蒿”的“蒿”应读作“hāo”,“打鼾”的“鼾”应读作“hān”。

故选:D。

本题考查读音;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做好本题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解析】D3、D【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并没有批评老人,赞扬小孩的意思。故选:D。4、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答此题要注意前后语句的衔接,利用上下文衔接呼应法答题.【解析】【解答】根据上文的“凌晨”,可知第一处选①,“沉睡的群山”与凌晨呼应;接下来写火箭发射的情形,所以接第②句;接下来“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明显是写“喷薄的火焰”,所以接第③句;第④句放在最后,写自己的感受,总结全段.故选:B.5、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根据句与句之间“因果、转折”等关系来选择相应的关联词语。【解析】【答案】D6、C【分析】试题分析:A.狡黠(xiá)/诘问(jié)警惕(tì)/玲珑剔透(tī)B.沉淀(diàn)/绽放(zhàn)顿挫(cuò)/相形见绌(chù)C.提防(dī)/.河堤(dī)污秽/龙吟凤哕(huì)D.蓬蒿(hāo)/竹篙(gāo)稽首qǐ/遍稽群籍(jī)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C7、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解答时需要平时的积累完成作答.【解析】【解答】A.“不可明状”应写作“不可名状”;

B.“苦心孤义”应写作“苦心孤诣”;

C.正确;

D.“克尽职守”应写作“恪尽职守”;

故选:C8、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本题A项中应是先“了解”后“保护”,属于语序不当;B项没有错误;C项中“近”与“左右”用语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D项中“防止”与“不再”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故选B。【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解析】【解答】根据文段的上一句“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中“横细竖粗、醒目易读”可看出这是说宋体的特点的,再根据第三句中的指示词语“这”,可确定首句是第三句“宋体为什么有这些特点?”;根据逻辑关系确定接下来应该是第二句;第五句紧承第二句继续说明雕版印刷;第四句还是延续第五句的内容;最后根据文段的下一句“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可确定上一句应该是第一句,即,第一句是排序的尾句.

答案:③②⑤④①10、略

【分析】“真挚”不要写作“真执”;“婉约”不要写作“宛约”;“隽永”应读作“juànyǒng”.

答案:挚婉juàn

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析】挚;婉;juàn11、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对不同语境下词义的不同理解、对材料的听读分析能力、对寓言寓意的分析、对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解析】【解答】(1)第一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

此答案为:D.

(2)此题考查对不同语境下词义的不同理解.

小明;你的作文表达太粗糙了,还需要再修改修改.

此处的“粗糙”的意思是应该与语言文字有关;所以选择c.

(3)此题考查对材料的听读分析能力.

经分析;该题的答案为:①明朝②民间传说;戏曲故事.

(4)此题考查对寓言寓意的分析.

回答此题时;应注意态度取向,此材料应该是讽刺孔雀的,回答时应注意该点.

答案为:外表不是美的所在;能力才是美的源泉.

(5)此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

回答此题时;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回答,要么是同意父母的做法,要么是反对.

先要表明态度;再回答好理由.

答案;

(1)D

(2)C

(3)(1)明朝(2)民间传说;戏曲故事。

(4)外表不是美的所在;能力才是美的源泉.(言之有理即可)

(5)示例:①父母应尊重孩子;不能以关心孩子的名义侵犯他们的隐私权.

②父母查看孩子的短信;是关心子女的表现,因为孩子涉世未深,容易上当受骗,需要父母的指点.

评分意见:第1、2题各(2分).第3题(4分),第(1)题(2分),第(2)题(2分).第4题(2分).第5题(3分),需观点明确,语言得体,态度诚恳.12、澄宛穗敝【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解析】【解答】“澄清”不要写作“橙清”;“宛如”不要写作“婉如”;“穗头”不要写作“遂头”;“凋敝”不要写作“凋弊”.

答案:澄宛穗敝13、zhùtīzhìjuébèngdiàndiéhé【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解析】【解答】“贮蓄”应读“zhù”;“剔透”应读“tī”;“竦峙”应读“zhì”;“倔强”应读“jué”;“迸溅”应读“bèng”;“玷污”应读“diàn”;“险象迭生”

应读“dié”;“枯涸”应读“hé”.

答案:zhùtīzhìjuébèngdiàndiéhé14、DBD【分析】【分析】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浅层地温能和来源,接着介绍了浅层地温能的蕴藏丰富,然后介绍了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并进一步介绍了对浅层地温能的利用,最后展望了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前景.【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找到浅层地温能的优点,然后与选项进行对比,即可解答.根据“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可知D项太过绝对,是错误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B是错误的.

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根据“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通常情况下”“以上”都是修饰限制性词语不能删去,D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D.

答案:

(1)D

(2)B

(3)D三、诗歌鉴赏(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词语释义的能力。诗歌词语的考查以实词为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本题“市”为动词“买”的意思;“帖”为通假字,同“贴”。【解析】(1)买(2)早晨(3)同“贴”(4)穿16、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分析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心境,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诗中写了发白的地面、栖鸦、冷露、桂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解析】(3分)发白的地面、栖鸦、冷露、桂花。(1.5分)抒发了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1.5分)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先反复读诗;理解诗意。本诗首联用两个问句,描写游湖时所听到的悠远的笛声和优美的歌声;颔联写平静的湖面上骤然风起,天空薄云飘浮,没有下雨的征兆;颈联写游人稀少,白鹭远飞,青山隔岸,湖面空阔的美丽景象;尾联则表现诗人对眼前美景无法用语言表达,夜归茅屋望着稀疏的灯火依然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然后对应各个选项,发现A选项中“寻声望去,吹笛的人,载着歌者的小船,其实就在前面不远处”与诗句内容不符,首联中“谁家”;“何处”两个词语表明诗人并没看到吹笛和唱歌之人。故选A。

(2)此题考查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赏析诗歌;就是在“读懂”的基础上,赏析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情感,品析表达技巧等。解答本题,认真阅读四个选项的内容,ACD选项的赏析与诗歌一致。这首诗的颔联采用拟人手法,动静结合,描写湖上骤然风起的景象,B选项中“虚实相生”的写法在颔联里找不到依据。故选B。

答案:

(1)A

(2)B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用两个问句,描写游湖时所听到的悠远的笛声和优美的歌声;颔联写平静的湖面上骤然风起,天空薄云飘浮,没有下雨的征兆;颈联写游人稀少,白鹭远飞,青山隔岸,湖面空阔的美丽景象;尾联则表现诗人对眼前美景无法用语言表达,夜归茅屋望着稀疏的灯火依然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全诗调动听觉和视觉,采用动静结合;远景与近景相结合的写法,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湖上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以及置身湖上的闲适与惬意。

解答此类题目,学生要反复朗读,理解全诗内容,抓重点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熟知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提升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解析】A;B1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名句的理解。做这类题时,要求学生首先理解原句的意思,再结合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1)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2)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1)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以声衬静,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一句以风吹帘动,溪声嘈嘈,来反衬夜晚的清静。表现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例二:“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邀请来一样;“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收纳起来一样,这两个动词,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例三:叠词,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的景象,“落落”“嘈嘈”有音韵美,既写出帘子之疏,月影悄然而至,溪水潺潺,又表现了作者对月影溪声的喜爱,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2)(2)通读全诗,可以看出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安宁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本题考查学生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在理解整首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内心的情感来理解即可。【解析】(1)例一:以声衬静,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一句以风吹帘动,溪声嘈嘈,来反衬夜晚的清静。表现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例二:“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邀请来一样;“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收纳起来一样,这两个动词,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例三:叠词,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的景象,“落落”“嘈嘈”有音韵美,既写出帘子之疏,月影悄然而至,溪水潺潺,又表现了作者对月影溪声的喜爱,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2)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安宁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9、略

【分析】

最后一节对全诗进行了升华,如果去掉会影响表达效果。【解析】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四、其他(共3题,共15分)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论的格式一般是谁怎么样.结论一定要能涵盖所以材料的内容.根据材料一可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垃圾处理还很落后.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的垃圾处理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认真阅读例句,分析例句的格式与主题,即可作答.践行可对创建,垃圾分类可对美好家园.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表达的目的,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一定要充分,表达要合理有序.本题表达的目的是劝说,对象是一位老人,所以说话一定要委婉客气.据此可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加强“一句;某种现象不可能是加强,应是增加,这是搭配不当.“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一句是成分残缺,应加上“现象“一词.据此可作答.

答案:

(1)中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效率、规模;远远赶不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的差距.(3分)

(2)创建美好家园(争当环保卫士;保护青山绿水、增强环保意识等)(2分)

(3)示例:老爷爷;您好!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您别小看狗的粪便,它不仅影响小区的环境,也会给路人带来不便,您说是吗?(3分)(评分标准:有礼貌的称呼1分,能指出这是大家的责任1分,说明此举的危害1分)

(4)第①句中的“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加强”应改为“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增加”.

第③句中“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应改为“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现象”.(4分)

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四小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解析】创建美好家园;①;“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加强”应改为“乱堆乱倒现象不断增加”.;③;“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应改为“为了有效制止建筑垃圾乱倒现象”21、略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A项应为:交____(xiè);B项应为:瘫____(huàn);D项应为:____笑(níng)、生吞活____(bō)。C项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故选C。【解析】C22、略

【分析】答案:

(1)毕淑敏;陶影;健康成长;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2)该不该买票;一厘米;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解析】毕淑敏;陶影;健康成长;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该不该买票;一厘米;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五、写作题(共4题,共20分)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写作时要抓住关键词“最美”,“最美”显然是文章所应表现的主题。可以说,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据此,可以把题目补为“风景最美”“情感最美”“风采最美”“心灵最美”“记忆最美”“声音最美(或乐章)”“时光最美”“你最美”等。可以写记叙文,在叙述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议论,巧妙地点明主题;可以写议论文,可着重阐述为什么最美。总之,要发现生活的亮点,提炼感人肺腑的瞬间和宝贵品质,写出真实的感受,抒发真实的情感。

【小题2】这是一个材料作文;作文时要细读材料,弄清材料的主题,那两个滑头,费尽心思,将号子喊亮,将表情夸张,一心只为得到丰厚的酬劳。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聪明的商人偏偏将评判的依据放在了深深浅浅的脚印上。结果,事与愿违,贻笑大方。两个滑头自以为能够蒙混过关,其实是不够诚信,不够真诚。因此,可以从诚信的角度出发来写。商人观察仔细,可以从留心这个角度来写。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参考例文。

心中的风景最美。

我兴奋地趴在地图上苦苦搜寻

耳畔忽地响起了滚滚海涛汹涌拍岸的声响;我仿佛看到一艘远洋巨轮从朝阳之中缓缓驶来,那高耸的桅杆,那明亮的汽笛,那飞白的浪花;听,那大副模样的人兴奋地喊道:“东经117°25′-119°25′;北纬24°30′-25°26′”。

“终于找到了;是的,是我的家乡——古城泉州”。

其实;梦一般美妙的她,不仅仅只会停留在我卧室里那张硕大地图上,停留在“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刺桐古港畔;还会停留在无数远渡重洋;心系桑梓的老华侨们的旧照片中,停留在一座曾经孕育狂狷的古大厝里,当然最后将一定会停留在我,18岁心灵最美的梦境里

一抬头;不知不觉到了这,城南万寿路上的李贽故居。兴起,买了张门票,踱着步踏进了历史。一座很普通的民厝,进深两落。天井两丈多,两旁盆栽花木,点缀有致。正厅檐前悬有一匾,上书“李贽故居”四字。细细一看,还是赵朴初老先生的墨宝呢。正厅中以泉州特有的工艺镏金脱胎塑就李贽立像一座,方巾直裰,一卷在手,双眉微锁,那神情,流露着思想家的睿智;深邃的目光和轻抿的嘴角,蕴含着哲学家耿直坚强的意志。我静静地在塑像前低徊沉吟,仿佛早已忘记了疲倦,忘却了时光。一缕浅浅的阳光透过些许败落的琉璃飞檐,泼洒在天井里。仰望李贽立像上“乡贤名宦”的匾额,环顾这曾经是他的“摇篮血迹”的居室;厅堂,我仿佛窥见,这位伟大的反封建的狂狷者,正是从这间普通的民厝开始了“有德行而后有政事文章”的坎坷历程,最终登上了一个时代“天下皆靡然宗之”的思想高峰

24°30′N-117°E的泉州;是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才。无论他们身处何方,他们都以海洋文明独有的开放张扬;自信勇敢面对未知的前程。李贽生长于泉州,他以其独有的狂狷个性和批判思想,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为探求人生真谛而一往直前,义无反顾。

而我;从小生长在这24°30′N-117°E的大海边,伫足于海洋和伟人的目光中,我多么渴望扬帆远航,到我梦最绚烂的地方去。狂狷美梦,童心万里,张扬我最闪亮的一面。

啊,无论我走到哪里,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将依旧,一定会是那24°30′-N117°E的狂狷。24、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这个题目从结构形式上看是补结尾部分的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的内容很多,但是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体现时代特点。写这篇文章拟题的角度易小,如:我读懂了你的微笑、我读懂了时间的流逝等等,这样容易下笔。如果题目太大,则会感到无从下手。题目的核心词是“读懂”,这中间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要注意写清“读”的过程和“懂”的内容,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所懂不能留于肤浅,应有更深的感悟、体验、了解。在文体上,该文应该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跑题了。

【解析】略25、略

【分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相遇;是指双方或者多方的遇见.相遇的一方,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件物,可以是某种情感,可以是某一风景.所以,本命题的主旨是让写作者在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发现;思考,表现其印象最深、最难以忘怀的“最美丽情缘”.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

【选材构思】我们在文章中要极力渲染出来相遇对于自己的意义;或者是让自己欣赏到了一幕美景,或者是让自己感悟了某种哲理,或者是对某人某物多了新的认知等等.在选取素材方面,还是以从实际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为佳.比如,选择与亲人朋友的相遇,书写一段感人的真情;选择与书籍相遇,书写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新认知;选择与风景相遇,带领读者一起体会风景的美丽以及从此引发出的对生命真谛的感悟.

【技巧点拨】文章应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细节,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

这是一篇优美的托物言志散文.作者善于铺垫,渲染衰败、枯寂的环境描写是为小草的出现蓄势;作者善于状物,细腻的动作描写将小草的顽强生机展现;作者善于托物寓意,小草是勇敢精神的化身.正是这层层铺叙,结尾的升华才水到渠成.【解析】【范文】

遇见。

乍暖还寒时;漫步在拆迁的废墟中,沉浸于一片苍凉,不经意间,脆弱的心便揣着一分期待.

晚冬之际;万事万物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