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末试卷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末试卷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末试卷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末试卷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学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我国古代几大闻名于世的化学工艺是()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 B.烧陶瓷、冶金、印刷、酿酒C.烧陶瓷、造纸、冶金、制火药 D.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2.化学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开展涉及化学方方面面的主题活动,让化学走向公众是我们化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责任.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主题活动的是()A.关注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B.保护臭氧层,呵护我们的家园C.制造新型材料,丰富多彩世界 D.杜绝肆意捕杀,维护生态环境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4.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生成白色气体,并放出热量B.石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D.铜在空气中受热,生成氧化铜固体5.下列实验的分析或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分析或结论

A对比CO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高于空气中

B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若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S在O2集气瓶底部放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SO

D洗涤试管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已洗净A.A B.B C.C D.D6.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5.26mL稀盐酸B.用50mL烧杯量取45.5mL的水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D.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7.化学实验需要十分严格的操作,操作不当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由此,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取用液体C.过滤 D.取用固体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无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 B.滴加试剂C.稀释浓硫酸 D.称量NaOH固体9.某同学用天平称取10克药品,加入药品后指针偏左,这他应该()A.减少砝码 B.游码向右移动C.右端螺母向外调 D.减少药品10.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 B.实验 C.提出问题 D.做结论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食盐水 B.氧气验满C.收集CO2 D.CO还原CuO12.以下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倒入漏斗中C.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D.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SO1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过滤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D.称量NaCl固体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收集氢气C.读取液体 D.倾倒液体15.拆卸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时,正确的顺序为()A.自上到下,从左往右 B.自上到下,从右往左C.自下到上,从左往右 D.自下到上,从右往左1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蒸气 B.氦气 C.镁带 D.水银17.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有白雾产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8.许多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并列关系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19.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盐、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纯碱、乙醇 B.煤、食盐水、石油C.水、盐酸、甲烷 D.大理石、干冰、葡萄糖20.下列各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21.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了加催化剂;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2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CO用作燃料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氮气用作保护气23.下列图示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B.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通电分解水D.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24.如表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装置操作与现象结论

A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①中液体变红色。氨分子很小,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B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加入约CO

C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颗粒状固体。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D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后,听到轻微的爆鸣声收集到的氢气较纯A.A B.B C.C D.D2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推理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随着温度的升降,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26.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一致的是()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

A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偏大

B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偏大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

D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缠绕细铁丝偏大A.A B.B C.C D.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27.现有①氧化汞、②清新的空气、③液氮、④水银、⑤二氧化硫、⑥冰水混合物、⑦氧气和臭氧的共存物、⑧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后留下的固体。请按要求填空(填序号)。(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氧化物的是;(3)属于单质的是;(4)含有氧分子的是;(5)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是;(6)常温下是液体的是。28.荔枝味甘、性温热,其果实含有糖类、维生素、蛋白质和钾、铁等营养成分。(1)荔枝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C6H8O6),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维生素C是由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荔枝中钾、铁指的是(填“原子”、“分子”或“元素”)。(3)荔枝开花时,蜜蜂会循着花香飞来采蜜。由此最能说明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是:。(4)食用荔枝前后适当喝点凉茶、淡盐水等,既能防止虚火,还具有醒脾消滞的功效。现仅用氯化钠固体加水来配制1%的淡盐水200g,需要水的质量为g。(5)在荔枝树干的基部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可以保护树木。请写出石灰浆在空气中变干硬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29.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氧气的制取和收集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和交流。

(1)图1:仪器①的名称是;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2:待氧气收集满后,向集气瓶中放入氧气传感器,并测量数据。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是。随着实验进行,理论上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约为时,数值几乎不再变化。(3)图3:关闭K,通入氢气并点燃,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有关。30.利用压强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1)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2)实验二: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U形管左侧液面(填“降低”“升高”或“不变”)。(3)实验三:向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后,气球变大,小科认为实验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合理并且说明理由。(4)实验四:某气体X通入如图所示装置,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填“能”或“不能”)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指南针不属于化学工艺,不符合题意;

B、印刷不属于化学工艺,不符合题意;

C、烧陶瓷、造纸、冶金、制火药都属于化学工艺,符合题意;

D、指南针不属于化学工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用途和制法等分析。2.【答案】D【解析】【解答】A、关注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有关,属于化学主题,不符合题意;

B、保护臭氧层,呵护我们的家园与环境有关,属于化学主题,,不符合题意;

C、制造新型材料,丰富多彩世界涉及新物质的制取,属于化学主题,不符合题意;

D、杜绝肆意捕杀,维护生态环境与化学研究无关,不属于化学主题,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范畴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途和制法、性质和变化等。3.【答案】A【解析】【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答案】B【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石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D、铜在空气中受热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现象由直接观察得出,现象描述中一般不出现物质名称。5.【答案】B【解析】【解答】A、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分别加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利用石灰水变浑浊程度可对比二氧化碳含量多少,不符合题意;

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质量守恒定律时,药品不足不影响实验结果,符合题意;

C、硫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清洗试管,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已洗净,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B、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药品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C、根据硫燃烧瓶内加水是吸收二氧化硫分析;

D、根据清涤玻璃仪器的标准分析。6.【答案】C【解析】【解答】A、用10mL量筒不能量取小数点后两位数体积的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B、烧杯不能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用50mL烧杯无法量取45.5mL的水,不符合题意;

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符合题意;

D、普通温度计只能称准到1度,用普通温度计无法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10毫升量筒只能量取小数点后一位数值的液体体积分析;

B、根据烧杯不能准确测定液体体积分析;

C、根据天平称准到0.1克分析;

D、根据普通温度计称准到1度分析。7.【答案】C【解析】【解答】A、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符合题意;

D、锌粒取用时要横持试管,用镊子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缓缓直立试管使锌粒滑入试管底,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标签、试剂瓶口、瓶塞三处要求分析;

C、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D、根据块状固体取用方法分析。8.【答案】A【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符合题意;

B、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需放玻璃器皿中,不能放纸上,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B、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分析。9.【答案】D【解析】【解答】称量10克药品的步骤:先调节天平平衡,再将砝码和游码放好,再向左盘放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多了,所以要减少药品。故答案为:D。

【分析】用天平称取时指针偏转需添加减药品至平衡分析,偏左减少药品,偏右添加药品。10.【答案】B【解析】【解答】“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实验操作,为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环节。

故选B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环节及各环境的判断分析。11.【答案】A【解析】【解答】A、蒸发食盐水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液体外溅,符合题意;

B、氧气验满需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宜用排水法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时气体从短导管进入,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需密闭装置中进行,并对尾气进行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氧气验满瓶口处检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分析;

D、根据CO的毒性分析。12.【答案】C【解析】【解答】A、试管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不符合题意;

C、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符合题意;

D、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法,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直接凑瓶口去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试管等玻璃仪器直接加热分析;

B、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

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D、根据扇闻法闻气体气味分析。13.【答案】C【解析】【解答】A、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对火,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

C、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符合题意;

D、天平称量药品要左物右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酒精灯火柴点燃分析;

B、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C、根据量筒正确读数的方法分析;

D、根据天平左物右码原则分析。14.【答案】B【解析】【解答】A、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药品不能超过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B、氢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导管伸到集气瓶口处,符合题意;

C、量筒读数视线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不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药品用量分析;

B、根据氢气难溶于水的性质分析;

C、根据量筒读数正确方法分析;

D、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瓶塞、试剂瓶口三处要求分析。15.【答案】B【解析】【解答】拆卸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时,要按自上到下,从右往左的顺序。

故选B

【分析】根据组装装置和拆卸装置相反,拆卸装置自上到下,从右往左分析。16.【答案】A【解析】【解答】A、水蒸气由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B、氦气由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镁由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水银由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水由分子构成,稀有气体和金属由原子构成分析。17.【答案】C【解析】【解答】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有白烟产生,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18.【答案】B【解析】【解答】A、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包含关系,不符合题意;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符合题意;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包含缓慢氧化分析;

B、根据化合和分解属于并列关系分析;

C、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为并列关系分析;

D、根据有些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分析。19.【答案】A【解析】【解答】A、空气为混合物,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乙醇是有机物,符合题意;

B、煤、食盐水、石油都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水、盐酸属于混合物,甲烷为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为混合物,干冰为氧化物,葡萄糖为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纯净物,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分析。20.【答案】B【解析】【解答】A、氮气为空气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为空气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为空气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分析,其中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及氮的氧化物,空气中各成分都不属于污染物。21.【答案】B【解析】【解答】试管骤冷骤热都会发生炸裂,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致使冷凝水回流、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使水倒吸、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使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会造成试管炸裂,而④忘了加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与其它无关。

故选B。

【分析】根据试管骤冷骤热都会发生炸裂,结合所给各步骤,确定试管是否受热均匀,是否接触了较冷物体等进行分析。22.【答案】B【解析】【解答】A、CO用作燃料是利用其可燃物,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其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利用了氧气帮助呼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氮气用作保护气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所给各用途对应的物质的性质结合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23.【答案】C【解析】【解答】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固体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B、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符合题意;

D、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固体质量随反应的发生,因逸出氧气而减少,至反应结束保持一定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分析;

C、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分析;

D、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24.【答案】D【解析】【解答】A、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①中液体变红色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振荡后发现塑料瓶没有变扁,是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C、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颗粒状固体,是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

D、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后,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证明氢气已纯净,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分析;

25.【答案】A【解析】【解答】A、热胀冷缩是随着温度的升降,微粒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微粒大小不变,符合题意;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D、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由于分子是存在间隔且气体的分子间隔很大,易于压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的性质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粒子间存在间隔,随温度升高间隔变大,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26.【答案】B,D【解析】【解答】A、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会使砝码质量偏大,药品实际质量偏大,符合题意;

B、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偏小,测量的液体体积偏小,不符合题意;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温度计示数会下降,使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D、如果线圈缠绕的不紧密,会造成线圈长度测量结果偏大,线圈圈数一定,所以会造成铁丝直径测量结果偏大,符合题意;

故选AD

【分析】A、根据天平砝码锈蚀质量偏大分析;

B、根据量筒读数俯大仰小分析;

C、根据温度计遇冷或遇热温度的变化分析;

D、根据利用铁丝长度测定直径的方法分析。27.【答案】(1)②⑦⑧(2)①⑤⑥(3)③④(4)②⑦(5)⑦(6)④⑥【解析】【解答】(1)②清新的空气、⑦氧气和臭氧的共存物、⑧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后留下的固体都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2)①氧化汞、⑤二氧化硫、⑥冰水混合物都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3)③液氮、④水银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4)②清新的空气、⑦氧气和臭氧的共存物中都含氧气,氧气中含氧分子。

(5)⑦氧气和臭氧的共存物只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

(6)④水银、⑥冰水混合物常温为液体。

【分析】(1)根据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分析;

(2)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3)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分析;

(4)根据氧气中含氧分子分析;

(5)根据氧气和臭氧都氧元素组成分析;

(6)根据水银和冰水混合物常温液态分析。28.【答案】(1)3;176(2)元素(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4)198(5)Ca(OH)【解析】【解答】(1)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可知维生素C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6+8+16×6=176。(2)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荔枝中钾、铁指的是元素。(3)蜜蜂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