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6拔尖提优测试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
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②③④⑤⑥⑦B.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D.②④⑥⑦⑨
【解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
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ABCD
A.验证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
C.用酚酞试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解析】A.图中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加热碳酸氢钠有水生成,倒流会引起试管炸裂,所以操作错误,
故A错误;B.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潮解,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错误;C.
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石灰水和碳酸钠
溶液;故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密度小于水可以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出,故D正确。
3.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A.食盐水(pH≈7)B.牙膏(pH≈9)C.肥皂(pH≈10)D.米醋(pH≈3)
【解析】黄蜂毒液呈碱性,人若被蜜蜂蛰了,可以涂抹显酸性的物质。
4.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请判断下列
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溶液的pH降低
C.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能进行,是因为有沉淀生成
【解析】A、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
说法正确。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反
第1页共13页.
应前后溶液的pH值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质量守
恒定律,由于有沉淀生成,则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能进行,是因为有沉淀
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A.碳酸钠—纯碱—Na2CO3B.亚硝酸钠—食盐—NaNO2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D.氢氧化钠—烧碱—NaOH
【解析】B.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Cl,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D)
A.H2CO3H2O+CO2↑B.Fe+H2SO4===FeSO4+H2↑
C.CaO+H2O===Ca(OH)2D.AgNO3+NaCl===AgCl↓+NaNO3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7.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酸和碱反应原理的是(B)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
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生石灰吸水是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排除有①的选项,故AC不对,熟石
灰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排除有②的选项,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与酸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
为酸碱中和反应。
8.现有一瓶无色液体X,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
酸钠溶液,产生的现象如表中所示。则该无色液体X可能是(A)
加入物质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产生无色气体出现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A.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D.氯化钠溶液
【解析】A、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
硫酸钠溶液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B、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
要求,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钾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溶液与
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9.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碳酸钠俗称纯碱,作为一种碱它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解析】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的原因。碳酸钠是盐不是碱。
第2页共13页.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A)
ABCD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
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瓶内压强减小,会观
察到软塑料瓶变瘪了,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与稀
盐酸反应生成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D、氢
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
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C)
A.Na2CO3、HCl、H2SO4B.KCl、NaCl、Na2SO4
C.FeCl3、NaOH、KNO3D.HCl、NaOH、Ca(OH)2
【解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
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他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
析鉴别。
1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
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C)
A.CaCl2B.Na2CO3C.NaOHD.Na2CO3和NaOH
【解析】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
液变红色。
13.如图表示在9.8g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发生的某一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x是时间,y是pH
第3页共13页.
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析】A、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增大,不是
减小,故错误;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质量减小,但水的质量一
直增加,故错误;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
沉淀质量从零开始增加,不应减少,故错误;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X是
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较少,完全反应时为零,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过量
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正确.
14.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
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C)
A.甲:水①:食盐乙:水②:蔗糖
B.甲:水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
C.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
D.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解析】A、食盐溶于水、蔗糖溶于水,水温变化不大,气压不变,气球不能鼓起来,故A错误;
B、硝酸铵遇水吸热,瓶内压强减小,气球鼓不会鼓起来,故B错误;C、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
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稀硫酸与锌混合产生氢气,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
且由于氢气不溶于水,因此气球不会恢复原状,故C正确;D、氧化钙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
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恢复室温后
气球恢复原状,故D错误。
15.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沉
淀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2)的关系的是(B)
ABCD
【解析】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不会出现氢
氧化铜沉淀,当硫酸反应完毕才开始生成沉淀,当硫酸铜反应完毕,即使不断加入氢氧化钠,也不会产生
沉淀了。
第4页共13页.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请选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填空:
A.干冰;B.氯化钠;C.消石灰;D.碳酸钠
(1)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2)水溶液呈碱性的盐是_______。
(3)腌制食品时用到的是_______。
【答案】(1)C(2)D(3)B
【解析】用作中和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食盐具有咸味,常用作腌制食品.
17.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确定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小程同学进行了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部分变质。他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两种试剂,这两种试剂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足量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酚酞试液Na2CO3+
CaCl2===CaCO3↓+2NaCl(合理即可)
【解析】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为确定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小程同学进行了实
验,得出的结论是部分变质,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要证明含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的氯化钙
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说明是
部分变质。
18.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____7(选填“<”“>”或“=”)。
(2)某碱和某氧化物反应可生成Na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CO2+2NaOH===Na2CO3+H2O(3)Na2CO3+Ca(OH)2===CaCO3↓+2NaOH(合
理即可)
【解析】(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7.(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
钠,符合A+B→C+D规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19.(1)盐酸、硫酸是常见的两种酸。①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________
性。②用水稀释浓硫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即可。
第5页共13页.
(2)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①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
A.易溶于水B.撞击易爆炸C.受热易分解
②若把硝酸铵溶于水配成溶液并用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发现常温下溶液的pH=6,则该盐溶液
呈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③硝酸铵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挥发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2)ABC酸性2NH4NO3+
△
Ca(OH)2===Ca(NO3)2+2NH3↑+2H2O
【解析】(1)①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②用水稀释浓硫酸
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的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2)①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
铵应具有易溶于水、撞击易爆炸、受热易分解的性质。②把硝酸铵溶于水配成溶液,用pH试纸检测溶液酸
碱性,发现常温下溶液的pH=6,则该盐溶液呈酸性。③硝酸铵与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钙、氨
气和水。
20.某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探究实验:
图6
(1)实验甲在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实验乙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加Na2CO3溶液,其pH变化如图丁所示。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过程
中,“用玻璃棒将溶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丁中d点溶液中所
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2)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
Na2CO3、NaCl
【解析】(1)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加,溶液颜色变浅,
当溶液恰好变成无色时,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因此实验甲在反应中加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通
过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2)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过程中,“用玻璃棒将溶液滴到试纸上”
第6页共13页.
的后一步操作是与标准比色卡对比;a-b段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c段是碳
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c-d段是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因此图丁中d点溶液中所含的
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Na2CO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50分)
21.在科学实验探究课上,科学老师交给科学兴趣小组一包至少含有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
中的两种物质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化学式酸碱性与稀盐酸作用毒性
NaNO2碱性放出棕红色气体有
NaCl中性不反应无
【提出猜想】猜想Ⅰ:只含有NaCl、Na2SO4;
猜想Ⅱ:只含有NaCl、NaNO2;
猜想Ⅲ:只含有__________;
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
【实验探究】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两支试
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向
试管1:溶液变红色试一定有__________
步骤一试管1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管2:无明显现象一定没有__________
向试管2滴入过量的氯化
钡溶液
另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
步骤二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__________
硝酸银溶液
【结果分析】
(1)通过实验,猜想__________成立。
(2)写出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__________、蒸
发。
【答案】猜想Ⅲ:Na2SO4、NaNO2【实验探究】步骤一NaNO2Na2SO4步骤二NaCl
【结果分析】(1)Ⅱ(2)AgNO3+NaCl===AgCl↓+NaNO3【反思拓展】过滤
【解析】(4)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说明一定有NaNO2,加入氯化钡
无明显现象,说明无硫酸钠;硝酸银能和氯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加入硝酸银后有白色沉淀,说
第7页共13页.
明含有氯化钠;(5)通过实验,猜想Ⅱ成立;(6)步骤二中发生的反应是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
沉淀和硝酸钠.(7)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22.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图7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
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有。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①___________的猜想正确
层清液于试管中,②无明显现象,溶液仍为红色②___________的猜想正确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
③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③___________的猜想正确
液,静置
【答案】(1)NaOH+HCl===NaCl+H2O气球胀大【交流讨论】NaCl只有氢氧化钠
【实验设计】①小林②小红③小云
【解析】(1)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水,直接已经平了;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气球,气球胀大;
①由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而氯化钠显中性又不易和其它物质反应,所以一定含有氯
化钠;
第8页共13页.
②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钙属于白色沉淀,即含有碳酸钠,
溶液呈红色说明其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小亮猜想正确.
23.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得出酸碱盐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
依据该条件,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推断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推断的
可靠性,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请依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
论:
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甲同学的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后,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
进一步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
实验:
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
Mg2+。整个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Cl-。他设计的方案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证明了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确实没有发生反应。
+2-
【答案】(1)HSO4(2)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②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1)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2)通过甲同学的实验,只是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可能是硫酸的量多,反应后有剩余,故甲的结论
是不正确的,要证明含有氯化镁,根据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
钠溶液.要证明含有氯离子,需要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然后利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
分进行探究。
第9页共13页.
Ⅰ、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哪一种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结论:猜想________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
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b.铜c.紫色石蕊溶液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
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
【答案】Ⅰ、熟石灰,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Ⅱ、【猜想】盐酸和氯化钙。
【进行实验】溶液无明显变化,三。
【反思与拓展】(1)反应物的用量。(2)ac;(3)会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碳酸钙。
【解析】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因此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为复分解反应;
Ⅱ、【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猜想二)、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
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猜想一);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猜想
三);
【进行实验】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而结论是猜想一不正确,即不含有氢氧化钙,故观察到的现象
是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
根据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
应生成沉淀,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钙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能以沉淀的形式
析出,故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再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反思与拓展】
(1)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
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2)因为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显酸性,故用pH试纸测定pH应该小于7,能够使紫色的石蕊
试液变成红色,但不能和排在氢后面的铜反应,虽然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但由于其中的氯化钙也
第10页共13页.
能够和硝酸银产生相同的现象,不能选择,故选择ac;
(3)盐酸会与铁反应而将下水道腐蚀;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会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四、解答题(第25题9分,第26、27题每题10分,共29分)
25.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小柯小江小龙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操作加入足量BaCl2
滴入无色酚酞加入足量的?
溶液
现象变红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没变质变质变质
(1)小江加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g,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
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答案】(1)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2)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或部
分变质,剩余的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变红)
(3)解:设该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BaCl2===2NaCl+BaCO3↓
106197
x1.97g
106197
=,x=1.06g,
x1.97g
1.06g
该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0.6%。
10g
答:该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6%。
【解析】(1)小江的猜想正确,即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故加
入酸会有气泡产生,可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
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酚酞使变红,因此无法得出结论;
(3)根据化学方程式沉淀的质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质量分数。
26.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
取15g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
滤。有关数据记录见表:
第11页共13页.
反应前反应后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加入的氯化钡溶
量(g)(滤液
质量(g)液质量(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吊顶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实施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岩土工程勘察分包执行合同3篇
- 2025年度汽车维修配件销售代理合同(汽车配件)
- 梯形钢屋架课程设计61
-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非编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观影课程设计案例
-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市政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租赁与新能源车租赁服务合同
-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影视音效设计与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及规范(集中实践环节)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及分类汇编-考点25:磁现象-电生磁
- 2024年更新版:精准农业无人机植保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中国医院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 前程无忧测评题库及答案
- 【MOOC】有机化学-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二水石膏转化为半水石膏的研究
- 中医特色治疗进修汇报
- 阑尾炎内镜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