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疾病分布与现况研究实习-马钰学习课件_第1页
流行病学 疾病分布与现况研究实习-马钰学习课件_第2页
流行病学 疾病分布与现况研究实习-马钰学习课件_第3页
流行病学 疾病分布与现况研究实习-马钰学习课件_第4页
流行病学 疾病分布与现况研究实习-马钰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病分布与现况研究实习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马钰

110806138@目的要求1、掌握疾病频率测量常用指标的概念、计算和用途2、学习三间分布,即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的基本内容和流行病学意义2、对资料进行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3、学习现况研究的抽样方法,了解其用途和优缺点实习一疾病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病死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罹患率:衡量人群在较短时期新发病例的频率。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在某个时间内整个受检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病因)的频率。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问题:1.1991年该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

11/(10000+9999)/2(期间患病率)

2.1991年该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

6/(10000-5)3.1992年1月1日和1993年1月1日该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

8/(10000-1)和8/(10000-3)(时点患病率)4.1992年该人群糖尿病的死亡专率

2/[(9999+9997)/2]5.1992年该人群糖尿病的病死率

2/12问题:

1.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发病率

2.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患病率

3.2000年1月1日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患病率

4.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死亡率及病死率

5.2000年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家庭内及非家庭内续发率

6.患病率和发病率有何区别和联系?1.发病率=46300/(257600000-56000)2.患病率=(56000+46300)/2576000003.时点患病率=56000/2576000004.死亡率=3600/257600000

病死率=3600/(56000+46300)5.家庭内续发率=850/48623

非家庭内续发率=462/1142526、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区别:

1)定义、计算公式的不同

2)流行病学意义不同

患病率和发病率的联系: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那么: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发病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评价人群发生某病的平均风险。

⑴分子:某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分母:同期可能发生某病的人数⑵一般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患病率:

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评价某病造成的负担大小。⑴分子:某时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总数分母:同期观察人口数。⑵一般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为静态指标。

概念、内容、意义

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地区分布:国家、城乡、聚集性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

三间分布实习二疾病分布

据介绍,广东、河南、广西、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湖北、湖南、山东等十个省份发病总数占全国总数将近80%,广西、湖南、河南、重庆等18个省份共有94例死亡病例。专家评估,春季气温回暖,目前中国手足口病已经进入流行期,今后一段时间疫情将进一步上升,防控形势严峻。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

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2010年全国手足口病情况报告(截至4月11日)地域时间人群课题一(疾病的时间分布)

1.某年某市10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图2-3

问题:请解释急性脑卒中时间分布差异的原因?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有何启示?原因:1)1-3月冬春之交气温低且变化较大;此外元旦、春节期间人们的饮食起居不规律,情绪变化大2)每天6-12时患者血压波动较大,

24h血压峰值位于10:00,上午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外界刺激与体力活动增多启示:1)注意防寒保暖;养成良好的作息

及饮食习惯,保持良好心情2)密切监测注意血压,定期进行体

格检查,防止脑血管意外3)备用急救措施2.美国25-44岁男性1982-1992年的死因别死亡率见图4。

问题:请说明几种主要疾病的长期变化趋势如何?并解释其可能原因。⑴趋势描述:

HIV感染的死亡率不断上升,意外伤害的死亡率逐渐下降,其他死亡率基本平稳。⑵可能原因:①HIV感染率不断上升,输血、吸毒等导致感染HIV情况日益严重。②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课题二(疾病的地区分布)1.为了解研究各地居民饮食中各种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于1992年对全国各省市进行了营养调查,居民膳食钙、核黄素等营养素的调查结果见图5-6。问题:请描述全国各省市膳食钙和核黄素的摄入情况,你能解释这两种营养素地区分布差异的原因吗?对由于膳食钙和核黄素的供给不足而引起的疾病的预防策略有什么意义?⑴钙摄入情况差异原因:钙摄入量与当地的产物、居民饮食习惯有关。食物:不同食物含钙量有很大的差别,乳及乳制品含钙量丰富,吸收率高。水产品中小虾皮含钙最多,其次是海带、干果、豆和豆制品及绿叶蔬菜含钙也较多。地区:在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湖北、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干果、豆和豆制品及鱼虾消费量很高,因此钙摄入量较高。⑵核黄素摄入量差异原因食物:奶制品、动物内脏等新鲜食物地区:北京、天津、东南沿海、青海地区居民乳类、肉类、谷物消费量高。⑶预防策略:

在钙和核黄素摄入量较少的地区,提倡合理膳食,多吃富含钙和核黄素的食物,例如乳制品、谷类等。2.1979-200年,我国四次流调城市和农村儿童结核感染情况见下图。问题:描述结核感染情况,并解释分布差异的原因城乡分布:城市>农村,因为城市人口密集,空气质量差,更有利于结核杆菌的传播;时间分布:1)1979—1984年,城乡儿童

结核病感染率均呈上升

趋势。因为检测水平提

高后使得存在而未被发

现的病例得以确诊;2)1984年后,城市儿童结核感染率不断下降,因为城市医疗水平提升,短程化疗(DOTS)的实施有利地减少了儿童结核病的感染,促进了结核病的控制。3)1984年后,农村儿童结核感染率变化不明显,甚至2000年略有升高。提示农村生活医疗水平有待改善;结核耐药多发,使得感染率有所升高。课题二(疾病的地区分布)1.为了解深圳特区糖尿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于1997年对全市6个行政区8200人进行了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流行病学调查。请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的患病情况,并分析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病率与体质指数、腰臀比的关系。1、DM和IGT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2、离退休人员、农民和家庭妇女血糖异常率分居各职业前三位。这主要与年龄有关,离退休和家庭妇女多为高龄人群;深圳市农民多为农村城市化后因年龄较大而未能从事其他职业的原农村村民。3、随着BMI和腰臀围比的增加,DM与IGT患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肥胖可能是DM、IGT的危险因素。课题四(疾病的地区分布)1.为了解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发展变化情况,以便餐区有效的预防措施,作者对某市1985、1995、2000年3次学生体质调研中的营养不良及肥胖资料进行了统计,见表6-8问题:试分析比较城乡不同性别、不同年份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对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有何启发?1、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迅猛上升趋势2、乡村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出现晚发展快3、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4、尽快将肥胖作为学校卫生工作重点,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实习三、现况研究

现况研究

描述性研究监测生态学研究观察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 现场试验

实验性研究社区干预实验

临床试验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理论性研究 曲线配合流行病学研究1.基本原理按照事先设计,调查特定时间内特定群体的个体是否患病的情况,描述所研究疾病与有关变量在目标人群中的分布,为病因探索的深入提供线索和假设。2.用途①描述疾病在人群的分布及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②为疾病病因或危险因素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③确定高危人群,为疾病控制或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提供信息。3、特点①开始阶段不设对照组②特定时间,只能求出患病率③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不确定④因果确定受限⑤一般不用于病程短的疾病4、研究类型

普查: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

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代表性样本来估计总体特征。(查明现患情况、流行强度)课题二为了解企业已婚女职工的健康状况,某市医院于2004对该市某企业全部已婚妇女进行了妇科健康状况调查,共调查848人。主要了解妇科常见病患病情况,以及职业年龄与这些疾病的关系。

表1不同职业的患病率

职业

实检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率(%)

干部18914878.31

工人65959790.59

表2常见妇科疾病患病率

常见妇科疾病

患病人数

患病率(%)

宫颈糜烂34240.33

阴道炎33639.62

乳腺肿块17320.40

子宫肌瘤586.84

附件炎293.42

附件囊肿273.18

表3不同年龄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

年龄(岁)实检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率(%)24~3973736849.9340~49762330.26

问题1:本次调查属于现况调查中的哪一种?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问题2:结合本课题说明普查优缺点及主要用途。问题3:现况研究能不能计算发病率,为什么?问题4:抽样调查有什么优缺点?优点:

1.确定调查对象(全部已婚妇女)简单;

2.可获得该企业全部已婚妇女多种妇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资料全面;

3.了解妇科常见病在不同职业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提供病因线索。

4、起到一定健康宣教作用。缺点:

1.对该企业全部已婚妇女进行调查,工作量大,花费高,组织工作复杂。

2.由于调查的对象范围较广,容易易造成重复调查和遗漏。

3.由于工作量大而不可能细致和深入,调查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