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古河大桥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1_第1页
章古河大桥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1_第2页
章古河大桥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1_第3页
章古河大桥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1_第4页
章古河大桥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古河坝大桥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一、工程概述章古河坝大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康定县境内大渡河上游干流上,地处大渡河上游,距泸定县、康定县城分别约26km、27km,距成都公路里程约360km二、观测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章古河坝大桥控制网测量所依据的主要标准或规范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97)《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三、测量人员及仪器设备配置计划3.1测量人员配置俞书佳:助理工程师,懂瑞明:技术员,张跃龙:技术员,范洋吉:技术员。3.2仪器设备配置1.拓普康GPT-3002N全站仪一台,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测角精度:2.0〞;(2)、测距精度标准差为2mm+2ppm2.徕卡TCA2003全站仪一台,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测角精度:0.5〞;(2)、测距精度标准差为:1mm+1ppm;棱镜组三组;DHM2型机械通风干湿温度表四支;DYM3型空盒气压表四个。仪器情况见附件。四、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控制网测量以监理部提供的控制点:HⅡ08、HⅡ09、HⅡ10为依据。4.1.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4.2.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投影面:1440米。4.3.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观测方案由于章古河坝没有相应的控制点,章古河坝距黄金坪控制点6KM左右。因此本次控制网测量采用引测的方法获取控制点Z1、Z2的坐标及高程,然后由Z1、Z2等4个点组成一个大地四边形。1.控制网引测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黄金坪施工控制网成果:HⅡ08、HⅡ09、HⅡ10为已知点,在进行观测时拟采用HⅡ09---HⅡ08边做为起算边,HⅡ09为起算点,HⅡ08--HⅡ10做为附合边,加密零时控制点V1、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按一级平高导线进行引测至我部所做的控制点Z1、Z2。其导线布置详图见附件。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采用导线左右角观测方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97),水平角观测按(附表1)要求测2测回,如有超限测回补测或重测。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附表1)等级仪器标称精度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两次照准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2C较差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一级±234121812水平距离计算D=S'SinZ-(1-K)/(4R)×S'2Sin(2Z)或D=S'Sin(Z-f)f=(1-K)S'/(2R)×ρD---测站与镜站平均高程面上的平均距,m;Z---顶距观测值,(°′″);S'---气象、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后的斜距;ρ---常数,ρ=206265″;f---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天顶距的改正值,(″);K---大气折光系数,在0.08~0.14之间或实测确定;R---测区地球曲率半径或取平均曲率半径6369000,m;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改正计算△h=(1-K)D2/(2R)△h---高差改正值,m;K---大气折光系数,在0.08~0.14之间或实测确定;R---测区地球曲率半径或取平均曲率半径6369000,m;D---测站与镜站平均高程面上的平均距,m;天顶距归处公式:Zij=Zij'{[(V'-V)+(I-I')]SinZij'}/Sij×ρZij---归算到测距时的天顶距,(°′″);I'---观测天顶距时的仪器高,m;Zij'---测站点i到照准点j的天面距观测值,(°′″);V'---观测天顶距时棱镜高,m;I---观测距离时的仪器高,m;R---测区地球曲率半径或取平均曲率半径6369000,m;Sij---距离观测值,m;ρ---常数,ρ=206265″;高差计算公式h=SCosZ+(1-K)S2/(2R)Sin2Z+I-VS---经改正后的斜距,m;Z---顶距观测值,(°′″);h---经气象、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后的高差,m;K---大气折光系数,在0.08~0.14之间或实测确定;R---测区地球曲率半径或取平均曲率半径6369000,m;I---观测距离时的仪器高,m;V---观测距离时的棱镜高,m;边长投影的计算D0=D(1-Hm/R)Hm=H'-HrD0---投影后的边长值,m;D---经各项改正后的平距,m;Hm---投影面高程与测距边两端平均高程之差,m;R---测区地球曲率半径或取平均曲率半径6369000,m;H'---测距边两端的平均点高程的平均值,m;Hr---测区选定的投影面的高程,m;平差计算本次控制网测量采用南方平差易2002以及“大地控制测量及变形监测处理软件DDM6.0”进行平差计算。平差报告见附件(控制网平差报告、五.结束语本次控制网测量,我部测量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一切测量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