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敏性皮肤病的概述及食物过敏_第1页
2、过敏性皮肤病的概述及食物过敏_第2页
2、过敏性皮肤病的概述及食物过敏_第3页
2、过敏性皮肤病的概述及食物过敏_第4页
2、过敏性皮肤病的概述及食物过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刘晓雁写在课前的话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尤其在儿童,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的致敏原层出不穷。本课件就食物过敏这一内容展开详细论述,旨在指导广大家庭避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或是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危害,为儿童营造灿烂的明天。一、过敏性皮肤病的概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比如近年来金属饰物过敏、宠物过敏、坚果等食物过敏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很显然这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在一生中曾罹患过过敏性疾病。(一)关于学科的名称变态反应(allergy)一词首先由克莱斯·冯·皮尔凯提出,希腊文中allos意为变化,ergon意为反应,allergy意为“变化了的反应”。20世纪30年代我国将allergy译为变态反应,港台地区以及新加坡等使用汉语的国家则称为过敏反应。在国内,变态反应(allergy)和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同义语,前者多用于学术方面,后者则多用于临床实践。(二)变态反应的分型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四型(见下表)I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Immediatetype);II型变态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cytolytic/cytotoxictype);III型变态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变态反应(immunecomplextype);IV型变态反应,即迟发型变态反应(delayed/cellmediatedtype)。二、I型变态反应通常过敏指的是机体对外界物质一种特殊的过敏反应,通常指速发型变态反应,与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有关。(一)概念I型变态反应是最常见的变态反应,其特征是接触过敏原后迅即发生过敏反应。是由结合在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介导,当过敏原与此IgE交叉结合后,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并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机体在数分钟内产生相应症状。血清中可检测到特异性IgE抗体,在过敏性疾病患者,总IgE也常见升高(并不总是)。下图为过敏反应示意图。(二)特征1、有较明确的病因或诱因;2、症状来的快,去的快,多呈发作性;3、症状发作与上述病因或诱因有一定的因果关系;4、只在少数人群中出现;5、多有遗传倾向。何谓食物过敏?与I型变态反应有何关联?有何临床表现?该如何治疗和预防?三、食物过敏(Foodallergy)(一)定义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foodallergy)或过敏性胃肠炎(allergicgastroenteritis)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6~8%发生于儿童,3.5~4%发生于成人。(二)食物变态反应的免疫学机制近年来研究证实食物过敏反应包括IgE介导、非IgE介导、IgE和非IgE混合3种类型的反应。其中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为过敏反应的主要部分。致敏抗原激活肠固有膜IgE浆细胞产生大量IgE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固定于细胞表面。食物中致敏原再次进入体内与胃肠黏膜肥大细胞表面IgE结合,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参与过敏反应的炎症介质,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Ⅰ型变态反应。(三)食物过敏历程胃肠初次接触食物成分,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具有遗传性过敏易感性,大分子物质进入血液刺激人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再次食入相同食物成分,触发人体的过敏反应。(四)食物过敏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食物过敏原主要来自食物中致敏蛋白质、食品添加剂和含有过敏原的转基因食品。虽然人类的食物种类繁多,但90%以上的食物过敏反应是由少数几种食物所诱发。诱发婴幼儿过敏的食物主要为鸡蛋、牛奶、花生、黄豆、坚果、小米、及常吃鱼地区的鱼类。青少年和成人常见过敏食物为花生、坚果、鱼及贝壳类食物。(五)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1、婴幼儿发病率较成人高出生后婴儿的肠道开始接受大量的食物抗原,但婴幼儿胃酸分泌少、蛋白水解酶活性低、肠道绒毛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差等,均导致食物抗原易于通过肠道黏膜进入体内。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小儿肠道对食物抗原产生耐受反应(发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少数具遗传易感性的婴儿,食物抗原易诱发各种异常免疫反应。(右图为肠道屏障功能比较示意图)2、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婴幼儿食物过敏有一自然病程,大多数患儿到2~3岁时,对以前致敏的食物不耐受症状也随之消失。一项对婴儿牛奶过敏的前瞻性研究表明,56%的患儿在1岁、70%在2岁、87%在3岁时对牛奶不再过敏,即大多数牛奶过敏者到3岁时可以饮用牛奶。但对花生、坚果、鱼和贝的过敏者,过敏反应将持续较长时间。3、实际发病情况较自我估计为低较多情况下患者可能把进食后发生的不适反应归于食物过敏。胡燕等20调查了重庆地区314名0~24个月儿童,家长自诉食物过敏的为13.7%,最终确诊食物过敏的患病率5.2%。(六)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1、起病时间:速发型:IgE介导<2h,迟发型:细胞介导>2h。食物过敏是指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stofood),而非免疫介导的反应则称之为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又进一步分为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反应。前者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常在进食后数分钟内出现症状,可累及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这些症状常同时出现,但无特异性。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涉及了IgG、免疫复合物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等多种机制,常于进食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症状。2、靶器官:消化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常表现为呕吐、腹泻、便秘、肠痉挛以及肠绞痛。儿童食物过敏还可表现为睡眠不安、哭吵烦躁,甚至生长发育迟缓。呼吸道通常表现为揉鼻子、揉眼睛,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息以及喉头水肿。3、食物过敏的相关疾病:湿疹和荨麻疹。4、儿童食物过敏综合征可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缺铁性贫血、消瘦、慢性间质性肺炎等,常表现为皮肤湿疹反复发作,往往由牛奶过敏所致。(七)食物过敏的治疗根本治疗措施是避食,即避免食用过敏的食物。母乳喂养者,母亲应严格避食,避免食用婴儿过敏的食品。人工喂养者,可采用食物替代。对牛奶过敏,可采用无敏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植物蛋白配方奶粉。对于高危儿童,尚未出现过敏症状者,应选择适度水解蛋白奶粉。以牛乳为基础的普通配方奶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分子量较大,抗原性较强。低抗原配方奶通过内切型蛋白酶和外切型蛋白酶的协同作用,将大分子蛋白水解为小分子短肽,抗原性仅为普通配方奶的万分之一,能有效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低抗原配方奶对于伴有过敏遗传因素的婴儿,能显著降低过敏的发生,减轻过敏症状,而且具有与普通配方奶相当的营养学价值。因此,建议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给予低抗原配方奶喂养。少部分对牛奶过敏的宝宝食用低敏奶粉后仍然会继续发生湿疹或腹泻,只能选择氨基酸奶粉。氨基酸奶粉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仅有氨基酸,不会发生过敏反应。食物还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如右图所示。(八)婴儿早期喂养的建议1、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2、如果母乳绝对不足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能进行纯母乳喂养时,添加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DHA等;3、婴儿满4个月内不应添加任何辅助食物。4、避免被动吸烟。(九)食物过敏的转归约85%的儿童食物过敏可以自限,随着年龄增长或经过几年回避后对某些食物变应原产生耐受,过敏症状趋于缓解,这个过程可能为1~15a。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大约1岁就可能缓解或耐受;3岁时约80%谷类过敏的患儿可以耐受;鸡蛋过敏的缓解出现最晚,5或6岁后2/3的鸡蛋过敏儿童过敏症状可减轻或消失,1/3的患儿可能持续过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在发达国家25%儿童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胃肠不耐受和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有随年龄而加重趋势,可由最初的消化道或皮肤过敏逐渐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