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体温_第1页
新生儿低体温_第2页
新生儿低体温_第3页
新生儿低体温_第4页
新生儿低体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低体温

十分秀气基本介绍

新生儿体温的平衡主要通过产热和散热维持,新生儿娩出后,小儿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室温低于子宫温度,故新生儿散热增加。

新生儿保温能力相对较差,主要由于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相对较多,故散热多,相对应的是小儿脂肪储存量少,产热能力欠佳,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产热减少,故小儿保温能力差。

目前将低体温分为三个情况:

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的概率很高,可达八成左右,低体温可能导致新生儿细胞代谢增加,可能导致出现低血糖、酸中毒等,还可能造成其他脏器的损害。当体温低于32摄氏度时,死亡率明显增加。

温度轻度36.0-36.4中度32.0-35.9重度32.0摄氏度以下新生儿散热的途径新生儿散热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辐射散热:新生儿的热量散失到周围的物体。传导散热:新生儿通过皮肤将热量传导到周围。对流散热:新生儿热量散失到周围,空气如存在对流,可能导致散热增加。蒸发散热:新生儿的热量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新生儿低体温的危害新生儿出现低体温,可能导致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出现:机体耗氧增加,组织缺氧,无氧代谢增加,出现酸中毒。外周血管收缩,外周氧气供应减少,无氧代谢增加,出现酸中毒。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棕色脂肪利用增加,游离脂肪酸利用增加,出现酸中毒。肺血管收缩,肺循环向体循环右向左分流增加,体循环低氧血症,引起酸中毒。病因病因早产、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棕色脂肪生成不足,能源物质储存少,生后进食情况欠佳,能源物质补充不足,此外,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疾病因素:患儿如存在窒息、肺炎、感染等因素影响,可导致入量不足,能量物质消耗增加,严重者导致出现新生儿硬肿症。环境因素:周围环境寒冷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周围温度降低,导致末梢血管收缩,棕色脂肪消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寒冷损伤。进食不足:如果新生儿摄入不足,且新生儿糖原储备少,可能出现新生儿硬肿症。2临床表现新生儿低体温时,皮肤温度由于末梢血管收缩首先降低,体温往往低于35摄氏度,小儿常表现为:拒奶、少哭、少动,继而出现新生儿硬肿症。呼吸系统:体温低时,呼吸频率降低,肺血管紧张度下降,肺血增多,出现肺水肿和肺出血。循环系统:体温低时,心跳增快,心电图T波出现低平或倒置,严重者血压下降。神经系统:体温低时,反应迟钝,低于33摄氏度时,可处于半昏迷状态,低于30摄氏度时,对外界反应消失。肾脏:体温下降时,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降低,体温低于30摄氏度时,注意是否合并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体温低时,血液流动减慢,需要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可能引起DIC。电解质紊乱:体温低时,电解质更容易出现紊乱,更易出现酸、碱中毒。免疫系统:体温低时,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合并新生儿败血症、脑炎等情况。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三方面:病史:问病史过程中注意是否出现低体温,注意生病的季节,注意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查体:查小儿过程中注意小儿的温度,注意小儿的反应,注意小儿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化验:本病需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比如血气、血生化、胸片、心电图等。治疗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复温、控制感染、给予能量、纠正水喝电解质的紊乱。复温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复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小儿的呼吸、循环等情况。建议至于暖箱复温,建议每小时提上箱温1摄氏度,12-24小时恢复正常,若体温极低,如低于1200g或小于28周,每小时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