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分)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2.(2分)以下与温度有关的生活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42℃ D.连云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3.(2分)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甲: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丙: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D.丁: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4.(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响鼓也得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2分)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6.(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听到隆隆雷声预示可能要下雨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光是单色光 B.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C.透过红玻璃看蓝天,看到的应是蓝色的 D.紫外线可以消毒,所以要多照射紫外线8.(2分)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固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9.(2分)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水银钨金铁铅熔点/℃﹣39341010641525328沸点/℃3575900250027501740A.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B.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来炼”,所以黄金掉入铁水中也不会熔化 C.灯泡里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 D.在铁锅中可以将铅熔化10.(2分)下如所示关于物态变化描述“变多”、“变少”的过程中,吸热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1.(2分)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隔壁班级是音乐课,唱歌声影响了我们的听课,这种声音属于(乐音/噪声).12.(2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36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此声音属于(可听声/次声波/超声波)。13.(1分)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4.(2分)如图分别是流星和金星凌月照片,在流星、金星和月球中,是光源;明亮的月光是(选填“单色光”或“多种色光混合而成”)。15.(4分)为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我市各中小学校配备了如图所示的体外红外测温枪,该设备在无光的夜晚(能/不能)使用,如图所示,符合红外测温枪工作原理的是。(选填序号“A.测温仪发出红外线,遇被测温体返回井接收”或“B.测温仪接收被测温体红外线”)。该型号测温枪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能否用该测温枪测量刚煮沸的某食用油表面的温度?(能/不能),说出你的判断依据(标准大气压下该食用油的沸点是335℃)。测量范围体温模式:32﹣42.9℃表面模式:0﹣100℃16.(2分)如图是本次期末考试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17.(4分)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仍然保持状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由于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现象,形成“白气”;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18.(2分)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从(选填“听到枪声”或“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记时才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若计时员按另一种方式计时,计得运动员的成绩是15.29秒,那么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秒(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9.(5分)周末小强帮妈妈做家务,他发现用湿拖把拖过的地面,很快就干了,而地面瓷砖是不吸水的。为探究“水的消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强将同样的半杯水分别泼在凉爽的室内、风和日丽的阳台上的一块或二块瓷砖上进行实验。记录地面变干的时间(砖材质和大小均相同).半杯水室内阳台1块砖2块砖1块砖2块砖变干时间2.5小时1小时45分钟20分钟(1)地上的水干了,它属于物理学中的(选填“蒸发”或“沸腾”)现象。通过小强的实验发现,这一现象的快慢程度主要与液体的、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的有关。小强在室内的两次实验是研究这一现象的快慢程度与液体的是否有关。(2)在西北农村,农业缺水现象普遍,张爷爷种了一块玉米地,玉米苗一尺多高,为抗旱、节水、保湿,结合实验探究结论,在下列措施中,不推荐张爷爷使用的措施有(选填字母代号)。A.早、晚气温较低时浇水B.在植株间的空地处可用些秸秆、树叶作简单覆盖C.把水均匀泼洒在玉米地里D.在玉米苗附近浇水20.(4分)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色光屏上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最早通过实验来研究该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色的。(3)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4)若要检验100元人民币的真伪,可将它放在(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2分)21.(14分)同学们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酒精灯、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1)如图甲是同学们组装好的其中一套实验装置,里面有一处不合要求,是,此时温度计示数是℃.为了准确测量水温,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温度计上移/将石棉网下移)。(2)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这时候的水(已经/没有)沸腾。(3)小明和小华也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4)小明和小华还发现,水沸腾后熄灭酒精灯,水还会再沸腾一会儿,其原因可能是。(5)实验中有的同学对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断定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22.(16分)小明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过程,实验如图所示,把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1)实验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既能保证此物质,又能使温度升高较(快/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固体熔化过快,记录数据太少,不易观察熔化过程,下列方法能够延长熔化时间的是。A.降低固体的初温B.增加固体的初温C.增加试管中物质的质量D.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小明改进实验方法后顺利进行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203040505050506580……(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依据是。(5)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发现,该物质每分钟升高的温度不一样多,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选填“快”或“慢”)。(6)同组的另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也来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如果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最后液体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23.(12分)阅读短文“新能源智能汽车”,回答问题:如图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池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透过玻璃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改变按压汽车方向盘上喇叭开关的力度,可改变喇叭发出声音的;(2)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选填“黑”或“白”)色;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3)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智能玻璃”温度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分)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科学结论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过程是对病毒株存活率影响因素的实际验证过程,所以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环节。故选:C。2.(2分)以下与温度有关的生活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42℃ D.连云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一般在42℃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C符合实际;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18℃,故B不符合实际;D、连云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3.(2分)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甲: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丙: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D.丁: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A、将发声的音叉接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响鼓也得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B错误。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C正确。D、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D正确。故选:B。5.(2分)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分析】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解答】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选:A。6.(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听到隆隆雷声预示可能要下雨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解答】解: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超声波可以引起眼睛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医生利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用声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的是回声测距,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选:B。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光是单色光 B.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C.透过红玻璃看蓝天,看到的应是蓝色的 D.紫外线可以消毒,所以要多照射紫外线【分析】(1)光的色散现象证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2)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显著,可以用来加热食品;(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4)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解答】解:A、白光是复色光,故A错误;B、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显著,可以用来加热食品,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故B正确;C、红玻璃是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色光,其他色光几乎都被吸收,所以看到的是黑色的,故C错误;D、紫外线可以消毒,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故D错误。故选:B。8.(2分)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固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海水吸热,由液态汽化为水蒸气,故A正确;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液化成小水滴,故B正确;C、液态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固成固态小冰珠,故C正确;D、固态小冰珠在降落过程,熔化成雨水,故D错误。故选:D。9.(2分)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水银钨金铁铅熔点/℃﹣39341010641525328沸点/℃3575900250027501740A.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B.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来炼”,所以黄金掉入铁水中也不会熔化 C.灯泡里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 D.在铁锅中可以将铅熔化【分析】表中金属的温度低于熔点为固态,介于熔点与沸点之间为液态,高于沸点为气态。【解答】解:A、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因为沸点均高于水银的沸点,故A错误;B、黄金掉入铁水,铁水温度为1525℃﹣2750℃,高于金的熔点,金会变为液体,故B错误;C、灯泡里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熔点高,故C错误;D、因为铁的熔点高于铅的熔点,所以在铁锅中可以将铅熔化而铁不熔化,故D正确;故选:D。10.(2分)下如所示关于物态变化描述“变多”、“变少”的过程中,吸热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①金属盘下的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②烧杯中冰变少,是冰的熔化现象,熔化吸热;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是气态乙醚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是碘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综上所述,吸热的有②④,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1.(2分)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隔壁班级是音乐课,唱歌声影响了我们的听课,这种声音属于噪声(乐音/噪声).【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解答】解:(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2)隔壁班级是音乐课,唱歌声影响了我们的听课,这种声音属于噪声。故答案为:空气;噪声。12.(2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36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300Hz,此声音属于可听声(可听声/次声波/超声波)。【分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2min内振动了36000次,可以求出频率;(2)人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比较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昆虫的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36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f==300Hz;(2)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300Hz在人耳朵的听觉范围内,则人能听到这种声音,所以此声音属于可听声;故答案为:300;可听声。13.(1分)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1)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调也不相同。故答案为:空气;音调。14.(2分)如图分别是流星和金星凌月照片,在流星、金星和月球中,流星是光源;明亮的月光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选填“单色光”或“多种色光混合而成”)。【分析】(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2)白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复合而成。【解答】解:金星和月球都是反射太阳光而发光,不是光源,流星在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而发光发热属于光源;明亮的月光是白光,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流星;多种色光混合而成。15.(4分)为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我市各中小学校配备了如图所示的体外红外测温枪,该设备在无光的夜晚能(能/不能)使用,如图所示,符合红外测温枪工作原理的是B。(选填序号“A.测温仪发出红外线,遇被测温体返回井接收”或“B.测温仪接收被测温体红外线”)。该型号测温枪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能否用该测温枪测量刚煮沸的某食用油表面的温度?不能(能/不能),说出你的判断依据食用油的沸点超过体外红外测温枪的测量范围(标准大气压下该食用油的沸点是335℃)。测量范围体温模式:32﹣42.9℃表面模式:0﹣100℃【分析】(1)人体在任何时候都向外辐射红外线。(2)红外线测温仪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3)使用温度计时,所测量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解答】解:(1)在无光的夜晚,人体也是可以辐射红外线的,所以在无光的夜晚体外红外测温枪还是能正常使用的。(2)物体辐射红外线,红外线测温仪接收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来测温,故选B。(3)该红外线测温仪的测量范围是32﹣42.9℃,标准大气压下该食用油的沸点是335℃,刚煮沸的某食用油表面的温度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会损坏温度计故答案为:能;B;不能;食用油的沸点超过体外红外测温枪的测量范围。16.(2分)如图是本次期末考试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吸收(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反射(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解答】解: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答题卡时,黑条纹将光吸收,白条纹将光反射,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故答案为:吸收;反射。17.(4分)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水滴。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高,仍然保持水蒸气状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由于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现象,形成“白气”;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汽化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壶嘴上方冒出的一团团“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①液化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现象;由于壶嘴附近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不会发生液化现象,水蒸气在壶嘴处未液化,仍保持水蒸气状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空气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吸热汽化,变为水蒸气,所以什么也看不见了。故答案为:小水滴;①高;水蒸气;②液化;③汽化。18.(2分)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从看到发令枪冒烟(选填“听到枪声”或“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记时才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若计时员按另一种方式计时,计得运动员的成绩是15.29秒,那么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15.58秒(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分析】(1)光速远远大于声速。(2)运用速度公式,可得出时间。【解答】解: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应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记时才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若计时员听到枪声计时,则运动员的成绩会少计入一部分,t===0.29s,所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为:15.29s+0.29s=15.58s。故答案为:看到发令枪冒烟;15.58。19.(5分)周末小强帮妈妈做家务,他发现用湿拖把拖过的地面,很快就干了,而地面瓷砖是不吸水的。为探究“水的消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强将同样的半杯水分别泼在凉爽的室内、风和日丽的阳台上的一块或二块瓷砖上进行实验。记录地面变干的时间(砖材质和大小均相同).半杯水室内阳台1块砖2块砖1块砖2块砖变干时间2.5小时1小时45分钟20分钟(1)地上的水干了,它属于物理学中的蒸发(选填“蒸发”或“沸腾”)现象。通过小强的实验发现,这一现象的快慢程度主要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小强在室内的两次实验是研究这一现象的快慢程度与液体的表面积是否有关。(2)在西北农村,农业缺水现象普遍,张爷爷种了一块玉米地,玉米苗一尺多高,为抗旱、节水、保湿,结合实验探究结论,在下列措施中,不推荐张爷爷使用的措施有C(选填字母代号)。A.早、晚气温较低时浇水B.在植株间的空地处可用些秸秆、树叶作简单覆盖C.把水均匀泼洒在玉米地里D.在玉米苗附近浇水【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这三个方面,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采取措施。【解答】解:(1)地上的水干了,是因为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并且该过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因此它属于物理学中的蒸发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的流速等因素有关。小强用同样的半杯水,分别泼在凉爽的室内的一块或二块瓷砖上,使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相同,不同的是液体的表面积,小强在室内的两次实验是研究这一现象的快慢程度与液体的表面积是否有关。(2)A、早、晚气温较低,水蒸发较慢,故A不符合题意;B、在植株间的空地处可用些秸秆、树叶作简单覆盖,减小了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把水均匀泼洒在玉米地里,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D、在玉米苗附近浇水,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故答案为:(1)蒸发;温度、流速;表面积;(2)C。20.(4分)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色光屏上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最早通过实验来研究该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无色的。(3)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不能(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4)若要检验100元人民币的真伪,可将它放在I(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最早是牛顿研究了这一现象;(2)无色透明物体可以透过所有色光;(3)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自身相同的色光;(4)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解答】解:(1)本实验为光的色散现象,最早通过实验来研究该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即该玻璃能透过所有色光,说明这块玻璃的颜色是无色的;(3)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则此屏只能反射蓝光,而吸收其它色光,因此我们不能看到彩色光带;(4)图中三棱镜倒放,则由下到上,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则Ⅰ区域为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来检验100元人民币的真伪。故答案为:(1)牛顿;(2)无;(3)不能;(4)I。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2分)21.(14分)同学们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酒精灯、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1)如图甲是同学们组装好的其中一套实验装置,里面有一处不合要求,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此时温度计示数是94℃.为了准确测量水温,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温度计上移(将温度计上移/将石棉网下移)。(2)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这时候的水没有(已经/没有)沸腾。(3)小明和小华也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写出一条即可)。(4)小明和小华还发现,水沸腾后熄灭酒精灯,水还会再沸腾一会儿,其原因可能是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5)实验中有的同学对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断定红色液体不是(是/不是)酒精。【分析】(1)从图中能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然后根据液面到达的刻度即可读数;加热过程中,容器底部温度较高,为准确测量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2)液体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由小变大、上升;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小;(3)对比图象的区别,分析得出结论;(4)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通过沸腾的两个条件结合热传递的知识进行分析;(5)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测温物质需要保持液态。【解答】解:(1)如图甲里面有一处不合要求,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4℃;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测量结果会偏高,为准确测量水的温度,温度计应向上调节;(2)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所以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还没沸腾;(3)水的沸点、初温相同,达到沸点时所用时间不同,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4)熄灭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5)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测温物质的沸点应高于100℃,酒精的沸点为78℃不能测量沸水的温度,由此断定红色液体不是酒精。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94;将温度计上移;(2)没有;(3)水的质量不同;(4)石棉网温度高,水会继续吸热;(5)不是。22.(16分)小明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过程,实验如图所示,把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1)实验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既能保证此物质,又能使温度升高较慢(快/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固体熔化过快,记录数据太少,不易观察熔化过程,下列方法能够延长熔化时间的是C。A.降低固体的初温B.增加固体的初温C.增加试管中物质的质量D.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小明改进实验方法后顺利进行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203040505050506580……(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这种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依据是熔化过程温度不变。(5)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发现,该物质每分钟升高的温度不一样多,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慢(选填“快”或“慢”)。(6)同组的另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也来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如果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最后液体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分析】(1)若物质的熔点较低,可以不对其加热,还可以用搅拌棒进行搅拌,这样不仅能够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妇幼卫生工作计划
- 2025数学教学指导计划范文
- 2025年校学生会作业计划书范文
- 2025年度保卫科工作计划样例
- 大型设备安装服务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2025年物资销售员工作计划
- 2025年度医院总务安全工作计划
- 小型高效沼气装置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教师个人成长工作计划范文
-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 学校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美篇标题(15篇)
- 高三后期班级管理方法
-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教案
- 2023年医院招聘护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花篮拉杆悬挑架培训课件
- GB/T 7597-200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 新合同会签审批表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 气体状态方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