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带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3/36/wKhkGWeHpiGAP93JAAHrRdWovx4010.jpg)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带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3/36/wKhkGWeHpiGAP93JAAHrRdWovx40102.jpg)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带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3/36/wKhkGWeHpiGAP93JAAHrRdWovx40103.jpg)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带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3/36/wKhkGWeHpiGAP93JAAHrRdWovx40104.jpg)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带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3/36/wKhkGWeHpiGAP93JAAHrRdWovx40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的中华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5m/sC.南京市冬季正常最低气温为-30℃D.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0s【答案】A【解析】【分析】解答:A.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仪征市冬季正常最低气温为,故C不符合实际;D.中小学课间一般时间在10min左右,中学生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min,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详解】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监测核爆炸的仪器是超声波的应用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解答: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核爆炸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此监测核爆炸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故B错误;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故C错误;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睛:(1)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2)核爆炸时产生次声波;(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 B.分子、电子、质子、原子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 D.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故选A。4.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用干燥的手从上到下捋塑料绳,由于摩擦起电,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斥使细丝张开了.故A错误,B正确;C、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D错误。5.以上几幅图片中,说法正确的是()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答案】A【解析】【详解】A.草叶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正确;B.山峰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C.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错误;D.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吸收热量升华成为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A。6.“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下图中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倒影——光的折射 B.手影——平面镜成像C.投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答案】C【解析】【详解】A.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手影是光被手阻挡而形成的光找不到的区域,手影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错误;C.投影是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故C正确;D.摄影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故D错误。故选C。7.2017年4月22号我国“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天舟一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地球【答案】B【解析】【详解】解答:“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要实现成功对接,必须是相对静止,才容易对接,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A.以发射塔架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相对于“天舟一号”飞船,”天宫二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以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8.如图是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图像,由图像可知:A.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小C.前10秒,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答案】C【解析】【详解】解答: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即第10秒时,甲车追上乙车,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所以前10秒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C.点睛:(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3)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9.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如图的实验中,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由题意可知,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即探究“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故选D.10.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答案】B【解析】【详解】解答:A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物体到摄像头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B正确;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错误.故选B.点睛: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光,物体是黑色,如果物体反射所有的光,物体是白色.1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O可能是入射光线 B.OB可能是折射光线C.OC必定是反射光线 D.BO必定是入射光线【答案】B【解析】【详解】(1)假设A0是入射光线,若OB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不可能;若OC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不可能;(2)假设B0是入射光线,若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不可能;若OC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不可能;(3)假设C0是入射光线,若OB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若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可见,CO一定是入射光线,OA、OB可能是反射光线也可能是折射光线.故ACD错、B正确.故选B.【点睛】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2.如图所示,小刚透过盛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当书本紧贴玻璃杯,他所能看到的像可能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因为左右方向的玻璃杯面呈弧形,左右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所以像的大小是在左右方向上发生变化,玻璃杯面上下相同(不是呈弧形),不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的作用,所以像与图片应该是左右发生变化,而上下与图片相同;当书本紧贴玻璃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3.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产生的,琴声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不同。【答案】①.振动②.空气③.音色【解析】【详解】[1][2][3]小提琴所产生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中,使我们听到声音,人们分辨不同的声音主要是靠声音的音色不同。14.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来辨别真伪.【答案】①.红外线②.紫外线【解析】【详解】家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的,红外线的热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紫外线,验钞器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15.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_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①.室内②.凝华③.放出【解析】【详解】[1][2][3]“冰花”出现在冬天的早晨,室外的温度低,室内的温度高,所以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窗发生的凝华现象。由凝华的定义知凝华要放热。16.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_________,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_________的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①.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引力③.汽化【解析】【详解】由于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这些液体分子要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需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该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了气体,因此液体发生了汽化现象.17.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这是任务调整后,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首次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观众看到仪仗队整齐的队伍由于光沿_____传播到观众的眼睛,五星红旗呈现出红色是红旗_________填“吸收”或“反射”红光的缘故.【答案】①.直线②.反射【解析】【详解】解答:仪仗队整齐列队时,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就定的,因为红旗吸收了其他色光,只反射了红光,所以红旗呈现红色.18.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度;若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10度,则新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___________度。【答案】①.60②.100【解析】【详解】[1]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i=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2]若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则入射角减小10°,为50°,则反射角也等于5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50°=100°19.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答案】①.倒立②.实③.变大【解析】【分析】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的性质是倒立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或等大的,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由物体形的状决定。【详解】[1][2]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实像。[3]因为小孔成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所以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光线发散程度更大,像距不变,所以像将变大。20.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分相当于一个______,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______(填“实”或“虚”)像,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________(写一种).【答案】①.凸透镜②.实③.照相机【解析】【详解】[1][2][3]由图可知,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且变小,这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21.小王开车去上海,在平直的公路上,轿车匀速行驶,速度表如图甲所示,小林某一时刻看窗外,恰好看到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则从标志牌到上海还需___________min.【答案】90【解析】【详解】解答: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到上海的路程为135km,此时的速度为90km/h,由得,到上海的时间为:=1.5h=90min;答:从标志牌到上海还需90min;点睛:从交通标志牌上可以看出从标志牌到上海的距离,从速度计上可以读出此时的速度大小,单位是km/h,根据公式可求从标志牌到上海的时间;22.小华站在挂在墙上的大穿衣镜前,距穿衣镜0.5m的位置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若她以1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的方向行走了2s后,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答案】①1②.1【解析】【详解】[1]小华距离平面镜0.5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0.5m,所以小华和小华的像之间的距离是1m。[2]小华以1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2s后,小华和平面镜的距离没有变化,小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所以小华和小华的像之间的距离还是1m。23.如图所示是人们在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测量仪器,请你读出它们的示数。(1)图甲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则物块的长度为_____cm;(2)图乙中温度计所示温度是_____℃;(3)图丙秒表的读数为_____s。【答案】①.1.85②.-21③.337.5【解析】【详解】(1)[1]图甲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故物体长度为1.85cm。(2)[2]图乙中温度计10℃又分成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液柱从上到下刻度越变越小,说明零下,从零刻度开始往下读,故其所示温度为−21℃。(3)[3]由图丙秒表可知,分针在5和6之间,且超过半刻度,分针示数为5min,秒针应该读30s开外的读数,故由秒针位置可知,秒针示数为37.5s,则秒表示数为三、实验探究题24.课堂上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首先我们剪下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可根据原理________.(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较难准确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_______或换用锥角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测量.【答案】①.②.时间③.纸锥下落的高度④.大【解析】【详解】解答:(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可根据原理,(2)纸锥下落快,下落的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为减小误差,还要多测几次,取平均值;25.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_______(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图________(填“D”或“E”)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个即可).【答案】①.②.相同③.D④.水的质量不同【解析】【详解】解答:(1)读图可知B图中给烧杯加了盖子,这样可减少热量的散失,故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B套装置;(2)读图C可知,a、b两条曲线中,水沸腾时的温度相同,说明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相同.图D中,水内部不停地发生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表示水正在沸腾.而图E中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说明还没有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量不等,因为水越多,需要加热的时间会越长.点睛:(1)给烧杯加盖可减少热量的散失,会缩短加热的时间;(2)读图C可判断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是否相同.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发生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读图DE可做出判断.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水的质量越大,水升温越慢.2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合理只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其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解析】【详解】(1)要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就要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如果这两角相等,也可能是偶然的,我们因该继续改变入射光线AO的方向,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多次测量,在比较得出结论,避免偶然性,这样才有普遍性.因此,题中做法不合理,因为只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其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2)由题可知,当光从AO入射时会从OB射出,因为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使E、F不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OB不能成在F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____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若有“茶色”或“无色透明”玻璃板,最好选用__________玻璃板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答案】①.薄②.茶色③.前侧④.等效替代法⑤.不变⑥.不能⑦.虚【解析】【详解】解答:(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在实验中,若有“茶色”或“无色透明”玻璃板,最好选用茶色玻璃板进行实验.更清晰的观察玻璃板的另一侧的像.(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5)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点睛:(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2)最好选用茶色玻璃板进行实验.更清晰的观察玻璃板的另一侧的像.(3)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28.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过程要继续_________热。【答案】①.自下而上②.乙③.④.吸【解析】【详解】(1)[1]由于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在安装器材时,先固定石棉网的位置,放上烧杯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水中,再固定温度计的位置,所以应按照自下向上的顺序进行。(2)[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3)[3][4]分析图象可知,在0℃时,图线呈水平,此时的温度就是冰的熔点,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29.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同学调整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同一高度后,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甲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光屏不动,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小红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进行了两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在实验1中,她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烛焰”;在实验2中,她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烛焰”.则该同学在实验1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实验2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___填“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作用.【答案】①.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②.投影仪③.上上④.左⑤.没有在像最清晰时测像距⑥.小于⑦.远离凸透镜⑧.会聚【解析】【详解】解答:(1)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说明此时凸透镜不成像或者成的是虚像,故原因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2)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甲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物距小于相距,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随着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若蜡烛、光屏不动,应将凸透镜向上移.(4)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所以会推迟像的会聚,故此时的光屏应该向后移,所以若将光屏不动,则必须将蜡烛向左移动,以增大物距,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没有在像最清晰时测像距.(6)在实验1中,她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烛焰”;由此可知,2f1>u=6cm>f1,----①;在实验2中,她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烛焰”.由此可知,物距u=6cm<f2,-----②;由①②比较可得,f1<f2,即实验1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小于实验2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7)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使远视眼看物体时使来自近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用远视眼镜时,会将像向凸透镜靠近,如拿走,必须使光屏远离凸透镜才可.30.“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关系记录表编号纸张大小纸张材料不同发射角度飞行的平均距离(米)0°15°30°45°①18厘米×26厘米打印纸6.515.815.08.9②18厘米×13厘米打印纸6.415.815188③18厘米×26厘米旧报纸5.614.213.27.6(1)为探究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飞机材料的关系,应选择表一中的实验序号_______进行实验;(2)综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3)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射角度进行进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用该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进行实验,实验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这三架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请预测它们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从大到小排列)。表二:三架纸飞机实验要求纸飞机纸张大小纸张材质发射角度甲18厘米×13厘米打印纸15°乙18厘米×13厘米旧报纸30°丙18厘米×13厘米旧报纸15°【答案】①.和②.见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散装行业话务员工作总结
- 2025-2030全球IP66工业平板电脑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1,1,1,2,3,3,3-七氟丙烷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可移动游泳池地板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喷丸研磨石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声波和热熔嵌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振动供料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晶圆旋转清洗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振动脱油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艺术品和古董搬运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10)-江西省(解析版)
- 《奥特莱斯业态浅析》课件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养殖场兽医服务合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HR六大板块+三支柱体系
- 慢性病患者门诊身份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