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生物(湖北卷)_第1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生物(湖北卷)_第2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生物(湖北卷)_第3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生物(湖北卷)_第4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生物(湖北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湖北省卷)生物(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长春市双阳区被称为梅花鹿之乡,梅花鹿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 B.细胞 C.系统 D.器官2.观察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概念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图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个西瓜就是一个器官B.若A组织的细胞终生保持着分裂能力,则A是分生组织C.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D.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甲是生殖器官3.下面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分别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显微镜此时的放大倍数是200倍B.调节①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C.图乙细胞所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只有叶绿体D.制作图丙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碘液4.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1、2、3构成B.3处重吸收的物质是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C.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5.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听觉神经→大脑B.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C.肺通气:外界气体→口腔→咽→支气管→气管→细支气管→肺泡D.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6.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7.2014年6月有媒体报道,在介休绵山再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shè)。该动物体表被毛(如图),据此可推测,麝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A.胎生、哺乳 B.体温不恒定 C.体外受精 D.牙齿无分化8.野蛞蝓,又名鼻涕虫,是一类严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它的身体柔软,体背前端具外套膜,其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据此可知,野蛞蝓属于()A.扁形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爬行动物9.如图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的昆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该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B.乙为受精鸡卵结构图,为a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dC.图丙中表示胎儿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的途径应为:③→②→①D.嫁接可提高水果品质。现有好吃但抗病虫力弱的鸭梨和不好吃抗病虫力强的山梨,应该将山梨作为接穗来嫁接10.人体注射灭活疫苗后,发挥作用的免疫防线和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A.第一、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B.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C.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2\*ROMAN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30分。11.请仔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图一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三种生物,1、2、3、4表示甲、乙、丙的某些生理过程。材料二: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相关会议,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污水中的核物质将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影响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图二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1)在图一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放到大气中,有效维持了生物圈中的。图一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填数字)。(2)图二中,鲨鱼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若图一中的a、b、c代表图二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c代表。图二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图一中的生物成分(选填甲、乙、丙)和非生物部分。(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写出一条达成这一目标的建议。(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较强,原因是。但是若将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不仅影响日本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乃至人类健康带来定的影响,这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12.正常人体内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这与机体的调节过程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组织细胞时刻进行作用,消耗氧,释放二氧化碳。(2)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和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还有一些二氧化碳随血液经(填血管名称)回到心脏。(3)人体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可引起呼吸运动频率的改变。由图可知,当流经主动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时,主动脉中的感受器感知这一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最终使肋骨间肌肉和[_]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加快。这一过程会提高排出二氧化碳的效率,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将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13.小明放学后,路过某处时,听到狗叫声后快速逃离。请根据图回答:(在[]中填写序号)(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人奔跑的行为是属于。奔跑动作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者的协调配合完成,其中起动力作用的是。(2)听到狗叫声,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

]。(3)小明在听到狗叫被吓一跳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调节人体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现象,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和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4)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就会绕道避开恶犬,这是与有关的、人类特有的反射。14.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图二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图三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回答:(1)图一的甲、乙两种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中,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产生的精子中有条染色体。(2)图二中,经过发育过程【

】期后,羽化出翅,成为成虫。(3)根据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子代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的几率是。(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他最好在图三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否则,这只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湖北省卷)生物(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长春市双阳区被称为梅花鹿之乡,梅花鹿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 B.细胞 C.系统 D.器官【答案】B【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详解】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梅花鹿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选B。2.观察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概念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图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个西瓜就是一个器官B.若A组织的细胞终生保持着分裂能力,则A是分生组织C.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D.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甲是生殖器官【答案】D【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详解】A.西瓜是由不同组织组成的器官,A正确。B.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可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正确。C.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细胞通过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故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有关,C正确。D.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甲器官中有茎,所以甲是营养器官,D错误。故选D。3.下面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分别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显微镜此时的放大倍数是200倍B.调节①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C.图乙细胞所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只有叶绿体D.制作图丙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碘液【答案】B【分析】(1)甲图显微镜的结构中①是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载物台,④反光镜。(2)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因此图甲中显微镜此时的放大倍数是5×10=50倍,A不符合题意。B.调节①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为避免压坏玻片标本,B符合题意。C.图乙是洋葱表皮细胞所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见光,形不成叶绿素,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D.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而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稀碘液就会从盖玻片下被吸过来,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D不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1、2、3构成B.3处重吸收的物质是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C.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答案】C【分析】图中:1肾小球、2是肾小囊、3是肾小管,4肾静脉,据此回答。【详解】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3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1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2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A正确。B.当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B正确。C.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减少,C错误。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1肾小球,D正确。故选C。5.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听觉神经→大脑B.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C.肺通气:外界气体→口腔→咽→支气管→气管→细支气管→肺泡D.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答案】B【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听觉的形成是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故A错误;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故B正确;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间之间的气体交换,人在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所以外界气体→口腔→咽→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故C错误;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其中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因此完整的消化道不包括消化腺,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D错误。故选B。6.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答案】C【分析】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有大变小,表示呼气。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详解】A、ab段曲线肺容积增大,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A错误。B、bc段曲线肺容积下降,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B错误。C、cd段曲线表示肺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正确。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7.2014年6月有媒体报道,在介休绵山再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shè)。该动物体表被毛(如图),据此可推测,麝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A.胎生、哺乳 B.体温不恒定 C.体外受精 D.牙齿无分化【答案】A【分析】哺乳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详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体内受精。因此,该动物体表被毛,据此可推测,麝还应具有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哺乳动物的特征。8.野蛞蝓,又名鼻涕虫,是一类严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它的身体柔软,体背前端具外套膜,其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据此可知,野蛞蝓属于()A.扁形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爬行动物【答案】B【分析】(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详解】野蛞蝓的身体柔软,体背前端具外套膜,其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结合分析可知,野蛞蝓属于软体动物,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9.如图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的昆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该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B.乙为受精鸡卵结构图,为a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dC.图丙中表示胎儿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的途径应为:③→②→①D.嫁接可提高水果品质。现有好吃但抗病虫力弱的鸭梨和不好吃抗病虫力强的山梨,应该将山梨作为接穗来嫁接【答案】D【分析】图甲是昆虫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乙图是鸟卵的结构,丙中①是胎盘,②是脐带,③是胎儿,丁是嫁接的生殖方式。【详解】A、甲图的昆虫是家蚕,家蚕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从发育过程看,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不符合题意。B、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d卵黄和e卵白,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e]卵白;[a]胚盘内含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最终发育成雏鸟;其中为a胚盘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d卵黄,B不符合题意。C、丙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示意图,胎儿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的途径:③→②→①,因此,我们都应铭记母亲的恩情,C不符合题意。D、丁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式是嫁接,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接穗的优良特性;因此现有好吃但抗病虫力弱的鸭梨和不好吃抗病虫力强的山梨,应该将好吃但抗病虫力弱的鸭梨作为接穗来嫁接,这样才能得到鸭梨,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几种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10.人体注射灭活疫苗后,发挥作用的免疫防线和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A.第一、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B.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C.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答案】D【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人体的免疫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人体注射灭活疫苗后,发挥作用的免疫防线是第三道防线。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注射的疫苗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故选D。第=2\*ROMAN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30分。11.请仔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图一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三种生物,1、2、3、4表示甲、乙、丙的某些生理过程。材料二: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相关会议,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污水中的核物质将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影响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图二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1)在图一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放到大气中,有效维持了生物圈中的。图一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填数字)。(2)图二中,鲨鱼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若图一中的a、b、c代表图二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c代表。图二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图一中的生物成分(选填甲、乙、丙)和非生物部分。(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写出一条达成这一目标的建议。(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较强,原因是。但是若将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不仅影响日本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乃至人类健康带来定的影响,这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答案】(1)2光合碳—氧平衡1、3、4(2)海洋水生植物→海牛→鲨鱼鲨鱼和乌贼海贝甲(3)植树造林,低碳出行(写1条,合理即可)(4)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分析】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释放二氧化碳,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双箭头两边的乙是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被分解者分解,因此甲是分解者;生产者被消费者捕食,因此a、b、c是消费者。1是分解作用,2是光合作用,3和4是呼吸作用。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参形式是二氧化碳,植物通过2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结合题图可知,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1分解作用、3和4呼吸作用。(2)图二中共有4条食物链:海洋水生植物→海贝→大黄鱼→鲨鱼;海洋水生植物→海贝→带鱼→鲨鱼;海洋水生植物→海贝→带鱼→乌贼→鲨鱼;海洋水生植物→海牛→鲨鱼。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鲨鱼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海洋水生植物→海牛→鲨鱼。鲨鱼以乌贼为食是捕食关系,鲨鱼和乌贼都以带鱼为食又是竞争关系,因此鲨鱼和乌贼是捕食和竞争关系。图一中,乙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生产者,即海洋水生植物;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机物含量越少,图一中的食物链是“海洋水生植物→c→a→b”,对应的食物链是“海洋水生植物→海贝→大黄鱼→鲨鱼”或“海洋水生植物→海贝→带鱼→鲨鱼”。因此,c是海贝。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甲)和非生物部分。(3)增加碳存储和减少碳释放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低碳生活等具体措施来达成,另一方面增加二氧化碳的去路,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具体措施来达成。(4)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该系统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弱。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较强,原因是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12.正常人体内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这与机体的调节过程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组织细胞时刻进行作用,消耗氧,释放二氧化碳。(2)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和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还有一些二氧化碳随血液经(填血管名称)回到心脏。(3)人体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可引起呼吸运动频率的改变。由图可知,当流经主动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时,主动脉中的感受器感知这一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最终使肋骨间肌肉和[_]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加快。这一过程会提高排出二氧化碳的效率,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将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答案】呼吸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肺静脉2神经中枢④膈肌【分析】(1)图中①心脏,②脑干,③肋间肌,④膈肌。(2)人体血液循环如图:。【详解】(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呼吸作用。(2)从血液循环图中可以看出,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体循环依次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再经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还有部分二氧化碳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3)人体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可引起呼吸运动频率的改变。由图可知,当流经主动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时,主动脉中的感受器感知这一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2神经中枢,最终使肋骨间肌肉和④膈肌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加快。这一过程会提高排出二氧化碳的效率,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将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点睛】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题关键。13.小明放学后,路过某处时,听到狗叫声后快速逃离。请根据图回答:(在[]中填写序号)(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人奔跑的行为是属于。奔跑动作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者的协调配合完成,其中起动力作用的是。(2)听到狗叫声,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

]。(3)小明在听到狗叫被吓一跳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调节人体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现象,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和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4)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就会绕道避开恶犬,这是与有关的、人类特有的反射。【答案】(1)先天性行为骨骼肌(2)2耳蜗(3)激素(4)语言文字【分析】图中1鼓膜、2耳蜗、3半规管、4听神经、5晶状体、6视网膜、7玻璃体、8视神经。【详解】(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人奔跑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2)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听到狗叫声,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2]耳蜗。(3)小明在听到狗叫被吓一跳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会进入血液循环,使人表现得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4)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视力正常的人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