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第01单元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
(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八上·苍南期末)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当天苍南天气预报:小雨,降水量3毫米-5毫米,东
北风2级,全天气温8℃~15℃,当前相对湿度91%。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日平均气温是11.5℃B.东北风是指西南吹向东北的风
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D.降水量是指雨量筒中水的体积
【答案】C
【解析】A、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
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因此当日平均气温并不是11.5℃,A不符合题意。
B、东北风就是从东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南方向,B不符合题意。
C、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
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C符合题意。
D、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
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八上·萧山期中)以下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正确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气候特征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答案】D
【解析】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每日的气温落差较大的特点;
故A错误;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故B错误;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故C错误;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的天气;故D正确;故答案为:D。
3.(八上·柯桥月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大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B.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第1页共21页.
C.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D.以上都是
【答案】B
【解析】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来分层的;故B正确;故答案为:B。
4.(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用一只大号烧杯扣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可观察到线香向四处弥漫B.线香的烟中间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
C.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答案】A
【解析】A、由于该实验中用一只大烧杯扣上,所以线香的烟是先上升,不能通过烧杯跑出去,所以只能
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而不是四处弥漫,A符合题意。
B、由于大烧杯扣上,线香的烟不能跑出去,那么就会中间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B不符合题
意。
C、由于离线香近的地方比较热,离他越远温度越低,所以烧杯里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
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这种对流的现象,再加上大烧杯扣上烟气不能跑出,所以从烧杯顶的烟气也
只能往下流,C不符合题意。
D、烧水时产生大量气体,但是盖子盖住所以气体不能跑出去,到达烧水盖就回流下来,烧水壶里气体
受热不均匀,暖的地方气体上升,冷的地方气体下降,形成对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5.(慈溪模拟)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
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
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第2页共21页.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瓶子内部是密封的,外部连通外界大气压,所以当外界气压发生改变时,液柱的
高度会发生改变,则可以通过气压来分析天气;故A正确;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说明外界气压与球内气压相等;故B正确;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天气是晴天;故C错误;
D、B球内红墨水较多时,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升高的较低,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的干扰;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6.(大连中考)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山东青岛举行,
青岛和大连都是海滨城市,下列关于两地共同的地理特征的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A.夏季盛行东南季风B.1月份最冷,8月份最热
C.会议期间无明显降雨D.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答案】C
【解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
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会议期间无明显降雨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具有多变的特点,
属于天气;ABD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7.(八上·杭州期中)下列空气的对流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冷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冷空气下沉,而热空气受热膨胀,密度较小,所以热空气上升;故B符
合;故答案为:B。
8.(2020八上·苍南期末)有下列应用或实验现象:①用离心式水泵抽水。②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
肉。③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④用高压锅煮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B.②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C.③现象能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D.④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答案】B
【解析】A.离心式水泵在使用前,要先在泵壳中加水,然后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水沿水管甩出,这时泵壳
第3页共21页.
内形成真空;外面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泵壳中,再被甩出,因此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故A
正确不合题意;
B.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靠的是人施加的压力而不是大气压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由于气压减小,气球会向外膨胀,当超过气球的限度时,它会破
裂,因此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高压锅外面有封闭的盖子,在加热时内部会产生大量水蒸气,从而增大气压,使水的沸点升高,因此
利用的是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9.(八上·浙江期中)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沸腾
温度要低于100℃,为此,可采用的办法是()
A.把糖汁放在敞开口的容器内进行加热,使糖汁面上的气压保持1标准大气压
B.把糖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往容器内打入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把糖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从容器内抽出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D.以上做法都可以
【答案】C
【解析】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沸腾温度要低于100℃,为此,可采用的办法:把糖汁放在密闭容
器中加热,从容器内抽出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
选C。
10.(八上·长兴期中)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哪一种是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
A.B.C.D.
【答案】B
【解析】南方降水量集中在夏季,从图中可知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1.(八上·江山期中)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
确的是()
第4页共21页.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A层是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对流层是A层,降雨下
雪等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②符合题意。图中B层是平流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并不在平
流层,③不符合题意。图中B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并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因为对流层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2.(八上·绍兴期末)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
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
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其
中正确的描述是:()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对流层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对流运动,所以①对;
对流层就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②错;
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对流层的,所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③对;
所有的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的,所以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④对;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总质量75%左右,⑤错。故答案为:D。
13.(鄂州中考)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如图为某人某次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
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第5页共21页.
A.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
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
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
【答案】D
【解析】①打出去的乒乓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不是惯性力的
作用;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②空中飞行的乒乓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乒乓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乒乓球在空中前进时不受平衡力作用;故B说
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③∵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球上方的压强大于球下方的压强,
因此球因为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14.(2020·宁波模拟)如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
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关于此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B.此温度计玻璃管内水面总是比玻璃管外水面高
C.此温度计不会受到外界大气压变化的影响D.若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则可能是外界温度降低
【答案】D
【解析】A.此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当温度升高时,此温度计玻璃管内水面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一定时,里面的水面可能低于外面的水
面,故B错误;
C.此温度计会受到外界大气压变化的影响,故C错误;
D.若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则可能是外界温度降低,故D正确。故选D。
15.(八上·浙江期中)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6页共21页.
A.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B.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
C.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D.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
【答案】A
【解析】A、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抬升,引起绝热降温,也就是图
片中的温度从起先的15℃,到19℃,温度是上升的,但是随着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提升,引
起绝热降温,温度不再上升,反而下降至13℃,那么发生凝结,形成云层,随着不断升高,云汽凝结达
到饱和而形成的降雨,人们称之为地形雨,A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以及题意可知气流上升时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提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
凝结,但是凝结并不完全等于液化,B不符合题意。
C、并不是地球大气层的所有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比方说平流层会出现逆温层,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显著升高,C不符合题意。
D、迎风坡和背风坡都会降雨,只不过迎风坡的降雨量比背风坡的降雨量更大些,D不符合题意。故答
案为:A
16.(八上·萧山月考)“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
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开时,往往转为阴
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于扰
【答案】B
【解析】A、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
第7页共21页.
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根据A管的液面上升下降情况,看出天气气压的变
化,而不是A管子越粗来看出天气气压的变化的,因为它是玻璃管,所以很难把管子涨大变粗的,A不符
合题意。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符合题意。
C、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减小,C不符合题意。
D、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
干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7.(八上·杭州期中)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
抗菌药物;如图是医院为病人输液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则
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为外界大气压与瓶A中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差;当瓶A中的液体面下降时,
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故①错误;
随着液面的下降,瓶A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减小后,空气会从C口进入,所以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会增
大,故②正确。
进气管C处的压强为大气压强保持不变,从C到滴壶B之间的液柱高度不变,所以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
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是不变的,故③正确,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故选B。
18.(八上·绍兴期末)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个纬度上,但两地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
第8页共21页.
A.海陆因素B.地形地势因素C.纬度因素D.人类活动
【答案】B
【解析】要看两地气温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得找变量,拉萨和成都都属于内陆,所以A不符合题意;
由题意知,拉萨和成都在同一纬度上,所以纬度因素可以排除,C不符合题意;
人类活动对两者的影响也差不多,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9.(2020·杭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由于地壳变动而形成的B.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历
C.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D.杭州地区的天气特点是四季分明
【答案】C
【解析】A、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的作用形成的;故A错误;
B、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阴历;故B错误;
C、银河系包含太阳系;故C正确;
D、四季分明是气候特点;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0.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
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
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
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
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绳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第9页共21页.
A.1.26×105PaB.1.10×105PaC.1.01×105PaD.0.96×105Pa
【答案】B
【解析】【解答】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G1=(0.88+0.1)kg×10N/kg=9.8N,对活塞受力分析
f+F=G1=9.8N;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G2=(0.46+0.1)kg×10N/kg=5.6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2=5.6N;两式
联立解得:F=7.7N;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8分)
21.(八上·萧山期中)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
温为18℃,最低气温是10℃,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18℃,出现的时间应在________左右。
(2)阳春三月,浙江温州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
本因素是________。
【答案】(1)午后2时(2)纬度位置
【解析】(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18℃,应出现在14时左右,因为一天中最高的气温时间是午后2时。
(2)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
壤。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哈尔滨市位于东经
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位于
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春、
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
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
是纬度因素。
22.(八上·衢州期中)衢州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阳春三月,衢州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
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第10页共21页.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解析】衢州市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3℃(开化)~17.4℃(市区)。四季分明,
冬夏长、春秋短,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气温适中、无霜期长,具有“春早秋短、夏冬长,温适、光足,
旱涝明显”的特征。阳春三月,衢州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
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因为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地理坐
标为位于东经118°01′一119°20′,北纬28°14′~29°30′。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
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
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
23.(八上·江干月考)为了验证沸点与气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水,用温度计测得水的沸点为102℃,由此可知,烧瓶内气压
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2)如图乙所示,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
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会重新________。实验表明:________;
【答案】(1)大于(2)沸腾;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
【解析】(1)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水,用温度计测得水的沸点为102℃,而标准气压下水
的沸点为100℃,由此可知,烧瓶内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
(2)如图乙所示,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
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会重新沸腾。实验表明: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
24.(2020·温州模拟)压水井是一种将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工具,如图所示是压水井的主要结构。其活塞和
第11页共21页.
阀门都是一个单向阀(使水往上走而不往下走),活塞往上走时,阀门开启,可以将下面管子里的水抽到
上面空腔来,活塞往下走时,阀门关闭,水从活塞边上冒出来。
(1)当活塞往上运动,地下水就会被“抽”上来,这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2)为了使抽水更省力,应选图中力为________。
(3)压水井使用后铁质桶内的水位一直处于如图状态,第二天就会发现刚压出的水因含有铁锈变黄,图
中b点比a点更容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大气压(2)F4
(3)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b点有水有空气,a点无水
【解析】(1)当活塞往上运动,地下水就会被“抽”上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因
为F4的方向与手柄垂直,此时的动力臂等于从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是最长的,所以F4最小;
(3)图中b点比a点更容易生锈的原因是: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b点有水有空气,a点无水。
25.(八上·天台期中)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的值。
(1)图中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20毫升,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总长度为8.0厘米,可算
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厘米²。
(2)实验时,首先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目的是________,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
小孔,按图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增大到F=26.0牛。则测得大气压值是p=________。
【答案】(1)2.5(2)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1.04╳105Pa
【解析】(1)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第12页共21页.
(2)实验时,首先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
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大气压强的值为:。
26.(八上·绍兴期中)读图回答问题
(1)乙与甲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乙与丙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乙;乙的海拔较低,甲的海拔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2)乙;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解析】(1)乙与甲相比,气温较高的是乙,判断的理由是乙的海拔较低,甲的海拔高;海拔越高,气
温越低。(2)乙与丙相比,降水较多的是乙,判断的理由是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三、实验探究题(共42分)
27.(2020·金衢模拟)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
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F/S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步骤三:________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
的小孔,这样便于________.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__
力为0.3N。
第13页共21页.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答案】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摩擦
【解析】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步骤四: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
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摩
擦力为0.3N。
28.(八上·余杭期中)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中。
(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________(填“针筒”、“活塞”)的压力。
(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
一对________(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3)研究对象受大气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积.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________测出全
部刻度的长度L.
(4)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
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
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
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活塞面积为S,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
大气压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答案】(1)活塞(2)平衡力(3)刻度尺(4)(G1+G2)/2S
【解析】(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因此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3)研究对象受大气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积.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全部
刻度的长度L;
(4)当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活塞受到向右的拉力G1,向右的大气压力和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
知识得到:G1=F大气+f①;
第14页共21页.
当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活塞受到向左的拉力G1和摩擦力,向右的大气压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
G2+f=F大气②;
①+②得到:G1+G2=2F大气;
根据压强公式F=pS得到:G1+G2=2p大气S;
解得:。
29.(八上·新昌期中)小明阅读到以下的材料: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煮不了,
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为了验证沸点与气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
案并加以实施。
【实验一】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水,如图a,用温度计测得水将要沸腾到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
下表格所示:
时间/分2468101214
温度/℃70788691102102102
(1)由数据可知,当时烧瓶内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2)【实验二】: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
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________;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该如何操作________。
【答案】(1)大于(2)气压越低,沸点越低(3)向瓶内压入气体
【解析】(1)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由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为102℃,因此当时
烧瓶内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
(2)【实验二】: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
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
沸点会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在实验中水重新沸腾是因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使
第15页共21页.
烧瓶内的气压下降,水的沸点下降,降到水温以下,水重新沸腾。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应该向内推注射器活
塞增大瓶内的气压,观察液体是否沸腾来。
30.(八上·温岭期中)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
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
①自行车在烈日暴晒下,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证实】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住,将玻璃管竖
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1。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
标记处为止。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2。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实验分析】
(1)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操作是为了________。
(3)【得出结论】________。
【答案】(1)p1<p2(2)控制空气柱的体积相同
(3)当气体的体积相同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气体的温度升高而增大
第16页共21页.
【解析】(1)当水银柱静止不动时,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水银柱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和,即p封闭=p水银+p
大气;由于大气压强p大气不变,而水银柱的长度增大,那么p水银增大,即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所以p1<p2;
(2)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操作是为了空气空气柱的体积相同;
(3)封闭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50℃时压强大于20℃的压强,因此得到结论:当气体的体积相同时,
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气体的温度升高而增大。
31.(2020•广东模拟)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内容。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________(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
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________时、14时、20时;
③记录观测结果(如图为某日的气温观测记录)。
根据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为________℃;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某日的平均气温
为________C.
(2)归纳分析:一天当中,我国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
后。
(3)延伸拓展:一年当中,我国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________月。
(4)原理应用:
如图是不同温度带各月气温的变化,能基本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图。气温年较
差最小的是________图。
【答案】(1)①温度计②8③159(2)14(3)1(4)B;A。
【解析】(1)①测量气温的仪器是温度计。
②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3~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第17页共21页.
③从图①得知,当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气温约15℃,其他时段的气温约6℃、12℃、3℃,则该
地日的平均气温为:(6+15+12+3)÷4=9℃。
(2)从图①可以看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2时。
(3)一年当中,我国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
(4)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
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
律是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地球上根据各地获得热量的多少,便形成了五带。我国大部分地区为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图气候特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相吻合;
A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最小,气温年较差最小。
32.(八上·绍兴期末)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
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
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1.5N,若绳端钩码增加为3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为减小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小明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再次测量后发现摩擦减到很
小。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
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多少帕?
(3)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
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不变(2)1.02×105(3)偏小
【解析】(1)当橡皮帽打开时,活塞由静止向右运动时,活塞受到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针筒对
活塞的摩擦力相等,即摩擦力是1.5N;当绳端钩码增加为3N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那么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也不变;
(2)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本地的大气压强为:。
第18页共21页.
(3)注射器内有空气,那么就会产生向左的压力,这时活塞受到向左的拉力,内部空气的压力和向右
的大气压力,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此时,因此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
偏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0分)
33.(2019八上·慈溪期末)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
将笔帽吸人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
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________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
1.25×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cm2,医生至少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要求写出计算
过程)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
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________时,压强增
大。
【答案】(1)6.8(2)△F=△pS=1.25×104Pa×0.8cm2=1.25×104Pa×8×10-3m2=1N,P=△P=1N(3)减少
【解析】(1)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2)医生至少需要用的力为:△F=△pS=1.25×104Pa×0.8×10-4m2=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
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少时,压强增大。
34.(2020八上·鄞州期末)如图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放气孔,空心柱上戴着的一个帽
子为限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11篇)
- 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总结
- 愚人节活动策划(集锦15篇)
- 高中生物教师提升职称答辩题目精 选8题
- 关于彩虹小知识
- 2016山西道法试卷+答案+解析
-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粮油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投资理财合同模板3篇
- 销售渠道的选择与管理培训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润滑油知识-液压油
- 2024年江苏省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平安产险湖南省商业性鸡蛋价格指数保险条款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初中公寓主任述职报告
- 九年级下册沪教版上海化学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件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