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讲义_第1页
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讲义_第2页
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讲义_第3页
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讲义_第4页
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2)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3)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b

bc

(2017·4月,23)综合考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经济(2015·10月,34题第一问)考查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4次2考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2)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b

b

3.走向世界大战(1)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

c

c

d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

b

bb

(2016·4月,20)综合考查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2017·4月,24)考查慕尼黑协定4次2考考试标准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

c

(2016·10月,24)考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影响(2016·4月,20)综合考查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4次1考4次1考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c

(2015.10月,22)考查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4次1考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3)德国、日本的投降

cc

b

(2016·4月,21)考查诺曼底战役(2015·10月,23)考查《开罗宣言》4次1考4次1考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bbcc

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背景[梳理·基础知识]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 (1)根源 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②具体原因:美国_________不断扩大,社会购买力受限;股票投机狂热,增加了_________的不稳定性。 ③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出现矛盾。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贫富差距金融市场(2)影响①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增多等)。②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群众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猖獗)。③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a.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经济战(提高关税壁垒)。b.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拼命转嫁危机)。c.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对经济全面干预,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他们对外侵略扩张,并逐步走上了结盟道路。2.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 (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希特勒上台 ①原因:a.根本原因:_________的沉重打击,国内矛盾尖锐,引起社会动荡。b.政治原因:德国政府束手无策,____________支持建立独裁政府。c.直接原因:________利用德国社会对《_____________》的不满,煽动极端_________情绪,妄图建立日耳曼人的“_________”。d.历史原因: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缺乏民主传统)。 ②建立:a.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b.1933年,_________出任德国总理,_________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经济危机垄断资产阶级纳粹党凡尔赛和约民族主义第三帝国希特勒法西斯③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2)日本法西斯上台①原因:a.日本因_________薄弱,________狭小,受经济危机打击沉重。b.军部法西斯势力图谋政变,取消资产阶级________,确立______的执政地位。c.历史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且一战后受华盛顿体系压制,有不满情绪。②建立:a.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b.1936年,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的_________上台组阁,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③影响:世界大战的______策源地形成。经济基础国内市场政党内阁军部广田弘毅军事法西斯专政亚洲3.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 (1)同:①(原因)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均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②(政策)都实行极权统治;都扩军备战,发展军事工业,积极对外扩张。③(影响)形成战争策源地,加速二战爆发。(2)异:(上台方式)日本没有法西斯政党,通过法西斯组织军部,发动政变上台;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并通过欺骗性宣传获得了选举的胜利而上台。二、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b) (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过程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拉开了14年抗战的序幕;②七七事变后,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③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四次大会战,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④敌后战场:中共领导敌后战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消耗和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特征由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世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国军民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原因埃塞俄比亚战略地理位置重要,占领后意大利可加强在东地中海的势力过程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失败原因①意军强大残忍,甚至投掷毒气弹和喷射芥子气;②埃塞俄比亚国小力弱,装备陈旧;③英、法为首的西方大国对意采取纵容的绥靖政策(3)西班牙内战①背景:1936年,西班牙左派人民阵线执政,打击保守势力。右翼势力佛朗哥发动叛乱,内战爆发。②国际反应:a.德、意公开武装干涉。b.世界进步人士热烈支持(苏联援助,“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c.英、法、美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③性质转变:从内战到国际反法西斯战争。④结果:1939年,叛军攻陷马德里,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4)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但由于没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些斗争没能阻止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2.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b) (1)背景: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___、___、___三国在对外扩张中加快了相互勾结的步伐。 (2)形成 ①1937年,______加入德日签订的《_______________》,结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3)影响:欧亚分别出现两个战争策源地,初步形成一个最富侵略性的____________集团。德意日意大利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法西斯国家三、走向世界大战1.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 (1)概念: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时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实行_________政策。 (2)表现 ①纵容、迁就日本对_____,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姑息纵容中国②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了“________”政策,美国实行“______”政策。③纵容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④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3)影响①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增强了法西斯实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②导致了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③西方大国忽视战争准备,导致战争初期损失惨重。不干涉中立④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迟迟未能形成。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 (1)签订:苏联与英、法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的努力失败,为避战自保,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内容:双方互不使用武力;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援助;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欧洲集体安全体系(3)后果①对苏联: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②对德国:在发动大战前争取苏联中立,避免了两线作战之苦。③加速了二战的爆发。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大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矛盾。

②历史原因:德国、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

③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④其他原因:大国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2)过程[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史料

(2015·10月浙江选考)(节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的经济惩罚转嫁到了德国人民身上。成千上万从前线回来的军官们流落街头,他们不时怀念着帝国往日的荣光,“钢盔团”、“前线战士同盟”等右翼武装团体,得到了国防军部的津贴。之后,经济危机使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上述情势,乘机兴风作浪。——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史用史]结合史料,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提示: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军国主义沉渣泛起;经济危机的冲击;当时的政府软弱无力;纳粹党的蛊惑宣传。要点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史料

“三头怪兽”漫画[识图解史]

漫画中①是希特勒形象;②是墨索里尼和广田弘毅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德、日、意法西斯建立了同盟(三国轴心同盟)的幌子是什么?为何这样做?有何影响?提示:《反共产国际协定》;欺骗麻痹西方大国,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法西斯势力走向联合,使新的世界大战日益迫近。[精练·选考题组]【例】

情景考查英法绥靖政策 (2017·浙江4月选考)《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家伙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些大国为了自保而出卖了小国的事件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答案

B练1

史料考查三国轴心的形成 (2017·温州中学3月模拟)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解析

由材料“利用布尔什维主义”“使他们相信”等信息可知,此为三国轴心建立的幌子,故选C项。

答案

C练2

图示考查对战前局势的认识(2017·湖州高三期末)右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某一年的欧洲形势图。以下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这一年之前的是(

)A.英法策划慕尼黑阴谋B.英、法、苏构建欧洲集体安全落空C.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D.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解析

根据地图,德国已经吞并奥地利,尚未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可知当年属于1938年。慕尼黑阴谋发生于1939年;慕尼黑阴谋,使苏联不再信任英法,谋求集体安全的愿望落空,转而开始自保,同样发生在1939年;根据所学知识,1937年,张伯伦就任英国首相,并联合法、美实行“不干涉”政策,发生于1938年前一年,故C项正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于1939年签订。答案

C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影响[梳理·基础知识]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 (1)时间:1939年9月3日。 (2)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______,3日,英法对德宣战。波兰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 (1)波兰迅速溃败的原因(2)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内因①固步自封,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军事理论落后,消极防守;②长期推行___________,战备不足,士气低落外因①德国准备充分,战术先进;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德国无后顾之忧,集兵于西线;③意大利的趁火打劫绥靖政策[史论要点]

“西线无战事”“静坐战争”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体现。法国败降是其长期以来推行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德军的西线进攻,也宣告了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b) (1)敦刻尔克撤退 ①背景:1940年,德军突破阿登山区,绕过____________,将40万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_________。 ②撤退: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将33万多联军士兵撤到英国。 ③意义: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马奇诺防线敦刻尔克(2)不列颠之战①原因: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丘吉尔拒绝希特勒的劝降。希特勒下令执行“_________”,空袭英国本土。英国进行坚决反击。②经过:1940年7月至9月,德军重点空袭英国的军事设施;英国粉碎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并空袭_____;德军为了报复,重点空袭伦敦等大城市,最终英国扭转战局。③结果: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海狮计划柏林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 (1)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影响 ①准备:1940年,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12月制定了“_______________”。 ②爆发:____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 ③影响:苏联——初期失利,遭受巨大损失,但顶住了德军压力。巴巴罗萨计划1941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境地,加速了自己的失败。对战局——使二战进一步扩大,美英调整对苏政策,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影响①原因: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a.欧战正酣之际,日本企图建立“_______________”。b.美英对日本的贸易禁运(钢铁、石油制裁)。c.德国在欧洲的初步胜利的刺激。大东亚共荣圈②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③影响:a.对日本:取得战术上的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本无法与美国长期作战,为失败埋下祸根;b.对美国:蒙受巨大损失,促使美国参战;c.对战局: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法西斯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②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 (2)经过: ①1939年,美国修改《中立法》,为掌握制海权的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②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为盟国提供军事设施和其他物品。③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宣布支持苏联。1941年8月,美英发表《____________》。1941年9月,美、英、苏签订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④1942年元旦,26国签署《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3)意义: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本利益使他们在战争中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知识拓展】《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①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②绝不同敌人单独媾和。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c)战役概况意义莫斯科战役1941年9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12月初,苏军在朱可夫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闪电战”的破产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是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重要。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8月,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11月,苏军发起反攻,从南北两侧进行强大的钳形攻势。1943年2月,苏军发起最后进攻,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________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反法西斯中途岛海战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精心准备。1942年6月4日,日军向中途岛发动进攻。美军发现日军后,立刻发动进攻,日军惨败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__________出现转折阿拉曼战役1942年,北非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开罗告急。1942年10月,英军在_________指挥下,发动大规模反攻,德意军队被迫全线西撤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蒙哥马利太平洋战场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c) (1)瓜岛战役:1942年8月,太平洋战场美军率先发动反攻,夺占瓜达尔卡纳尔岛,美军从此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2)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退出战争。 (3)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4)诺曼底战役①背景: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盟国合作也越来越密切,______________决定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②概况:1944年6月,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美英盟军组织了代号“__________”的战役,成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③影响:德国面临两线作战,加速走向灭亡;有力支持苏军作战;光复法国;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德黑兰会议霸王行动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c)会议名称时间国家内容开罗会议1943年11月__、__、__《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无条件投降;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敦促日本投降美英中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后__、__、英对德作战行动一致,开辟_________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__________等问题雅尔塔会议____年2月苏、美、英处置战败国,安排战后世界事宜,建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__、__、__重申_______________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了《____________》,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苏美第二战场国际组织1945苏美英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3.德国、日本的投降(b) (1)德国投降: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b) (1)德国:希特勒将种族主义理论付诸实施,对________进行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在波兰设奥斯维辛集中营,600万犹太人被屠杀。 (2)日本:在中国沦陷区进行野蛮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并灭绝人性地使用_________,成立了代号为“_____”的细菌部队,用______做细菌试验。犹太人生化武器731活人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b) (1)规模空前:直接涉及四大洲及四大洋,把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 (2)参战人数多:双方军事力量约1.1亿,伤亡9000余万,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直接军费开支和物资总损失浩大。 (3)许多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c) (1)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欧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结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 (3)二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c) (1)战败国的反思:___________就是战争,防止其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2)战胜国的反思:_________对法西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肩负起大国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权威。法西斯主义绥靖政策(3)战争受害国的反思: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导致落后挨打,创新、发展才有出路。(4)人类的反思: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战胜法西斯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世界和平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知识拓展]

纪念大屠杀,并非对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拷问,而是对反人类罪行的鞭笞。奥斯维辛和南京,作为永恒的纪念碑,将世世代代诉说那段人类最惨痛的历史,不断提醒后人: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残害无辜生灵的暴行是永远也不能宽恕的。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群体性的人性“出轨”,大屠杀值得永远纪念。

[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太平洋战争爆发

史料

美国二战时期的海报[识图解史]

图示中①美国的国旗已残缺不全,表明美国的利益遭受到直接的损失;②是林肯《葛底斯堡演说》:“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结合所学知识,这张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二战中一个什么重大事件后?有何影响?提示: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要点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意义

史料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罗斯福 [读史用史]史料体现了罗斯福积极倡导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此举对战争有何影响?

提示: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点三世界大战的转折

史料

(2015·9月浙江调研)(节选)谁掌握了北非,谁就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就控制了由欧洲到北非的海陆交通运输线。二战中,英国和德意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过100公里,长达 2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1942年10月,英军与德意军队在埃及决战,英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摘编自齐世荣等《世界史·现代史(上)》 [读史用史]史料体现的是北非战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2年这场战役的名称和英军指挥官,并分析该战役的意义。

提示: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意义:使北非战场形势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