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岳麓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岳麓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岳麓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岳麓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岳麓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岳麓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取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段时间后将接触过丙顶芽的琼脂块置于丙顶芽原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B.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C.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D.—段时间后,主干枝条不弯曲生长的是甲和丙2、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及其分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的有些神经细胞能分泌激素B.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的血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D.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会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3、下图甲、乙、丙表示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三种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中,只有乙所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B.甲中b点后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经受到了破坏C.丙中b点后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种群迁入大量同种个体D.乙中ab段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波动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4、土壤线虫的虫害程度与农作物健康和土壤群落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种植条件对土壤线虫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或推测中,正确的是()

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2线虫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B.与番茄连作相比,水稻——番茄轮作条件下,真菌和细菌的丰富度将显著下降C.番茄连作条件下,土壤环境条件最有利于番茄生长D.轮作条件下,土壤线虫个数最少,因此土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低5、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有些专家指出:大面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却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沙漠”群落的结构单一,没有垂直分层现象B.“绿色沙漠”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比自然林强C.人工林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对改善环境无益D.人工林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低,易遭病虫害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生态系统:由_______和它的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7、请补充完成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填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概念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功能繁殖和____的基本单位____特征具有____和空间特征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开放性、自我调节性

①_____________②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传递效率为_______。9、某地经过开垦后;荒山变为树林,注地成为鱼塘。下图表示某鱼塘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山顶和山脚种植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树林中,A和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乙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经过捕捞后,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鱼塘生态系统需要人工不断地添加饲料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2分)12、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图解(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___________。

(3)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该处膜内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bdnf具有________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大脑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6)另用一只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某研究人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右侧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刺激蛙右腿;若右腿不收缩而左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____神经。

刺激蛙右腿;若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请帮其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实例;考查对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的理解。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去除顶芽,可解除顶端优势。

【详解】

甲中去除顶芽后,侧芽1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最先发育为侧枝,丁中在单侧光作用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侧芽4的生长素浓度较高,难以发育为侧枝,A项错误;乙组枝条的尖端仍能感光,在单侧光下表现为向右弯曲生长,B项错误;丙组枝条没有尖端,不能感光,C项错误;甲和丙中无顶芽,不能感光,—段时间后,主干枝条不弯曲生长,D项正确。2、A【分析】【分析】

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它不仅有重要的独立作用,而且还分泌几种激素分别支配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的活动;垂体活动又受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通过对垂体活动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详解】

A;下丘脑的有些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

B;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脂肪的分解;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的血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错误。

故选A。3、D【分析】【详解】

A;分析曲线可知;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增长方式均为S型增长,A错误;

B、甲中b点后的变化表明环境条件不适合甲种群生存;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但不能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经受到了破坏,B错误;

C、丙中b点后变化的原因最可能环境条件改变;有利于丙种群的生存,其环境容纳量增大,C错误;

D、乙中ab段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波动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

故选D。4、A【分析】【分析】

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的多少;即有多少种生物,物种越多,丰富度越大。

【详解】

A;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小型动物;如蚯蚓等,调查土壤线虫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

B;据图可知;与番茄连作相比,水稻——番茄轮作条件下,食真菌线虫和食细菌线虫个数较少,推测真菌和细菌的丰富度可能增加,B错误;

C;番茄连作条件下;各种线虫的个数均较多,推测土壤环境条件最不利于番茄生长,C错误;

D;据图可知;轮作条件下,各种线虫个数较少,推测可以通过改善土壤质量防控线虫病害,故土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D错误。

故选A。5、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

A;绿色沙漠”群落的结构单一;但是存在垂直分层现象,A错误;

B;“绿色沙漠”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比自然林弱;B错误;

C;人工林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比较容易改善环境,C错误;

D;人工林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低,抵抗力水平较低,易遭病虫害,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7、略

【分析】【详解】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具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其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解析】进化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数量物种组成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逐级递减10-20%9、略

【分析】【分析】

通过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示意图和不同营养级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来回答相应的生态学习题。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生物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的现象称作群落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等关系;能量的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呈现相对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1)在不同水平位置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称作群落的水平结构,山顶和山脚是不同的水平位置,因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获利,彼此对对方有利的生物关系。

(2)根据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分析;对于一个生物的同化量(乙)而言,其能量的流动方向有: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向丙和丁),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除此以外部分的能量未被利用。

(3)种群S型增长的K值称作环境容纳量;影响S型增长的因素是环境因素(包括食物;水、天敌、栖息地空间等),与此时种群的种群密度无关,因此若环境不变捕捞前后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

(4)鱼塘生态系统中因捕捞造成大量鱼类生物输出;因此对于输入的能量和物质都要增大,持续不断地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点睛】

本题是生物的生态学知识点的考察,通过能量金字塔来完成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的相关问题,难度适中,多为一般性的概念考察,在做题时需要通过题干与知识点结合来处理具体的问题。【解析】水平(空间)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传递给丙和丁、用于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分解者不变环境条件不变,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不变由于捕捞造成池塘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出大于输入,所以要不断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四、实验题(共1题,共2分)12、略

【分析】【分析】

1;突触分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