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5课时平行线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5课时平行线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5课时平行线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5课时平行线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5课时平行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5课时平行线知识重点知识点一: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且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对点范例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只可能是(

C

)A.

垂直或平行B.

垂直或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平行、垂直或相交C知识重点知识点二:平行线的画法一落:把三角尺一边贴住

已知直线

⁠;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三推:沿直尺推动三角尺,使三角尺与已知直线重合的边经过

已知点

⁠;

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这样就得到b∥a.已知直线已知点图5-5-1对点范例2.

如图5-5-2,是利用直尺和三角尺过直线外一点P画已知直线AB的平行线的步骤:第一步:把三角尺的一边贴住

直线AB

⁠;

图5-5-2直线AB第二步:用直尺AG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第三步:沿直尺上移三角尺,使其经过点P;第四步:沿三角尺作出过点P的直线DE.这样就得到DE∥

AB

⁠.

AB知识重点知识点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

平行

⁠.

简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一平行如图5-5-3.因为b∥a,c∥a,所以b∥c.图5-5-3对点范例3.

如图5-5-4.因为AB∥CD,CD∥EF,所以

AB

⁠∥

EF

⁠.

图5-5-4AB

EF

典例精析【例1】观察如图5-5-5所示的长方体,与棱AB平行的棱有(

B

)图5-5-5BA.4条B.3条C.2条D.1条思路点拨:熟记平行线的定义,即同一平面内,不重合且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举一反三4.

如图5-5-6的正方体,用符号表示下列各棱的位置关系.图5-5-6A1B1

⁠AB,

AA1

⁠BB1,

A1D1

⁠C1D1,

AD

⁠BC.

∥∥⊥∥典例精析【例2】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直线EF也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垂直.思路点拨:先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再利用三角尺画垂线.解:如答图5-5-1.答图5-5-1举一反三5.

(人教七下P12改编)如图5-5-7,在∠AOB内有一点P.(1)过点P画l1∥OA;(2)过点P画l2∥OB;(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的夹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图5-5-7答图5-5-2解:(1)(2)如答图5-5-2.(3)l1与l2的夹角有两个,即∠1,∠2,测量可知,∠1=∠O,∠2+∠O=180°,所以l1和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典例精析【例3】如图5-5-8,如果CD∥AB,CE∥AB,那么C,D,E三点是否共线?请说明理由.图5-5-8思路点拨:根据平行公理的定义即可解答.解:C,D,E三点共线.理由如下:因为过直线AB外一点C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平行,CD,CE都经过点C且与AB平行,所以点C,D,E三点共线.举一反三6.

如图5-5-9,直线a∥b,b∥c,直线d与a相交于点A.(1)判断a与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判断c与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图5-5-9解:(1)a与c的位置关系是a∥c.理由如下: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