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外研衔接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外研衔接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外研衔接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外研衔接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外研衔接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外研衔接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36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二战期间,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根据相关知识回答:对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带有大国强权色彩B.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C.据此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D.英、法、美是会议的主要操纵国2、1947年,英国发表《印度独立方案》,宣布将英属印度按居民的宗教信仰分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各土邦可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根据此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实行分治,成为英联邦中两个具有独立地位的自治领。英国的这一政策A.尊重了印度居民的民族自决权B.捍卫了英国在印度地区的影响力C.不利于印巴地区的稳定与发展D.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要求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4、“尽管轰炸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水平,并有50多万美军投入了战斗,但要想获得胜利却很渺茫。而与此同时战争拖得越久,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也就变得越强烈。”这场战争A.是二战后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发动的B.发动的同时,美苏在加勒比海地区正剑拔弩张C.最终迫使美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和美苏争霸策略D.宣告了长达数百年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5、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6、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7、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A.战后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8、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73年1月23日;美国和越南代表正式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议,历时12年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尼克松总统在其对越南战争的总结中说:“很少有国家曾享有1959年美国对北越的那种军事优势。战争的一方是一个核超级大国,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美元,武装力量超过100万,人口(1)8亿;而另一方是一个军事小国,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亿美元,武装力量25万人,人口不足1600万,从纸面上看,这场战争对另一方来说是毫无希望的力量悬殊之战。”

——摘自《正义战争论视域下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戚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

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中国来说;是不情愿的事情。但战争已经爆发了,中国就面临是支持还是不支待的选择,毛泽东选择了支持。一个问题就是他要对社会主义阵营负责,因为1949年刘少奇去莫斯科的时候,当时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一个分工。斯大林说以后欧洲的事情;欧洲的革命是苏联共产党来管,亚洲的革命、东方的革命就由中国共产党来管。

——摘编自《复兴之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做出参战决策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选择支持的原因。1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期间;英国曾对美国展开战争宣传,说:“德国士兵曾砍断了比利时儿童的手指,把战俘钉在十字架上。”这大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仇恨,一种原始的疯狂与冲动控制着人们的心灵。在新英格兰举行的一次群众集会上,有人提出,抓住德皇以后,要把他下滚油锅。这时,“整个观众席都站了起来,歇斯底里地尖叫,表示赞同”。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也利用战争造成的危机;在工人;士兵中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变对外战争为国内战争,趁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这在俄国变成了现实。

——摘编自熊伟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宣传目的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俄两国宣传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一战的影响。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面对日军侵略;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领导下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之后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一批当时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线。继东北爱国军民开始抗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屡掀高潮,上海军民进行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一线和察哈尔、绥远等地的爱国军民相继展开了英勇抗战,从而使局部抗战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极大激发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此后,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六年局部抗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提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13、材料从1960年起;联合国曾连续室布了三个“发展十年”,从技术;国际贸易、工业化以及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联合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集中体现在1971年联大所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室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三个重要文件之上,这些文件不但要求改善世界贸易的国际体制和改革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故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改革国除货币制度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而且还室布各国有权平等、有效地参与世界经济事务并要求发达国家以合理的条件和价格句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增加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拨助,保证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充分水久的主权,包括实行国有化和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督与管理。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问题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14、材料:正当独裁者们兴凤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之下摆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其实是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意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这就是当时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既有真理又有误解。和平主义还另有其他根源,这在法国最为明显。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是要节省人力。如果发生战争,法国人希望主要是在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马奇诺防线内进行战斗。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认识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和平主义”思潮产生的后果。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25-1926年,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0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1925-1926年,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0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摘编白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影响。斯穆特关税法》,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关税,全部关税的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对此,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于1930年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织品增税50%。德国又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3年6月,64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由于与会的主要国家采取转嫁危机的利己主义立场,这次会议无果而终。16、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问题:

(1)英;德、日、中四国人均GDP呈现何种趋势?

(2)自1700年至1913年英;德、日三国人均GDP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3)与1913年相比;1950年德国和日本的人均GDP为何增加不多?

(4)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于英、德、日三国,原因是什么?17、[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4年;美国人摩根索制订对德政策计划,其内容是:使德国“彻底非工业化和重新农业化,全部拆毁化学;冶金和电子工业,并坚定地将德国经济改革为农业经济”,要求“摧毁或拆除德国所有可能用于战争目的的工厂和设备切重工业,占领当局只允许生产消费晶”。罗斯福对此表示支持,其理由一是要给德国人一个教训,二是有助于向苏联表达善意。

意识到德国将在未来的美苏权力政治博弈中起关键作用;美苏竞相公开拉拢德国人民,互相指责对方破坏了在德国问题上的合作;1946年,苏联抨击西方分裂德国的企图,“或将其领土包括重要工业中心分割出去的进程”。美国则回应,反对将鲁尔和莱茵区分割出去,或将这些地区置于外国控制和监督之下;德国东部边界并没有最后确定,将与波兰协商予以修改。美国还许诺将减轻德国的经济负担,并暗示愿意帮助建立一个西德政权。德国人民以“解放者”看待美国的占领。

——摘编自叶晓东《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对德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摩根索计划”。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8、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2分)2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2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体现了英法的大国强权意志,二战后期的雅尔塔会议打上英美、苏联的大国强权色彩;巴黎和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雅尔塔会议上英美承认外蒙古独立,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巴黎和会后形成了发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会议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故AB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巴黎和会英、法、美是会议的主要操纵国,雅尔塔会议美苏是操纵国,故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2、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实行印巴分治,这一政策人为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矛盾产生,不利于印巴地区的稳定和发展,C正确;印巴分治并未尊重印度居民的自决权,排除A;印巴分治实英国在印度地区影响力下降的结果,排除B;印巴分治体现了英国殖民者不尊重印度地区的体现,排除D。3、B【分析】【详解】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二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故选B;1929年大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买下了祸根,但不是最根本原因,排除A;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进程,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就是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和限制,以打破不平衡局势,D不是根本原因,排除。4、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对美国的霸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终迫使美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和美苏争霸的策略,故选C;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发动的是朝鲜战争,排除A;美苏在加勒比海地区正剑拔弩张指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是在越南战争之前,排除B;越南战争并没有宣告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D。5、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各国的重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国家利益的确是应与其相应的责任责任相互联系的,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D。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6、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可以发现从1840年到190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到1840年前后英国已经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970年开始英国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900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因此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故选B;ACD三项的内容都无法导致英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幅度的下降,故排除ACD三项。7、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故B项正确;ACD项不是实质,排除。8、B【分析】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排除;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在1990年,排除C;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1980年,排除D。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从越南的社会性质和与中国的关系及美国对中国的敌视;美国的全球战略的角度加以回答即可。

(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美国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和对美国外交策略的变化以及中美关系方面加以回答即可。【解析】(1)背景:

①在越南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给予了支持和声援,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②美国要称霸世界,配合在欧洲地区的冷战,遏制共产主义。

(2)越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美国社会造成深远影响;越战后期美国内外交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的缓和)和苏攻美守态势的出现。10、略

【分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背景是: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推及东亚地区。第二问,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约、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最终争夺世界霸权的角度思考。

(2)根据材料“一个问题就是他要对社会主义阵营负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外交的“一边倒”战略;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遏制美国帝国主义的扩张;保证国内和平稳定,为经济的恢复与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巩固中苏联盟;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等方面思考。【解析】(1)背景: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推及东亚地区。

目的:制约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争夺世界霸权。

(2)原因:中国采取“一边倒”战略,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要对社会主义阵营负责;参加朝鲜战争有利于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遏制美国帝国主义的扩张;参加朝鲜战争能够保证国内和平稳定,为经济的恢复与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巩固中苏联盟;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11、略

【分析】(1)依据材料一“大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仇恨”归纳英国的目的;依据“在工人;士兵中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变对外战争为国内战争,趁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这在俄国变成了现实”归纳俄国特点。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激起美国人对德国法西斯的不满,促成了美国的参战。以及俄国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俄国参展等加速了一战的结束回答。【解析】(1)英国:争取美国的同情和支持;推动美国参加一战。俄国:发动群众,实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2)效果:①英国:激起美国人对德国法西斯的不满;促成了美国的参战。②俄国:点燃了革命激情,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影响:美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同盟国的溃败;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了一战,并推动了参战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二者都加速了一战的结束。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材料“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可见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局部抗战;从斗争方式来看,包括武装斗争;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以及上海等地区。从战争参与人员的情况来看,基本都是自发的斗争形式。

(2)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相比最关键的就局部抗战的六年,因此十四年抗战充分肯定六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全还原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讲,中国人民做出了更多的牺牲,为胜利做出了更大的贡献。【解析】(1)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包括武装斗争;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带有自发性质。

(2)“十四年抗战”充分肯定六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它进一步昭示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3、略

【分析】【详解】

(1)举措:根据“联合国曾连续室布了三个“发展十年””得出以十年为期;宣布了三个发展规划,从技术;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根据“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室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三个重要文件之上”得出以重要文件的形式,从国际分工、贸易条件等方面缩小世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差距。

(2)作用:根据材料“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增加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拨助,保证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充分水久的主权,包括实行国有化和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督与管理”的信息可从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平等参与世界经济事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助推了世界各地经济的交流和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概括。【解析】(1)举措:以十年为期;宣布了三个发展规划,从技术;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以重要文件的形式,从国际分工、贸易条件等方面缩小世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差距。(任意两点即可,照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2)作用: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平等参与世界经济事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助推了世界各地经济的交流和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14、略

【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和平主义”思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认识因素;根据材料中的“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这就是当时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如果发生战争,法国人希望主要是在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马奇诺防线内进行战斗”,可以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制裁过于苛刻从而放纵了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践踏、经济大危机使人们对民主制度产生怀疑、认为忍让就可以避免战争、认为不可能再发生残酷性战争采取防御性措施足以应对战争等方面来回答。

(2)分析“和平主义”思潮产生的后果,应当联系史实,从导致二战爆发的因素和二战的影响如放松了对法西斯势力的警惕、导致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欧洲遭受法西斯德国的沉重打击等方面来回答。【解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制裁过于苛刻;放纵了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践踏;经济大危机,使人们对民主制度产生怀疑;认为忍让就可以避免战争;认为不可能再发生残酷性战争,采取防御性措施足以应对战争。

(2)放松了对法西斯势力的警惕;导致了绥靖政策的推行,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使欧洲遭受法西斯德国的沉重打击。15、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中“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美国从33%提高到40%”“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增税50%”并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个国家纷纷提高关税税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根据材料中“64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由于与会的主要国家采取转嫁危机的利己主义立场,这次会议无果而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世界贸易体系(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确立,世界经济缺乏贸易协调机制,这是明显的单边主义特点。

(2)材料中信息反映了西方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会动摇自第一次工业革命来的自由贸易体系;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修筑贸易壁垒,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恶化了世界贸易和经济形势;加重了世界的政治危机和战争风险。【解析】(1)不断提高关税税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实行报复性关税政策;缺乏国际协调,具有单边主义特点等。

(2)动摇了自由贸易体系的坚持;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恶化了世界贸易和经济形势;加重了世界的政治危机和战争风险等。16、略

【分析】【详解】

(1)问根据图表发展趋势可知;英;德、日的人均GDP上升较快,中国的人均GDP增长极为缓慢。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均GDP的增长均于本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程度有关,故可结合1700年至1913英;德、日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事件进行回答。

(3)问结合德日两参与发动世界大战影响本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4)结合所学可知,人均GDP与国家人口基数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故可从近代中国人口增长及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经济落后进行分析。【解析】(1)英;德、日的人均GDP快速上升;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缓慢。

(2)英国工业革命;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3)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战败。

(4)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有诸多原因,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等。17、略

【分析】【详解】

(1)从材料中摩根索制订对德政策计划到“美国还许诺将减轻德国的经济负担;并暗示愿意帮助建立一个西德政权”可以看出美国对德政策由严惩到扶植。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原因有:战后美苏冷战,美国意识到德国将在美苏权力政治博弈中起关键作用,德国人民以“解放者”来看待美国的占领。

(2)从材料“罗斯福对此表示支持,其理由一是要给德国人一个教训,二是有助于向苏联表达善意”可以看出,摩根索计划目的在于警示德国,拉拢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计划违背了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低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紧密的经济依赖性,反映了美国试图控制德国。【解析】(1)调整:从严惩到扶植。

原因:二战后美苏两国战时合作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冲突激烈;意识到德国将在未来的美苏权力政治博弈中起关键作用;德国人民以“解放者”来看待美国的占领。

(2)评析:摩根索计划在美苏联合对德作战的背景下,警示德国,拉拢苏联;但该计划违背了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低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紧密的经济依赖性;反映了美国对德国的控制野心。(答出其中3点即可)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