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TJ08一2246一2017J14029一2017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18年2月1日2017上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主编的《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经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246—2017,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特此通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二。一七年十月十三日—1—本标准系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沪建标定〔2016〕589号)要求,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组织会同相关单位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完成编制。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外总体工程;5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6结构工程与绿色施工;7给排水工程;8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9电气与智能化工程;10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以及附录。为了不断完善本标准,请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时,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执行情况和意见建议反馈至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邮编:200032;E-mail:hjhsribs@vip.sina.com),或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32;E-mail:bzglk@shjjw.gov.cn),以供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参编单位: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韩继红张釜黄忠辉杨建荣邱童—2—金磊铭车学娅范宏武王小安邵文晞张文宇何晓燕沈宏伟廖琳瞿志勇王颖姚浩马素贞刘华存周红波张健民孙妍妍主要审查人:陆善后张伯伦邵民杰潘红林丽智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2017年8月—1—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室外总体工程 64.1一般规定 64.2主控项目 64.3一般项目 85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 125.1一般规定 125.2主控项目 125.3一般项目 136结构工程与绿色施工 166.1一般规定 166.2主控项目 166.3一般项目 177给排水工程 217.1一般规定 217.2主控项目 217.3一般项目 228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 258.1一般规定 258.2主控项目 258.3一般项目 269电气与智能化工程 30—2—9.1一般规定 309.2主控项目 309.3一般项目 3210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4附录A检验批质量验收表 36附录B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37附录C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38附录D质量验收记录表 39本标准用词说明 45引用标准名录 46条文说明 47—3—Contents1General 12Terms 23Basicregulation 44outdooroverallproject 64.1Generalregulation 64.2Mainitems 64.3Generalitems 85Buildingandindoorenvironmentproject 125.1Generalregulation 125.2Mainitems 125.3Generalitems 136structureprojectandgreenconstruction 166.1Generalregulation 166.2Mainitems 166.3Generalitems 177watersupplyanddrainageproject 217.1Generalregulation 217.2Mainitems 217.3Generalitems 228HVACproject 258.1Generalregulation 258.2Mainitems 258.3Generalitems 269Electricandintelligencesystemproject 30—4—9.1Generalregulation 309.2Mainitems 309.3Generalitems 3210Greenbuildingdivisionprojectqualityinspection 34AppendixAThetableofqualityinspectionbylot 36AppendixBThetableofqualityinspectionbysub-project 37AppendixCThetableofqualityinspectionbydiv-project 38AppendixDTherecordsheetofqualityinspection 3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ecode 45Listofquotedstandards 46Explanationofprovision 47—1—1总则1●0●1为规范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要求,保障绿色建筑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新建、扩建、改建和改造的民用绿色建筑工程验收。1●0●3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的验收。1●0●4绿色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1●0●5绿色建筑工程验收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对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设计和建造的绿色建筑工程在各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参与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室外总体工程、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结构工程与绿色施工、给排水工程、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等分项工程的绿色性能指标进行专项验收的活动。2.0.2进场验收siteacceptance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等,按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达到合格与否作出确认的过程。2.0.3进场复验sitereinspection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在进场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样,送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部分或全部性能参数检验的活动。2.0.4见证取样送检evidentialtesting施工单位在建设(监理)、施工方等代表见证下,按照有关规活动。2.0.5现场实体检验in-situinspection对已经完成施工作业的分项或分部工程,按照有关规定在工程实体上抽取试样,在现场进行检验或送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的活动。2.0.6质量证明文件qualityguaranteedocument随同进场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等一同提供的用于证明其质量状况的有效文件。通常包括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3—型式检验报告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等。进口产品应包括出入境商品检验合格证明。包括进场验收、进场复验和现场实体检验、设备性能检测等资料。2.0.7核查check对技术资料的检查及资料与实物的核对。包括对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内容的正确性、与其他相关资料的一致性及整理归档情况的检查,以及将技术资料中的技术参数等与相应的材料、构造、设备或产品实物进行核对、确认。2.0.8型式检验typeinspection由生产厂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企业产品标准,对定型产品或成套技术的全部性能及其适用性所作的检验。其报告称型式检验报告。通常在工艺参数改变、达到预定生产周期或产品生产数量时进行。—4—3基本规定3.0.1绿色建筑工程应根据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验收,其中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应合格,才能通过验收。3.0.2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组织参建各方就绿色建筑设计等相关内容进行交底;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纳入绿色建筑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合格后实施。3.0.3绿色建筑工程验收应核对其设计变更情况。对涉及建筑绿色性能变更的,应经过原审查机构审查通过。3.0.4绿色建筑工程为单位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其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应按照表3.0.4-1划分。2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协商划分检验批,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记录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当按计数方法检验时,其抽样数量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表3.0.4-2最小抽样数量的规定。3绿色建筑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应单独填写验收记录,验收资料应单独组卷。表3.0.4-1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划分序号分项工程主要验收内容1室外总体工程1场地安全及污染源控制;3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4场地生态技术措施—5—表3.0.4-2最小抽样数量续表表3.0.4-2最小抽样数量序号分项工程主要验收内容2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1围护结构节能工程;2装饰装修工程;3室内环境工程3结构工程与绿色施工1结构工程材料的环保性与节材;2绿色施工;3回填料的环保性与节材4给排水工程1节水器具;2节水设备;3非传统水源;4太阳能热水系统5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1供暖与空调工程冷源与热源;2供暖与空调工程输配系统;3空调通风系统6电气与智能化工程1电气系统;2智能化系统;3用能监测系统;4太阳能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受检样本数量最小抽样数量受检样本数量最小抽样数量2~8291~15089~152151~2801316~253281~5002026~505501~12003251~9051201~320050—6—4室外总体工程4.1一般规定4.1.1室外总体工程应对下列项目进行验收:1场地安全及污染源控制。3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4场地生态技术措施。4.1.2建筑用地面积、建筑总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和绿化市容管理部门的验收要求。4.1.3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的绿化种植、乔木种植、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分项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701的相关规定。4.2主控项目4.2.1建筑用地原为工业用地改性或选用废弃场地建设时,应在开工建设前对场地土壤进行安全处理并确认通过验证达标。检验方法:核查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核查土壤安全处理后的检测评估报告、栽植土重金属指标检测报告以及进场施工记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2.2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要求,且未影响周边日照敏感建筑的原有日照时数,应满足以下要求:1建筑退界、建筑间距应符合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日照分—7—析报告,并通过规划验收。2住宅建筑的套型平面布置应与日照分析报告一致。3公共建筑有日照需求的房间布局应与日照分析报告一致。检验方法:核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依据日照分析报告和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核查住宅套型、公共建筑房间平面布置与日照分析报告的一致性。规划验收通过报告可视作建筑退界、建筑间距满足要求;当有日照需求的房间平面布局与提供的日照分析报告不一致时,应根据验收时的建筑平面重新进行日照分析判定其是否达标。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2.3餐饮建筑厨房油烟排放应符合《饮食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110的相关规定,并应与设计图纸相符。检验方法:对照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提出的对厨房油烟排放处理的要求,按照建筑专业设计图纸,核查厨房油烟井道在总平面的位置、排放高度、排放方向,核查与周边敏感建筑的间距;对照暖通专业设计图纸,核查油烟处理设备设施有否安装到位,设备设施的产品质量及施工质量以分项工程验收为准。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2.4垃圾容器间或垃圾压缩式收集站的总平面位置应满足垃圾分类储存、装运及回车场地的要求和总平面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餐饮建筑应有厨余垃圾单独储存场所,储存面积应与设计图纸相符。2垃圾容器间应具备上水、排水等清洁、防污染设施。3垃圾容器间或垃圾压缩式收集站面积应与设计图纸相符。检验方法:对照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保部门、绿化市容管理部门等相关批复文件对垃圾容量、垃圾分类、场地、运输等的要求,对照设计图纸,核查垃圾分类、垃圾储存及收集处理场所的位置、面积和设施落实情况。—8—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2.5机动车停车库排风口与环境敏感目标的间距、排风口底部的高度、进风口与排风口的间距应符合《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98的相关规定及设计图纸。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设计图纸,核查现场机动车库进、排风口的布置,复核排风口底部的高度尺寸。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般项目4.3.1玻璃幕墙设计应符合环境影响专项论证评审结论要求,应分别对不同类型幕墙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进行检测,幕墙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不应大于0.2。检验方法:核查玻璃幕墙环境影响专项评审结论报告对不同类型幕墙玻璃性能的要求,核查玻璃幕墙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对照主体建筑设计图纸和幕墙专项设计图纸,检查幕墙专项施工是否符合主体建筑设计要求,核查不同类型幕墙玻璃性能检测报告中可见光反射比的检测数据。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2夜景照明应符合夜景照明设计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DB31/T316的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1幕墙玻璃建筑,不应采用立面泛光照明。2医院病房建筑、住宅建筑不应采用立面泛光照明。3夜景照明灯具不宜朝向住宅居室,朝住宅居室方向的发光强度应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相关规定。4夜景照明应有运行时段控制措施。检验方法:核查夜景照明方案及设计图纸,根据夜景照明设计提出的限制光污染的要求和措施,检查夜景照明灯具、照射方—9—向、被照区域、运行时段控制是否与设计相符。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3室外环境噪声控制及处理措施应满足总平面设计及相关环境保护设计规程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场地应有环境噪声检测报告,环境噪声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要求。2餐饮建筑放置室外的风机,单台噪声不应大于80dB(A)。3锅炉房机组、室外热泵机组单台噪声不应大于80dB(A)。4各类停车场(库)车辆进出口与相邻环境敏感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98—2014第4.1.1、4.1.3条的要求。检验方法:核查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建成后现场环境噪声检测报告,对照建筑总平面图和相关专业设计采取的隔声降噪措施,检查施工落实情况;检查相关设备设施的产品合格证书、噪声性能检验报告,产品进场验收记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4场地无障碍设置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规定及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核查总平面设计图纸、核查场地及景观绿地的竖向标高,检查绿地的无障碍出入口、绿地内主要活动场地及人行通道的无障碍措施,儿童活动场地、健身运动场地出入口的盲道设置;检查场地、绿地的施工验收资料。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5室外非机动车停车场地应有遮阳防雨措施,且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检查遮阳防雨棚的设置情况,遮阳防雨棚的遮盖面积不应小于停车场面积的80%。遮阳防雨棚的施工质量以分项工程验收为准。检验数量:全数检查。—10—4.3.6位于地下室顶板上方的透水铺装地面,应满足下列要求之一:0.60m~1.50m厚时,至少有1/4的连续边长与地下建筑以外的自然土层相连接,地下室顶板透水铺装的透水垫层内应设排水管或排水板等排水层并坡向自然土层。2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大于等于1.50m。检验方法:对照总平面设计图纸及施工图设计说明、地下室顶板施工图纸、景观设计图纸,核查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及地下室顶板构造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地下室顶板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核查透水铺装材料、排水管、排水板等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核查垫层基础材料进场复验报告和透水铺装地面工程施工验收记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7下凹式绿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下列规定:1绿地应低于周边场地或道路的平均标高,且不应小于2下凹绿地面积不应小于绿地总面积的30%。3下凹绿地内应设溢流口(雨水口),溢流口顶部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高于绿地标高,其高出尺寸不应小于50mm。检验方法:核查总平面设计图纸、给排水专业设计图纸,核实绿地标高、绿地面积、雨水口设置,检查相关产品、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核查景观工程验收记录及验收通过证书。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8雨水花园应设置蓄水层、覆盖层、植被层、人工填料层和砾石层,各构造层的厚度及雨水花园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规定。检验方法:对照总平面图纸、排水设计图纸及景观设计图纸,核查雨水花园面积,核查材料进场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1—景观绿化施工验收记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9住宅小区绿地配置乔木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景观设计说明、苗木表及设计图纸,核查现场乔木种植数量,核算每100m2绿地种植的乔木数量,核算乔木树冠正投影的遮荫面积,核查乔木种植覆土深度,核查景观施工验收记录。检验数量:不小于绿地面积的10%。4.3.10硬质铺装地面中的透水铺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透水铺装面积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2透水铺装地面的基础垫层应采用透水材料。3计入透水铺装面积的植草砖镂空率不应小于40%。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核查透水铺装地面的位置及透水铺装面积;核查透水铺装材料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核查垫层基础材料进场复验报告和透水铺装地面工程施工验收记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4.3.11公共建筑的垂直绿化或屋顶绿化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设计相关图纸及用料说明,核查垂直绿化面积、核查屋顶绿化面积,核查绿化屋顶类型及相应的屋顶绿化的覆土厚度,核查外墙、屋面的防水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外墙、屋面的相关施工验收记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12—5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5.1一般规定5.1.1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应对下列项目进行验收:1围护结构节能工程。2装饰装修工程。3室内环境工程。5.1.2围护结构节能工程验收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08—113的相关规定内容执行。5.1.3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满足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和防火要求,严禁采用国家与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部品。5.1.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环境污染物控制设计要求。室内环境质量的测试方法、测试位置、数量与测试条件等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GB50325的要求。5.2主控项目5.2.1建筑装饰性构件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设计图纸,核查女儿墙高度,核查建筑纯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检验数量:全数检查。5.2.2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13—检验方法:对照建筑及装饰装修设计图纸,核查建筑功能房间围护结构隔声性能现场检测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5.2.3建筑功能房间室内背景噪声级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及装饰装修设计图纸,核查建筑功能房间室内背景噪声现场检测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5.2.4建筑室内空气中氨、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氡、苯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中的相关规定。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装修装修图纸,核查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环保性能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核查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测试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5.3—般项目5.3.1建筑外窗和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外窗/玻璃幕墙设计图纸,核查主要功能房间有效通风面积比报告或建筑自然通风测试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5.3.2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装饰装修施工图纸,核查施工记录,核查建筑检验数量:全数检查。5.3.3建筑装饰装修中采用的隔断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装饰装修施工图纸,核查建筑中除走廊、楼梯、电梯井、卫生间、设备机房、公共管井以外的地上室内空间和—14—作为商业、办公用途地下空间的隔断措施。检验数量:全数检查。5●3●4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应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图纸,核查建筑楼间距(居住建筑)和主要功能房间视野抽样分析报告(公共建筑)。检验数量:全数检查(居住建筑)/按抽样数量检查(公共建筑)。5●3●5建筑隔震降噪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设计图纸,核查建筑锅炉房、水泵房、变压器室、制冷机房等采用的隔震、降噪处理措施,建筑同层排水或新型降噪排水管等降噪措施使用情况,核查新型降噪排水管型式检验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5●3●6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眩光控制及天然采光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装饰装修图纸,核查建筑内部隔断布局,核查主要功能房间眩光分析报告、采光系数分析报告或现场检测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5●3●7建筑可调节遮阳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设计图纸,核查遮阳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和材料进场复验报告,核查可调节遮阳安装类型、位置、数量及控制措施等。检验数量:全数检查。5●3●8建筑室内气流组织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设计图纸,核查通风管道尺寸、风口位置及大小,核查室内装饰装修过程中的隔断及风口遮挡情况,核查风机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和建筑室内气流组织分析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15—5●3●9建筑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建筑设计图纸和装饰装修图纸,核查建筑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安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和地下车库设置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的性能、位置及数量,核查传感器型式检验报告和调试运行记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16—6结构工程与绿色施工6.1一般规定6.1.1结构工程应对下列项目进行验收:1结构工程材料的环保性与节材。2绿色施工。3回填料的环保性与节材。6.1.2绿色建筑施工应采取绿色施工与管理措施。施工项目部应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并落实各级责任人;应制订施工全过程环境保护计划与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6.2主控项目6.2.1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和上海市明令禁止使用和淘汰的材料。结构工程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残留甲醛的限量》GB31040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检验方法:核查建筑材料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和检测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2.2现浇混凝土应使用预拌混凝土。检验方法:检查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混凝土总用量清单等证明文件。—17—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2.3砂浆应使用预拌砂浆。检验方法:核查预拌砂浆购销合同、砂浆总用量清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2.4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检验方法:查阅竣工图纸、工程材料结算清单、材料进场验收记录、相关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并现场核实。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般项目6.3.1施工场地应采取洒水、覆盖、遮挡以及降噪措施。检验方法:查阅降尘措施记录、降噪计划书、场界噪声记录。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2建筑结构宜选用规则形体,并应采用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检验方法:对照结构体系优化论证报告,现场观察检查建筑结构体系实施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3建筑宜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检验方法:核查设计图纸、相关预制构件购销合同、预制率计算书,并现场核实。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4建筑结构材料应合理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高强度钢及其他高耐久性材料。检验方法:核查竣工图纸、工程材料结算清单、材料进场验收记录、相关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并现场核实。检验数量:全数检查。—18—6.3.5施工过程应采取减少预拌混凝土损耗的措施。检验方法:核查混凝土用量结算清单、预拌混凝土进货清单、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6施工过程应采取降低钢筋损耗的措施,钢筋宜采用专业化生产方式,减小现场作业量。检验方法:查阅钢筋工厂加工合同,专业化生产成型钢筋使用率,现场钢筋清单、钢筋工程施工方案。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7钢结构应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的方式,并宜采用分段检验方法:核查钢结构工厂加工合同、钢结构施工方案、施工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8施工现场使用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应低于70%。检验方法:核查工程材料结算清单、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距离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计算书,核查相关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9混凝土结构施工应合理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材料模板,并应采取措施增加模板周转次数。检验方法:核查模板工程材料清单、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10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宜使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重量与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值不应低于设计要求。1住宅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重量比值不—19—小于6%。2公共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重量比值不小于10%。检验方法:核查工程材料结算清单、相关建筑材料实际使用比例计算书,核查相关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11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宜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1采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其占同类建材的用量比例不小于30%。2采用两种及以上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每一种用量比例不小于30%。检验方法:查阅工程材料结算清单、以废弃物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比例计算书,核查相关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12应制订并实施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计划,并按下列规则验收:1制订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计划。2可回收施工废弃物的回收率不小于80%。3每10000m2建筑面积的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量Swc不大检验方法:对照建筑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和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计算书,核查施工现场废弃物分类处理回收利用记录和清单、固体废弃物总量统计表。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13基坑支护宜采用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钢支撑等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检验方法:查阅基坑支护工程材料清单、基坑施工方案、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报告。—20—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14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对土方开挖应采用绿色施工方案。对工程车辆应进行有序安排,避免出现闲置及施工中机械工作面重叠情况。检验方法:核查地基基础绿色施工方案。检验数量:全数检查。6●3●15进行土方回填时,应合理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经设计确认、满足回填要求的建筑垃圾、废料等。检验方法:核查地基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21—7给排水工程7.1一般规定7.1.1给排水工程应对下列项目进行验收:1节水器具。2节水设备。3非传统水源。4太阳能热水系统。7.1.2给排水系统工程验收应满足《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相关规定。7.2主控项目7.2.1给排水系统应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系统、器具和设备合检验方法:对照水资源规划方案或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合同。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2.2人造景观补水系统应采用非传统水源,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应采取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或利用水生动、植物进行水体净化。检验方法:对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相关图纸,现场核查雨水机房及用水点的管路连接情况、景观用水水源和补水方式。检验数量:全数检查。—22—7.2.3节水器具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节水器具设计说明、材料清单(表),核查节水器具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用水器具采购合同;现场观察卫生器具和设备的安装情况。检验数量:按照各类总数不少于5%抽查。7.3—般项目7.3.1建筑用水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使用用途,对厨房、卫生间、空调系统、游泳池、绿化、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2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3采用非传统水源给水的管路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及相关水表图纸资料,现场核查水表位置。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2用水点供水压力应不大于0.2Mpa,且不应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检验方法:核查各层用水点用水压力计算表、试压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3绿化灌溉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系统管材、管道附件、喷头和传感器等的选取和施工应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绿化灌溉相关图纸,核查喷头、管材、管道附件和传感器等产品采购合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现场观察检查绿化灌溉系统的安装情况及利用范围。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4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设备、利用方式、处理工艺和消毒技术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3—检验方法:核查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设计图纸和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对于直接利用集中中水的项目,核查市政中水用水协议和水厂接入证明;对于利用自建中水处理系统的项目,核查建筑中水处理系统设施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现场观察检查雨水、中水管网接入关系和用水去向、处理设施的安装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5非传统水源系统水池、阀门、水表及给水拴、取水口均设置明显的雨水、中水回用标志,取水口的地方设置带锁装置防止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和防误接误用措施的实施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6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住宅建筑用水点出水温度达到45℃时的放水时间不应检验方法:核查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及采购合同;对照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设计图纸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计算书,现场检查太阳能热水利用系统安装情况,并估算用水点与热水储水箱之间的距离。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7公共浴室应安装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设置使用者付费设施。检验方法:核查淋浴器设备性能说明书、采购合同,并现场核查设备安装和设置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8同层排水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层排水的户数或使用面积应达到50%以上。检验方法:核查同层排水使用户数比例计算报告;核查管道—24—的安装和连接、紧固系统、隐蔽式水箱的安装及假墙、壁挂式设备管道的管径与竣工图纸的相符性。检验数量:按照计量装置总数不少于5%抽查,且不少于4个。7.3.9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应对冷却水进行有效处理,冷却塔应采用减少冷却水飞溅的节水技术。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总用水量比例不应低于10%。检验方法:核查冷却水系统设备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现场观察检查冷却水水处理措施和冷却塔节水技术,检查冷却塔蒸发耗水量计算书或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计算书。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10整体卫浴间、整体厨房等卫生配套设施应符合标准要求,验收合格且资料齐全。检验方法:核查质量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和采购合同;现场检查设施安装情况。检验数量:按照各类总数不少于5%抽查,且不少于4个。—25—8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8.1一般规定8.1.1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应对下列项目进行验收:1供暖与空调工程冷源与热源。2供暖与空调工程输配系统。3空调通风系统。8.1.2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的相关要求。8.2主控项目8.2.1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备,应按照设计要求对其类型、规格、外观和安装位置进行检查验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验数量:全数检查。8.2.2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备,应对下列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核查:1电机驱动冷水(热泵)机组的额定制冷量(制热量)、输入2电机驱动压缩机的房间空调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EER)。—26—3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名义制冷量、供热量、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性能系数。4空调冷源部分负荷性能系数。5锅炉机组单台额定制热量、热效率。检验方法:对照暖通施工图纸,现场核查产品合格证、复核产品能效标识、厂家提供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8.3—般项目8●3●1利用余热废热资源供应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的设备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对余热废热提供的热量供应量及供应范围进行核查。检验方法:对照通过审查的暖通和给排水施工图纸,现场核实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说明书、相关性能检测报告、设备铭牌参数;现场核查设备及系统的配套安装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8●3●2地源热泵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对下列内容进行核查:1地源热泵机组的额定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2地源侧和机组用户侧输送水泵的流量、功率、扬程、效率。3地源热泵系统的冷、热量供应范围。检验方法:对照通过审查的暖通施工图纸,查验隐蔽工程施工验收记录与设计一致性;现场核实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说明书和相关性能检测报告,以及设备铭牌的技术性能参数;现场核查设备及系统的配套安装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8●3●3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对下列内容进行—27—核查:1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额定燃料消耗量、供电量、供冷2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电力、冷量、热量供应范围。检验方法:对照通过审查的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施工图纸,现场核实主要设备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以及设备铭牌的技术性能参数;现场核查设备及系统的配套安装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核查:1蓄冷蓄热系统主机在制冷、制热工况下的额定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蓄能设备蓄冷、蓄热容量。2蓄冷蓄热系统冷量、热量供应范围。检验方法:对照通过审查的暖通施工图纸,现场核实主要设备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以及设备铭牌的技术性能参数;现场核查设备及系统的配套安装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8●3●5过渡季和冬季利用冷却塔提供空调冷水的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开式冷却塔的一次水通过板式换热器的管路联接到位。2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应冷水管路联接到位。3冷却塔防冻措施到位。检验方法:对照通过审查的暖通施工图纸,现场核实冷却塔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以及设备铭牌的技术性能参数;现场核查管路安装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8●3●6空调通风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8—1空调通风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变频运行。2空调通风系统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分区划分要求。3空调箱内应配置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过滤装置。4产生异味或污染物的房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检验方法:对照通过审查的暖通施工图纸,现场核实安装情况。检验数量:全数检查。8.3.7过渡季和冬季利用室外新风供冷的空调风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风口与新风管的断面尺寸,应满足供风量需求。2新风比和新风换气设施联动控制功能应满足设计要求。3排风系统设置合理。检验方法:对照通过审查的暖通施工图纸,现场核实设备铭牌参数以及新风管道安装和调节性能。检验数量:按系统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8.3.8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应进行水系统、风系统的单机运转和调试与系统的联合试运转及规定:1单机试运转及调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2联合试运转及调试检测项目与允许偏差或规定值应符合表8.3.8的规定。—29—表8.3.8联合试运转及调试检测项目与允许偏差或规定值序号检测项目规定值1室内温度冬季不得低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高于1℃2新风量≤10%3系统总风量≤10%4风口风量≤15%5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冷水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6℃6空调热水系统的供水温度不应高于60℃7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10℃8空调机组的水流量≤15%9空调系统冷水、热水、冷却水的循环流量≤10%检验方法:核查第三方系统调试报告。检验数量:全数检查。—30—9电气与智能化工程9.1一般规定9.1.1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应对下列项目进行验收:1电气系统。2智能化系统。3用能监测系统。4太阳能光伏与风力发电系统。9.1.2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主要验收方法为现场检验及核查第三方检测报告;未进行第三方测试的,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测试。9.1.3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应符合《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08—113、《公共建筑用能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GJ08—2068的相关规定。9.2主控项目9.2.1照明系统的平均照度值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0%;功率密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现行值的规定。检验方法: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照明系统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2.2建筑采用的三相配电变压器、水泵等主要用能设备的能—31—效值应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和《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等相关国家节能产品认证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检验方法:核查竣工图纸及产品品牌型号。检验数量:所有型号皆应进行核查。9.2.3监测与控制系统所采用的计量装置、电流互感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线缆等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对其类别、材质、规格、外观进行核查,符合设计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且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检验方法:核查设备及材料质保书、合格证以及相关检测报告,现场实物观察。检验数量:所有型号皆应进行核查。9.2.4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系统应采用通过当地供电局或国家检验的产品。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系统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2.5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应工作正常,且运行记录完整。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2.6用能监测系统应实现对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的独立分项计量,数据采集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能耗数据应实现向上级能耗监测平台数据的联网上传。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对于大于1万平方米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应同时核查上级能耗—32—监测平台出具的证明文件。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2●7当采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作为补充电力能源时,发电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安装应避免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产生噪声污染。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依据设计文件核对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的实际发电量,并核查噪声污染检测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3—般项目9●3●1供暖与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对冷热源、风系统、水系统等参数的监测、参数与设备状态的显示、自动控制、工况自动转换、中央监控管理等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3●2监测与控制系统对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节能控制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3●3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控制效果应达到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3●4对于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报警及与通风系统联动控制功能应符合—33—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3●5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联动排风设备控制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3●6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3●7建筑用水远程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现场实物观察,检查系统实现功能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核查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9●3●8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效果应满足建筑运行与管理的需要;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实现日常物业管理,建筑工程、设施、设计、部品、能耗等档案及记录应齐全。检验方法:查阅智能化系统竣工文件、验收报告及系统运行记录,查阅建筑物及设备的配件档案和维修的信息记录、能耗分项计量的数据。检验数量:按抽样数量检查。—34—10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验收10.0.1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实体检验和设备性能检测,确认绿色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条件后方可进行。10.0.2绿色建筑工程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绿色建筑工程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员、专业工长等进行验收。2绿色建筑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专业质量员、专业工长等进行验收。3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等进行验收。10.0.3绿色建筑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2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3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涉及到的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时,正常检验一次、二次抽样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判定结果合格。4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10.0.4绿色建筑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合格。—35—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10.0.5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应全部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现场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4设备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10.0.6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核查下列资料,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1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单。2主要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见证试验报告。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影像资料。4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5现场实体检验记录。6设备性能检测报告。7其他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重要技术资料。10.0.7绿色建筑工程检验批、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表见本标准附录A、B、C。1检验批质量验收表见本标准附录A。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见本标准附录B。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见本标准附录C。—36—附录A检验批质量验收表表A绿色建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表 检验批质量验收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主控项目1第条2第条3第条4第条5第条6第条7第条8第条9第条10第条一般项目1第条2第条3第条4第条5第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37—附录B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表B绿色建筑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编号:工程名称项目技术工程名称项目技术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分包项目技术分包单位负责人监理(建设)单位序号验收结论12345678910111213施工单位检查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年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检验批部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检验批数量验收结论:施工单位—38—附录C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表C绿色建筑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分部工程验收表编号:工程名称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其他参加验收人员序号分项工程名称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签字备注1室外总体工程2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3结构工程与绿色施工4给排水工程5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6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现场实体检验设备性能检验验收结论验收单位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39—附录D质量验收记录表表D●1室外总体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1场地及土壤安全第4.2.1条2日照要求第4.2.2条3油烟排放第4.2.3条4垃圾收集第4.2.4条5机动车库进、排风口第4.2.5条1幕墙玻璃光反射第4.3.1条2夜景照明第4.3.2条3环境噪声第4.3.3条4场地无障碍设置第4.3.4条5非机动车遮阳防雨棚第4.3.5条6地下室顶板上的透水铺装第4.3.6条7下凹式绿地第4.3.7条8雨水花园第4.3.8条9住宅绿地乔木数量第4.3.9条10硬质铺装地面的透水铺装第4.3.10条11公共建筑垂直绿化或屋顶绿化第4.3.11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40—表D●2建筑与室内环境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1装饰性构件比例第5.2.1条2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第5.2.2条3建筑房间室内背景噪声级第5.2.3条4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第5.2.4条1建筑外窗和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第5.3.1条2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第5.3.2条3建筑装饰装修隔断措施第5.3.3条4良好的户外视野第5.3.4条5建筑隔震降噪措施第5.3.5条6眩光控制及天然采光措施第5.3.6条7可调节遮阳措施第5.3.7条8室内气流组织第5.3.8条9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措施第5.3.9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41—表D●3结构工程与绿色施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1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材料选择第6.2.1条2现浇混凝土材料选择第6.2.2条3砂浆材料选择第6.2.3条4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材料选择第6.2.4条1以及降噪措施第6.3.1条2建筑结构选型第6.3.2条3建筑预制构件选择第6.3.3条4建筑结构材料选择第6.3.4条5减少预拌混凝土损耗措施第6.3.5条6降低钢筋损耗措施第6.3.6条7钢结构制作、安装方法第6.3.7条8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建筑材料重量所占比例第6.3.8条9采用模板类型及增加模板周转次数措施第6.3.9条10可再循环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使用比例第6.3.10条11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选择第6.3.11条12施工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计划制订、实施及验收第6.3.12条13基坑支护材料选择第6.3.13条14土方开挖绿色施工方案选择第6.3.14条15土方回填材料选择第6.3.15条施工单位检验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42—表D●4给排水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1给排水系统第7.2.1条2景观补水系统第7.2.2条3节水器具第7.2.3条1用水分项计量第7.3.1条2用水点供水压力要求第7.3.2条3绿化灌溉第7.3.3条4雨水、中水处理系统第7.3.4条5中水、雨水管路安全标识第7.3.5条6太阳能热水系统第7.3.6条7公共浴室设备要求第7.3.7条8同层排水第7.3.8条9空调循环冷却水第7.3.9条10整体卫浴间、整体厨房第7.3.10条施工单位检验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43—表D●5供暖通风与空调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1第8.2.1条2冷、热源设备技术性能第8.2.2条1余热废热资源应用第8.3.1条2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第8.3.2条3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应用第8.3.3条4空调蓄冷蓄热系统应用第8.3.4条5过渡季和冬季空调冷水应用第8.3.5条6空调通风系统安装第8.3.6条7过渡季和冬季室外新风供冷第8.3.7条8单机和系统的运转及调试第8.3.8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44—表D●6电气与智能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照明系统平均照度值、功率密度值第9.2.1条2三相配电变压器、水泵等主要用能设备第9.2.2条3监测与控制系统设备及材料第9.2.3条4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系统产品第9.2.4条5备的自动监控系统第9.2.5条6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的独立分项计量第9.2.6条7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发电量及环境影响第9.2.7条般项目1供暖与空调系统的控制功能第9.3.1条2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节能控制功能第9.3.2条3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的控制效果第9.3.3条4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控制功能第9.3.4条5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联动排风设备控制功能第9.3.5条6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功能第9.3.6条7建筑用水远程计量系统第9.3.7条8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效果及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日常管理情况第9.3.8条施工单位检验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45—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用词: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规定(要求)”或“应按……执行”。—46—引用标准名录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333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10《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11《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12《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1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08—11315《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DG/TJ08—207816《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TJ08—213917《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TJ08—214318《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G/TJ08—21992017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TJ08-2246-2017J14029-2017—49—1总则 533基本规定 544室外总体工程 554.1一般规定 554.2主控项目 554.3一般项目 575建筑与室内环境工程 605.1一般规定 605.2主控项目 615.3一般项目 626结构工程与绿色施工 676.1一般规定 676.2主控项目 676.3一般项目 687给排水工程 717.1一般规定 717.2主控项目 717.3一般项目 728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 748.1一般规定 748.2主控项目 748.3一般项目 779电气与智能化工程 819.1一般规定 81—50—9.2主控项目 819.3一般项目 81—51—Contents1Gener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班小雪节气国旗下讲话稿范文(9篇)
- 开学典礼致辞(15篇)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模拟试卷335
- RRD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高眼压的眼前节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 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安全巡查的第三方解决方案
- 【医学课件】加强防范医疗事故(83p)
- 2025版食堂食材采购合同及食品安全培训服务协议3篇
- 养鱼店销售员工作总结
- 酒店厨房管理规范制定
- 2025版行政上诉状补充范文:权威解读与实战演练3篇
- 2025年山西国际能源集团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4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一章 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道德
- DB34T4826-2024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4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
- 矿井主要灾害事故防治应急避灾知识培训课件
- 不老莓行业分析
- STARCCM基础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