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四版课件:20世纪以来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二)_第1页
经济学说史第四版课件:20世纪以来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二)_第2页
经济学说史第四版课件:20世纪以来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二)_第3页
经济学说史第四版课件:20世纪以来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二)_第4页
经济学说史第四版课件:20世纪以来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说史第四版

20世纪以来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二)

20世纪以来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二)本章重点第一节比较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第三节信息经济学知识小结关键词第四节演化经济学第五节实验经济学本章重点比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人口经济学的发展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理论特点演化经济学的产生与理论特点实验经济学的产生与理论特点一、概述比较经济学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它以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为对象,最初主要是笼统地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继而发展到对相同或不同经济制度下不同经济体制模式的探讨。第一节比较经济学第一节比较经济学一、比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比较经济学是专门对经济体制进行比较探究的一个经济学派或一种经济学理论。最早对不同经济体制进行比较的学者,主要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不同点的比较开始的。(一)比较经济学的萌芽与初步发展阶段(二)比较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变化第一节比较经济学2、比较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一)比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定义为对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比较经济学的任务就是首先对这些不同的经济体制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二)经济体制的分类比较经济体制的研究一般都是从对经济体制的分类归纳开始,如按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地区部门结构等分类,研究不同的结构组合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比较不同经济体制的不同经济结构。第一节比较经济学(三)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比较标准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从对各种经济体制进行实证研究开始,整理、归纳、描述各种理论上的或实践中的经济体制,然后进行一定的比较,最后得出体制选择方面的结论或评价,并没有一个规范、统一、客观的标准,不同的学者、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结论。第一节比较经济学(三)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比较标准多数比较经济体制研究,都运用了模式比较的方法。还有一些比较经济学家运用某种特殊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例如,美国学者纽伯格和达菲就是运用所谓的DIM方法。第二节人口经济学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口经济思想的发展占统治地位的人口经济思想。马尔萨斯于1798年发表了著名的《人口原理》。他把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作为“两个公理”第二节人口经济学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口经济思想的发展占统治地位的人口经济思想。并从两个公理出发,得出三个推论,即(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抵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2.20世纪40-60年代初的人口经济学说二战以后,在凯恩斯人口理论的基础上,20世纪50—60年代,逐渐产生了宏观人口经济学和微观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英国经济学家W.B.雷德韦为《张伯伦百科全书》(1915)撰写的词条“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2.20世纪40-60年代初的人口经济学说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后期,西方大多数研究人口经济问题的学者都是从宏观角度考察人口经济关系的。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西方对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开始向微观方面突破,提出了分析人口经济关系的微观人口经济学模型,并逐渐形成了微观人口经济学或经济人口论。第二节人口经济学第二节人口经济学3.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的人口经济学说

1961年,美国人口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发表了《历史地观察美国的婴儿热》,在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长波理论基础上,他从宏观人口经济学角度考察影响生育率变动的因素。通过对家庭的相对收入地位与两代人生育率差别的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家庭收入对生育率的影响,推导出生育率长期波动的经济根源。五六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世界人口增长率偏高,形成了人口增长高峰,现代马尔萨斯主义开始流行。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则强调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认为人口过度增长将导致自然资源枯竭,世界末日就要降临。西蒙等人对人口经济问题进行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短期到长期,从静态到动态,重点对各种人口经济问题进行了宏观的、长期的、动态的定量分析。4.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的人口经济学说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西方出现了宏观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乐观主义思潮。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成为改变农业生产实践行为的一种必要条件,同时,人口增长也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转变的一种充分条件。4.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的人口经济学说在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西蒙着重分析了人口增长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行为变化的状况。第三节信息经济学1.信息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一)信息经济学的先驱奈特对不确定和信息经济意义的认识,以及哈耶克对经济制度利用知识的功能的认识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基础,奈特和哈耶克被公认为最重要的信息经济学的先驱者。第三节信息经济学(二)信息经济学的创立1961年,施蒂格勒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同年,维克瑞在财金杂志上发表了《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一文,对拍卖进行了研究。这两篇文章将信息正式地纳入了经济分析的框架之中,由此,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施蒂格勒和维克瑞也成为信息经济学公认的创始人。(三)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真实信息的交流问题通过另外两类问题,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受到了经济学的重视。委托—代理问题是分析道德风险最简单的模型:一个委托人(通常是风险中性)必须依靠一个风险规避的代理人(经理),根据他的利益完成一项工作。信息经济学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研究使得经济学认识到,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信用将是影响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市场交易契约的不同安排对交易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第三节信息经济学第三节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其理论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2.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特点

(一)不确定性与风险(二)交易方式与信息(三)信息与市场制度信息经济学试图从信息成本和非对称信息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的经济组织方式的信息交流作用,试图对市场制度丰富的组织方式加以解释和分析。第三节信息经济学3.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完善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应用。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市场制度如何配置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时,虽然也认识到了价格具有传递经济信息的功能,但却忽视了对市场制度经济信息交流过程具体细节的分析。信息经济学为分析现实问题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依据。信息经济学在产业组织理论、金融和财务理论、会计学、经济法学以及公共经济和政府管制中都有着重要应用。1.演化经济学的由来演化的思想本身起源于经济学,在亚当·斯密和马尔萨斯的著作中,都蕴含着这样的思想:人类社会是演化的。达尔文受到这种思想的启发,认为生命世界也是演化的。达尔文在其著名的《物种起源》(1859)中通过大量的生物物种的演化实例证明了这个观点,生物进化论也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志性成果,演化的思想通过生物学作为一种科学思想被广泛传播。第四节演化经济学1.演化经济学的由来一直到1982年,演化经济学才开始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年,纳尔逊和温特出版了《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演化经济学的创立。此后,演化经济学的文献迅速增长,现在,演化经济学正在融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中。第四节演化经济学第四节演化经济学2.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一)老制度主义与演化经济学的其他思想来源如调节学派、新熊彼特学派相比,老制度经济学更强调在方法论问题上进行思考、对社会经济历史宏大命题上进行诠释,从而显示出其宽广的视域和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演化经济学阵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老制度主义是最先提出演化经济学若干关键性理念和纲领的学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凡勃伦制度主义。作为一种将累计因果作为方法论宗旨的思想,凡勃伦制度主义的价值尤其是对于演化经济学的价值是无比巨大的。第四节演化经济学2.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二)新熊彼特学派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不断兴起的各种技术创新和科技革命,日益明显且作用突出的创新现象使经济学家无法继续对技术变迁这类问题保持漠视,理论界重新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给予了关注。门施、弗里曼、纳尔逊、罗森博格、伦德瓦尔在熊彼特的基础上对其创新理论进行了完善、验证和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新熊彼特主义”。新熊彼特主义的工作可分为两个分支:以技术革命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代表人物是门施等;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弗里曼、纳尔逊等。在综合考虑市场和知识关系的基础上,新熊彼特学派突出强调了不确定性、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第四节演化经济学2.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三)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viennaschool)或心理派(psychologicalschool)。奥地利学派一直是新古典理性经济人这个基本假定的批判者,他们认为,没有理由假定所有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会有同样的感受,尤其是企业家在发现常人不能看到的机会上具有独创性。在政策主张上,奥地利学派坚定地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反对计划经济。奥地利学派主张放弃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恢复自由银行制度,回归金本位体系。第四节演化经济学二一(四)法国调节学派法国调节学派产生于解释资本主义长期波动这一主题下,法国学派包括格勒诺布尔学派(Grenoblois)、巴黎学派(Parisian)和法国共产党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学派(PCE-CME)。调节理论是一个关于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调节主体行为以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理论。一定的制度形式和调节形式之间的相互补充,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特定的生产和交换关系所组成的积累体系,制约着资本积累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阿格里耶塔和鲍耶认为,“调节”方法应该从马克思抽象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中找出有现实对应物的中间层次的、更具体可察的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工业生产范式、资本积累体系(ROA)、调节模式(MOR)和制度形式(institutionalforms)、发展模式(modeofgrowth)等。三第四节演化经济学(五)演化发展经济学在演化经济学阵营中,以埃里克S.赖纳特、阿诺·曼·达斯特和张夏准等为代表的“另类教规经济学”,[埃里克·S.赖纳特:《穷国的国富论:演化发展经济学论文选》,贾根良,王中华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综合了新熊彼特学派、德国官房学派的系列观点,以演化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化格局,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正确的生产活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引起广泛关注。第四节演化经济学(五)演化发展经济学针对全球化引起的贫困增长问题,演化发展经济学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实现劳动力市场全球化,二是重走目前富裕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走过的老路第四节演化经济学3.演化经济学的特质及其代表性理论(一)演化经济学的特质霍奇逊的NEAR标准生物学隐喻对时间和过程的强调(二)演化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创新体系理论技术-经济范式理论第四节演化经济学4.演化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一)技术-经济追赶理论的最新发展机会窗口这一概念最早由佩蕾丝(PerezC)和苏蒂(SoeteL)提出。在“技术追赶:进入壁垒和机会窗口”这篇开创性论文中提出,技术追赶存在着不同的阙值和进入成本,后发国家在成熟技术上的追赶实现追赶的可能性很低,在新技术系统的早期阶段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机会基本相同,后发国家实现追赶可能性更大,英国从绝对领先地位到相对落后的的戏剧性变化就是这一理论的有力证明。第四节演化经济学4.演化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一)技术-经济追赶理论的最新发展李根将这一理论引入到中等收入国家如何跨越到发达经济体理论分析中,同时扩展了机会窗口理论。除技术窗口以外,商业周期及市场需求、政府法规和产业政策也是窗口。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研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上分析,演化经济学的技术追赶理论用历史比较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揭示知识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作为一种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第四节演化经济学4.演化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二)企业家型国家理论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革命还处于“导入期”,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尚未定型,产业政策更多的作用不是修复市场,而是“创造市场”。第四节演化经济学4.演化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二)企业家型国家理论为了解决新技术革命新兴产业发展问题,马祖卡托也提出了一个新的产业政策分析框架,即“ROAR”政策框架:(1)变化方向的决策(RoutesOfDirectionality);(2)公共部门的组织能力(Organisations);(3)任务导向型和市场创造型的产业政策评估(Assessment);(4)风险分摊和报酬分配的方式(RisksandRewards),如何使智慧增长(smartgrowth)导致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新李斯特经济学继承李斯特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经济理论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也提出了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四项基本原则新李斯特经济学也给出了自己的八个基本结论(三)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最初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反对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民族主义经济学,也即是李斯特经济学。第五节实验经济学

1.实验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贝努利1728年提出的圣彼得堡悖论是实验经济学最早的先兆,预示着实验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检验个人选择理论的实验。第二个方向是对博弈论进行检验的实验。第三个方向是对市场理论的检验。现在,分割这三个领域的界限正在渐渐消失,实验经济学已逐渐融入主流经济学的不同领域之中。2.如何进行经济学实验进行经济学实验一般要有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是选择课题。第二步是实验设计。第三步是根据所设计的实验确定实验的参与者。第四步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实验讲解。第五步是实验结果报告及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课题所要验证的命题。第五节实验经济学3.经济学实验的一些结果(1)个体选择理论自从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提出期望效用理论后,这个理论就被作为标准的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首先,不确定性是用数学中最经典的概率加以描述,经典概率理论是数学理论中最为完善的关于可能性的理论;第五节实验经济学3.经济学实验的一些结果其次,在经典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偏好公理体系,因此,从数学角度讲,这个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最后,这个理论可以对风险的一些性质进行较好的描述。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反映了博弈论专家对个体理性在行为互动关系中基本性质的认识。实验经济学可以把博弈规则转换成环境和制度,通过观测实验参与人的行为来检验博弈理论均衡预期的正确性,也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环境和制度来揭示参与人的行为规律。(2)博弈论博弈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经济学家用这个理论来研究个体之间的互动行为。第五节实验经济学二一(3)市场实验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效率的观点是否正确,决定市场效率的因素都是什么?这是实验经济学试图通过实验来回答的问题。史密斯在1962年构造了一个双向拍卖程序,其中支付以虚拟的形式进行。所有交易结束后,参与人以相同的保留价格重复多次这样的过程。最早的市场实验是由E.张伯伦1948年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提出的。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市场理论的市场产出与传统的竞争均衡产出的不同促使他进行实验,验证竞争性均衡的存在性。三4.经济学为什么要进行实验实验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五节实验经济学1、理论的验证与评价:实验经济学的第一个用途是验证和评价已有的理论或模型。2、新理论的实践经验基础:实验还可以作为发现新理论的一种方法。3、制度比较及政策评估。新比较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更多的比较经济学家鲜明地打出了“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