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和石油的蒸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透视检测肠胃疾病时可口服钡餐(BaSO4),钡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用煤炭作燃料时先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发生率 D.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等属“低碳”方式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 C.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 3.醋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同时,醋还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醋可使胃中酸性增强,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于胃酸较少的人更是一剂良药.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大于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B.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C.用醋可以洗净铝制品的污垢,还可除去暖壶、水壶中的水垢 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4.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卤水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SO4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 D.20℃时,向40gNa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5.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NO3﹣、Cl﹣、Na+、Ag+四种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B.可用氢氧化钙溶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C.将铜粉放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D.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区别开来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B.C.D.A.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电解水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7.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浓硝酸属于纯净物 D.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 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g气体。则该合金可能是()A.Cu﹣Zn合金 B.Fe﹣Cu合金 C.Fe﹣Zn合金 D.Fe﹣Al合金二、非选择题9.某氮肥厂用煤、空气和水为原料合成氨,其工艺流程如图: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煤气发生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①C+O2CO2②C+2H2O2H2+CO2其中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①的主要作用是(填编号).提供二氧化碳B.提供氧气C.提供一氧化碳D.提供热量(2)部分氨气通入碳化塔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同时得到副产品碳酸氢铵,其生成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A、B、C、D、E、F、X、Y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一种矿石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常用该矿石来制取生石灰,X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E的化学式为.(2)B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只写一种).(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的反应;C在高温下的反应.11.实验室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Fe(OH)3、KOH、Ba(OH)2、K2CO3、C、Cu、CuO中的三种物质组成.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无色溶液II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是.(2)有色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有色固体b在空气中加强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这包固体混合物的成分是.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H2和CO都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该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H2的还原性,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该小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a的名称是.(2)A是一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下列条件下,能够用A作发生装置的是(填编号).①液、液加热反应制气体②固、固加热反应制气体③固、液不加热反应制气体④固、液加热反应制气体(3)该小组的同学用盐酸和锌粒来制取氢气,则从A中出来的气体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在探究氢气的还原性时必须除去这两种气体,以防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则装置B中盛放的是,C中盛放的是.(4)在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装置D中红色的固体粉末逐渐变成黑色,E装置中浓硫酸增重,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将足量的大理石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可得多少克二氧化碳.
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和石油的蒸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透视检测肠胃疾病时可口服钡餐(BaSO4),钡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用煤炭作燃料时先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发生率 D.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等属“低碳”方式 【考点】6I:自然界中的碳循环;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9G:常用盐的用途;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527: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B、根据X射线对BaSO4穿透能力较差,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经人体排出体外,不会引起Ba2+中毒解答;C、根据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解答;D、根据要严格按照“低碳生活”中所遵循的宗旨:在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以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解答】解:A、煤的气化、焦化、液化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X射线对BaSO4穿透能力较差,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经人体排出体外,不会引起Ba2+中毒,所以常用BaSO4做内服造影剂。故正确;C、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污染,故正确;D、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也就减少了使用碳墨,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低碳生活,难度不大,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所耗用能量减少,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即可就符合“低碳生活”方式.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 C.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 【考点】42:测量容器﹣量筒;49:液体药品的取用;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341: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2ml水,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选项说法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醋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同时,醋还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醋可使胃中酸性增强,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于胃酸较少的人更是一剂良药.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大于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B.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C.用醋可以洗净铝制品的污垢,还可除去暖壶、水壶中的水垢 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525: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小于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B、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C、醋酸可与水垢反应;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解答】解:A、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小于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错误;B、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正确;C、醋酸可与水垢反应,用醋可以洗净铝制品的污垢,还可除去暖壶、水壶中的水垢,正确;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分析解答.4.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卤水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SO4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 D.20℃时,向40gNa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P: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氯化镁,故A错误;B、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然后减小,故B错误;C、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故C正确;D、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向40gNa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氯化镁不能达到饱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NO3﹣、Cl﹣、Na+、Ag+四种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B.可用氢氧化钙溶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C.将铜粉放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D.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区别开来 【考点】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85:金属的化学性质;95:碱的化学性质;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9R: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182:物质的鉴别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526:常见的碱碱的通性;533: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A、根据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分析;B、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C、根据铜位于铁的后面,不能反应分析;D、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分析.【解答】解:A、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故分析错误;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除杂的原则,故分析正确;C、铜位于铁的后面,不能反应,因此无现象,故分析错误;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分析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颜色的识记,以便灵活应用.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B.C.D.A.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电解水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考点】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71:电解水实验;95:碱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专题】13D: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反应速率快,所需时间短,故选项中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的氧气的体积比为2:1,图中氢气的氧气的体积比为1:2,故选项中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消耗完后,氯化钡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中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图象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中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7.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浓硝酸属于纯净物 D.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 【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B.根据在化学方程式中,硝酸与硝酸铜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浓硝酸属于混合物来分析解答;D.根据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Cu+4HNO3=Cu(NO3)2+2X↑+2H2O可知,反应前铜原子是1个,反应后是1个;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氮。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是2个,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是2个,原子个数的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浓硝酸是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正确;D.反应中铜与水的质量比是:64:36=32:18,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比、元素化合价以,依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g气体。则该合金可能是()A.Cu﹣Zn合金 B.Fe﹣Cu合金 C.Fe﹣Zn合金 D.Fe﹣Al合金【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极端假设法分析计算,可以判断混合物的组成.【解答】解: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设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25.6gX解得:X=0.2g;设5.6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25.6gY解得:Y=0.17g,设5.6g铝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2Al+3H2SO4═Al2(SO4)3+3H2↑5465.6gZ=解得:Z=0.62g,由以上计算可知,A、5.6gCu﹣Zn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小于0.17g,故A不符合题意;B、5.6gFe﹣Cu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小于0.2g,故B不符合题意;C、5.6gFe﹣Zn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大于0.17g小于0.2g,故C不符合题意;D、5.6gFe﹣Al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大于0.2g小于0.62g,在其中包含0.38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的难度较大,此题常用的方法就是极端假设法,同学们掌握了此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二、非选择题9.某氮肥厂用煤、空气和水为原料合成氨,其工艺流程如图: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煤气发生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①C+O2CO2②C+2H2O2H2+CO2其中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反应①的主要作用是(填编号)AD.提供二氧化碳B.提供氧气C.提供一氧化碳D.提供热量(2)部分氨气通入碳化塔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同时得到副产品碳酸氢铵,其生成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H3+H2O=NH4HCO3.【考点】AF: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166: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反应②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进行分析;(2)根据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进行分析.【解答】解:(1)反应②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所以反应①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提供二氧化碳,故选:AD;(2)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化学方程式为:CO2+NH3+H2O=NH4HCO3.故答案为:(1)置换反应,AD;(2)CO2+NH3+H2O=NH4HCO3.【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10.A、B、C、D、E、F、X、Y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一种矿石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常用该矿石来制取生石灰,X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E的化学式为CO.(2)B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只写一种)中和酸性土壤.(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C在高温下的反应CaCO3CaO+CO2↑.【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112:常见物质的推断题;115: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D、E、F、X、Y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一种矿石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常用该矿石来制取生石灰”,则推测C为碳酸钙;根据“X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推测X为碳元素;结合图框,则推测A可能为二氧化碳、B可能为氢氧化钙、D可能为水、E可能为一氧化碳、F可能为氧化钙、Y可能为氧气,代入检验;【解答】解:根据“A、B、C、D、E、F、X、Y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一种矿石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常用该矿石来制取生石灰”,则推测C为碳酸钙;根据“X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推测X为碳元素;结合图框,则推测A可能为二氧化碳、B可能为氢氧化钙、D可能为水、E可能为一氧化碳、F可能为氧化钙、Y可能为氧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E可能为一氧化碳,故E的化学式为CO.(2)根据分析,B可能为氢氧化钙,故B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中和酸性土壤.(3)A与B的反应,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C在高温下的反应,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故答案为:(1)CO.(2)中和酸性土壤.(3)CO2+Ca(OH)2═CaCO3↓+H2O;CaCO3CaO+CO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1.实验室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Fe(OH)3、KOH、Ba(OH)2、K2CO3、C、Cu、CuO中的三种物质组成.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无色溶液II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是H+、K+.(2)有色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3)有色固体b在空气中加强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4)这包固体混合物的成分是氢氧化铁、碳酸钾、铜.【考点】2G: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95:碱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37: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碳、铜、氧化铜都难溶于水,氢氧化钡和碳酸钾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铁溶于酸会形成黄色溶液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碳、铜、氧化铜都难溶于水,氢氧化钡和碳酸钾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铁溶于酸会形成黄色溶液.无色溶液I中,加入稀盐酸会生成无色气体,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钾,有色固体加入稀硫酸会形成黄色溶液,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铁,有色固体b在空气中加强热,固体质量会增加,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铜,所以(1)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无色溶液II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是H+、K+;(2)氢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H2SO4=Fe2(SO4)3+6H2O;(3)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4)通过推导可知,这包固体混合物的成分是氢氧化铁、碳酸钾、铜.【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H2和CO都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该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H2的还原性,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该小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A是一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下列条件下,能够用A作发生装置的是(填编号)③.①液、液加热反应制气体②固、固加热反应制气体③固、液不加热反应制气体④固、液加热反应制气体(3)该小组的同学用盐酸和锌粒来制取氢气,则从A中出来的气体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在探究氢气的还原性时必须除去这两种气体,以防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前导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2025年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租船租赁合同范本
- 医院用人合同范本
- 2025年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讲义:第7讲 密度、压强与浮力(共5节)含解析
- 高中主题班会 梁文锋和他的DeepSeek-由DeepSeek爆火开启高中第一课-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5年人教版中考英语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考点测试卷(含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五套附参考答案
- 三年级体育下册全册教案
-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练习题卷附答案
- (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ppt教学课件(完整版)
- 相声《治病》
- 行动学习-组织能力提升新境界培训课件.ppt
- QTD01钢质无缝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