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汇编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供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选用!

【吉林省】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深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7.本文作者是唐朝文学家(人名)。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可触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称,名字)B.有龙则因(神异)

C.期是陋室(这)D.无案牍之劳不(形体、躯体)

9.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1)(2)处填写相应内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居住环境1—清幽宁静|

陋室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1(1)1—高尚儒雅|不陋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2)1—超凡脱俗

10.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下列诗句也运

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第1页共85页

11.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陋室主人和颜回共同的生活态度。

链接材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答案】7.刘禹锡8.A

9.(1)交往人物(2)bl常生活

10.C

11.陋室主人借写陋室不陋抒写自己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却勤

奋好学,不改其乐。这些都表明了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乙)(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秋①,米曰粳。粘者禾曰称②,米曰糯。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不可为酒只可为

粥者乂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

半紫、杂黑不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

【注释】①杭:音jing。②称:音tih

(选自《天工开物》,有删节)

12.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两处)

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13.本文从种类、和播种时间四个方面来介绍稻。

14.稻系民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追求的梦想是“一稻济世,万家粮足”。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

下联,表达对他的敬意。

上联:禾下乘凉梦

下联:

【答案】12.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一种性也

第2页共85页

13.①.外形②.颜色

14.示例一;人间济世情

示例二:垄上爱国心

【江苏常州】

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吴广本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答广。尉

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

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宇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

攻大泽乡,收而攻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

道,误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史者,皆刑其

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有删改)

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年之久,不读史书,何能知其梗概?鉴往以知来,援古①以证今,此如穿百观谱,

旧谱既熟,新局自创。天下事变虽繁,而吾人处之裕如②,盖应付之法,昔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资参证。

从古早今,事变至肢③,处之者有经有权力观其得失而悟其会通,此读史之益也。人之阅历广则智识

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在诸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羔裘豹饰⑤者,爱毛而不爱皮板。抑知

无皮板则毛何所丽叼印度为世界古国之一,其文化可称极高,而无历史以记载,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

政化。

然则居今而言复兴文化,畲注意读史,其道奚由⑦?

(章太炎《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1932年秋演讲于苏州,有删改)

【注释】①援古:引用古代事例。②裕如:轻松的样子。③颐:z6,精微,深奥。④有经有权:有时坚持

原则,有时随机应变。⑤羔裘豹饰:穿着羊皮豹皮等裘毛衣服。⑥丽:附着。⑦其道奚由:从哪里选取道

路?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第3页共85页

(1)吴广寿爱人

(2)宇有种乎

(3)如穿君观谱

(4)从古津今

(5)当注意读史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9.下面这则论据不宜用来替换乙文的第三段,请你说说理由。

《古文辑要》讲了一个故事,裴矩在隋朝为官,阿谀逢迎讨好隋炀帝,入唐为唐太宗大臣,却敢于直

谏,甚至当面争论。司马光评论说:“君恶闻其过,则浮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i争。”(铮,直言规

劝;佞,花言巧语巴结人)

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就是鲁迅说的“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揭竿而起,英勇无畏地战斗,给历代统治者以深刻的

历史瞥醒。

B.司马迁特别擅长抒情,他《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C.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章太炎强调熟悉世界历史的重要,他们让我们懂得一个完全相同的道理。

D.“鉴往以知来”让我们想起成语“以史为鉴”,两个“鉴”字都解群为“镜子”,《史记》就是这样一面

很好的镜子。

【答案】7.(1)平素,一向;(2)难道;(3)下棋的人;(4)至,到;(5)抛开,舍弃。

8.(1)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2)人的阅历广,那么见识就高明;见识高明,那么祸端就无从产生。

9.乙文第三段的中心论点是“史书是诸多学问中最重要的”。史书如皮板,其他学问如毛发,史如不存,

学问亦不能独存。材料中的故事讲述的“君王对臣子的影响。君正则臣贤,君不正则臣佞”。两者论证的不

是同一道理,故不能替换。10.A

第4页共85页

【江苏连云港】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孔子贫且贱。及长,学为季氏史①,料量平②;尝为司职吏③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

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去普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何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

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④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

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舍《六艺》者折中⑤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减)

【注释】①季氏史:仓库管理员。②料量平: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③司职吏:管理牧场的职务。④

祗回:相当于“低回二流连,盘桓。祗,恭敬。⑤折中:调和取证。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学为季氏史▲(2)齐人称之▲

(3)高山用止▲(4)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2)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10.孔子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解答】(1)①曾经;②称赞;③仰慕;④按照。

(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第5页共85页

(3)①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昭子结识景公。

②孔子是一介平民百姓,(他的思想)流传了十几代,求学的人都很尊敬推崇他。

(4)①做事认真,尽忠职守;②学习专注而深入;③处变不惊有定力;④思想学说影响深远。

【江苏南京】

(一)古诗文阅读。(12分)

甲臣伏见金陵旧都,地称天险,龙盘虎踞,开扃①自然,六代皇居,五福斯在,雄图霸迹,隐轸②由存,

咽喉控带,萦错③如绣,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节选自《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作者:[唐]李白)

晨起,凄然如暮秋。过龙湾,浪涌如山,望石头山不甚高而峭立江中,缭绕如垣墙。凡舟皆由此下至

建康,故江左有变,必先固守石头,真控扼要地也。自新河入龙光门,城上旧有赏心亭、白鹭亭,在门右。

近又创二水亭,在门左,诚为壮观。

(节选自《入蜀记》o作者:[宋]陆游)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③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节选自《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作者:[明]高启)

【注】①开扃(jibng):开合。②隐轸(zh4n):丰富,众多。③萦错:纵横交错。④瘗(yi):埋葬。

7.图图朗读完三段诗文,拿不准下列句子的停顿,你指出()不合适。(2分)

A.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

B.望石头山/不甚高/而峭立江中

C.自新河/人/龙光门

D.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8.图图觉得乙文中画线句不大好懂,你为他翻译。(2分)

近又创二水亭,在门左,诚为壮观。

9.“天时不如地利”,南京自古地势险要.图图注意到甲文中的“地称天险”“咽喉控带”证明了这一点,

你发现乙文中“①”和丙诗中“②”也能证明。(从乙文、丙诗中各摘一

句填空)(2分)

10.图图发现,三段诗文语言特色不同,给人带来的美感也不一样。你结合诗文中的语句,为图图作了具体

解说。(6分)

第6页共85页

7.A

8.最近又建了两座水亭,就在龙光门左边,确实有壮丽美景。

9.①真控扼要地也;②江山相雄不相让。

10.李白诗使用“六代皇居,五福斯在,雄图霸迹,隐轸由存,咽喉控带,萦错如绣”等四字词语,辩丽宏

肆,使文章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陆游文章中有“过龙湾,浪涌如山”这样的短句,也有“望石头山

不甚高而峭立江中“这样的长句,长短句交错,读起来有种错落美;同时从“凄然如暮秋”“缭绕如垣墙”

可见陆游的文字简洁,文笔清隽;高启的诗中“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

胜争夸天下壮”可见其语言气势豪放,音韵铿锵、舒卷自如、纵横有意。

【江苏苏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孙云球①,宇文玉,居虎丘。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寒风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殁,家坠丧乱,

常卖药得资以供母。

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尝以意造自然唇,定昼夜,唇刻不违分秒。又用水晶创为

眼镜,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亳发,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天台文康奇患短

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崂增苍

翠,万象毕见,乃大诧且喜曰:“神哉,技至此乎」云球笑曰:”此未足以尽吾奇也又出数十镜示之。

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咽;万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

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日:”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

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

(选自《吴县志),有删改)

【注】①孙云球(约1630-1662),苏州人。②天平、灵岩、弯窿都是苏州的山名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幼泉夙慧(具有)B.不求毫发(差错)

C.万象华见(完成)I).无微不唧(看见)

1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云球维持生计的手段。

B.孙云球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第7页共85页

C.“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

D.孙云球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行不小的推动作用。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2)神哉,技至此乎。

13.孙云球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云球的“初心”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1分)

14.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从

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云球和《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

点。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为什么?(3分)

10.C

11.C

12.(1)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

(2)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

13.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

14.孙云球的发明,主要是对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有科技含量,以他为例证明“中国智造”是妥当的。王

叔远的核雕虽也充满智慧,但属于艺术创造,以他为例不恰当。

【江苏扬州】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第8页共85页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①,

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

铸廉工得粪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

贵意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普治,免白发③。”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

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旋⑷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

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康: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顽(xi6hdng);倔强,自做。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少加隐括()(2)奔命不限()

(3)区之数卜()(4)大笑怦去()

1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亳不以丐人

14.翻译句子。

(1)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2)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15.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答案】12.(1).稍微(2).空闲(3).用杖打.(4).释放

13.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亳不以丐人

14.(1)贺铸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

⑵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有这些事

15.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或答原文“自

是诸挟气力颉顽者,皆侧目不敢仰视。”)也可答“豪强都怕他”

【江西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第9页共85页

何晏;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

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张星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

从此中出入。”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沿已神悟,自参上流外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④

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⑤,焉别颜回?”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在言谈

中已表现出奇异的领悟能力,跻身于上流社会。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年()(2)戏()(3)咸()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何氏之庐也。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0.选文中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3分:

(-)(10分)

8.(每小题1分,共3分)

(1)年龄,年纪(2)戏要,戏弄,开玩笑(3)全,都

9.(每小题2分,共4分)

(1)(这是)何家的房子。

(2)比如人的眼睛中有瞳仁,没有这东西,(眼)必定不明亮。

10.(3分)

示例一:我喜欢何晏。从他画地为方,身处其中,委婉表达自己不想被曹操收为养子的想法,可见他

是个聪明机灵的小孩。

示例二:我喜欢张吴兴。从他快速、准确回应前辈的戏谑,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他是个反应敏捷、

善于言辞的小孩。

示例三:我喜欢谢仁祖。从他能领悟长辈话中的意思,并机智应对,可见他是个有知识、反应敏捷的

小孩。

第10页共85页

示例四:我喜欢徐孺子。从他由月中之物联想到眼中之物(瞳仁),从而有力反驳对方,可见他是个善

于联想、反应敏捷的小孩。

【辽宁抚顺、葫芦岛】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①在月豆②,剑既在心,维③子

图之也。"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④吾以利而倍⑤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

革⑥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

①教矣」崔子遂舍之。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既:即。便。②短(ddu):颈。③维:语气词,不译。④回:转变,改变。⑤倍:通“背”,背

坂。⑥革:改变。⑦为:算作。算是。

10.选出下列句了中加点词意思相回的一项()

A.崔杼罩晏子曰予渭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B.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C.公孙衍、张仪岂不诩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顺为正者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

11.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

(2)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第11页共85页

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13.【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

14.【甲】文孟子用“______”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

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案】10.C11.(1)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2)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

12.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13.C1)崔杼以共同管理齐国的好处来引诱晏子,晏子却不迷感;(2)崔杼威胁要杀死晏子,晏子却不屈

服。

14.①.妾妇之道(也)②.有道之士(也)

【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辽阳、葫芦岛】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露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

不妆散粉,点点掾②原宪③之美。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

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

②穆: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段(xid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

明的小冰粒。⑤醪(16。):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2分)

A.上下二白不敢出二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B.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C.是11更定矣斯—陋室(《陋室铭》)

D.回风近竹斗近蛇行(《小石潭记》)

10.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第12页共85页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12.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2分)

13.【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

的;【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o(2分)

9B

10.(1)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

11.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12.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13.家国之思,1分;自然之乐,1分。

【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

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馈。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

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自奉必须俭约(2)器具建而洁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10.文中画线句使用了怎样的说理方式,阐述了什么道理?

11.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具现实教育意义,请简要说明。

【答案】8.(1)供给(2)质朴(朴素)

第13页共85页

9.(1)即使是半根丝、半条线,我们也要常想着这些物资的生产是很艰难的。

(2)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受他人的恩惠不能忘记。

10.使用比喻和对比的说理方式,阐述了“做事要提前做准备”的道理。

11.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现在一些人浪费粮食的现象比较严重,可以此教育其珍惜粮食。

【内蒙古通辽】

文言文阅读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用。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入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

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经其宫⑤而不止。士尹

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鞭®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鞅,已食三世矣。今徙,

是宋邦之求鞅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

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

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

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新序》)

(注释):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

积水。⑤宫:院子。⑥鞅(md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女有归()

(2)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

(3)潦之经吾宫也利()

(4)已自三世矣()

第14页共85页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10.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1.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舞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

影响。

8.归宿发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供养,谋生。

9.(1)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2)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

10.子罕依靠仁慈贤明的治理赢得民心。(意思对即可)

11.甲文孟子构想了一个“大道之行”的社会,乙文通过写宋国相子罕体恤百姓的两件事,说明施行仁心、

仁政,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青海省】

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险躁则不能检性()

③年与时型()

④非学无以广才()

13.选出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意与日去/呼尔而与之B.非志无以成学/可以为师矣

第15页共85页

C.本君■子之行/本专诸之刺王僚也D.淫慢则不能励精/入则无法家拂士

14.下治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D.非学/无以/广才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6.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

17.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

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诫子书》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答案】12.①.①明确坚定②.②修养③.③疾行,指迅速逝去④.④增长13.C

14.B

15.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16.丰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7.从做人和学习两个方面。

【山东滨州】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

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大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

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政①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②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

坠③,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④之。……故从其四欲⑤,则远者自亲⑥;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

故知予之为取⑦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

【注释】①政:政令。②佚乐:使……安乐。③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

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第16页共85页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腰白玉之环

B.池丰不深也南冥者,天池也

C.委再去之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丛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环而攻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面山不加增

B.域民不幺封疆之界以钱覆其口

C.民怨贫贱,我富贵之前人之述备矣

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不效,则治臣之罪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16.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1)“"(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

重要、乙文认为(2)“"(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

(3)甲文中的什么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4分)

13C14D

15、(1)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2)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是治国的法宝。

16,⑴人和⑵从其四欲⑶要点:施行仁政(“得道”)。

【山东德州】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免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号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出师表》)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第17页共85页

11.刘备将重任托付于诸葛亮,有哪三个方面的原因?(3分)

10.我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命,不奢求在诸侯中显达扬名。(4分)

11.诸葛亮才智过人,谨慎周全,勤勉忠贞。(3分)

(四)(14分)

或上言秦府(秦王李世民官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上谓之曰:“联

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联德于天下

也。”

上谓公卿公:“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卷(dd怨言)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

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

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以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

锦绣,公私富给。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12.下列与“则危亡立至”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此如岳阳楼之大观也D.欲速则不达

13.“除”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①台阶;②任命;③清除;④算法的一种。请结合本段内

容,选出“尽除武职”中“除”的义项并说明理由。(3分)

14.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有、o(4分)

15.从选文看,唐太宗有哪两个可於之处?(4分)

12.A(3分)

12.A13分)

13.②;因为太宗惟贤是举,认为不可任人唯亲,反对给旧部封官加爵。(3分)

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4分)

15.惟贤是举不纵所欲(4分)

【山东东营】

第18页共85页

(二)(8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

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薪,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一一《醉翁亭记》

(乙)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

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①之乍出『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

然②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峨面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④寸许。游

人虽未盛,泉而茗者,it⑤而歌者,红装而蹇⑥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狭背。凡曝沙

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一一袁宏道《满井游

记》

注:①冷光,清亮的光。②娟然,美好的样子。③循(hui)面,洗脸。④鬣(1遥),泛指动物头颈上的

毛。⑤常(16i),盛酒的器皿。⑥蹇,跛脚,这里指鹫钝的马或驴。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临溪而渔②于时冰皮始解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县而茗者

11.概括两文反映的一种共同心境并分别说明其由来。(3分)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3分)

10.①钓鱼(或捕鱼或打鱼)②才,方才③被④用泉水(或汲泉水)

评分:答对一个得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喜悦(或快乐、愉悦、旷达)。甲文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虽被贬滁州,但处之泰然、随遇而安,

爱民之心未曾少减。主政滁州,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所以,作者

在乎“山水之乐”,更享受“乐民之乐”。乙文作者经历了一个寒冬的禁锢,在初春时节偕友游满井,乍

见满井的山水鸟鱼等景物生机萌动,感到欢欣与愉悦,对早春风光充满了欣赏与赞美之情。

评分:答对得3分,心境占1分,原因占2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12.示例一(表达方式方面)甲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记叙的同时融入大量的议论和抒情,融叙事、

议论、抒情、说明于一体。乙文以描写为主。在景物描写中,融情入景(寓情于景),使情与景、主观与

客观浑然一体。

示例二(写作技巧方面)甲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早晚有别,四季分明,一句一景,字字不

虚。:或巧用虚词“也”“而”,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乙文写景以点带面。没有全

第19页共85页

面地细描密绘,而是抓住水、山、田野这三组镜头,通过冰皮、山峦、麦苗等事物写初春的气息,把景物

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贴切地表达出来。

示例三(修辞手法方面)甲文主要运用对偶手法。大量的骈偶句,或两两相对,或句中自对,增强了文

章的韵律美。(或“云归而岩穴暝”中的“归”,运用拟人的手法,点出了悠然闲适之情。)乙文运用比

喻、拟人手法。贴切、新奇的比喻写山、写水、写人,生动传神,优美熨贴,形象准确:拟人手法写鸟、

写鱼,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示例网(结构艺术方面)甲文先景后人,层次清晰。写景早晚接续,四时递次,前后照应,景物之间逻

辑关系清晰;写人先滁人游后太守宴,层次分明。乙文多镜头有次序转换,层次丰富。全景、远景、中景、

特写,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描绘满井风物。

评分:答出一种示例得3分,不同之处占2分,解释占1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

意亦可.

【山东临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①,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②,若罗浮咒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

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纤曲叱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

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地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

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⑤,可偃仰,可放笔研⑥,可渝茗⑦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

篁儿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考,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科气亍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卑杖声从云

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J合同而加

©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团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

来此寺者。僧告余日:”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

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还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第20页共85页

(有删改)

【注释】①次舍;丢开、离别。②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③罗浮;山名。④磴(胡ng)级纤曲:石级

曲折。磴,石级。纤曲,弯曲、曲折。⑤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古人正规场合盘腿而坐,箕踞

是很随便的姿势。⑥研:通“砚二⑦渝(y必)茗:烹茶。⑧九天银河:指瀑布。⑨秤(ping):围棋盘。⑩

00

天籁大籁:指自然界的音⑮和人所发出的声音。⑪合同而化:汇合融化在一起。⑫无征不信:没有凭证

就不能使人相信。征,同“证”,证明。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置几席间作玩置:

(2)又有里杖声从云中来者曳:

(3)已遂小数行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不得从容以观

A.{r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B.{r

技扶摇画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负者歌于途.行君休干树(《醉翁亭记》)

广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

1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