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2021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质量评估(七)_第1页
【讲练通】2021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质量评估(七)_第2页
【讲练通】2021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质量评估(七)_第3页
【讲练通】2021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质量评估(七)_第4页
【讲练通】2021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质量评估(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质量评估(七)第七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挡敌人,而是用来应付自己人民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修筑柏林墙是为了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②柏林墙是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④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即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象征”。柏林墙的建立,阻挡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来往,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故②③正确,符合题意。①与史实不符;柏林墙被拆除的时间是1989年,故排解④。2.历史学习中的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概念,如“南北对话”“东方”“西方”等都包含了政治、经济内涵。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本质内涵是()A.西欧资本主义国家B.大西洋两岸欧美发达国家C.全部资本主义国家D.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解析】选D。本题考查同学的分析力量。“西方”指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马歇尔方案”,使得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渐渐恢复经济实力。D表述最全面精确     。3.(2022·金华模拟)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由于杜鲁门主义()A.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实质上是马歇尔方案的具体实施C.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D.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头【解析】选D。华约组织成立标志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排解A;B与C说法错误,杜鲁门主义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故苏联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D符合题意。4.(2022·济宁高一检测)20世纪60-80年月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消灭的主要因素有()①美苏争霸中双方力气相对减弱、受损②欧共体成立,增加了欧洲的力气,促进世界力气对比发生变化③日本崛起,与美、西欧形成经济抗衡④第三世界国家进展壮大⑤中国的振兴以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解析】选A。苏联、美国的衰落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如日本、欧洲、中国,包括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都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趋势进展。5.下图是漫画《大西洋伙伴排座次》,与此对应的国际关系是()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即将形成B.欧洲期望与美国建立起公平的伙伴关系C.美苏“冷战”的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应对“经济滞胀”【解析】选B。本题考查解读图片信息力量。依据漫画题目和漫画中的文字,可知是反映美国和西欧的关系,依据漫画内容可以看出西欧不再坐小凳子,而期望与美国平起平坐,联系所学学问,欧洲联合后实力增加,力图摆脱美国把握,B符合题意。6.(2022·潍坊高一检测)1947年,丘吉尔说:“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为转变上述状况,西欧()①接受马歇尔方案救济②逐步走向联合③努力改善与苏联关系④力图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1947年是其次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经过大战后一片残缺。为此欧洲一方面接受了美国马歇尔方案的救济,另一方面又走上了联合的道路,①②正确。③不符合史实,④是20世纪60-70年月世界多极化趋势消灭时的外交。7.(2021·南昌高一质检)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一番言论反映了()A.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消灭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C.不结盟运动渐渐兴起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头形成【解析】选C。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史实。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第一次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该运动兴起。结合美苏两极“冷战”格局的国际背景理解铁托讲话的含义,可以推断出选C。8.(2022·潍坊高一检测)1963年,针对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说:“假如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消灭一个依靠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浩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材料主要表明()A.法国要求摆脱美国把握B.戴高乐反对欧洲一体化C.美国反对欧洲走向联合D.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解析】选A。从关键信息分析,戴高乐反对的理由是:“假如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依靠美国并由美国领导”,可见材料表明的是法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把握。9.(2021·揭阳模拟)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解析】选A。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国际会议上,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方针和原则的指引下,促成了会议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10.“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定施加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期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消灭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B.情愿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C.仍旧阻挡中国回到联合国D.实行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解析】选B。从题干“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可以看出美国期望与中国改善关系。11.(2022·潍坊高一检测)20世纪80年月中期邓小平说:“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进展自己的国家……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斗是可以避开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形势日趋缓和B.和平与进展成为世界潮流,地区冲突日益削减C.中国应当领导进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新时期中国外交是为现代化建设制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解析】选D。提取关键句:“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因此中心愿思是新中国的外交是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A、C与题干无关,B不符合实际。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乐观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沟通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A.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展C.为现代化建设制造有利环境D.挑战美苏两极格局【解析】选C。本题考查同学再认再现历史的力量。一国外交的核心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及良好的国际关系。我国乐观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沟通和合作,可以为现代化建设制造有利环境。故选C。13.某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右图),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假如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C.欧日俄中 D.亚非拉美【解析】选C。当今世界消灭了“一超多强”趋势,其中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日俄中是几个力气中心,印度、非洲及拉美虽然正在崛起,但未能形成“一极”。14.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分散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假如这一评论具有肯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头呈现多极化趋势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进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简单的过程【解析】选D。当今世界巨人林立,但由材料可知,每一个巨人都还不稳定,说明多极化还没有形成,还在进展中,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问拓展】多极化趋势的影响(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世界是由多种力气、多种社会制度、多种进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各种力气之间平衡与制约,避开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应付共同的威逼——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头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各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3)宽敞进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加,多极化趋势给进展中国家既供应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15.(2021·暨南高一检测)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它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格外激烈……”它们同美国竞争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美国更快地进展B.促进自身更加强大C.有利于世界和平D.有利于多极化趋势进展【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力量。留意时间“1971年”,随着西欧一体化与日本的崛起,西欧、日本与美国开放了激烈的竞争,世界消灭了多极化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制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需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制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需救济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很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消灭……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觉美国已经不再处于格外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三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洁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急的。——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外来压力”指的是哪些国家?美国对其实行了什么政策?(5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学问,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缘由。(4分)(3)据材料三,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月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缘由。(5分)(4)据材料一、二,列举史实说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解析】本题考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答题关键在于时间的把握。第(1)题抓住时间“1947年”即可知道为对苏政策。第(2)题抓住“1971年”并结合当时美国面临的内外形势即可回答。第(3)题抓住材料中的“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以及结合20世纪90年月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即可回答。第(4)题实质上是概括中美关系的变化。答案:(1)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冷战”政策。(答具体内容及表现也可)(2)缘由:经济危机;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日本、西欧的崛起动摇了美国霸主地位;美国陷入越战泥潭。(3)表现:推行单边主义,建立单极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发动局部战斗)。缘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4)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月,美国孤立、敌视中国;20世纪70年月,中美关系正常化。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新中国成立之初“首先是联合苏联”体现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确立这一外交政策的国际背景是什么?(8分)材料二(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月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这对中国的外交有何乐观影响?(8分)材料三20世纪80年月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乐观参与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坚决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进展。(3)依据所学学问,举出新时期我国参与了哪些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4分)(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指出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2分)【解析】本题是一个典型的材料题,考查同学结合原始材料加深所学学问和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通过重要的标志大事和图片联系历史进展过程以及对比不同阶段特征的力量。审题留意时间的阶段性,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与所学分析概括背景缘由与历史影响。第(1)题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形势得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国际形势主要是两极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敌视政策。第(2)题,通过分析图片信息得出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第(3)题重点考查同学对学问点的记忆复现力量。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