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22高考地理总复习开卷速查18城市化-_第1页
【状元之路】2022高考地理总复习开卷速查18城市化-_第2页
【状元之路】2022高考地理总复习开卷速查18城市化-_第3页
【状元之路】2022高考地理总复习开卷速查18城市化-_第4页
【状元之路】2022高考地理总复习开卷速查18城市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卷速查(十八)城市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图,完成1-2题。1.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消灭()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逆城市化现象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D.生物多样性增多2.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A.埃及 B.中国C.德国 D.印度解析:第1题,Ⅱ阶段是城市化进展的加速阶段,会消灭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第2题,发达国家多处于城市化进展的后期阶段。答案:1.A2.C(2022·太原诊断)下图示为我国两省区1965年至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辽宁、广东城市化差异及缘由的叙述,正确的是()A.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起步早,并处于城市化进展的后期阶段B.辽宁省后期城市化进展缓慢,是因其经济衰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小C.广东省城市化起步晚,是因其自然条件差,自然灾难频发,工业化水平落后D.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进展解析: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进展。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其起步早,但并未处于城市化进展的后期阶段;辽宁省后期城市化进展缓慢,但城市人口数量并没有减小;广东省自然条件优越。答案:D4.目前制约两省经济进展的共同因素是()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城市基础设施落后C.国家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资源与能源短缺解析:制约两省经济进展的共同因素是区域资源与能源短缺,广东本地资源和能源短缺,而辽宁由于资源和能源开发时间过长,区域资源和能源也消灭短缺现象;辽宁剩余劳动力充分;广东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户籍制度不是制约两省经济进展的共同因素。答案:D读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进展统计图,完成5~6题。5.该图反映()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负相关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C.亚洲、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D.欧洲、北美呈现逆城市化6.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消灭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B.交通拥堵,住房紧急C.训练配套滞后,学位不足D.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非洲城市化进展速度较快,位于城市化进展的中期阶段。欧洲、北美城市化水平高,目前进展速度较慢。第6题,进展中国家一般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城市化过程中不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答案:5.B6.D(2022·湖南怀化一模)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数据。读表完成7~8题。2002年2022年年均增长城镇化率(%)30.0952.573.01%户籍人口比率(%)27.8935.292.38%举家迁移比率(%)22.3820.66-0.80%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25973455655.78%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举家迁移比率即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7.2002-2022年间,我国()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C.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D.农夫工大多举家搬迁到城镇生活解析:表中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为3.01%,举家迁移比率为负值,说明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而户籍人口比率年均增长为2.38%,说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则人口城镇化快于人口市民化;举家迁移比率只有20%左右,说明农夫工大多举家在农村生活。答案:B8.表格中数据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是()A.城镇人口增长过快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解析:表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78%,大于城镇化率的3.01%,说明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大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则表明城镇土地扩张过快。答案:C读某城市成长变化图,完成9~11题。9.影响该城市进展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 B.河流C.农业 D.交通解析:由图可知,随着高速大路的不断增多,城市地域渐渐扩大,故影响该城市进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答案:D10.下列有关图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叙述,可信的是()A.城区人口密度变大,工业用地面积最大B.在城市中心地带修建了大量的高级住宅区C.在郊区会消灭商业区D.随着城市的扩大,各种功能区会相互融合解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区人口会集聚,人口密度会增大,但是城市用地中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往往形成商业区,市中心的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合修建高级住宅区;随着多条高速大路的建成,郊区的交通通达度提高,在交通干线沿线和交会处会形成新的商业区;城市规模越大,各功能区的分化越明显。答案:C11.城市进展到肯定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下列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该市市中心衰退的是()A.实行行政手段,阻挡人口外流B.进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导向型产业C.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D.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解析:实行行政手段阻挡人口外流不合理也不现实;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一般布局在郊区,进展该类产业不能防止城市中心的衰退;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布局在环境质量较好的郊区,进展该类产业不能防止城市中心的衰退;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有利于吸引人口和服务业向城市中心回流,能有效防止该市市中心的衰退。答案:D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消灭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 D.“臭氧洞”13.为避开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当()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把握城市进展,缩小城市规模D.削减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人为因素影响大,植被掩盖少,人为废热排放多,易产生“热岛效应”,所形成的城郊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郊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入城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为避开这一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答案:12.C13.A下面表格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下图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表回答14~15题。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相关水文气候数据XY降水量(mm)675.0644.5径流总量(mm)405267地表径流(mm)33796地下径流(mm)68171蒸发量(mm)270377.5图中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X、Y的含义分别是()A.①;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B.②;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C.③;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D.④;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解析:受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影响,城市中心区的降水量比郊区大,故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由于城市绿地少、建筑用地多而地表径流汇合快,图中①的径流汇合最快,故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是曲线①。答案:A15.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对应措施正确的是()A.径流总量削减——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B.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C.蒸发量和下渗量削减——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D.降水量削减——削减建筑物的密度,把握城市进展规模解析:城市建设使硬化地面扩大,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不易得到补给,水位不会上升,地表径流总量也不会削减;城市雨岛效应会增加市中心的降水量;但硬化地面没有涵蓄水源的功能,故蒸发量和下渗量会削减,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既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又有利于增大地表蒸发。答案:C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20世纪50—70年月的进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训练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1)依据图甲,分别说出第Ⅱ、Ⅲ阶段北京城市空间进展最快的方向。(2)说出图甲、图乙中能直接反映出的北京城市化进展的主要特点。(3)1948—1958年和1998—2008年是北京人口两个快速增长阶段,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简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缘由。(4)说出北京人口快速增长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1)由图甲可以看出在Ⅱ阶段(图中黑色图例部分)在城市的北部、西北部面积较大;在Ⅲ阶段(图中小黑点图例部分)在城市的东部面积较大,故第Ⅱ阶段:向北(或西北),第Ⅲ阶段:向东。(2)城市化进展的特点应当从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说明。由图甲可以看出北京的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即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由图乙可以看出北京人口数量不断增加。(3)1948年至1958年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此时北京被确立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在医疗卫生条件、经济进展水平上都在全国的前列。再加之这一时期我国并没有实行方案生育政策,故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使北京人口数量激增。1998年至200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北京的经济进展进一步加快,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口迁移到北京就业,再次使北京的人口数量增加。(4)城市人口的增加会带来住房紧急、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重等社会问题。答案:(1)第Ⅱ阶段:向北(或西北)。第Ⅲ阶段:向东。(2)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3)1948—1958年阶段:政治中心的确立;医疗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进展;人口自然增长量大。1998—2008年阶段: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或医疗条件好;训练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4)住房紧急;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抱负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制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爱护。材料二(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漫画提示“入托难”“房价高”“堵车”“就医难”“幸福感”,可分析得出答案。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