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行业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方案TOC\o"1-2"\h\u13592第1章绪论 359901.1背景与意义 39047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431.3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39812第2章:介绍新能源发电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426929第3章:分析储能技术原理、功能及发展趋势。 432441第4章:探讨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集成与优化方法。 43767第5章:进行国内外新能源发电与储能项目案例分析。 427692第6章:总结全文,展望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 428146第2章新能源发电技术概述 448302.1新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4315722.2新能源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 5313492.2.1太阳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 5227762.2.2风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 5228862.2.3水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 5136062.2.4生物质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 5143292.2.5地热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 596562.3新能源发电发展趋势 54233第3章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5122503.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5324573.2太阳能光伏组件及系统设计 6263143.2.1太阳能光伏组件 6240733.2.2系统设计 685683.3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6304213.3.1优点 615883.3.2缺点 777813.3.3改进措施 725810第4章风力发电技术 7232754.1风力发电原理 7133924.2风力发电设备与系统设计 7233304.2.1风力机 758504.2.2增速齿轮箱 7142314.2.3发电机 7277454.2.4控制系统 843354.3风力发电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86904.3.1优点 8221674.3.2缺点 8187004.3.3发展趋势 810800第5章生物质能发电技术 852245.1生物质能概述 8182455.2生物质能发电原理及设备 9191535.2.1生物质燃烧发电 9229645.2.2生物质气化发电 9221805.2.3生物质发酵发电 9165075.3生物质能发电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922275.3.1优点 9265615.3.2缺点 922095.3.3发展前景 1031830第6章水力发电与海洋能发电技术 10115006.1水力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 1030686.1.1水力发电原理 1083246.1.2关键技术 103136.2海洋能发电原理及设备 10107196.2.1海洋能发电原理 1078166.2.2设备类型及原理 11184126.3水力发电与海洋能发电的优缺点及发展现状 11317656.3.1优点 11151826.3.2缺点 11257146.3.3发展现状 111738第7章储能技术概述 1140727.1储能技术的重要性 1119977.2储能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 12315657.3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 124211第8章电池储能技术 12160048.1铅酸电池储能技术 12303278.1.1工作原理 13102658.1.2功能特点 13263558.1.3应用场景 13201148.1.4发展趋势 1332958.2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 1334348.2.1工作原理 13185968.2.2功能特点 13212068.2.3应用场景 13269548.2.4发展趋势 1432708.3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其他新型电池储能技术 1471688.3.1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 14140058.3.2其他新型电池储能技术 1411547第9章超导磁储能技术 14223509.1超导磁储能原理 14198929.2超导磁储能系统的关键设备 14296849.3超导磁储能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1527534第10章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融合与发展 152908810.1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发展 152174910.1.1新能源发电现状及挑战 152195410.1.2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 162884110.1.3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发展模式 161202910.2智能电网背景下的新能源发电与储能 162101510.2.1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电的关联 162789710.2.2储能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作用 162980810.2.3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融合 162653510.3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63158010.3.1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16656110.3.2政策与市场环境对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影响 16367310.3.3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16第1章绪论1.1背景与意义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新能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无污染等优点,是应对能源危机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但是新能源发电受天气、地理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稳定、间歇性等问题。因此,研究与之相匹配的储能技术对于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已在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均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在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新能源发电方面,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在储能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等。但是现有的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储能设备能量密度低、寿命短、成本高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1.3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本文针对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新能源发电技术:分析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2)储能技术:研究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等主要储能技术的原理、功能及发展趋势。(3)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集成与优化:探讨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集成方法,提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优化策略。(4)案例分析:通过国内外典型新能源发电与储能项目案例分析,总结经验与启示。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2章:介绍新能源发电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第3章:分析储能技术原理、功能及发展趋势。第4章:探讨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集成与优化方法。第5章:进行国内外新能源发电与储能项目案例分析。第6章:总结全文,展望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第2章新能源发电技术概述2.1新能源种类及其特点新能源是指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来源,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等特点的能源。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新能源:(1)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其特点为可再生、分布广泛、获取方便。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年辐射总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2)风能:风能是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转动,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能源。风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环保等特点,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3)水能:水能是利用水位差或流速驱动水轮机,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能源。水能具有可再生、环保、稳定性好等特点,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高。(4)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如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等)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转换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环保、可循环利用等特点。(5)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进行发电或供热的能源。地热能具有稳定、清洁、可再生等优点,但受地理条件限制,开发难度较大。2.2新能源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2.2.1太阳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太阳能发电主要分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两种形式。(1)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光照射到PN结上产生电动势,进而产生电流。关键技术包括高效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等。(2)太阳能热发电:通过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关键技术包括集热器、储热系统、热交换系统等。2.2.2风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风能发电是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转动,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关键技术包括风力发电机、塔架、控制系统、并网技术等。2.2.3水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水能发电是利用水位差或流速驱动水轮机,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关键技术包括水轮机、发电机、水工建筑物、调度运行等。2.2.4生物质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包括直接燃烧发电、气化发电和生物发酵发电等形式。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预处理、燃烧设备、气化设备、发酵设备等。2.2.5地热能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地热能发电是利用地热蒸汽或热液驱动涡轮机,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关键技术包括地热资源勘探、钻井技术、热能提取与利用、环境保护等。2.3新能源发电发展趋势(1)新能源发电技术不断创新,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2)新能源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高,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3)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4)新能源发电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合,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5)新能源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国际间合作不断加强。第3章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3.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基于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光伏电池上时,光子能量被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吸收,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PN结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N型和P型半导体一侧移动,形成电动势,即光生电压。通过外部电路连接负载,即可实现电能的输出。3.2太阳能光伏组件及系统设计3.2.1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主要由光伏电池片、边框、背板、封装材料等组成。根据电池片的材料,太阳能光伏组件可分为硅晶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其中,硅晶太阳能电池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3.2.2系统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伏组件选型:根据项目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负载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类型和功率;(2)系统容量设计:根据负载需求和光伏组件功能,确定系统容量;(3)支架结构设计:根据项目地纬度、气候条件等,设计合适的支架结构,以保证光伏组件的最大发电效率;(4)电气系统设计:包括光伏组件的串并联、汇流箱、逆变器、配电柜等设备的选型和设计;(5)储能系统设计:针对负载需求和发电量的波动,配置合适的储能系统。3.3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3.3.1优点(1)清洁、环保: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对环境友好;(2)可再生:太阳光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3)分布式发电:光伏发电系统可分布在用户端,降低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长寿命:太阳能光伏组件寿命长,一般可达25年以上。3.3.2缺点(1)能量密度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占地面积较大;(2)受天气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受光照强度、温度等天气条件影响较大;(3)初始投资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初始投资相对较高;(4)储能问题: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需要配置储能设备,增加系统成本。3.3.3改进措施(1)提高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降低成本;(2)优化系统设计:合理配置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设备等,提高系统发电效率和稳定性;(3)开发新型光伏材料:研究新型高效率、低成本的光伏材料,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4)政策扶持:加大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初始投资成本。第4章风力发电技术4.1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风力驱动叶片旋转,通过增速齿轮箱提高转速,进而驱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风力机、增速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等。4.2风力发电设备与系统设计4.2.1风力机风力机是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风力机主要由叶片、轮毂、主轴、偏航系统等组成。叶片设计需考虑空气动力学功能、结构强度、材料功能等因素,以实现高效能量转换。4.2.2增速齿轮箱增速齿轮箱主要用于提高风力机叶片旋转速度,以满足发电机转速要求。其设计应考虑传动效率、可靠性、维护成本等因素。4.2.3发电机发电机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发电机可分为异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和双馈发电机等。选择合适的发电机需考虑系统稳定性、效率、成本等因素。4.2.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主要包括风速测量、叶片角度调节、偏航控制等功能。通过实时调整叶片角度和偏航方向,使风力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发电效率。4.3风力发电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4.3.1优点(1)可再生: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2)环保:风力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友好。(3)经济:风力发电设备成本逐渐降低,发电成本具有竞争力。(4)适应性强:风力发电系统可安装在沿海、草原、山地等多种地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4.3.2缺点(1)不稳定性:风能受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发电量波动较大。(2)噪音:风力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3)占地面积:风力发电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对土地利用有一定要求。4.3.3发展趋势(1)大型化:技术进步,风力发电设备向大型化、高效率方向发展。(2)海上风电:开发海上风力资源,提高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和发电量。(3)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4)集成储能:结合储能技术,实现风力发电的稳定输出,提高电网接纳能力。第5章生物质能发电技术5.1生物质能概述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等有机物质。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分布、储量丰富、碳中性等特点。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5.2生物质能发电原理及设备生物质能发电主要通过生物质燃烧、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发酵等技术实现。以下是这三种技术的简要介绍:5.2.1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燃烧发电是利用生物质燃料(如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在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主要设备包括:生物质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等。5.2.2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是将生物质原料在缺氧或微氧条件下进行气化,可燃气体,再利用可燃气体发电。主要设备包括:生物质气化炉、燃气发电机组等。5.2.3生物质发酵发电生物质发酵发电是利用生物质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再利用这些气体发电。主要设备包括:生物质厌氧发酵罐、燃气发电机组等。5.3生物质能发电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5.3.1优点(1)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可以通过种植和生长实现可持续更新。(2)环保效益: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低,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3)促进农业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可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农业附加值。(4)能源多元化: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有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供应安全。5.3.2缺点(1)资源分散:生物质资源分布广泛,但集中度较低,给收集和运输带来一定困难。(2)投资成本:生物质能发电设备投资成本较高,影响其商业化发展。(3)技术瓶颈: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定技术瓶颈,如燃烧效率、设备磨损等问题。5.3.3发展前景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支持,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未来发展方向包括:(1)提高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水平,降低发电成本。(2)优化生物质资源收集、运输和储存体系,提高生物质能利用率。(3)推广生物质能发电与其他能源形式的综合利用,如生物质能与光伏、风电等互补发展。(4)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竞争力。第6章水力发电与海洋能发电技术6.1水力发电原理及关键技术6.1.1水力发电原理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水轮机将水流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6.1.2关键技术(1)水轮机技术:水轮机是水力发电的核心设备,其类型包括冲击式、混流式、轴流式等,应根据水头、流量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轮机。(2)发电机技术:发电机是将水轮机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其技术主要包括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等。(3)水电站设计技术:水电站的设计应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保证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6.2海洋能发电原理及设备6.2.1海洋能发电原理海洋能是指海洋中蕴藏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能量资源。海洋能发电是利用这些能量资源转换为电能的过程。6.2.2设备类型及原理(1)潮汐能发电:利用潮汐的涨落产生的水流驱动水轮机发电,主要设备有潮汐发电站、双向水轮机等。(2)波浪能发电:利用海浪的上下运动驱动发电机发电,主要设备有振荡水柱式、摆式、浮子式等。(3)温差能发电:利用海水中表层和深层之间的温差驱动热机发电,主要设备有闭式循环发动机、开式循环发动机等。(4)盐差能发电:利用海水和淡水之间的盐度差驱动发电机发电,主要设备有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等。6.3水力发电与海洋能发电的优缺点及发展现状6.3.1优点(1)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环境污染小。(2)水力发电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寿命长。(3)海洋能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6.3.2缺点(1)水力发电受地理条件限制,开发成本较高。(2)海洋能发电技术相对不成熟,设备可靠性较低,投资回报期长。6.3.3发展现状(1)水力发电:我国水力发电技术成熟,已建成大量大型水电站,如三峡、溪洛渡等,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2)海洋能发电:我国海洋能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开展了一些示范项目,如舟山波浪能发电、青岛温差能发电等,但总体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第7章储能技术概述7.1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新能源发电的迅速发展,储能技术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能源发电如风能、太阳能等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其发电量的不稳定对电网造成冲击。储能技术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通过储存过剩的电能,实现在能源需求高峰期或发电不稳定时的供电。储能技术还有助于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利用率,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7.2储能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储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这些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等优点,但受地理环境和设备投资成本的限制。(2)电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具有响应速度快、安装地点灵活等优点,但存在寿命、安全和成本等问题。(3)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和电感器等。电磁储能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等优点,但能量密度较低,尚不能大规模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4)热能储存: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能量储存,如相变材料和热水储存等。热能储存具有成本低、寿命长等优点,但能量密度较低,应用场景有限。7.3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滑输出:储能系统可以储存新能源发电过剩的电能,降低发电波动,实现平滑输出,提高电网稳定性。(2)调峰调频:储能系统可以在新能源发电不足时提供电能,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利用率。(3)备用电源:储能系统可作为备用电源,保障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因发电不稳定造成的损失。(4)电能质量改善:通过储能系统对电能进行储存和调节,可提高电能质量,降低新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冲击。(5)微网和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在微网和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6)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如锂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第8章电池储能技术8.1铅酸电池储能技术铅酸电池作为一种成熟且广泛应用的电池储能技术,在我国新能源发电与储能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节将从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8.1.1工作原理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正极由氧化铅(PbO2)和负极由海绵状铅(Pb)组成,电解液为硫酸(H2SO4)。在放电过程中,正负极发生化学反应,硫酸铅(PbSO4)并释放电子;充电过程中,硫酸铅分解,恢复为氧化铅和海绵状铅。8.1.2功能特点铅酸电池具有价格低廉、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较短、充电速度较慢等不足。8.1.3应用场景铅酸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储能系统,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还广泛应用于UPS电源、电动车辆、电力通信等领域。8.1.4发展趋势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铅酸电池在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未来,铅酸电池将继续朝着提高能量密度、延长循环寿命、提高充电速度等方向发展。8.2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电池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本节将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8.2.1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与脱嵌过程。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移动到正极,嵌入正极材料;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返回负极。8.2.2功能特点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安全性问题、成本较高、资源依赖性等不足。8.2.3应用场景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储能系统,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电网调峰等。还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辆、移动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8.2.4发展趋势锂离子电池技术正朝着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密度等方向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结构及制造工艺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8.3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其他新型电池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电池储能技术,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较高等优点。本节将介绍钠离子电池及其他新型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情况。8.3.1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但采用钠离子作为活性物质。其具有较低的成本、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长的循环寿命。8.3.2其他新型电池储能技术(1)钒液流电池:具有大容量、长寿命、高安全性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2)铁空气电池:利用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具有成本低、环保等优点。(3)硅负极电池:通过采用硅基负极材料,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是未来电池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电池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与储能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及新型电池储能技术各具特点,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第9章超导磁储能技术9.1超导磁储能原理超导磁储能(SuperconductingMagneticEnergyStorage,简称SMES)技术是一种基于超导材料磁通量锁定原理的电能存储技术。超导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即迈斯纳效应。超导磁储能系统利用这一特性,将电能以磁场的形式存储在超导线圈中,当需要释放能量时,通过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磁场能转化为电能。9.2超导磁储能系统的关键设备超导磁储能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关键设备:(1)超导线圈:作为能量存储的核心部件,超导线圈采用高功能的超导材料制成,具有高电感、低损耗的特点。(2)制冷设备:为了维持超导线圈的低温环境,制冷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常用的制冷方式有液氮制冷和制冷机制冷。(3)电流引线:连接超导线圈与外部电路,负责将电流引入或引出超导线圈。(4)电力电子设备:包括变流器、逆变器等,用于实现超导磁储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合同
- 2025年粗纺混纺纱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9年中国微电声器件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 全电子时控开关钟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贷款延期合同4篇
- 2025年山西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海洋冷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版门卫劳务与城市安全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江苏海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辽宁鞍山市台安县城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根因分析(huangyan)课件
- 圆形蓄水池工程量及配筋Excel计算
-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下《表示元素的符号》课件
- 总住院医师管理制度
-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DB31T 360-2020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 园林绿化工程大树移植施工方案
- 应收账款最高额质押担保合同模版
- 基于新型光弹性实验技术的力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 诉前车辆保全申请书(5篇)
- 医院后勤保障管理组织架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