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三)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三)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三)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三)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三)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4秋•南海区月考)北魏建国之初,部内通婚现象仍广泛存在。孝文帝即位后,将汉族第一等士族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5个皇弟娶汉族高门女子。这一变化()A.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形成 B.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2.(2024秋•佛山月考)有学者认为,东晋北方及西南十六国时期属于一个夹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大背景下上承西晋下启南北朝,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制度极不完善,但当时的环境也提供了新制度、新思想萌发的土壤。该学者意在强调()A.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性 B.十六国时期的多元复杂性 C.十六国时期的经济滞后性 D.十六国时期的思想封闭性3.(2024秋•黑龙江期中)魏晋时期,州郡志书的撰述形成热潮。与前代志书侧重政区沿革和疆域四至不同,魏晋志书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异物”,所记多为长江以南的草木禽兽。这种现象反映出()A.社会环境充斥宗教氛围 B.社会安定促进文化发展 C.地志书写凸显实用精神 D.人口迁移影响地理认知4.(2024秋•泰兴市期中)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导致士族专权的原因是()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C.民族融合的加强 D.佛道教对儒学的冲击5.(2024秋•朝阳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这可说明当时()A.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B.胡言夷语成为主流 C.文化冲突空前加剧 D.汉文化走向了衰落6.(2024秋•四川期中)东晋时期,刘渊建立前赵政权时以刘氏为姓以“汉”为国号,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刘曜掌政后。直接宣称“我皇家之先,出自夏后居于北夷”。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开国皇帝赫连勃勃则自称“夏后氏之苗商也国称大夏”。这反映出()A.民族交融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B.民族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C.历史、地理融合的学术追求 D.经济繁荣塑造时代精神7.(2024秋•桃城区校级期中)南朝齐、梁时期,麦、粟类北方旱地作物日渐在南方得到推广。萧梁时,多年在荆州为官的宗懍曾总结了在夏至前后取灰杀虫以有利于小麦储存保护的技术。上述现象()A.有利于南方统一北方 B.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C.体现了区域间的差异 D.得益于北方人口的南迁8.(2024秋•河西区期中)唐朝中后期,从边地到中原出现诸多大小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藩镇名义上从属于中央,实际上导致“土地、民赋非天子有”。这一局面开始出现于()A.平定突厥后 B.安史之乱时 C.黄巢起义后 D.五代十国时9.(2024秋•莎车县期中)隋唐时期出现的“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①国家安定统一②善于用人③重视农业生产④加强思想控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4秋•富锦市期中)唐代,长安城西市是专门的胡商聚集地,许多突厥商人在此贩卖货物。这些突厥商人把从突厥带来的货物卖到中原,然后把中原货物运到突厥地区贩卖。当时也有很多中原人到突厥地区从事商贸活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经济交往以陆路为主 B.民族间商品贸易频繁 C.唐代对周边影响巨大 D.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11.(2024•无锡模拟)据《旧唐书食货志》、《通典》等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均田赋税法令,作每丁岁入租庸调若干;开元二十五年令: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然而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以上记载均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据此可知()A.均田制是租庸调制顺利推行的基础 B.租庸调制和均田制都以人丁为标准 C.均田制的瓦解导致租庸调制的衰落 D.租庸调的负担者不一定是受田之人12.(2024秋•沙县区期中)唐诗《重赋》有言“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据此可知,两税法()A.彻底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 B.意图减轻百姓的赋税压力 C.杜绝了政府官吏贪污腐败 D.加强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13.(2024春•武汉期中)如表为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时期宰相总人数宰相来源、人数、占比关陇士族集团山东庶族者人数占比人数占比贞观时期237301148武周时期7519251256上述现象()A.利于决策效率提高 B.造成宰相权力膨胀 C.反映唐代冗官现象 D.体现统治基础扩大14.(2024秋•福清市期中)隋唐科举制与汉代的察举制的最大区别是科举制为自荐、察举制为他荐,而不在于是否分科取士。关于这一区别,有学者明确指出:他荐则选人权操之于荐主,自荐则选人权操之于中央,这正是科举制行之千余年的奥秘所在。据此可知,科举制()A.公正公平选拔了实才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D.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15.(2024秋•黄山期中)唐中期为了应对北方突厥等势力的崛起和袭扰,在边疆屯驻了大量军队,设置了负责边防军务的节度使,节度使拥有边防军队的统帅权和人事权。唐朝此举()A.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力量 B.标志着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C.表明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D.为安史之乱爆发埋下隐患16.(2024秋•鹿邑县期中)唐朝初年,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高于中书令、门下侍中,在政事堂议事时,尚书仆射的意见往往会成为主流意见。唐高宗时,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则不得参与议政。从此政事堂内三省长官平列,无高低之分。上述调整()A.带来中央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B.导致朝廷冗官问题出现 C.有助于封建官僚政治的完善 D.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17.(2024秋•南海区月考)安史之乱后,皇帝猜忌武将,令宦官管理禁军,宦官担任的枢密使权力不断膨胀,后来宦官甚至可以与宰相一同决策。这()A.标志三省六部制已被废除 B.埋下国家治理的隐患 C.形成唐朝外重内轻的局面 D.导致专制皇权的衰落18.(2024秋•太原月考)唐初名将李靖曾讲:“天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唐太宗也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上达材料体现唐朝的民族政策是()A.“以德服人,开明宽柔” B.“恩威并施,羁縻治之” C.“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D.“全其部落,顺其土俗”19.(2024秋•新吴区校级月考)唐代官吏柳玭(pín)在其《柳氏家训》中记载:他在成都的书铺里看到许多印本书籍,有占梦、看家宅之类的迷信书以及字典、小学生启蒙读物等,不过印的墨迹模糊,读起来“不可尽晓”。这说明,在当时的成都()A.活字印刷术效果有待改进 B.印刷品主要用于迷信活动 C.印刷术已转化为谋利手段 D.官府很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2024秋•新吴区校级月考)“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颜鲁公作《干禄字书》,是其证也,矧(shen,况且)欧、虞、颜、柳,前后相望,故唐人笔下,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材料作者认为唐代书法()A.受科举制影响明显 B.由颜鲁公确立规矩 C.被后世历代所沿袭 D.不如魏晋时期兴盛21.(2024秋•玄武区校级月考)考古发现,唐代丝绸纹样呈现出一种与前朝不同的新面貌,外来元素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丝绸上,比如骑士、狮子、大象、石榴、葡萄、宝相花纹等。这反映出唐代()A.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 B.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 C.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 D.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22.(2024秋•沈阳期中)唐代,禅宗六祖惠能提出“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其三世徒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寺院章程)主张:丛林以无事为兴盛,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处众以谦恭为有礼。由此可知,唐代()A.儒学独尊地位牢不可破 B.佛教融合儒道思想 C.佛教注重维护礼乐制度 D.三教并行趋势显著二.材料题(共3小题)23.(2024春•东坡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同学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后,构建如图知识框架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制度创新与隋唐鼎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24.(2024秋•城关区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携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万口,南渡的90万口约占其18。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摘编自曹文柱等著《亁坤众生》材料二: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一历史阶段人口迁徙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概述唐朝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25.(2024•海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道二教迅速发展,儒学已经远不如两汉时期兴盛。……唐初,太宗李世民立孔庙为国学,尊孔子为“先圣”,在全国范围内兴办教授儒家经典的学校,大力推行儒学。唐太宗令颜师古撰写《五经定本》,领行全国,成为官定统一课本。又令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正义》,此书在高宗朝撰成,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此后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科举考试依此答卷。——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材料二陈寅恪指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这种前后两期的划分及其特点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领域,也同时体现在文化学术方面。——摘编自陈寅恪《论韩愈》材料三陈寅恪先生说过:吾国历史上,“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摘编自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初儒学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从文化学术的视角说明唐代两个阶段特征的内涵。结合唐宋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理解。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BDBAADBAB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BDBDCBACABB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4秋•南海区月考)北魏建国之初,部内通婚现象仍广泛存在。孝文帝即位后,将汉族第一等士族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5个皇弟娶汉族高门女子。这一变化()A.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形成 B.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解题关键信息是“部内通婚现象仍广泛存在。孝文帝即位后,将汉族第一等士族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5个皇弟娶汉族高门女子”。【解答】A.孝文帝此举没有导致地方割据,排除;B.北魏政权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与江南经济开发无关,排除;C.汉武帝时期儒家就已经确立正统地位,排除;D.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通过与汉族士族的联姻,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同时也加强与汉族上层的融合,既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2.(2024秋•佛山月考)有学者认为,东晋北方及西南十六国时期属于一个夹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大背景下上承西晋下启南北朝,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制度极不完善,但当时的环境也提供了新制度、新思想萌发的土壤。该学者意在强调()A.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性 B.十六国时期的多元复杂性 C.十六国时期的经济滞后性 D.十六国时期的思想封闭性【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解题关键信息是“在魏晋南北朝大背景下上承西晋下启南北朝,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制度极不完善,但当时的环境也提供了新制度、新思想萌发的土壤”。【解答】A.材料强调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和思想发展,并不是强调政治混乱,排除;B.根据材料“在魏晋南北朝大背景下上承西晋下启南北朝,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制度极不完善,但当时的环境也提供了新制度、新思想萌发的土壤”可知,材料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和文化发展,阐述其多元复杂性,正确;C.材料强调政治和文化,不涉及经济,排除;D.材料强调思想发展,不是思想封闭,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3.(2024秋•黑龙江期中)魏晋时期,州郡志书的撰述形成热潮。与前代志书侧重政区沿革和疆域四至不同,魏晋志书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异物”,所记多为长江以南的草木禽兽。这种现象反映出()A.社会环境充斥宗教氛围 B.社会安定促进文化发展 C.地志书写凸显实用精神 D.人口迁移影响地理认知【分析】本题考查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解答】据材料款“所记多为长江以南的草木禽兽”可知,魏晋时期,志书侧重记载长江以南的草木虫鱼,体现了长江以南的地理情况被人逐渐了解,也反映了当时人口逐步向南迁徙,推动了地理认知,D项正确;草木禽兽与宗教氛围关系不大,排除A项;社会安定说法错误,魏晋时期处于分裂时期,排除B项;草木禽兽不一定都实用,不能体现实用精神,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4.(2024秋•泰兴市期中)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导致士族专权的原因是()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C.民族融合的加强 D.佛道教对儒学的冲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发展,豪强地主家族通过政治联姻和地方官场掌控权力,逐渐演化成为士族势力,最终导致士族专权,B项正确;大量人口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但不能导致士族专权,排除A项;东晋时期民族融合加强,但不能导致士族专权,排除C项;佛道教对儒学的冲击,使得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5.(2024秋•朝阳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大都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尤其汉族人员“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这可说明当时()A.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B.胡言夷语成为主流 C.文化冲突空前加剧 D.汉文化走向了衰落【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和隋唐大一统,解题关键信息是“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解答】A.根据“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可知,魏晋时期随着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民族交融得以加强,正确;B.材料反映的语言只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C.材料不涉及文化冲突,排除;D.“汉文化走向衰落”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和隋唐大一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6.(2024秋•四川期中)东晋时期,刘渊建立前赵政权时以刘氏为姓以“汉”为国号,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刘曜掌政后。直接宣称“我皇家之先,出自夏后居于北夷”。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开国皇帝赫连勃勃则自称“夏后氏之苗商也国称大夏”。这反映出()A.民族交融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B.民族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C.历史、地理融合的学术追求 D.经济繁荣塑造时代精神【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解读题干中刘渊、刘曜和赫连勃勃的种种行为表述,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交融的角度分析作答。【解答】刘渊建立前赵政权时以刘氏为姓、以“汉”为国号,并追尊刘禅等,这表明他试图借助汉文化和汉室的正统性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刘曜掌政后宣称“我皇家之先,出自夏后居于北夷”,以及赫连勃勃自称“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政权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主动将自己的族源与华夏民族的历史相联系。这反映出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在不断加深,少数民族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和接受了华夏文化,文化认同加强,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直接提及民族矛盾的缓和情况,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B项;材料重点并非在学术追求方面,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经济繁荣以及其对时代精神塑造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要求具备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7.(2024秋•桃城区校级期中)南朝齐、梁时期,麦、粟类北方旱地作物日渐在南方得到推广。萧梁时,多年在荆州为官的宗懍曾总结了在夏至前后取灰杀虫以有利于小麦储存保护的技术。上述现象()A.有利于南方统一北方 B.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C.体现了区域间的差异 D.得益于北方人口的南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民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结合所学北民南迁推动江南开发的原因分析作答。【解答】材料中“北方旱地作物也日渐在南方得到推广”“小麦储存保护的技术”等信息说明,南朝时期北方旱地作物在南方地区的种植规模日益扩大,出现剩余。结合所学知识,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北方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使得麦、粟类北方旱地作物能够日渐在南方得到推广,并且能够总结出相关的储存保护技术,D项正确;麦、粟类北方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以及相关储存保护技术的出现,并不能直接得出有利于南方统一北方的结论,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和牵强,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开发,但不能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北方作物在南方的推广,重点不是突出区域间的差异,而是交流和融合,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民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要求具备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8.(2024秋•河西区期中)唐朝中后期,从边地到中原出现诸多大小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藩镇名义上从属于中央,实际上导致“土地、民赋非天子有”。这一局面开始出现于()A.平定突厥后 B.安史之乱时 C.黄巢起义后 D.五代十国时【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据本题材料“从边地到中原出现诸多大小藩镇”可知,材料强调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发生在安史之乱后,B项正确;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平定了突厥,而藩镇割据出现于唐中后期,排除A项;唐末爆发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排除C项;五代十国时武人干政,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学生需掌握唐朝中央集权的内容及其影响。9.(2024秋•莎车县期中)隋唐时期出现的“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①国家安定统一②善于用人③重视农业生产④加强思想控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是的历史,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创“开皇之治”,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以上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国家安定统一,故①正确,唐太宗和唐玄宗都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故②正确,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都重视农业,发展生产,故③正确;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加强思想控制,不属于以上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隋唐思想开放,故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隋唐是的历史,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0.(2024秋•富锦市期中)唐代,长安城西市是专门的胡商聚集地,许多突厥商人在此贩卖货物。这些突厥商人把从突厥带来的货物卖到中原,然后把中原货物运到突厥地区贩卖。当时也有很多中原人到突厥地区从事商贸活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经济交往以陆路为主 B.民族间商品贸易频繁 C.唐代对周边影响巨大 D.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了隋唐商业,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唐代,突厥商人经常从事中原和突厥地区之间的贸易,同时,“也有很多中原人到突厥地区从事商贸活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民族间商品贸易频繁,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比信息,无法判定是否以陆路为主,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商品贸易交流,而非对周边的影响,排除C项;多元一体的格局,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11.(2024•无锡模拟)据《旧唐书食货志》、《通典》等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均田赋税法令,作每丁岁入租庸调若干;开元二十五年令: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然而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以上记载均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据此可知()A.均田制是租庸调制顺利推行的基础 B.租庸调制和均田制都以人丁为标准 C.均田制的瓦解导致租庸调制的衰落 D.租庸调的负担者不一定是受田之人【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赋税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以上记载均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武德二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可知,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租庸调制形成,但是当时均田制尚未颁行,体现了租庸调的负担者不一定是受田之人,D项正确;根据材料“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武德二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可知,武德二年时,均田制尚未推行前,租庸调制就已经开始推行,所以均田制并不是租庸调制顺利推行的基础,排除A项;根据材料“作每丁岁入租庸调若干”“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可知,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确实都以人丁为标准,但材料的重点强调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并用“然而”引出,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均田制的瓦解与租庸调制衰落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赋税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2.(2024秋•沙县区期中)唐诗《重赋》有言“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据此可知,两税法()A.彻底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 B.意图减轻百姓的赋税压力 C.杜绝了政府官吏贪污腐败 D.加强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解答本题需要古代赋税制度。【解答】根据材料“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可知,两税法的实行本意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与设置意图不符的情况,官员腐败,农民负担变重,B项正确;“彻底”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杜绝”一词过于绝对,且两税法未杜绝政府官吏贪污腐败,排除C项;两税法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024春•武汉期中)如表为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时期宰相总人数宰相来源、人数、占比关陇士族集团山东庶族者人数占比人数占比贞观时期237301148武周时期7519251256上述现象()A.利于决策效率提高 B.造成宰相权力膨胀 C.反映唐代冗官现象 D.体现统治基础扩大【分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材料“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可知,庶族地主的人数比例上升,关陇士族集团占比最小,由此可见,庶族地主进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D项正确;材料只是宰相人员的来源变化,无法得出决策效率提高的结论,排除A项;该现象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宰相的控制,进而有利于皇权的稳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唐代宰相来源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冗官现象的出现,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4.(2024秋•福清市期中)隋唐科举制与汉代的察举制的最大区别是科举制为自荐、察举制为他荐,而不在于是否分科取士。关于这一区别,有学者明确指出:他荐则选人权操之于荐主,自荐则选人权操之于中央,这正是科举制行之千余年的奥秘所在。据此可知,科举制()A.公正公平选拔了实才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D.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科举制。【解答】据材料“科举制为自荐”“自荐则选人权操之于中央”可知,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强调科举制与察举制在选官权归属方面的差异,强调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而非强调科举制“公平公正”的优点,排除A项;科举制加速社会阶层流动主要体现在扩大选官范围和让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官场,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项;“彻底扭转”说法夸大,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5.(2024秋•黄山期中)唐中期为了应对北方突厥等势力的崛起和袭扰,在边疆屯驻了大量军队,设置了负责边防军务的节度使,节度使拥有边防军队的统帅权和人事权。唐朝此举()A.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力量 B.标志着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C.表明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D.为安史之乱爆发埋下隐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边防地区设置节度使且屯驻大量军队,使得地方军事力量壮大,节度使的权限很大,这为安史之乱的爆发提供了条件,D项正确;唐朝此时虽然形成内轻外重局面,但还能在边防地区设置节度使并屯驻大量军队,这说明唐王朝还是有一定力量应付该局面的,故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力量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仅在边防地区设置节度使屯驻军队不能标志着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排除B项;此时不能表明唐王朝势力走向衰落,唐朝在这一时期仍有较强的实力,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16.(2024秋•鹿邑县期中)唐朝初年,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高于中书令、门下侍中,在政事堂议事时,尚书仆射的意见往往会成为主流意见。唐高宗时,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则不得参与议政。从此政事堂内三省长官平列,无高低之分。上述调整()A.带来中央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B.导致朝廷冗官问题出现 C.有助于封建官僚政治的完善 D.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分析】本题考查了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唐高宗时尚书仆射的地位与权力变化进行分析。【解答】三省六部制是程序上的民主而非决策上的民主,其本质仍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尚书仆射的地位与权力遭到削弱,三省相互制衡,无法得出出现了冗官问题,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唐朝初年,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高于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仆射的意见往往会成为主流意见。唐高宗时,尚书射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不得参与议政,三省长官平列无高低之分”可知,相较于唐初,唐高宗时尚书仆射的地位与权力遭到削弱,这有利于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相互制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皇权,C项正确;材料中的调整其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并非最主要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17.(2024秋•南海区月考)安史之乱后,皇帝猜忌武将,令宦官管理禁军,宦官担任的枢密使权力不断膨胀,后来宦官甚至可以与宰相一同决策。这()A.标志三省六部制已被废除 B.埋下国家治理的隐患 C.形成唐朝外重内轻的局面 D.导致专制皇权的衰落【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安史之乱,解题关键信息是“皇帝猜忌武将,令宦官管理禁军,宦官担任的枢密使权力不断膨胀,后来宦官甚至可以与宰相一同决策”。【解答】A.材料信息只说明唐朝后期宦官权力大甚至可以与宰相一起决策,但并不能就此得出三省六部制已被废除,且三省六部制已被废除不符合唐朝史实,排除;B.据题干“皇帝猜忌武将,令宦官管理禁军,宦官担任的枢密使权力不断膨胀,后来宦官甚至可以与宰相一同决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宦官干政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宦官权力过大甚至可以与宰相一同决策,是皇权异化的体现,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是唐朝后期出现的严重政治问题,因此也埋下了国家治理的隐患,正确;C.唐朝在安史之乱爆发时就已经存在外重内轻的局面,不是宦官专权的影响,而是宦官专权的背景,排除;D.宦官专权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导致专制皇权的衰落”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安史之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8.(2024秋•太原月考)唐初名将李靖曾讲:“天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唐太宗也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上达材料体现唐朝的民族政策是()A.“以德服人,开明宽柔” B.“恩威并施,羁縻治之” C.“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D.“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解题关键信息是“天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与“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解答】A.根据材料“天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与“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靖认为,人无番汉之别,通过恩信和衣食来安抚,可以使他们成为汉人,唐太宗认为,夷狄也是人,只要德泽普及,就可以使四夷如一家。这些言论体现了唐朝民族政策的“以德服人,开明宽柔”的特点,正确;B.材料主要体现唐朝开明宽柔的政策,没有体现唐朝在边疆地区的羁縻管理政策,排除;C.“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强调了中原的安定能自然吸引四夷归服,而材料更多地阐述了主动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来达到这一目的,与题意不符,排除;D.“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强调保留边疆民族的部落结构和风俗习惯,材料虽有“衣食周之”体现了一定的尊重和融合,但未直接提及保留其部落和风俗,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2024秋•新吴区校级月考)唐代官吏柳玭(pín)在其《柳氏家训》中记载:他在成都的书铺里看到许多印本书籍,有占梦、看家宅之类的迷信书以及字典、小学生启蒙读物等,不过印的墨迹模糊,读起来“不可尽晓”。这说明,在当时的成都()A.活字印刷术效果有待改进 B.印刷品主要用于迷信活动 C.印刷术已转化为谋利手段 D.官府很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发明,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题干中提到柳玭在书铺里看到许多印本书籍,说明印刷术在成都已经被广泛用于书籍的制作和销售,并涵盖了迷信书籍以及教育类的字典和启蒙读物等多种类型,这表明印刷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书商的谋利手段,C项正确;“墨迹模糊”问题并不能直接说明活字印刷术效果不好,且活字印刷术主要是指宋代后开始广泛应用的技术,在唐代主要还是雕版印刷,排除A项;题干并不表明印刷品主要用于迷信活动,虽有迷信书籍存在,但同时也有教育类书籍,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到官府在发展印刷文化产业方面的举措,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0.(2024秋•新吴区校级月考)“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颜鲁公作《干禄字书》,是其证也,矧(shen,况且)欧、虞、颜、柳,前后相望,故唐人笔下,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材料作者认为唐代书法()A.受科举制影响明显 B.由颜鲁公确立规矩 C.被后世历代所沿袭 D.不如魏晋时期兴盛【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书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和“故唐人笔下,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说明,唐朝的书法受科举制影响写的规规矩矩,不如魏晋时期飘逸,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书法由颜鲁公确立规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唐朝书法对后世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对唐朝书法和魏晋书法进行比较,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1.(2024秋•玄武区校级月考)考古发现,唐代丝绸纹样呈现出一种与前朝不同的新面貌,外来元素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丝绸上,比如骑士、狮子、大象、石榴、葡萄、宝相花纹等。这反映出唐代()A.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 B.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 C.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 D.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表明唐代丝绸纹样出现了更多的外来元素,这反映出唐朝文化政策开放包容,对外交流频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不涉及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唐朝吸收外来文化,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对于其他地区的影响,无法得出“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没有体现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22.(2024秋•沈阳期中)唐代,禅宗六祖惠能提出“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其三世徒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寺院章程)主张:丛林以无事为兴盛,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处众以谦恭为有礼。由此可知,唐代()A.儒学独尊地位牢不可破 B.佛教融合儒道思想 C.佛教注重维护礼乐制度 D.三教并行趋势显著【分析】本题考查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由材料中的“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丛林以无事为兴盛,长幼以慈和为进德”等内容可知,佛教禅宗思想中融合了儒家孝道、道家无为等思想,B项正确;唐朝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排除A项;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已经崩溃,排除C项;三教并行为政府文化政策,材料提及的是禅宗的思想,无法体现政府文化政策,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材料题(共3小题)23.(2024春•东坡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同学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后,构建如图知识框架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制度创新与隋唐鼎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隋唐政治制度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描述:首先,观察材料中展示的知识框架,明确主题,如制度创新促成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然后,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对相关主题进行论证,如通过分析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发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发展,分析制度创新与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等关系,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盛世局面出现的意义等;最后在史实描述基础上,升华认识,如说明制度创新一定要契合时代要求,适应生产力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当前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故答案为:制度创新促成了唐朝封建盛世局面的出现。唐朝建立后,唐太宗在继承前代统治智慧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在均田制和租调制基础上规范了纳庸代役,制度的创新使唐朝前期政治开明,行政规范高效,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经济持续发展,民族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唐诗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对当今国家治理的启示在于,制度建设一定要契合时代要求,适应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安定团结,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政治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4.(2024秋•城关区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携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万口,南渡的90万口约占其18。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摘编自曹文柱等著《亁坤众生》材料二: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一历史阶段人口迁徙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概述唐朝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分析】(1)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2)本题考查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3)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携南下。”可分析出由北向南迁徙;由材料一“据研究,截至刘宋,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万口,南渡的90万口约占其1/8。”可分析出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由材料一“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可分析出迁徙活动范围广;由材料一“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可分析出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由材料一“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可分析出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根据材料一“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长久进步开辟了道路。”可分析出有利于促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与经济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二“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可得出唐朝的管理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据材料二“文成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