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钻天杨由于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该病原体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结果侧芽生长失控,导致形成大量侧枝,影响其成“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B.该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不是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C.正常生长的钻天杨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D.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比值增大2、构成人体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是()A.血液、淋巴和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体液、细胞外液D.血浆、淋巴和组织液3、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4、对有关突触结构及其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前膜也能释放神经递质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不需要ATP参与C.突触间隙中传递的信号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后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内负外正5、近年来发现;植物体内的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抗冷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者以番茄为材料研究了SA和ABA在采后果实抗冷害过程中的作用。将番茄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溶液浸泡后晾干,置于-80℃贮藏一段时间,统计冷害发生率,部分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A和ABA是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B.对照组中可能由于内源ABA的作用导致冷害发生率略低于钨酸钠组C.SA和ABA均能提高番茄果实的抗冷性,且ABA的作用依赖于SAD.SA和ABA均能降低冷害发生率,且随时间延长效果增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组织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HCO3反应7、热习服(热适应)是指机体长期、反复地暴露于热环境下时,出现的一系列可逆的适应性反应。在34℃、相对湿度为89%的环境下,未热习服和已热习服的人直肠温度和出汗率随运动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会增多B.未热习服的人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与出汗较少关系不大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汗腺分泌加快,有利于降低体温D.经热习服训练后,大脑皮层调节体温恒定的能力会增强8、某实验小组获得了一株棉花突变体,为了测定该突变体茎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是否发生变化,用野生型和该突变型棉花以及适宜浓度的14C-IAA溶液进行相应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需在氧气浓度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B.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用等量且适量的14C-IAA溶液处理茎基端C.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型棉花合成生长素的能力比野生型棉花弱D.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型棉花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比野生型棉花强9、下图为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样品液中是否含有HIV抗体的试纸;具体过程为:将样品液滴加在HIV抗体试纸的样品垫后,会向试纸另一端流动并到达吸收垫,多余的样品最终被吸收垫截留。结合垫中含有用胶体金(红色)标记的HIV抗原,可随样品液移动。测试线固定有HIV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显红色,质控线上的物质与胶体金结合后显红色。HIV抗体能同时结合测试线和标记物上的抗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的样品可以是疑似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清B.HIV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就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C.阳性患者样品液中HIV抗体与标记物结合后再与测试线中HIV抗原结合,造成测试线显色,多余的标记物与质控线物质结合显色D.感染者早期应用该方法检测体液中是否存在抗体10、铁皮石斛因其有养阴、清热、润燥之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传统中医治疗“消渴症”(糖尿病)的专用药。科研人员为探究4种石斛多糖DOP1~4的降血糖效果,做了如下实验:取雄性小鼠若干只,适应性饲养后注射200mg/kg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72h后测定空腹血糖值,将血糖值≥13mmol/L的小鼠作为模型小鼠。将模型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4个实验组以及2个对照组。4个实验组分别用DOP1~4每天灌胃一次,对照组1每天用等量清水灌胃一次,对照组2每天用药物二甲双胍灌胃一次,连续21天。每隔7天测定一次空腹血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二甲双胍和4种石斛多糖,因变量为模型鼠的血糖值B.四氧嘧啶的作用是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暂时减少C.对照组2的灌胃药物二甲双胍的作用是降低血糖D.结果表明DOP1~4都能降低血糖,且以DOP1降糖效果最好11、下面为内环境稳态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B.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的结果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兴奋的传导: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_______后,由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状态的过程。
神经纤维上:兴奋以_______的形式传递。神经纤维静息处细胞电荷分布为_______,兴奋处为_______。传递方向的特点是_______。
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_______(结构)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从______信号变为_______信号,再转为_______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_______内,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方向:单向性(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原因:_______13、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_______,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14、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节。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调控、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
(2).植物细胞储存着_______的基因。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的____________调控之下;激素作为____分子,会影响细胞的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__________的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____________以及激素产生、_______,最终表现在_____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15、激素发现的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___________。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腺器官或_________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16、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_____和________等的代谢会紊乱,可出现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即______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17、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躯体运动受_________以及_______、脊髓等的共同调控,_______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__________是高级中枢,_______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评卷人得分四、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18、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19、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0、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仅仅禁食2天以上就可以重启人体免疫系统。这项研究对因年老或癌症而导致免疫系统受损的治疗带来了福音。研究发现,禁食2-4天就迫使身体进入“生存模式”,首先耗尽体内储存的糖分,其次消耗脂肪;更换掉不需要的尤其是受损的免疫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重建整个免疫系统。
(1)禁食后初期;血糖浓度下降,__________(填激素)分泌量上升,它主要通过作用于肝细胞使血糖较快得到补充;禁食中后期该激素主要通过作用于_________细胞使血糖持续得到补充。
(2)受损细胞被“更换”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填写“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3)新免疫系统构建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快速增殖分化,形成各种免疫细胞。机体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将癌细胞杀死,此过程主要为_______(填写“体液或“细胞”)免疫。免疫系统通过它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它在稳态中的作用。21、甲图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研究发现;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如图乙所示(●○表示阴;阳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内的_____________中,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2)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
(3)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从而出现抑制效应。在突触间隙中的部分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返回d内而再利用,由此可知图乙①是_____________。
(4)在轴突a兴奋前,若先使轴突b兴奋,则会引起神经元e的兴奋性降低。可能原因是b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内流量减少。22、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电刺激时,产生__________传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对突触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3)科研人员用Glu和Glu+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ATP对突触__________(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_____与__________融合,递质释放。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通过抑制__________;从而抑制突触传递。
23、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而为各个器官;系统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保障。下图是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跑马拉松过程中,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填序号),主要去路是_____(填序号)。
(2)当人进食后,血糖的浓度会有所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_______会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______和储存,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若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______会增加,促进___________(填序号)两个生理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因而,这两种激素具有________作用,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激素①是_________________,激素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较高时,就会抑制①和②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调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3;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影响其分裂分化情况。
【详解】
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处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能使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这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A正确;
B;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它是由病原体分泌的,不是植物激素,B正确;
C;正常生长的钻天杨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C正确;
D;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减小;D错误。
故选D。2、D【分析】【分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即D正确。
故选D。
【点睛】3、A【分析】【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详解】
A;切去叶片;目的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
B;据图分析;越迟使用IAA处理,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越低,因此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弱,B错误;
C;有图分析;不使用IAA处理,只有乙烯,会促进叶柄脱落;越早使用IAA会抑制叶柄脱落,因此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错误;
D;图中;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均表现为抑制折断,因此不能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A。4、A【分析】【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
A;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前膜能释放抑制型神经递质;它也属于神经递质,A正确;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需要ATP参与,B错误;
C;兴奋在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因此突触间隙中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C错误;
D;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即引发动作电位,故突触后膜电位由内负外正(静息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A。5、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SA和ABA处理组冷害发生率降低,说明SA和ABA均能降低冷害发生率。对照组和钨酸钠组相比,冷害发生率比钨酸钠组低,说明果实内的ABA起到了降低冷害发生率的作用。对照SA组(含内源ABA)和SA+钨酸钠组(不含ABA),SA组的冷害发生率比SA+钨酸钠组低,可以看出SA的作用依赖于ABA。
【详解】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A正确;
B;对照组和钨酸钠组相比;冷害发生率比钨酸钠组低,说明果实内的ABA起到了降低冷害发生率的作用,B正确;
C;SA和ABA组单独和对照组相比;冷害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再对照SA组(含内源ABA)和SA+钨酸钠组(不含ABA),SA组的冷害发生率比SA+钨酸钠组低,可以看出SA的作用依赖于ABA,C错误;
D;对比SA和ABA两组与对照组从12天和24天番茄果实冷害发生率的变化;可以看出SA和ABA均能降低冷害发生率,且随时间延长效果增强,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B:C:D【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以及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机体供氧逐渐充足。
【详解】
A;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A错误;
D;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B正确。
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组织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C正确;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D正确。
故选BCD。
【点睛】7、B:D【分析】【分析】
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即在寒冷情况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过程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在炎热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实现了增加散热的过程,因而可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详解】
A;运动会使机体产热量明显增多;散热量也会增加,因而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A正确;
B;由图可知;未热习服的人出汗率较低且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可推测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主要是出汗少、散热量较少引起的,B错误;
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出汗率较高;汗腺分泌加快,有效增加机体散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C正确;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BD。8、B: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野生型棉花基端生长素含量高于顶端;而突变型棉花基端生长素含量低于顶端。
【详解】
A;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氧气浓度能够通过影响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影响能量的供给从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避免氧气浓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需在氧气浓度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A正确;
B;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为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需处理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茎的顶端(顶端属于形态学上端),B错误;
C;该实验探究的是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无法确定生长素的合成能力,C错误;
D;一段时间后突变体顶端的生长素较多;而基段的生长素较少,说明向下极性运输的生长素较少,因此可以推测突变体茎的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减弱,D错误。
故选BCD。9、B:D【分析】【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
A;检测试剂盒检测的患者的抗体;因此样本最好选用待测个体的血清或血液(含有相应的抗体),检测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
B;HIV是RNA病毒;宿主细胞没有逆转录酶,B错误;
C;由题意知;阳性患者样品液中HIV抗体与标记物结合后再与测试线中HIV抗原结合,造成测试线显色,多余的标记物与质控线物质结合显色,C正确;
D;感染者早期血液中可能尚未产生抗体;应先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D错误。
故选BD。10、C:D【分析】本实验目的是:探究4种石斛多糖DOP1~4的降血糖效果。如图曲线;和对照组比较DOP1~4都能降低血糖,但DOP1降糖效果最好。
【详解】
A;该实验的自变量还有给药时间;因变量为模型鼠的空腹血糖值,A错误;
B;四氧嘧啶通过选择性地破坏胰岛B细胞;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体内糖类代谢紊乱,B错误;
C;对照组2的灌胃药物二甲双胍起对照作用;与药物的降糖效果做对照,故二甲双胍是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糖,C正确;
D;和对照组比较;DOP1~4都能降低血糖,且以DOP1降糖效果最好,D正确。
故选CD。
【点睛】11、A:B:C【分析】【分析】
多细胞生物;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详解】
A;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发生在线粒体;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活动,A错误;
B;下丘脑属于神经系统(③);可以通过控制垂体控制内分泌腺,所以神经系统不都是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B错误;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误;
D;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主要方式为血糖浓度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实现的,即①④⑥⑤,D正确。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外界刺激相对静止显著活跃局部电流外正内负内正外负双向传递突触电化学电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轴突末梢树突或胞体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药液浓度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植物细胞储存着本物种遗传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即全部基因。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的选择性表达调控之下;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寒冷条件能促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3)在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解析】基因表达激素环境因素全套选择性表达信息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分布器官15、略
【分析】【详解】
最初人们认为生命活动仅由神经调节,激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腺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解析】①.激素调节②.细胞16、略
【分析】【详解】
当某种原因使人体肾功能出现严重障碍时,会导致尿液形成不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大量含氮废物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累积,造成水、无机盐等的代谢会紊乱进而引发尿毒症。【解析】水无机盐尿毒17、略
【分析】【详解】
大脑皮层是调节生命活动最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解析】①.大脑皮层②.脑干③.脊髓④.大脑皮层⑤.脑干四、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18、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细胞内液。
【详解】
(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血浆与②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的。血浆中的成分可以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渗透进入血浆,故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走,所以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组织液血浆(或血液)蛋白质①②④高于19、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结构,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详解】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是图甲中的d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据图分析,③表示神经中枢。刺激图丙中b点,因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所以b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又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则e;d、c都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a点也可以产生兴奋。
(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①.感受器②.d③.细胞体膜或树突膜④.非条件⑤.高级中枢(大脑皮层)⑥.神经中枢⑦.a、c、d、e⑧.兴奋或抑制五、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0、略
【分析】【分析】
与细胞衰老;凋亡、癌变有关的6个失分点。
(1)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而不能误认为是细胞发育的4个阶段。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都是维持生物体内细胞动态平衡的基本行为。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并非只存在于癌细胞中,只不过在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
(3)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并不总是同步的;在幼年个体中有衰老的细胞,老年个体中有新产生的细胞,但细胞总体衰老会导致个体的衰老。
(4)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对机体有害。
(5)细胞衰老和凋亡对机体的正常发育都是有利的;细胞坏死对机体有害。
(6)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但不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2.“三看法”判断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1)一看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的去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一种细胞呈递才刺激相关细胞;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直接刺激相关细胞而不用另一种细胞呈递,则为细胞免疫。
(2)二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3)三看抗原的种类:不同抗原物质的免疫类型不同。
①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
②胞内寄生菌;如麻风杆菌和结核杆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③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再引发细胞免疫。
【详解】
(1)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会上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时补充血糖,后续可以通过非糖物质的转化,在脂肪细胞中由脂肪进行转化补充血糖。
(2)受损细胞被更换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表达;属于细胞凋亡。
(3)形成各种免疫细胞的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将癌细胞杀死主要是效应T细胞将其裂解掉,所以主要是细胞免疫。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稳态中的作用。【解析】每空1分(1)胰高血糖素脂肪(2)细胞凋亡(3)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细胞防卫、监控和清除21、略
【分析】【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甲图中a、b;c、d是轴突;构成突触前膜;e是细胞体,构成突触后膜;乙图中①是突触前膜上的载体蛋白,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详解】
(1)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若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3)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上的阴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从而出现抑制效应。结构①是突触前膜载体蛋白,可与突触间隙中的部分神经递质结合,将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返回d内而再利用。
(4)神经元e的兴奋性降低,说明钠离子内流减少,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小,可以推测b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钠离子内流减少。【解析】(1)突触小泡胞吐。
(2)由负变正。
(3)离子通道载体蛋白。
(4)钠离子(Na+)22、略
【分析】【分析】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整栋仓库出租承包及仓储服务合同4篇
- 2024版技术开发与转让合同具体内容
- 2025年度无人机航空拍摄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农业蔬菜大棚承包合同
- 2025年度体育健身充值卡销售与合作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度水电工程招投标代理服务承包合同集锦4篇
- 2025年度新型建筑材料代售合同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商业地产资产保值增值顾问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企业代理记账与绿色金融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窗帘系统承包安装与维护合同范本4篇
- 金蓉颗粒-临床用药解读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 2023-2024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中级)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必刷500题)
- 藏历新年文化活动的工作方案
- 果酒酿造完整
- 第4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 生涯发展展示
- 法治副校长专题培训课件
- 手术室应对突发事件、批量伤员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